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91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引进五种不同型号种衣剂包衣棉种。设种衣剂包衣棉种和光籽与毛籽共7个处理,在三种栽培方式上进行,即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露地直播栽培,观察了棉花出苗、死苗、病苗情况和棉苗素质。结果表明,脱绒包衣棉种比毛籽橎种的提早出苗2—3天,三  相似文献   

2.
2002—2003年,由于气候原因,河南省棉区棉花出苗和苗病问题严重。通过研究温度和种衣剂对棉种的作用,找出解决棉花出苗问题的途径。在适和温度条件下,用卫福,华农,多菌灵,适时乐四种种衣剂对棉种的毛籽和硫酸脱绒籽进行处理。通过各处理的出苗率、病苗率、死苗率和出苗时间的调查,找出最佳处理。结果表明,用卫福种衣剂在温度为27℃时处理棉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棉花种衣剂的选型及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棉田常年连作,造成了棉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各种类型的种衣剂也应运而生。根据我团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种衣剂选型及对比实验,现将实验情况总结如下。1实验设计处理1为种衣剂苗康5号,处理2为种衣剂26%福多甲 乙酰甲胺磷,光籽为对照。棉种为中棉所35号原种一  相似文献   

4.
作为团场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我们每年都要对棉种进行不同药剂包衣对比试验,以找出适合团场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佳药剂。2006年,我站在棉种包衣上新引进了锦华牌种衣剂。2月4日,我们将新陆平7号和新陆平13号棉种分别用锦华牌包衣剂以药种比1:50的比例进行包表处理,用白籽作为对照。进行发芽率的对比。试验结果如下:1.新陆平7号棉种发芽率为90.6%,对照为88%;2.新陆早13号棉种发芽率为98%。对照为92%;  相似文献   

5.
1984~1985年,我们在和合乡连续进行了移栽棉花苗期主要病虫草害的总体防治试验。 供试材料有25%多菌灵粉剂,3%呋喃丹粉剂,25%除草醚粉剂,用鸡蛋清作缓释剂,棉花品种为宁9101。试验分5个处理:Ⅰ、多呋混合剂拌种,即50克呋喃丹加200克多菌灵拌棉种1公斤;Ⅱ、多呋缓释剂拌种,即50克呋喃丹加200克多菌灵再加鸡蛋清1个,拌棉种1公斤;Ⅲ、多菌灵拌种,呋土撒施,即200克多菌灵拌棉种1公斤,在移栽时(5月12日)用150克呋喃丹加细土9公斤和成毒土,撒于  相似文献   

6.
在防治棉蚜的田间小区试验中,保苗剂9号和1号处理棉种(药剂∶种子=1∶50,下同)防治效果最好,维持89.1%以上的防效达30d;其次为保苗剂8号,30d平均防效为77.9%;保苗剂2号对棉蚜无效。4种保苗剂处理棉种对棉花安全,其出苗率和保苗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温室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湿度对包衣棉种出苗率和保苗效果的影响很大。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湿度在19.84%~19.96%时的出苗率远远低于对照;平均温度为13.3℃,土壤湿度为27.56%时,经种衣剂24号处理的棉种的出苗率、保苗效果最好;土壤湿度为24.65%时,保苗剂9号处理的出苗率保苗效果较好。平均温度为21.2℃,土壤湿度为22.75%时,种衣剂24号和保苗剂9号处理的出苗率较高,保苗效果是对照的1.06~1.16倍。另外,还采用了新的统计方法来评价持效期较长的保苗剂的防虫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种衣剂4号包衣花生种仁增产技术试验试验于1985年设三个处理,即0.7种衣剂4号包衣(0.5公斤35%的种衣剂4号包衣25公斤花生种仁,下同);15%铁灭克每亩1公斤,结合播种施入播种沟内;空白对照。1986—1987两年处理相同,即0.7种衣剂4号包衣;0.3种衣剂4号包衣(0.5公斤35%种衣剂4号包衣58.5公斤花生种仁,下同),3%呋喃丹每亩3公斤结合播种施入播种沟内;氧化乐果1000倍药液防治;空白对照。结果表  相似文献   

8.
1997年,我团使用了棉种包衣剂处理棉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种现象。部分棉种出现发芽、出苗迟缓、防病虫效果差的现象。2003年至2004年我团应用了通过前五年试验筛选出的26%多福甲枯悬浮种衣剂,应用面积5600多公顷,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衣剂对棉花种子活力与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处理光籽作对照,对山东棉花生产中应用较多的6种棉花种衣剂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衣剂包衣种子在发芽力、活力状况以及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产量表现、发病情况等方面均有差异,“高巧”种衣剂在各项生理指标和田间表现均比对照和其他种衣剂有明显优势,“陵北”种衣剂和美国“卫福”也表现较好,优于对照。同时发现棉种包衣对发芽、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出苗后,对幼苗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贮藏时间的龙须草种子做发芽和出苗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的贮藏时间不同,其发芽和出苗率不同,差异极显著;采收当年的种子发芽率可达80%左右,毛籽(含护颖)出苗率可达75%,光籽出苗率只有56%;采收第二年的种子发芽率50%左右,毛籽出苗率443%,光籽出苗率只有24%;采收第三年的种子发芽率15%~18%,毛籽出苗率15%,光籽出苗率只有10%。  相似文献   

11.
用不同贮藏时间的龙须草种子做发芽和出苗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的贮藏时间不同,其发芽和出苗率不同,差异极显著;采收当年的种子发芽率可达80%左右,毛籽出苗率可达75%,光籽出苗率只有56%;采收第二年的种子发芽率50%左右,毛籽出苗率44.3%,光籽出苗率只有24%;采收第三年的种子发芽率15-18%,毛籽了苗率15%,光籽出苗率只有10%。  相似文献   

12.
在田间自然情况下测试2种主要成分为二硫氰基甲烷的新型种衣剂及其与常规种衣剂灭菌唑和吡虫啉的联合使用对小麦孢囊线虫的防治效果。播种前用种衣剂对小麦种子分别进行包衣处理。分别调查播种前、抽穗期和收获后土壤中的孢囊数量及单孢囊卵量的变化,同时对小麦抽穗期的株高和收获时的千粒重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种衣剂对小麦进行包衣处理后均对该处理小区的孢囊及单孢囊卵量有抑制作用,其中甘农Ⅲ号种衣剂单独使用和甘农Ⅲ号种衣剂+灭菌唑(0.5∶0.5)联合使用处理小区的单孢囊卵量减退率最高,防效分别达到37.59%和32.86%,实际增产率分别达到16.09%和26.40%;甘农Ⅲ号种衣剂+灭菌唑(0.5∶0.5)联合使用和甘农Ⅲ号种衣剂单独使用2个处理,对抽穗期白雌虫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2.27%和70.29%,对孢囊的防效分别达到51.61%和50.74%;甘农Ⅲ号种衣剂+灭菌唑(0.5∶0.5)联合种衣剂、甘农Ⅲ号种衣剂+吡虫啉(0.5∶0.5)联合种衣剂2个处理的小区增产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理论增产率分别达到40.35%和44.39%。甘农Ⅲ号种衣剂+灭菌唑(0.5∶0.5)联合种衣剂可有效防控小麦孢囊线虫病害,不仅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适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业科学》2020,(4):125-127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处理棉种对出苗及苗期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与杀菌剂(戊唑·嘧菌酯、多菌灵、枯草芽孢杆菌)等复配成6个处理,通过浸种或拌种等方式对棉种进行处理,以20%福美双·甲基立枯磷悬浮种衣剂包衣、清水浸种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棉种室内萌发、苗床出苗影响及对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结果] 20%噻虫嗪350倍液+80%多菌灵100倍液浸种对种子出苗影响不大,其他5个处理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6个处理均对苗期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处理①~④防控效果为85.53%~95.57%,处理⑤~⑥播种21 d后防控效果也在64.14%~79.31%;仅从危害症状上看,含有吡虫啉的处理①~③对棉盲蝽的防治效果高于噻虫嗪。[结论]生产上可根据需要选用处理①~④处理棉种,可有效控制棉田初期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包装材料对贮藏期间不同类型棉种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棉种毛籽、光籽、包衣种采取尼龙编织袋、有孔和无孔PV塑料袋进行包装,并在自然条件下存放3年,研究种子在贮存期间的含水量、发芽率和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种子基础含水量低于12%时,编织袋包装种子水分散失多,随贮藏环境条件而变化;短时间内(收获后12个月之内)贮存棉种,三种包装材料均无明显差异,如果贮存种子超过12个月,则以无孔塑料袋包装棉种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包衣棉种与播期二因子田间试验苗期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为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A因子为棉种处理设4个处理即:20%克多甲(24号种衣剂)、26%福多甲(6-1种衣剂),15%灵福吡种衣剂、CK(空白对照).B因子为播种期也设4个处理即:播种期分别为4月7日、4月11日、4月16日、4月19日.试验共16个组合,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共计48个小区.供试棉花品种为军棉1号,试验在同一地块进行,小区为2幅窄膜,每幅行长6 m,人工播种每穴3~4粒种子,每小区计192个播种穴.为了缩小4个播种期的土壤水分差异,试验采用同期铺膜,分期播种.  相似文献   

16.
应用脱绒包衣棉种是植棉技术体系中实现良种标准化、商品化和防治苗期病害的一种经济有效措施。几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上应用脱绒包衣棉种有以下好处。1种子质量高,用种量少从几个试验点抽样检测的结果表明,脱绒后的光籽,净度为98.7%~99.9%,超过棉...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基层农业技术员,2005年团生产科将锦华种衣剂试验安排在我连,棉种采用锦华种衣剂按药种比1:60进行包衣,于4月12日播种1.3公顷,另播种1.3公顷用敌克松拌种的棉种为对照,试验结果为:①锦华种衣剂包衣的棉种4月20日出苗,对照区4月23日出苗,采用锦华种衣剂包衣的棉种较常规拌种的棉花提早出苗3天。②经锦华种衣剂处理的种子出苗率达96%以上,没有出现烂种、烂苗现象,实践证明使用锦华种衣剂包衣抗烂种、抗烂苗效果好,能实现一播全苗。③秋季测产时产量为365千克/667米~2,对照区为346千克/667米~2。使用锦华种衣剂,棉花增产在6%左右,可增加职工收入。棉种用锦华种衣剂包衣,可起到提早出苗、防病增产的作用。今后我团将大面积使用锦华种衣剂包衣棉种。  相似文献   

18.
种衣剂对棉花幼苗耐寒性的观测及耐寒种衣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棉花耐寒种衣剂,通过比较8种种衣剂包衣对棉花幼苗耐寒性,为其应用与推广提供技术理论支持。以新陆早57号为材料,8种种衣剂包衣棉种,在种子露白期进行低温处理(4、8和12℃),测定棉花幼苗发芽率、株高、干物质、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SP)和游离脯氨酸(Pro)共9项指标,并用2种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低温下,种衣剂1~8号包衣的棉花幼苗的发芽率、株高和干物质均高于未包衣棉苗(CK),随着温度的升高作用显著;2)同一低温处理,种衣剂1~8号包衣处理均降低棉花幼苗的MDA含量,增加SOD、POD、CAT活性和SP、Pro含量;3)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指标转化成6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指标,用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性评价种衣剂的耐寒性。8种种衣剂可划分为Ⅳ类:第Ⅰ类不耐寒:种衣剂3号;第Ⅱ类弱耐寒:种衣剂1、2和4号;第Ⅲ类中耐寒:种衣剂7和8号;第Ⅳ类强耐寒:种衣剂5和6号。  相似文献   

19.
棉花种子处理是提高播种质量的途径之一。它既可以节约用种量,又可推行种子的标准化。根据近年的试验,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影响不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和设计试验于1987年4—5月完成。处理方式有1、人工硫酸脱绒(称光子),2、每公斤种衣剂1号处理光子20公斤(称光子种衣。种衣剂1号为江苏省吴县农药厂生产,有效成分30%,其中呋喃丹20%、多菌灵10%)。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2003—2004年用金斧种衣剂(1:80、1:100、1:120、1:150)、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1:60)以及50%多菌灵可湿粉和50%福美双可湿粉包衣处理大豆种子。结果表明金斧种衣剂(1:80、1:100)在提高大豆出苗率、对根腐病防效、大豆产量方面都优于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1:60)包衣处理以及50%多菌灵可湿粉和50%福美双可湿粉两种单剂。在黑龙江省内的示范试验表明,金斧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效果平均达81.9%,平均增产1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