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合酶水解鸡肉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二刚  童群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83-6085
[目的]为进一步改善鸡胸肉的加工工艺奠定基础。[方法]以蛋白水解度、水解液的鸡香和苦味为指标,比较P+N复合酶、胰蛋白酶、Alcalase、木瓜蛋白酶和精制中性蛋白酶在各自适宜条件下对鸡肉的水解效果。研究液固比、初始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N复合酶水解度的影响,探索P+N复合酶水解鸡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P+N复合酶为水解鸡肉的最佳酶,其水解效果明显优于单酶。各因素对水解度影响程度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初始pH值,而反应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显著。P+N复合酶水解鸡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0.2%、反应温度50℃、液固比31:、初始pH值7.0、反应时间8 h。[结论]在该条件下,鸡肉水解蛋白液的水解度达51%~54%,且鸡香浓郁、无苦味。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与鸡汤中组成成分差异性最小、风味类似的鸡肉蛋白酶解液,并为鸡肉香精制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选用6种蛋白酶(动物蛋白酶、复合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鸡肉进行酶解,检测鸡汤与不同鸡肉酶解液的组成成分与相对含量,分析17种游离氨基酸的呈味特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对比分析鸡汤与鸡肉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组成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动物蛋白酶对鸡肉酶解效果最好,水解度为19.21%;复合蛋白酶其次,水解度为18.52%。对比鸡汤及鸡肉酶解液组成成分发现,鸡汤中检测到33种物质,鸡肉酶解液中检测到36种物质,同时相对含量有差异。对比鸡汤与鸡肉酶解液中呈味氨基酸发现,复合蛋白酶酶解液中鲜味氨基酸与鸡汤中相对含量相近,为10.95%,且谷氨酸与天冬氨酸相对含量与鸡汤相比差异不显著。通过PCA对比发现,复合蛋白酶酶解的鸡肉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种类和相对含量与鸡汤差异最小,同时呈味特性类似,具有相似的滋味。  相似文献   

3.
蚕蛹蛋白双酶水解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蚕蛹脱脂后,用微生物酶进行双酶水解,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3942中性蛋白酶反应温度为40℃,pH为70,固液比为20∶100,加酶量为20%,反应时间为2h;1398中性蛋白酶反应温度为50℃,pH为75,固液比为20∶100,加酶量为20%,反应时间为1h.在该条件下水解,水解率高达2375%,水解液中的18种氨基酸质量浓度为1564g·L-1.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淘汰蛋鸡的肉品质,以淘汰蛋鸡鸡胸肉为原料,肌肉剪切力、pH、色泽、保水性等为指标,研究超声辅助酶处理对淘汰蛋鸡肉品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对鸡肉嫩度影响较明显的因素,以肌肉剪切力为响应值,优化超声辅助酶处理嫩化淘汰蛋鸡鸡胸肉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和酶处理主要改善鸡肉的嫩度和保水性。超声辅助酶嫩化鸡胸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浓度45U/g,酶处理时间和温度分别为50.3 min和31℃,超声功率700W,在此嫩化条件下鸡胸肉的剪切力为(26.50±0.41) kgf,较未处理鸡胸肉降低50%左右。  相似文献   

5.
乳酸钠及醋酸对鸡肉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浓度的乳酸钠和醋酸用喷涂法处理鲜鸡肉,用无菌水处理的鸡肉作对照,包装后在(4±0.5)℃条件下冷藏,定时对鸡肉的鲜度指标进行检测,观察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保鲜液处理均可降低鸡肉表面的初始细菌数,以3%乳酸钠和2%醋酸保鲜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肉样细菌总数.控制pH值上升,对保持肉样感官指标也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有机溶剂部分沉淀法获取胰酶粗提液,在室温下用此提取液对淘汰鸡进行浸泡嫩化试验,嫩化后的肌肉中非蛋白氮含量普遍提高,肌肉蛋白质电泳带谱与对照组显然不同,肌肉的嫩度有了明显提高。本试验完全能达到纯酶制剂的嫩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木霉粗酶液胞外分泌物的生物活性,从愈创木酚的用量、反应温度、缓冲液种类、缓冲液pH、缓冲液浓度5个因素,对木霉粗酶液胞外分泌物漆酶的酶活力进行研究;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缓冲液pH、染料浓度、缓冲液浓度、酶液稀释倍数6个因素对木霉粗酶液的胞外分泌物漆酶对染料的脱色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霉漆酶在反应温度为25℃,琥珀酸缓冲液的pH为4.0,琥珀酸缓冲液浓度为0.045 mol/L,愈创木酚用量为0.04 mol/L时,木霉粗酶液胞外分泌物漆酶酶活力最优;木霉粗酶液的胞外分泌物漆酶其脱色作用在反应温度为30℃,pH为3.5,染料浓度为0.01 g/L,醋酸缓冲液浓度为0.2 mol/L时,木霉粗酶液的胞外分泌物漆酶脱色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黑曲霉乳糖酶在牛乳超滤透过液中的应用,探讨了温度、乳糖浓度、酶使用量、时间及pH对透过液中乳糖水解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透过液中乳糖酶法水解的优化工艺条件(60℃、乳糖浓度12%、酶使用量4.0g/100g乳糖、时间165min),在此条件下,经120min和165min水解,水解度分别达到82.4%和92.1%.  相似文献   

9.
里氏木霉β-葡聚糖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里木霉GXCβ-莆聚糖酶的稳定性。结果发现:β-葡聚糖酶粗酶液的稳定必于酶液,两者的耐热温度分别为70℃和60℃,其pH稳定范围都为3.0-5.0。Cu^2 ,Mn^2 和Fe^3 对酶有抑制作用,Zn^2 和Co^2 有激活作用,其他离子Ca^2 ,Mg^2 ,Fe^2 和K^ 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β-葡聚糖酶有不同的作用。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β-葡聚糖酶活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水溶性大麦蛋白质为底物,测定麦芽蛋白质水解酶活性和α-氨基氮含量。结果表明,绿麦芽与原料大麦相比,蛋白酶活性增长了10.6倍,但经焙燥,活性降比19.3%;粗酶液在60℃以上保温20min,即失去活性,但在协定法糖化升温至70℃之前并未完全钝化。测量12个麦芽样品的总α-氨基氮(α-AN)包括53%-73%的原始AN和27%-47%的酶解AN。经过焙燥后由于蛋白水解酶活性和原始AN损失导致成品麦  相似文献   

11.
蒜氨酸酶粗提液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杨雪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10-5211,5234
以安徽舒城大蒜为材料,采用离心、盐析、透析等方法从大蒜匀浆中提取蒜氨酸酶粗提液,以L-半胱氨酸亚砜为底物研究蒜氨酸酶的特性及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离心、盐析、透析纯化的蒜氨酸酶的比活分别为粗提时的2.519,3.497,3.703倍。该粗酶液的最适pH值为6.4,最适温度为30℃。当底物浓度低于3μmol/ml时表现为一级反应;当底物浓度在3~5μmol/ml时表现为混合级反应;当底物浓度大于5μmol/ml时属于零级反应。Zn2+、Ca2+、Fe2+可以提高蒜氨酸酶活性170%~200%;EDTA可以提高20%;Cu2+抑制4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鸡肉中钙激活酶的种类和性质,并与其它畜禽肉以及鱼肉中钙激活酶对钙离子浓度敏感性进行比较。【方法】提取宰后0 d鸡胸肉中的钙激活酶,通过硫酸铵沉淀和透析的方法对鸡肉钙激活酶进行纯化,采用活性电泳的方法检测钙激活酶种类和活性。通过设置0、0.01、0.03、0.05、0.10、0.50和5.00 mmol·L-1的钙离子浓度,比较鸡肉、鱼肉、鸭肉、兔肉、猪肉、牛肉在宰后0 d肉样中不同种类的钙激活酶对钙离子的敏感性。【结果】禽肉鸡肉、鸭肉中μ-钙激活酶的电泳迁移率小于哺乳类兔肉、猪肉、牛肉,当Ca2+浓度从0.01 mmol·L-1升到0.03 mmol·L-1时,兔肉、猪肉和牛肉μ-钙激活酶活性增加,但鸡肉和鸭肉钙激活酶活性没有改变(P>0.05),说明禽类μ-钙激活酶对钙离子的敏感程度高于哺乳类;在禽类鸡肉、鸭肉中存在另外一种钙激活酶,其对钙离子的敏感性介于哺乳动物中的m-钙激活酶和μ-钙激活酶之间,并且它在禽肉中的活性分别占67.4%和88.4%。【结论】鸡肉中的钙激活酶对钙离子浓度敏感性高于哺乳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对壳聚糖的降解作用以及初步探讨壳聚糖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方法:测定反应液的粘度并用高压液像色谱(HPLC)分析壳聚糖水解的产物。结果:在18℃下水解180min后,壳聚糖溶液的粘度下降百分率为62.41%。水解的产物有氨基葡萄糖和它的二糖、三糖和四糖。水解反应随酶浓度的升高而加快,纤维素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0℃。结论:纤维素酶能有效地催化壳聚糖降解。  相似文献   

14.
为超声辅助酶解应用于嫩化淘汰蛋鸡肉质的改善提供依据,以淘汰蛋鸡鸡胸肉为原料,肌肉剪切力、pH、色泽、保水性等为指标,研究超声辅助酶处理对淘汰蛋鸡肉品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对鸡肉嫩度影响较明显的因素,以肌肉剪切力为响应值,优化超声辅助酶处理嫩化淘汰蛋鸡鸡胸肉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和酶处理主要改善鸡肉的嫩度和保水性;超声辅助酶嫩化鸡胸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浓度45U/g,酶处理时间和温度分别为50.3min和31℃,超声功率700W,在此嫩化条件下鸡胸肉的剪切力为(26.50±0.41)kgf,较未处理鸡胸肉降低50%左右。  相似文献   

15.
酶解鲐鱼废弃物制取鱼蛋白质水解物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提出了用木瓜蛋白酶酶解鲐鱼加工废弃物制取水溶性鱼蛋白质水解物的技术,并确定其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60℃,pH值6.5,底物浓度为固液比5:8,在加酶量为鱼糜中蛋白质含量的1.25%,反应时间为6h时,氮利用率可达71%,蛋白质水解物中粗蛋白含量为82.48%,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的39.8%,富含镁,是理想的食物蛋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鱿鱼皮胶原蛋白的测定与回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回收鱿鱼皮中胶原蛋白等有益成分,首先对胶原蛋白的定量方法进行了考察,确立了适宜于鱿鱼皮中胶原蛋白含量测定(以羟脯氨酸汁)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测定鱿鱼皮中胶原蛋白的含量时,宜先将鱿鱼皮进行脱脂处理,然后再直接水解测定羟脯氨酸。就水解条件而言,可分别采用120℃水解12h或130℃水解6h代替ISO-3496E方法中的105℃水解16h,以缩短水解时间,其次,采用酶法促溶和热水提取的方法对鱿鱼皮中胶原蛋白进行回收利用,以胶原蛋白回收率为依据,提出胃蛋白酶5℃酶解72h和100℃水提6h分别为酶法提取和热水提取的方法对鱿鱼皮中胶原蛋白进行回收利用,以胶原蛋白回收率为依据,得出胃蛋白酶5℃酶解72h和100℃水提6h分别为酶法提取和热水提取的最佳条件,将提取液调配后进行感官鉴定,统计结果表明,胃蛋白酶提取液显著优于100℃水提液。对胃蛋白酶酶提温度的选择说明,胃蛋白酶促溶温度宜控制在15℃以下,以得到较高的胶原蛋白回收率和较好的酶提液色泽。  相似文献   

17.
为回收鱿鱼皮中胶原蛋白等有益成分,首先对胶原蛋白的定量方法进行了考察,确立了适宜于鱿鱼皮中胶原蛋白含量测定(以羟脯氨酸汁)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测定鱿鱼皮中胶原蛋白的含量时,宜先将鱿鱼皮进行脱脂处理,然后再直接水解测定羟脯氨酸。就水解条件而言,可分别采用120℃水解12h或130℃水解6h代替ISO-3496E方法中的105℃水解16h,以缩短水解时间,其次,采用酶法促溶和热水提取的方法对鱿鱼皮中胶原蛋白进行回收利用,以胶原蛋白回收率为依据,提出胃蛋白酶5℃酶解72h和100℃水提6h分别为酶法提取和热水提取的方法对鱿鱼皮中胶原蛋白进行回收利用,以胶原蛋白回收率为依据,得出胃蛋白酶5℃酶解72h和100℃水提6h分别为酶法提取和热水提取的最佳条件,将提取液调配后进行感官鉴定,统计结果表明,胃蛋白酶提取液显著优于100℃水提液。对胃蛋白酶酶提温度的选择说明,胃蛋白酶促溶温度宜控制在15℃以下,以得到较高的胶原蛋白回收率和较好的酶提液色泽。  相似文献   

18.
以水溶性大麦蛋白质为底物,测定麦芽蛋白质水解酶活性和α-氨基氮含量。结果表明,绿麦芽与原料大麦相比,蛋白酶活性增长了10.6倍,但经焙燥,活性降低19.3%;粗酶液在60℃以上保温20min,即失去活性,但在协定法糖化升温至70℃之前并未完全钝化。测得12个麦芽样品的总α-氨基氮(α-AN)包括53%~73%的原始AN和27%~41%的酶解AN。经过焙燥后由于蛋白水解酶活性和原始AN损失导致成品麦芽中总α-AN的减少。  相似文献   

19.
利用白腐真菌发酵制备的木质素降解酶粗酶液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发现木质素降解酶对纤维素酶水解糖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粗过氧化物酶发酵液预处理后,还原糖得率降低了40.3%;纤维素酶水解微晶纤维素所得葡萄糖质量浓度降低了2.7%:粗漆酶发酵液预处理后,还原糖得率降低了3.8%,葡萄糖质量浓度降低了2.9%;混合酶发酵液预处...  相似文献   

20.
年论文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7):108-109,113
【目的】优化风味酶酶解花生蛋白工艺。【方法】探讨酶浓度、pH、底物浓度、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花生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对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风味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为7.0、酶浓度0.2g酶倌花生蛋白、底物浓度5%、酶解时间6h,最佳条件下水解度为26.12%:【结论】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酶浓度,酶解时间和pH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