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局部综合的非零变位弧齿锥齿轮切齿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常规非零变位弧齿锥齿轮的设计与加工,不能预控轮齿的接触区,不能预知齿形的变化。运用非零变位技术进行齿坯设计,利用局部综合法进行齿轮副的加工参数设计,并进行齿轮副的三维造型仿真。研究表明,设计者可利用局部综合法与TCA技术进行加工参数设计,使得齿面接触区能够预控;可根据加工参数建立齿面方程,完成对轮齿的三维造型,预知齿形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摆线齿锥齿轮齿面预定位置啮合接触分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全面掌握齿面接触质量及便于接触区调整,基于摆线齿锥齿轮刀倾全展成加工方法,对齿面任意预定位置啮合接触分析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切齿加工运动,根据刀盘、摇台与工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和运动关系,建立了刀倾法切齿加工数学模型,推导出理论齿面方程。建立了含轴向位置变量的齿面滚检数学模型,推导出啮合接触分析简化算法,给出了接触椭圆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齿面预定位置啮合分析计算流程。最后以一对摆线齿锥齿轮副为例进行了齿面不同预定位置的啮合分析,仿真结果与滚检结果一致,验证了啮合接触分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以直齿锥齿轮为研究对象,基于展成法刨齿原理,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修形直齿锥齿轮齿面点计算软件。利用该软件计算出的齿面点数据,在UG软件中建立了直齿锥齿轮三维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接触区动态仿真分析。依据该模型在五轴加工中心上加工出了标准齿轮,并且接触区和噪声情况良好。该建模方法在直齿锥齿轮建模中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4.
以加工直齿轮为例,根据齿廓啮合原理及齿廓法线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分析及上机电算,探讨了新构形恨具3个安装参数--中心距A、刀具安装倾角ψ和偏距B存在误差时,对加工齿轮齿形精度的影响;通过切齿了实验验证。为切齿机床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齿轮新切齿法及新构形刀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齿轮新切齿法及新构形刀具彭福华随着农机、拖拉机和农用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上述产品的传动齿轮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齿轮齿面精加工技术,尤其是淬硬后的精加工技术需求日益迫切。本文介绍作者发明的一种全新的齿轮切齿法及新构形的切齿刀具,目的在于促进行业齿轮加工...  相似文献   

6.
四轴联动数控螺旋锥齿轮铣齿机的齿长曲率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机床对螺旋锥齿轮的齿长曲率进行修正时,需从机床上拆装铣刀盘,并重新调整其行程直径,过程繁琐。对此利用国产四轴数控铣齿机,建立铣齿加工坐标系,以及径向刀位、切削滚比变化多项式。用轮齿接触分析(TCA)的方法,以被加工齿面的接触路径、传动误差作为评价目标,研究径向刀位、切削滚比的变化对齿长曲率修正的规律。TCA分析及铣齿实验结果表明,不改变铣刀盘直径,即可实现对齿长曲率的修正,同时可更加灵活地控制齿面接触路径与传动误差。  相似文献   

7.
针对弧齿锥齿轮传动的综合问题,阐述了弧齿锥齿轮切齿参数在刀具成形半径受限、展成链传动比受限、刀具成形半径和展成链传动比同时受限三种条件下机床调整的计算方法,从而为满足弧齿锥齿轮传动啮合质量,即局部接触斑点尺寸范围、旋转传动相对均匀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并用典型计算实例,演示了弧齿锥齿轮磨齿机床参数调整的步骤、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格里森和Y2280弧齿锥齿轮切齿机床上,通常,弧齿锥齿轮铣刀盘与被加工齿轮的名义压力角必须相等。本文根据弧齿锥齿轮的加工原理,介绍了利用改变滚化的方法实现刀盘与锥齿轮压力角不同时的加工,给出了滚比的精确和近似计算公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述弧齿锥齿轮的两个重要参数——轮齿收缩型式和刀盘直径的正确选择。合理的轮齿收缩和刀盘直径,可提高刀具寿命、切齿效率和齿轮强度。还列出具体的设计方法、过程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正>2 弧齿锥齿轮和弧齿准双曲面齿轮设计齿轮设计包括基本参数的确定和尺寸的具体计算,前者是特别重要而又是最难的,它决定设计的成败.齿轮几何尺寸以中点处为主,因为切齿机床的调整,齿轮强度、耐久性计算、公差选择以及装配啮合调整都是按中点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提出用直线齿廓替代内齿轮的渐开线齿廓,使渗碳淬火后的内齿轮易于成形磨齿.利用齿面接触分析(TCA)和承载接触分析(LTCA)技术,研究分析直廓内齿轮与渐开线齿轮啮合的受力状态、齿间载荷分配、传动误差.通过台架试验,采集渐开线内齿轮行星减速器和直廓内齿轮行星减速器在不同转速和载荷下的噪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直廓内齿轮传动的动态性能.直廓内齿轮传动有"修缘"的特点,承载下的传动误差波动比空载小得多.  相似文献   

12.
螺旋锥齿轮副的成形法大轮,利用合适的成形铣刀,在通用的立式加工中心上,可以实现热处理后硬齿面的高速铣削。利用局部综合法可进行整个齿轮副的加工参数设计,并由加工参数得到齿轮副的齿面方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轮齿进行图形仿真,并可完成齿轮副的三维造型,为进一步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打下基础。在加工之前,便可对齿轮副的齿形进行检查,防止齿形发生异常;可以测量齿形数据,以确定高速铣削用成形铣刀的尺寸数据。  相似文献   

13.
张华  邓效忠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10):150-153
利用局部综合法对非零正传动弧齿锥齿轮副进行大重合度加工参数设计,克服了非零正传动由于啮合角增大而使得重合度降低的不足。通过实例与常规设计的结果进行仿真与应力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载荷条件下,新设计比常规设计的小轮最大齿根拉伸应力减小27.6%,最大齿根压缩应力减小23.5%,最大齿面接触应力减小6.5%,同时大轮的齿根应力也有所降低,使得齿轮副具有更高的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机床加工误差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螺旋锥齿轮齿面的数学模型,对轮齿曲面进行了离散化处理.运用矢量运算的方法,给出了齿面离散点径矢及其法矢的计算方法.基于螺旋锥齿轮切齿计算得到的比例修正参数以及砂轮可任意修形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比例修正参数和砂轮参数,对机床加工误差进行补偿的方法,运用最优化算法可得到各种比例修正参数的修正倍数以及砂轮参数的改变量.通过实际的磨齿加工、齿形误差的测量以及机床调整参数的补偿,验证了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平模式生物质成型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压辊在工作过程中的快速磨损、使用寿命较短、磨损失效后不便于更换、维修费用高等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将整体式压辊改为组合式后,压辊芯和压辊齿圈可单独加工制造,只有压辊齿圈采用了合金材料,减少了合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了成型机的制造成本,方便了压辊齿圈的维修与更换;压辊齿圈外缘的齿槽由直齿改为斜齿后,能够增大压辊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压辊攫取物料的能力,使压辊运行更为平稳;将压辊轴承改为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对称安装结构后,压辊轴承的承载能力可提高近1倍,大大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通过对压辊材料的试验表明,发现使用合金结构钢27SiMn代替45号钢。  相似文献   

16.
为使机床精度设计有定量的理论数值供参考,依据线性空间集合与映射的数学理论,以多体系统误差建模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机床几何误差综合作用时的产品加工质量近似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法对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产品进行关键参数数据抽样,从而依据近似模型逆向推导数控机床各轴几何精度。以螺旋锥齿轮铣齿机各轴精度逆设计为例,近似模型以显式的方式揭示了机床几何误差和齿面加工误差间的定量关系,可有效地依据齿轮精度要求逆向推导机床各轴几何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齿轮、轴、轴承和支撑受载变形后导致轮齿啮合发生错位问题,借助齿轮载荷分配程序,对齿轮啮合接触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接触斑点和接触载荷进行了预测和计算,最后应用齿面微观修形方法改善轮齿接触状况。通过对比修形前后接触斑点表明,经过合理的齿面微观修形,轮齿啮合接触位置和接触载荷都得到了很好地改善。  相似文献   

18.
齿轮零件的薄壁和不均厚是行业加工及热处理的两大技术难点。通过对我公司某一种薄壁异形大齿轮的3轮试制工艺流程分析研究,找到了一种适合于该类薄壁异形大齿轮的加工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常因齿轮的结构形状、精度等级、生产批量及生产条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案。以双联齿轮的加工工艺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圆柱直齿轮,尤其渐开线齿轮齿形轮廓形状复杂,参数化驱动设计困难。利用三维软件UG-NX模型模块中的规律曲线、直纹面、拉伸、修整、缝合等运算,建立齿槽轮廓,通过休整、特征阵列形成齿槽轮廓体,通过布尔运算建立圆柱直齿轮三维模型。同时介绍了齿数以41为界的两种齿轮建模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不需编程,只要改变齿轮的齿数、模数、压力角等参数,可立即得到相应的圆柱直齿轮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