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毒性出血病 病原体 由呼吸弧病毒引起,病毒的个体极小,呈颗粒状。 基本症状为:器官或组织充血和出血。从外表症状上看,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肠道充血呈鲜红色,肠内无食物,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布满血丝,个别情况,鳔及胆囊呈紫红色,或有局部出血。  相似文献   

2.
蝲蛄·螯虾·龙虾蛄是爬行的虾类,产在淡水中。它的头胸部很大,呈圆筒状,额角略呈三角形。第一步足很粗大,呈蟹螯状。第二、三对步足细小,也呈螯状。第四、五对呈爪状。在最后的胸节上有侧鳃,或称肋鳃。雄性第三和第四步足的第三节上有钩状突起.第一腹肢特化成交接...  相似文献   

3.
一、鱼粉  1.看:纯鱼粉粒度不太均匀,能看到鱼肉纤维。假鱼粉磨得很细,呈粉末状,无鱼肉纤维。色泽:纯鱼粉为棕黄色或棕褐色,颜色一致。若呈灰白色、淡黄色,呈丝条状,说明掺有制革工业的下脚料;若呈黑褐、咖啡色或表面呈褐色油污状,说明氧化变质;若呈灰色或污浊色,说明掺有草粉或草籽等植物。若有黑色小块 (片 )物,可能掺入豆饼或菜籽饼。  2.闻:优质鱼粉有咸腥味、鱼香味。若有腥臭或刺鼻的氨臭味,说明腐败变质;掺有棉籽饼和菜籽饼,会有掺杂物固有气味;鱼粉燃烧后若有羽毛烧灼气味,说明掺有羽毛粉。  3.捻:优质…  相似文献   

4.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病。近几年,猪的病例报道较多,有的呈地方性流行。奶牛的附红细胞体病发病较少,今年6月份,某奶牛场先后有8头奶牛发生了以贫血、黄疸、体温升高、尿液呈橘黄色为特征的疾病,经场内兽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死亡2头。出诊后,我们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等综合措施,确诊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1临床症状奶牛突然发病,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喜卧,不愿走动,咳嗽,呼吸困难,四肢末梢发凉,可视粘膜苍白,黄染。尿液呈橘黄色,后期呈红黄色…  相似文献   

5.
<正>尖吻棘鳞鱼(Sargocentron spiniferum)又称尖吻金鳞鱼、金鳞鱼,隶属于辐鳍鱼纲、金眼鲷目、金鳞鱼科、棘鳞鱼属,分布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我国台湾岛南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南沙群岛等。头部与身体呈红色,鳞片边缘呈银白色,背鳍的硬棘部鳍膜呈深红色,余鳍呈橘黄色,眼后方的前鳃盖骨上有一个垂直的长方形深红色斑块,属于国内外名贵观赏鱼。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源池塘氮磷含量对鱼体主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类型池塘,因水源不同,水中无机T—N、T-P含量存在很大差异,草鱼、鲢、鲤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也存在差异。3种鱼成分含量以草鱼波动最大。草鱼、鲢、鲤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与T-N、T—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鲢鱼粗脂肪含量与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草鱼、鲤水分含量与T-N呈极显著负相关;鲢、鲤水分含量与T—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鲟鱼稚幼阶段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Visual Basic语言程序,对俄罗斯鲟鱼生长的系统测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得出体长、体重的拟合曲线和方程,表明其体长呈直线增长,体重呈加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8.
三角鲂,又叫三角鳊,鸟鳊。头背面及背部呈灰黑色,侧面为灰色,腰部银灰色、各鳍条呈专灰色,鱼体高而侧扁,头矮小,口裂斜,头背部隆起,整个体形成菱形。  相似文献   

9.
中华花龟头部较小,吻呈锥状,突出于喙端。喙端呈细锯齿状,体较平,具三棱,脊棱明显。颈盾1枚,呈梯形或长方形,椎盾5枚,肋盾4对,缘盾12对,两侧微向上翘,各盾片均有同心纹。腹甲平,前缘平直,后缘凹入,甲桥明显,四肢扁圆,前缘有横列的大鳞。指、趾满蹼,...  相似文献   

10.
2生物学特性2.1形态特性巴西彩龟形态与其它龟类基本相似,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及尾五部分,呈盒状。头背面略呈三角形,较乌龟、三线闭壳龟、黄喉拟水龟宽大,接近大头乌龟。头光滑无鳞,呈暗绿色,有黄色纵行条纹,腹面的条纹比背面宽。口位于头的前端,吻端稍突出;鼻孔位于吻端,斜向下方。头侧中部的鼓膜上有1块桔红色或暗红色的椭圆形斑,故称“红耳龟”。颈部为灰黑色,有黄、绿相间的纵向条纹,腹面条纹宽。躯干部由背、腹甲(龟壳)覆盖呈盒状。背面为翠绿色、黄绿色或苹果绿色,颜色鲜艳。生活在不同环境及不同阶段的龟,颜色…  相似文献   

11.
龟病全记录     
肠胃炎 【病因】所投饵料不新鲜,水质败坏,或摄食后气温突降,均会引发此病。 【症状】轻者龟粪便中会有少量黏液,或粪便稀软,呈黄色、绿色或深绿色(刚刚购进的部分野生陆栖龟类粪便呈灰绿色,属于正常情况),摄食量减少;重者粪便成水样或黏液状,呈酱色或血红色,龟食欲完全废绝,甚至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2.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水生的丝状藻类,属蓝藻门、颤藻科。藻体由于含藻蓝素而呈深青色,显微镜观察呈细丝状螺旋形。  相似文献   

13.
泥鳅(Misgurnus anguilicaudatus)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俗称鱼鳅、鳅鱼等。其体形呈长圆筒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头、眼、口都较小,吻端有须5对,体背及体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  相似文献   

14.
卞伟  周婷 《科学养鱼》2000,(6):12-12
4马来龟马来龟(Malayemyssubrijuga图13)又叫蜗牛龟。分类为龟科,马来龟属。分布于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形态特征头较宽大,顶部呈黑色,边缘有一“V”型白色条纹,过眼眶上部,延伸到颈部,且条纹逐渐变粗;吻钝,眼部周围被白色眼线包围,似戴上一眼镜;鼻孔处有四条白色纵条纹,自眼眶前端有一黄白色斑点,且斑点下端有一黄白色斜条纹,过眼眶下延伸到预部,且逐渐变粗;上颔中央呈“八”型,下颌中央有2条白色粗条纹,延伸到颈部,颈部呈黑色,有数条粗细不一的纵条纹。背甲黑色,中央3条哨校较明显,缘后边缘呈黄色(幼…  相似文献   

15.
孔令杰 《内陆水产》2002,27(1):15-16
大眼狮鲈Stizostedionvitreum(Mitchill)隶属鲈形目,鲈科,狮鲈属,俗称白眼鲈。大眼狮鲈原产于北美洲东部,是美国和加拿大的重要游钓经济鱼类。黑龙江省1993年开始多次从加拿大引进大眼狮鲈受精卵进行增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大眼狮鲈的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大眼狮鲈体形细长,呈梭形。背部肉厚,体被细鳞。背部及身体两侧有青黑色条纹,腹部呈浅黄色。体长15厘米左右时眼球呈银白色。背鳍2个,第1背鳍由硬棘组成,呈圆弧形。尾鳍为正尾形,分叉较深。口端位,口裂大,上下颌、犁骨及上腭具有细齿。鳃耙呈梳状。胃具…  相似文献   

16.
《淡水渔业》1976,(4):23-27
圆吻鲴(Distoechodon tumirostris Peters)俗称翼鱼、鲜鱼、力燥、鮟鱼。属鲤科密鲴亚科圆吻鲴属。头小而尖,体侧扁,腹部稍圆,无腹棱,口下位呈一横裂,眼小无须。侧线鳞72~74,鳞小而密,侧线鳞以上呈灰黑色,侧线鳞以下为银白色,各鳍均呈灰白色。下咽齿两行,第一行6~7个,第二行2个,是瓯江最主要的经济鱼类,年产量最高可达30一40万斤,最大个体可达8斤。除瓯江外,长江、闽江、钱塘江水系及湖北、江苏亦有分布。  相似文献   

17.
《广西水产科技》2004,(3):44-45
赤眼鳟,地方名叫红眼鱼、赤眼鲮、参鱼。体银白色,呈长筒形,后部侧扁。背部灰黑。体侧各鳞的基部各有一黑斑。眼上缘有1红斑。背鳍、尾鳍深灰,尾鳍具黑色边缘,胸、腹鳍呈灰白色。赤眼鳟为江河中鱼类,因其味道鲜美,目前市场售价昂贵。由于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8.
1车轮虫病此病易发生于早繁苗培育期,特别是0.8~2厘米的小苗。虫体呈蝶形,寄生于鳃及体表,在体表粘液中或鳃小片间迅速游动或翻滚。发病初期鱼苗单个或几个在他角、池边缓慢游动,或静止不动,鱼体呈黑色。发病后期则能见到鱼苗成群绕池狂游。防治方法:鱼苗下地前用s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浸浴10~20分钟,发病后用O.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地泼洒。2小瓜虫病小瓜虫幼虫呈卵形或鞋底形,成虫呈球形,运动时体形随所处空间而变化。虫体寄生于鳃、体表、鳍条等处,形成白色胞投,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鳃、体表和…  相似文献   

19.
赤潮是由于某些浮游生物急剧地繁殖或高度集结,使水体变色、带粘性和腥臭味等,渔民称为“臭水”或“赤水”。不同的赤潮生物引起的赤潮颜色各不相同。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由某些双鞭毛虫引起的赤潮呈绿色;由蓝藻毛的淡红束毛藻引起的赤潮呈黄褐色;由蓝藻类的淡红束毛藻引起的赤潮呈黄褐色。  相似文献   

20.
胡子鲇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及形态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成年胡子96(Claris fuscus lacepede,体重1.5kg)为研究材料,通过组织化学与形态学研究证实,肥大细胞在胡子鲇肠粘膜与粘膜下数量较多,在头肾和胸腺中也有少量分布,并有沿血管周分布的倾向。肥大细胞以Carnoy氏固定、AB/S0染色的效果最好。以AB/S0着色的肥大细胞胞质颗粒呈深蓝色,胞核呈淡褐色;以TB/SO着色的肥大细胞胞质颗粒呈紫红色,胞核呈淡红色。而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对肥大细胞的着染有一定阻断作用。一些曾被国外学者用于鉴定硬骨鱼肥大细胞(或嗜酸性颗粒细胞)的组织化学技术在本研究中未能鉴定出胡子鲇的肥大细胞。电镜观察证实,胡子鲇肥大细胞中含有大量特征性的胞浆颗粒,胞浆颗粒基质电子密度较均匀,个别颗粒中央呈空泡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