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催青是一项时间短、要求高、技术性强、责任重大的工作。正确的催青,不仅能够使蚕卵按预定日期孵化,而且能够实现孵化齐一,孵化率高、蚁体强健,从而达到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效益之目的。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市多年来均是采用传统的杠炭升温、煮火补湿,土风扇、冰砖降温催青方法,孵化不齐,孵化率不高;从1988年开始采用自动旋转架催青,利用空调器和电热升温补湿器进行手控调节温湿度,温、湿度也控制不准,影响胚子的正常发育,需要的劳力也较多,易损环空调。近年蚕桑生产发展迅猛,发种量、产茧最  相似文献   

2.
杨锦梅 《江苏蚕业》2006,28(2):34-35
<正>催青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高的工作,催青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蚁蚕孵化的齐一、孵化率的高低、蚁蚕体质的强弱、蚕茧产量高低、茧质的优劣等。 1 掌握合理的环境条件 1.1 温度催青温度直接影响到催青过程的长短,蚁蚕一日孵化率高低,孵化的齐一,蚕体的强弱,以及化性  相似文献   

3.
原种催青的目的是预期孵化、孵化齐一、蚁体强健,这是保证蚕种生产的基础。我在近几年的催青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现谈几点体会如下:1加强组织领导,配备足够力量催青是一项时间短、技术性高、操作细致而又繁忙、事关生产大局的工作,搞好催青工作除了必须具有较娴熟的催青技术以外,还应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因此我场在每次的原种催青工作中,总是有专人负责,检查、督导该项工作;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工作班子,先培训后上岗。由一名催青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干部具体负责,各蚕室抽调业务精英进催青室…  相似文献   

4.
<正>原种催青是按照蚕种生产计划预定的饲育日期,将蚕种放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遵循蚕卵胚子各发育阶段的生理要求和化性变化规律,给予合理的环境条件,使其顺利发育,并在预定日期齐一孵化的保护技术。原种催青比之普通种催青,在控制孵化日期和催青条件上更为重要。正确进行催青期温、湿、气、光的调节和其他技术处理,对提高蚕种的孵化率和孵化整齐度,具有较大作用。1调好起点胚子催青前,进行起点胚子的调整,是取得孵化齐一  相似文献   

5.
张辉 《四川蚕业》2015,(1):27-29
补催青工作是蚕种催青工作的延续,是联系蚕种催青与孵化的关键环节,补催青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蚕种的一日孵化率,是决定蚕体发育是否整齐、蚕体强健与否、蚕病发生率高低等的重要因素,与广大蚕农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家蚕温敏性品种胚胎发育的蛋白质表达谱变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温敏性家蚕品种K05在不同温湿度催青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蛋白质变化进行研究,发现蛋白斑点1、7、8、10、13、15、17、18、19、20和25的缺失、蛋白斑点11、12、16、21、22、23和24含量的降低与高温干燥条件下催青时胚胎的不孵化有关;而蛋白斑点2、3、5、6和9的特异表达,以及蛋白斑点4和14含量的增加,与高温多湿催青条件下胚胎正常发育孵化有关。由此推测:温敏性家蚕品种在高温干燥催青条件下不孵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一系列基因的被关闭或表达量下降所造成;而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催青时胚胎能够正常发育孵化,则可能是由于一些特异基因被激活,致使温敏性家蚕品种的生理代谢得到了补偿。  相似文献   

7.
<正> 春季气候温和,桑叶生长茂盛叶质好,蚕作较为稳定,容易高产稳产、所以量叶多养,养好春蚕是发挥春季生态优势争取蚕茧增产的关键。怎样才能促使蚕儿体壮茧优呢?俗语说:苗好一半收,这就涉及到蚕种催青技术。春季蚕种出库后,人为的将蚕种保护在合宜的温湿度环境中,使胚子顺利的发育、蚕卵颜色由灰色、紫色逐渐变青直至孵化,这一操作过程叶做催青(也叫暖种),经过催青的蚕种孵化齐一,蚁体健壮,並在预定时间孵化,发育的各个阶段都能吃到适熟的桑叶,所以对蚕儿健康生长十分有利。如不催青,蚕种在自然温度中也能孵化,但自然温度忽高忽低就会造成蚕种孵化不齐,蚁蚕体质虚弱;就易发病而且也无法预知收蚁日期,不利桑园蚕室工作的安排。因此催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春蚕更是如此,催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所共知的原种催青其目的要求是:孵化剂一、孵化率高,蚁体强健,但还要催青费用省,房屋设备利用率高的经济催青方法。解放前一般用插线架催青,这种方法固然达到经济目的,但对蚕卵胚子生理,不甚合理,对感温感光不太均匀,虽然规定时间调换位置,但时间长、上下层开差大。  相似文献   

9.
农村收蚁孵化齐一,饲养管理上方便顺利,“三保”中的保头数就不会落空。蚕种催青孵化齐与不齐,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催青工作搞得好,大批孵化可达80%以上,如搞不好,孵化第一日只40%左右。在刚推广养现行新品种时,催青中温度仍按照常规催青标准,每阶段胚子感温及积  相似文献   

10.
家蚕催青温湿度控制性别性状的遗传与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潘庆中等首次报导家蚕品种Sch具有催青温湿度敏感,能够抑制杂交一代雌蚕孵化的性能。在25C相对湿度(RH)80%催青,蚕卵孵化率87%;在30C、RH60%催青孵化率5.7%。杂交新一代新九()×Sch(),(用30C、  相似文献   

11.
浅析蚕种催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的首要环节。蚕种孵化率,蚁体强健度及蚕茧产量和质量等指标直接与蚕种的催青质量息息相关。掌握催青技术可促使蚕种孵化齐一,蚁体强健,达到蚕茧单产高,质量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处理后,把蚕种在孵化前一天(转青期)分发到各小蚕共育户,各小蚕饲养农户再按照标准的四大环境要素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是小蚕孵化的前奏,是收蚁工作开始的前提,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工作。做好蚕种的补催青工作,是确保孵化齐一,数量充足,促使小蚕体质强健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3.
张美华 《四川蚕业》2003,31(1):50-52
将四个见点时间的样本 ,分放在七种温度中补催青 ,调查其孵化情况。从中得出了低温补催青对蚕种孵化的影响程度 ;同时试验结果表明 :发种胚胎偏熟 ,并不能改善低温补催青蚕种的孵化齐一度 ,但能有效防止孵化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14.
精心蚕种催青 做好蚕种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蚕种催青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蚁蚕的整齐、强健,是蚕茧优质丰产的基础.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变更,蚕桑生产的组织形式也随之变化,目前多数为联户共育、分户饲养.因此,蚕种催青始终要把提高一日孵化率放在首位.同时,又要兼顾蚕农领种方便.多年来,我县催青种不仅孵化整齐,一日孵化率也高,春期98%左右,夏秋季95%以上.一、精心组织,把握关键,提高催青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影响蚕种孵化率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彩莲  孙峰 《四川蚕业》2000,28(3):29-31
<正> 近年来,本市有蚕农反映蚕种孵化率不高,并有逆出或不出现象,尤其是秋蚕。他们认为是蚕种质量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除在蚕种催青中进行种质调查外,发种后对有关乡镇各批次蚕种的补催青及孵化率均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小蚕共育室的补催青等工作做得比较好,各批次蚕种一日孵化率均达到95%,高的共育室达98%;但是也发现少数蚕农对蚕种补催青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蚕种的孵化。  相似文献   

16.
黄红燕 《广西蚕业》2002,39(4):51-52
催青是将已活化的蚕卵 ,保护在合理的环境条件下 ,使胚胎顺利发育至孵化的过程。有些蚕农领回蚕种后 ,不重视催青工作。尤其是在春、晚秋季 ,让蚕种自然孵化 ,常常导致孵化不齐 ,孵化时间拖长 ,蚁蚕体质虚弱 ,产茧量低。而通过蚕种催青 ,使胚胎发育正常 ,可以在预定日期孵化蚁蚕。孵化整齐 ,蚁体强键 ,是获得高产蚕茧的重要措施之一。蚕农将蚕种领回后 ,可根据自己的房屋条件 ,以及各季节的气候特点 ,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蚕种催青工作。阶段催青法 :将催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前阶段 (出库后第二天至第四天 )用 2 2℃保护 ,后阶段 (第五天至…  相似文献   

17.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开始,催青期间能否合理保护,关系到孵化齐一,蚁体强健、蚕茧优质高产和蚕农的利益。特别是新蚕区,催青设施不齐,技术素质又差;蚕种数量虽少,但分布面广而分散:在同一加温室,一期蚕种催青好多个不同的品种,要做  相似文献   

18.
<正> 蚕种孵化好坏,固然与蚕种质量、冷藏及催青技术等有密切的关系,但也不可忽视补催青工作(包括转青后领种途中),如处理不妥,同样会影响蚕卵的孵化。就我县近几年统计,几乎每一蚕期都有一定数量的蚕种不孵化,或孵化率甚低。为此,我们结合生产实际作了这方面的试验和调查,以探讨补催青环境与蚕种孵化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浅谈原种催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守金 《四川蚕业》2008,36(1):25-27
<正>蚕种催青与原蚕孵化、饲养和制种成绩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现根椐生产上遇到的情况,谈谈原种催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必须掌握催青技术催青温度调节是关系到收蚁整齐与否的关键,春季越年原种的催青要求严格调节好  相似文献   

20.
秋七是具有二化性系统的多化性品种,作为3—6造用种,随着试养面积的扩大和用种数量的增加,蚕种催青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满足胚子发育的要求,减少化乌死卵,促进孵化齐一,在生产技术处理过程中要调查摸索。若在蚕种保护种催青过程中处理不当,温度过高过低催青,会引致蚕种孵化不齐和化乌死孵增加。为此,我们采用不同温度湿度催青处理,初步摸索出秋七化乌死卵增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