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周卫阳 《江苏蚕业》2000,22(2):17-18
全省蚕农千家万户,在养蚕季节由于主客观原因,如订种不足、蚕种运输、催青、饲养中发生操作不当,以及农药、煤气中毒等突发事件,往往急需催好青的蚕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尽可能地减少蚕种库损,省蚕种管理所每季都适当安排部分催青预备蚕种(以下简称预备种),以满足蚕农的需要。预备种的技术处理过程与正常出库催青的蚕种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的环节。既有催青技术问题,也有冷藏抑制,运输和补催青收蚁的问题。现将预备种技术处理过程中的肤浅体会简述于下,以便与同仁们共同探讨。1预备种出库的安排1.1预备种出库…  相似文献   

2.
<正>为探讨解决我县秋期蚕种催青时催青室不足的矛盾,提高催青室的催青容量,我们从2005年夏蚕期催青开始,先后三期进行了双层蚕种加密催青的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1 试验时间、地点 2005年夏、中秋、晚秋蚕种催青期间。  相似文献   

3.
蚕种出库催青是蚕桑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蚕体的整齐度、强健度。近些年来,我省由于催青工作人员新旧更替、对蚕种出库和催青技术管理弱化,催青技术事故时有发生。笔者在此谈谈蚕种的出库与催青技术管理。   1、蚕种出库   1.1 正确确定出库适期   蚕种出库、催青适期依据是桑树发育情况,结合当地气象预报及参考历史资料,另外还应避开农田用药和农忙。从桑树发育确定,晚生桑以开放3~4叶,早生桑以开放4~5叶为催青适期。我省各地蚕种出库略有差异,见表1:  相似文献   

4.
采用对催青蚕种在不同胚子发育时期离开催青室,然后再作补催青及自然催青处理,结果对蚕种的孵化率及蚁蚕生命时数有很大影响。其中己_4胚子离开催青室后自然催青的,孵化率最低,只有90.97%,最高二日孵化率只有89.25%;己_4胚于蚕种离开催青室后作补催青的孵化率高于前述成绩,且离开时间短成绩优。己_3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的,成绩优劣趋势亦同于己_4胚子蚕种成绩,只是各相应成绩高于己_4胚子成绩。蚁蚕生命时数的成绩变化为:孵化率高蚁蚕绝食成活率高,反之则低。试验认为,催青发种时,应酌情掌握好蚕种离开催青室的时机,同时须及时做好补催青工作。  相似文献   

5.
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种催青过程中,催青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需进行严格控制.温、湿度控制的精度决定了催青质量的好坏,进而直接影响着蚕农的收入和出口创汇.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能同时对多个蚕种催青室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计算处理,并按催青工艺参数要求对各室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满足蚕种催青的技术要点,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催青技术.本文论述系统的组成,实现系统功能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  相似文献   

6.
养蚕生产的蚕种催青,通常是将蚕种放在25~26℃、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保护孵化。对普遍品种而言,催青温度如果超过30℃或低于20℃、相对湿度高于90%或低于60%,均不利于蚕胚胎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蚕卵不能孵化。为进一步探讨高温干燥催青对蚁色限性雌雄蚕体的影响,我们就蚁蚕生命力进行了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7.
刘重盈 《北方蚕业》2001,22(3):23-24
在蚕桑生产中如果遇到天气突然变冷,桑叶生长缓慢或其他环境因素变化,就必须推迟收蚁,往往需要对已催青蚕种进行抑制处理,为此我们对蚕种转青卵进行冷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陕蚕五号正、反交(2000年春制蚕种),桑品种荷叶白.  相似文献   

8.
滕国琴  周萍 《广西蚕业》2001,38(1):27-29
家蚕蚕种催青引进微电脑测控技术,能根据催青温湿度标准,为蚕种发育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提高蚕种的催青质量和孵化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七九年春期,为了探求催青技术能否向简易化改革,根据浙江农业大学蚕桑系蚕种组“简化蚕种催青温度试验”资料和省蚕种公司常规试验催青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供试品种材料和方法日系有苏十二、东肥、苏六、苏十六、苏四、六○三等六个品种。中系有东三四、华合、苏五、苏十七、苏三等五个品种。每个品种选十四蛾,采用蛾区半分法,同蛾区对号。一半为常规区,进行常规升温;一半为简化区,进行简化升温。二、催青升温标准1.常规区催青升温标准:  相似文献   

10.
陈大志 《蚕桑通报》2009,40(3):54-55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至转青后,及时将蚕种分发给各小蚕共育户或小蚕饲养农户,再由农户按蚕种对温湿度、空气的、光线等气象要素的生理要求,以及生产上的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关系到小蚕孵化能否齐一,孵化率是否高,蚁体是否健壮,收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这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处理后,把蚕种在孵化前一天(转青期)分发到各小蚕共育户,各小蚕饲养农户再按照标准的四大环境要素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是小蚕孵化的前奏,是收蚁工作开始的前提,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工作。做好蚕种的补催青工作,是确保孵化齐一,数量充足,促使小蚕体质强健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2.
嘉兴市全年承担 130万张蚕种的催青任务 ,为高质量地做好蚕种催青工作 ,90年代初 ,各县 (市、区 )针对原有的催青室房屋简陋、设备陈旧、分布散的实际 ,从区域化、现代化目标着手 ,对催青室进行统一规划 ,进行重建和设备更新 ,整个工作 1996年底完成 ,新建成后的 7座催青室规模按蚕桑生产区域分布 ,重点产区一座催青室一期能催青蚕种 30万张 ,零星产区也与能催青 5万张蚕种 ,室内安装了温湿度自动化控制设备 ,其中 4座催青室室内温湿度用微电脑自动控制 ,催青蚕种占全市实发蚕种的85%左右 ,基本形成规模大、设备先进、布局合理的格局。新催…  相似文献   

13.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蚁蚕的整齐度、强健度以及蚕茧的产质量。我县近年来由于改进了催青设施,加强了催青技术管理,年催青10多万张蚕种,实用孵化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为此,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催青经验对提高蚕种催青质量谈几点体会,与同行交流商榷,以期共同进步。1改进催青设施,为蚕种保护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催青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等环境条件对提高蚕种催青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县建成可催青10万张蚕种的双向匀风式恒气流自动控制蚕种催青室。该设施的改进:一是蚕种架…  相似文献   

14.
金杏丽 《蚕桑通报》2010,41(4):52-52,57
<正>蚕种催青质量是蚕茧丰收的基础,性能良好的催青设施是提高蚕种催青一日孵化率的重要保证。德清县乾元催青室催青设施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经常发生故障,已进入维修高峰期。2010年春期在农业局及经作站领导的支持下,对催青室进行了WS-CQ型温湿度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改造,改进了催青设施,为确保蚕种催青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DCX—79型自控蚕种催青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种催青目前采用室内催青,由于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等因素不易控制在一定的给定数值范围内,往往发生中毒及孵化不齐等现象,影响蚕桑生产。我校于一九七六年开始了自动蚕种催青箱的设计、试制和试验工作,先后完成了样机三轮,一九七九年初,在第一轮和第二轮样机的基础上,试制了第三轮样机DCX—79型自控蚕种催青箱(以下简称“催青箱”)三台,分别在无锡、昆山进行了实际生产试验和校内的试验工作,结果表明,整机工作稳定,蚕卵孵化齐一,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沈汉初 《蚕桑通报》1995,26(4):48-49
做好一代杂交蚕种催青工作的体会湖州催青室沈汉初蚕种催青直接关系到孵化率的高低和蚕体的强健度,是蚕茧丰收的基础和重要关键。目前农村分户养蚕,补催青条件差,蚕种分得散,蚕种催育必须既要照顾到蚕农分卵方便,又要考虑到一日孵化率高,达到适时发种,准时收蚁,一...  相似文献   

17.
提高蚕种催青孵化率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的一个首要环节。蚕种的孵化率 ,蚁体强健度及蚕茧的产量和质量等指标直接与蚕种的催青质量息息相关。为了促使蚕种孵化齐一 ,蚁体强健 ,达到蚕茧单产高 ,质量优的目的。笔者通过 7年来的催青实践 ,认为在蚕种催青过程中注重管理 ,狠抓技术 ,是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和二日孵化率的有力保证 ,其主要体会有如下几点 :1 做好催青准备工作1.1 净化环境 ,严格消毒 ,确保安全  在蚕种出库催青前 15日 ,应以县或乡镇为单位选好催青点 ,进行集中催青 ,要求选择能保温保湿 ,光线明亮而均匀 ,又便于通风换气的房间做催青室。对催青室 ,催青用具等进行清洗 ,用含有效氯 1%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喷洒 ,浸渍消毒 ,再用毒消散或甲醛熏烟 2 4小时封闭消毒。然后清洗开窗排湿 ,排尽药味备用。催青期间 ,坚持每日用含有效氯 0 .5 %的漂白粉澄清液对催青室 ,走廊过道 ,值班室等喷洒消毒 ,从而确保蚕种安全。1.2 选配好业务骨干 ,抓好岗前培训  蚕种催青是一项时间短 ,技术性强 ,细致而又关键的工作。因此在催青前要选配好责任心强 ,工作积极性高 ,懂技术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认真讲解催青期各阶段的技术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对催青蚕种在不同胚子发育时期离开催青室,然后再作补催青及自然催青处理,结果对蚕种的孵化率及蚁蚕生命时数有很大影响。其中己4胚子离开催青室后自然催青的,孵化率最低,只有90.97%,最高二日孵化率只有89.25%;己4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后作补催青的孵化率高于前述成绩,且离开时间短成绩优。己3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的,成绩优劣趋势亦同于己4胚子蚕种成绩,只是各相应成绩高于己4胚子成绩。蚁蚕生命时数的成  相似文献   

19.
蚕种催青技术对蚕种孵化整齐度和家蚕体质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蚕桑生产。但催青技术仍主要停留在人工或人工加自动化保护家蚕胚胎发育阶段的环境调节,无法从实际意义上实现蚕种催青的智能化、现代化控制。基于蚕种发育特点和对蚕种催青技术参数的充分分析,研究了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以下简称工控机)的智能化蚕种催青技术,优化了催青室控制设备,将智能化监测软件与工控机结合,实现系统对催青胚胎的发育值的测定,并根据测定值在线调节催青室中的湿度、温度、光照等因子,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程度与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现代蚕业的要求,淳安县蚕种催青从2005年开始采用南大明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蚕种催青计算机测量控制系统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法,实现了蚕种催青高密度放置,自动化控制。经几年催青实绩表明:利用该系统进行蚕种催青,蚕种实用孵化率均达98%以上,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能耗、物耗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