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真姬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优化真姬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以水为浸提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乙醇用量和提取次数对真姬菇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多糖得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顺序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在乙醇用量为2倍、提取次数为1次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84h、液固比11.6∶1,多糖得率为4.47%.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雪莲果中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用热水浸提雪莲果中多糖,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95%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以粗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粗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结果]四因素中提取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95%乙醇用量和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时间。[结论]雪果粗多糖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提取温度90℃,95%乙醇用量为浓缩液体积的4倍,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5.11%,多糖含量为29.3%。  相似文献   

3.
马兰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首次报导了马兰水溶性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采用单因子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对马兰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料水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马兰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3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100℃,95%乙醇醇析。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马兰水溶性多糖的得率为4.12%。  相似文献   

4.
雪莲果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分离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考察雪莲果中粗多糖的较优提取分离工艺,采用水提取法提取雪莲果中多糖,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终浓度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以粗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粗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四因素中提取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乙醇终浓度和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时间。雪莲果粗多糖较优提取分离工艺为提取温度90℃,乙醇终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20g/L,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5.11%,粗多糖的总糖质量分数为46.2%。  相似文献   

5.
中低档乌龙茶中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中、低档乌龙茶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水比和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并探讨茶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浸提温度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程度达到极显著水平,浸提时间、料水比和沉淀的乙醇浓度对茶多糖得率没有显著影响。乌龙茶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80 min,料水比1∶25,沉淀剂乙醇浓度60%,乌龙茶茶多糖得率为10.15%,含量88.04%。以3次脱蛋白处理为宜,茶多糖中蛋白质脱除率为64.22%。另外,经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乌龙茶茶多糖主要是吡喃多糖,并且有蛋白质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高效的亮菌多糖分离纯化工艺,并研究其体内抗肿瘤活性。以市售亮菌粗粉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Sevag法脱蛋白、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得到亮菌多糖ATPSⅡ和ATPSⅡ-2;建立小鼠S180实体瘤模型,以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观察ATPSⅡ和ATPSⅡ-2在不同剂量(10mg/kg40mg/kg80mg/kg)给药10d后,对小鼠肿瘤抑制的作用。结果表明:亮菌粗粉中多糖含量为22.7g/100g;紫外光谱分析显示纯化得到的ATPSⅡ纯度接近100%;ATPSⅡ和ATPSⅡ-2对肿瘤的抑瘤率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高剂量组对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46.7%和51.7%,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亮菌精制多糖ATPSⅡ和ATPSⅡ-2高剂量组抗s180效果接近于临床化疗药环磷酰胺,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灰树花液体发酵及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优化灰树花液体发酵及多糖提取工艺,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以菌丝生物量为响应值的响应面方程,优化发酵工艺为通气量1.4∶1(V/V)和pH值6.0,应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菌丝生物量进行了拟合;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醇析浓度、浸提次数、浸提温度等因子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0,浸提3次,浸提温度为60℃,醇析浓度为85%,并拟合了多糖提取量响应面方程。  相似文献   

8.
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多酚和多糖同步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开发利用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的生理活性物质,该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法,对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多酚和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探究两种物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影响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多酚和多糖得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5%、浸提时间31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2.19%,多糖得率为8.14%;多酚提取物对DPPH·具有较强清除能力,其半抑制质量浓度为0.20 mg/mL,多糖提取物对DPPH·和·OH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1.45、2.38 mg/mL;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检测表明,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含有香豆酸、丁香酸、对香豆酸、芥子酸和苯甲酸。研究结果为菜籽蛋白加工废液的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姬松茸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姬松茸子实体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中的多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浸提液pH值3因子的最优化组合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姬松茸多糖提取条件的模型,并利用回归模型对工艺条件的最优化组合,对各单因子要素的多糖得率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当浸提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3h、浸提液pH值为6.3时多糖得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碱提花生粕水溶性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开发提取花生粕多糖,该文通过五元二次旋转正交设计,研究了液料比、温度、碱浓度、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工艺因素对碱提花生粕中多糖得率的影响,用SAS8.1中响应面分析程序RSREG分析得到了3个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所得方程达显著水平,拟合情况良好.通过对回归方程进行局部寻优分析,得到碱提花生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4:1,提取温度88℃,碱浓度0.68 mol/L,时间2.4 h,提取次数1次,对应预测得率为9.78%,验证值为9.79%.  相似文献   

11.
张民  朱体政 《核农学报》2013,27(2):197-202
以燕麦麸皮为原料,研究了超细粉碎辅助提取裸燕麦多糖的工艺技术。对裸燕麦麸皮进行超细粉碎,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法检测了麸皮的粒度分布,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裸燕麦多糖的提取条件。确定超细粉碎后的燕麦麸皮的平均粒度为397.6nm,中位粒径为408.9nm,分布散度为134.8nm;裸燕麦多糖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0.5h,料液比为1:20,提取4次,提取温度60℃;该工艺条件下多糖的得率为0.126 g·g-1。本研究为裸燕麦的精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裸燕麦多糖的结构效应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槐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该文研究了水提法、传统的醇回流法提取槐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并使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槐花中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B2C3A2,即用2倍量40%的乙醇连续回流提取3次(每次2h)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提取农药用总生物碱工艺的优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杀虫活性物质雷公藤生物碱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雷公藤根皮中总生物碱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综合考察pH值、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固液比和提取次数5个关键因素的影响,以L16(45)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了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仿真、评估和优化,最终获得了雷公藤根皮中总生物碱的提取优化工艺:根皮粉细度30目,pH2.5,固液比1︰10,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2h,提取2次。该优化工艺条件不仅可减少成本,降低能耗,而且使雷公藤总生物碱提取率略有提高,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水提法小球藻多糖提取的工艺,该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水料质量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冻融-超声波次数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提取小球藻多糖,采用三氯乙酸法去除游离蛋白质。结果表明:小球藻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质量比15,超声波功率600W,超声波作用时间6min和冻融-超声波2次,小球藻粗多糖得率为5.918%。三氯乙酸法脱游离蛋白质以pH值为4为最佳,多糖回收率为57.84%。该研究可为从小球藻中大规模分离和提取以及纯化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辅助提取北五味子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北五味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以北五味子为原料,研究不同溶剂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北五味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乙醇浓度60%、温度60℃、时间30min、料液比1:40。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杏鲍菇多糖得率,推动杏鲍菇产业发展,利用响应面法对杏鲍菇多糖的超声波-内部沸腾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超声波功率的五因素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杏鲍菇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7%、液料比23 m L·g-1、提取时间8min、提取温度90℃、超声波功率475W,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多糖得率可达11.05%。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杏鲍菇多糖得率、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为进一步开发杏鲍菇多糖功能营养食品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酶解法提取黑木耳中胶原蛋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提取黑木耳中胶原蛋白得率,研究黑木耳中胶原蛋白提取工艺路线优化酶法提取的最适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多元线性回归试验设计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经过数据计算统计分析,由回归方程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得率与pH值呈正相关,与液料比呈正相关,与酶添加量呈负相关,与酶解时间呈负相关,得出优化工艺参数为:采用胰蛋白酶,酶解pH值为8.0,液料比为52.5:1mL/g,酶添加量为8%,酶解时间为2h,其中在此条件下从黑木耳中提取胶原蛋白得率达到1.091%。研究结果为植物性胶原蛋白制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超高压提取丹参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常温下超高压提取丹参素的最优工艺.采用超高压常温提取,正交试验对丹参素超高压提取工艺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并与传统的热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优选的最优工艺为:提取压力300 MPa,溶剂乙醇浓度80%,溶液pH 13,浸泡时间16 h,在此条件下丹参素得率为0.465%.超高压提取不仅得率高、时间短、耗能低,而且提取产物易于分离、纯化,同时超高压提取可以维持在低温下进行,特别适宜于受热不稳定化合物的提取,该技术适合中药有效成分的快速提取.  相似文献   

19.
南瓜籽多糖热水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开发利用南瓜籽中多糖资源,基于前期水提醇沉制得南瓜籽多糖的研究基础上,该文进一步探讨了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籽多糖工艺参数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南瓜籽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 h、液料比40:1 m L/g,此条件下多糖得率的预测值为2.25%,实际验证值为2.18%。初步分析南瓜籽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0.52∶0.88∶0.73∶0.14∶1.00∶1.12,不含糖醛酸,为中性杂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南瓜籽多糖对DPPH·、·OH和O2-·3种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多糖质量浓度为1.0 mg/m L时,清除率分别达到21.3%±0.14%、57.14%±0.28%和40.50%±0.64%。研究结果为后续南瓜籽多糖纯品制备、结构表征提供了基础,为提高南瓜籽相关保健品附加值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以茉莉花茶为供试材料,优化茶多糖的提取工艺,旨在提高茶多糖的提取率,为茶叶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选定温度、水料比和沉淀茶多糖时所用的乙醇浓度3个因素分别选3水平进行中心组合实验,通过响应面分析实验,拟合出数学模型:Y=6.55+1.30A+0.83B+1.10C-0.092AB+0.11AC+0.34BC-1.56A2-0.64B2-1.48C2。利用该函数关系来优化茶多糖提取条件,最终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100℃;水料比为26.8;乙醇浓度为90%。在该条件下茶多糖得量有所提高,且验证值为7.8610mg/g,比单因素最高提取率高25.6%,表明响应面法可有效用于茶多糖提取方法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