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仔猪破伤风多因去势、断尾、断脐等人为创伤引起的,也有的因仔猪戏耍互咬、猪栏(槽)破损刮刺等意外创伤引起。实际生产中,以仔猪阉割时消毒不严导致发病的最多,特别是公猪去势  相似文献   

2.
仔猪在进行常规去势手术后,因各种原因常发生一些并发症,给农户造成了很大损失。根据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点,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处理方法,现阐述如下: 1.术后出血术后出血是仔猪去势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精索断端出血和阴囊壁细血管出血,有的是术后立即出血,有的则发生于第一次饲喂之后。原因主要是精索断端止血不当,捻转不充分,结扎过松或滑脱所致。  相似文献   

3.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猪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型为败血症,慢性型为坏死性肠炎。该病在阴雨潮湿、季节交替、寒冷的天气易发,带菌猪和患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该病一旦感染,将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现就一起仔猪副伤寒病例的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2016年3月长春市一李姓养猪户饲养的96头刚断  相似文献   

4.
正母猪分娩结束后,一般经10~60分钟排出胎衣,若超过3小时不排出胎衣则为胎盘停滞,又称胎衣不下、胎衣滞留。猪每个子宫角内的胎囊的绒毛膜端凸入另一绒毛膜的凹端,彼此粘连形成管状,分娩时一个子宫角的各个胎衣往往一起排出来,如果发现分娩仔猪数多于胎衣的脐带断端数,说明胎盘停滞。年老体弱、过肥过瘦、  相似文献   

5.
仔猪腹泻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仔猪腹泻十分普遍,据报道,30 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46.5%,死亡率10.3%,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养猪场生产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仔猪下痢是仔猪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仔猪危害较大。论述了仔猪下痢的主要病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顾敏 《科学种养》2012,(1):44-44
仔猪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出生后数日内发生的仔猪黄痢,2~3周龄发生的仔猪白痢和6~15周龄发生的仔猪水肿病。为有效控制仔猪大肠杆菌病,在养殖生产中应摸清和掌握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病规律,做到早期预防,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8.
<正>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在全世界均有发生,在我国养猪业中也很常见,往往导致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或者成活率下降,主要发生于1周龄的仔猪,但以5日龄以内仔猪最为常见。临床上多见的主要是仔猪下黄痢、仔猪下白痢和仔猪水肿病等,同时粪便带有腥臭味。在养猪场饲养环境不良或者气候突然变化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仔猪大肠杆菌腹泻,且发病后死亡率高,发病仔猪主要伴有发热、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2日,黑龙江省铁力市一养猪场,张某饲养的85头断奶仔猪,部分仔猪40日龄开始发病,病程为5~7天,死亡7头仔猪。发病后自行诊断为仔猪白痢,用土霉素拌料,对腹泻的断奶仔猪肌肉注射复方痢菌净(乙酰甲喹),未见明显效果,而发病仔猪数达到28头。  相似文献   

10.
张永雄 《科学种养》2010,(12):32-32
<正>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仔猪生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种用价值和肥育效果。一、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特点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一般仔猪出生后10天体重为初生重的2.1倍,30天增加到4.3倍60天增加到10~11倍。同时,仔猪物质代谢很旺盛,如20日龄仔猪每  相似文献   

11.
正一、0~2日龄犊牛产出后,在距离腹部6~8厘米处断脐,并用5%碘酊溶液消毒断端,以防发生脐带炎症。犊牛产出2小时内应尽早并总量喂给初乳,间隔4~6小时再饲喂1次。母乳中有母源抗体,能提高犊牛免疫力。初生犊牛可肌内或皮下注射维生素AD、维生素E注射液,以增强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减少肠炎、肺炎、关节炎(俗称犊牛"三炎")  相似文献   

12.
掌握仔猪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消化特点,合理饲养,减少仔猪腹病的发生,才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正>三、补料母猪在产后3~4周达到泌乳高峰,之后泌乳量逐渐下降。仔猪生长迅速、增重快,所需营养日增,母猪泌乳难以完全满足2周龄以后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只能满足15~21日龄仔猪90%~95%的需要,22~29日龄仔猪75%~80%的需要:因此,必须适时补料,以免影响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补料可从仔猪5~7日  相似文献   

14.
我养母猪几十年,仔猪成活率不高一直是一大心病,因为母猪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产仔数量与仔猪成活状况上。养猪户难以控制母猪怀孕与产出仔猪的多少,提高仔猪成活率就成了养猪赢与亏的关键。我将自己在养猪实践中使仔猪成活率由低到高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仔猪皮炎,又称仔猪葡萄球菌性皮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害1~4周龄仔猪,其中以1~2周龄仔猪多发,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主要特征。2009年4月下旬,邵武市水北镇某养猪场有18头9日龄哺乳仔猪发病,发病率为13.3%。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后,除2头重症仔猪死亡外,其余患病仔猪在5。7天内逐渐痊愈,治愈率为88.9%。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机制以及乳清粉对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促进乳清粉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许多养殖场(户)春季都要进行仔猪补饲,以保证仔猪的营养需要。仔猪饲料配方应根据仔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制作不同营养标准的全价日粮,并根据猪的体重和采食情况及季节等适时调整日粮配方。  相似文献   

18.
正一、病因分析1.原发性病因多发生于3~5周龄的仔猪。如果饲料中营养配比不合理,哺乳母猪不能汲取足够营养,致使乳汁中铁含量很少,无法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而发生贫血,导致仔猪患铁缺乏症。在规模化养殖环境中,猪舍地面均由水泥建造,仔猪更容易患铁缺乏症。2.继发性病因多发生于断奶后不久的仔猪和育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猪技术的不断完善,仔猪早期断奶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和采用,但由于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完善,断奶后的仔猪往往处  相似文献   

20.
正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出生后血糖含量大幅度降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障碍的一种非传染性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早春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通常是一窝或几窝的部分或全部仔猪发病,且多发生于1周龄内的仔猪。尤其是2~4日龄仔猪发病率最高,可达到30%~70%,甚至全窝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