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利用RAPD和ISSR分析百日草自交系间的种质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运用RAPD与ISSR技术分析了百日草20个自交系的种质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供试材料中147条RAPD引物和44条ISSR引物筛选到具有多态性的RAPD引物12条,ISSR引物9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47条带,多态性位点数为100,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8.03%,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355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169;ISSR引物共扩增出128条带,多态性位点数为97,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6.38%,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4013和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728.试验表明,RAPD、ISSR及两种分子标记整合后的结果较为相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聚类结果将20个自交系基本分为2类:一类群来源虹越种子集团公司;另一类群来源甘肃酒泉种子集团公司,分类与原产地相关.RAPD与ISSR标记是研究百日草种质遗传多样性有效的工具,在分析百日草的亲缘关系特别是系谱关系时,ISSR是一种多态性和重复性优于RAPD的分子标记.两种分子标记整合后既能鉴定出自交系的系谱先后关系,也能反应来源相同自交系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四川不同地区硬头黄竹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不同地区硬头黄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标记进行扩增,探讨硬头黄竹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6个RAPD引物扩增出42条条带,多态性高达69.05%;5个ISSR引物扩增出47条条带,多态性为61.70%。利用Popgen32和NT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不同地区硬头黄竹类型区分开来,其遗传距离分别为0.1823~0.6022和0.0435~0.6721,RAPD和ISSR分子标记为硬头黄竹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巨桉11个种源8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通过20个10bp随机引物的扩增,共检测到149个位点,其中89个为多态性标记位点,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9.73%.各个种源多态位点百分率较高,为42.86%~55.89%,多态位点最多的是8号种源,最低的是6号种源.Shannon表型多样度估测值的统计表明,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种源内部.遗传变异在种源间占28.74%,在种源个体间占71.26%.Shannon表型多样度估测值在种源间为0.1720~0.2650,平均为0.2373.8号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最高,6号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最低;种源间的遗传距离为0.0391~0.1344,平均为0.0817.这些遗传变异为巨桉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6个复叶槭品种间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法对复叶槭5个品种及1个芽变品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300个引物中筛选出具有丰富多态性的20个10bp的随机引物,这20个引物共扩增出170个DNA片段,片段大小在200bp~28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12条,多态率为65.88%,表现出较为丰富的RAPD多态性;利用UPGMA进行遗传距离计算的结果表明,6个复叶槭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均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10个省份的银杏雄株10个无性系的研究表明,12对引物共扩增出了96条带,多态性条带41条,占总带数的42%,扩增片段长度为300~2 000 bp,10个银杏雄株无性系间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态性;利用12对引物的41个分子标记完全可以对10个不同银杏雄株无性系进行识别,谱带清晰,因此利用RAPD技术进行银杏雄株无性系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从分子水平探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源空间遗传变异模式,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杉木全分布区内的40个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9条ISSR引物共检测出133条带,其中122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91.73%,各种源PPB和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POP)分别为37.46%~55.75%和0.201 5~0.344 5,物种水平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和Shannon信息指数(HSP)分别为89.86%和0.565 5;分子方差分析(AMOVA)揭示,种源间遗传分化系数(ΦST)为0.4651,这表明杉木种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源间遗传分化较大。UPGMA法聚类表明,参试的40个杉木种源可分为7地理种源区。  相似文献   

7.
为了证明白术不同性状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利用RAPD标记对白术6个性状进行多态性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10bp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通过扩增共得到130个DNA片段,片段大小为100~3000bp,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10条,占84.615%,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  相似文献   

8.
云南核桃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1份云南核桃(Juglans silillata Dode)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条RAPD和8条ISSR引物分别产生86和102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53和62条,分别占总数的61.63%和60.78%。用POPGENE对两种标记方法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计算,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3552和1.3707,基因多样性为0.2110和0.2143,Shannon信息指数为0.318 8和0.3216。以Nei氏遗传距离矩阵按UPGMA方法聚类分析结果RAPD和I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55~0.4113和0.1423~0.4011,平均值各为0.2288和0.2338,以上数据表明分析品种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同时也说明尽管Mantel相关性检测两种标记方法相关性较低(r=0.543 9,P<0.05),但都可以有效地揭示核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状况。  相似文献   

9.
优良观赏枫香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2个优良观赏枫香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2份不同枫香单株叶片样本中提取DNA,设计适应枫香的ISSR扩增正交体系优化实验,筛选出19条ISSR引物得到127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9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4.01%。再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相似度分析,发现除4号和11号样本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度0.83外,其他样本的遗传相似度为0.61~0.79,清楚的显示其优良种质的遗传差异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源印楝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印楝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9条引物进行扩增,共检测出81条清晰的位点,其中79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5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803,Shannon信息指数为0.5537,表明印楝遗传多样性很丰富。种源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4702,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为0.4677,表明印楝种源内的遗传分化大于种源间的分化。聚类分析将13个种源分为2大类,来自缅甸的11个种源聚成一类,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种源聚成另外一类。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适合于印楝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濒危小灌木长叶红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和ISSR2种分子标记对濒危小灌木长叶红砂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18个RAPD引物和14个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118和114个位点,多态位点比率(P)分别为88.98%和89.47%。在物种水平上,RAPD标记的结果为: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4656,Nei’s指数(H)为0.3303;ISSR检测的结果:I=0.4688,H=0.3083。2种分子标记均表明濒危小灌木长叶红砂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Nei基因多样性指数表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RAPD分析发现86.22%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ISSR分析发现89.29%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种群间遗传变异低的主要原因是种群间存在较强的基因流(Nm)分别为3.0097和4.1787)。长叶红砂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物种特性和对高胁迫环境的长期适应有关,濒危植物并不一定表现为遗传变异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We studied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among 29 clones of shisham (Dalbergia sissoo Roxb) belonging to different geographic regions using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markers. Out of 30 primers used, only 20 primers generated polymorphism in amplified product. In total 232 bands were amplified with 20 primers, of which 192 (82%) were polymorphic with an average of 9.6 bands/primer. The resolving power (Rp) ranged from 2.14 (Primer 5) to 11.93 (Primer 4). Primer 4 and Primer 3 possessed high Rp valu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ranged from 0.15 (Primer 5) to 0.37 (Primer 4). Primer 4 amplified total 18 bands in 29 genotypes with PIC value of 0.37 hence; this set of primer was most informative. Th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analysis revealed two clusters. The first cluster comprised of only 10 clones and the second major cluster comprised of 19 clones. The genetic similarity among 29 clones ranged from 25.86% (clone 10 and 235) to 100% (clone 19 and 59), suggesting a wide genetic base in shisham clones.  相似文献   

13.
用RAPD分析麻核桃起源与分类地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麻核桃、核桃楸、核桃、奇异核桃和核桃×核桃楸的人工杂种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选用28个10bp随机引物扩增出332个DNA片断,片断大小在259bp~3054bp之间,其中243个DNA片断呈现多态性,占总扩增片断的732%。依据扩增结果进行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分析,据此构建聚类树状图。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核桃的天然杂交是麻核桃形成的主要机制;在麻核桃形成过程中,核桃楸的遗传贡献率大于核桃;在胡桃属分类中,麻核桃应归为核桃楸组,这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12份枫香观赏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枫香的ISSR-PCR扩增体系,即在20μL体系中加入PCR反应缓冲液2μL、镁离子1.5 mmol.L-1、Taq DNA聚合酶0.75 U、dNTP 0.15 mmol.L-1、引物0.4mmol.L-1、DNA模板80 ng。筛选出的19条ISSR引物共得到131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9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1.75%。12份种质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是1.482,基因多样性0.3012,Shannon信息指数0.4674,表明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进一步的聚类将这些种质分成3类,其中4号样本和11号样本的遗传相似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23个油橄榄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RAPD技术对23个引种的油橄榄品种进行分类和鉴定研究.从80个10 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进行扩增,共产生127条带,其中78条为多态性带,占61.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多态性带数为7.09条.4个品种具有特异的位点,可作为种质鉴定的依据.根据扩增结果构建反映品种间亲缘关系的UPGMA聚类图,23个品种可划分为2大类.  相似文献   

16.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4个桂花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供试材料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条带122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12条,多态性比例为91.8%。经Pop Gen32软件包分析,44个桂花品种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92 8,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1 9,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506 3,遗传一致度介于0.475 4~0.926 2之间,说明桂花品种间遗传多样性较高。UPGMA聚类将44个品种分成7类。建立了新品种‘珍珠彩桂’和其它43个桂花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可从分子水平将‘珍珠彩桂’与现有其它桂花栽培品种进行鉴别。研究结果为桂花分类、品种鉴定、分子育种和子代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白术的3个居群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10bp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87个DNA片段,片段大小在200bp~28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35条,表现出了丰富的RAPD多态性(占72.2%),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了居群亲缘关系柱状图。结果表明:於术86和於术76的亲缘较近,而於术86和白术天台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就单个样本来看,於术86的15个样都聚在了一起,表明了於术86较强的同源性,於术76的14个样也聚到了一起,也表明了於术76的同源性。而於术76第14个样与白术天台聚到了一起,表明了於术76与白术天台有一定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8.
紫胶虫主要生产种的RAPD分子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RAPD技术研究了紫胶虫7种主要生产种12个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研究中每个群体使用了24个标本,共有288个个体用于研究.在试用的45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种引物用于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121个清晰稳定的位点,其中118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百分率为97.52%,每条引物检测到的位点数为11~16个,长度为150~3 000 bp.根据扩增结果,用UPGMA法对Nei's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构建分子系统树.7种紫胶虫聚类结果显示:紫胶虫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44 3~0.791 7,其中,种间的遗传平均距离为0.443 0,种内的遗传平均距离为0.170 7.根据聚类分析,讨论了紫胶虫主要生产种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