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去我们吃葡萄的时候都是把葡萄籽吐掉的,其实别看小小的葡萄籽,它里面蕴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含4%左右的原花青素,70%左右的亚油酸含量.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A以及矿物质。  相似文献   

2.
葡萄籽是葡萄酒厂和饮料厂在榨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它含有14%~17%的独具特色的特种油——葡萄籽油,还含有1%~3%的天然抗氧化剂——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萃取刺葡萄籽油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刺葡萄种子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刺葡萄籽油的工艺,并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对刺葡萄籽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刺葡萄籽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种子粉碎粒径0.40~0.53mm,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5℃,分离温度55℃,分离压力12MPa,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为13.5%.GC/MS分析显示,剌葡萄籽油成分以脂肪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7%,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亚油酸为主,含量为82.32%;饱和脂肪酸主要为硬脂酸和棕榈酸,相对含量分别为9.03%,3.26%.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佳美’葡萄果实成熟期间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理化成分及其相关性,为该地区‘佳美’葡萄成熟度的监控提供参考。【方法】以‘佳美’葡萄为试材,于不同的成熟度(采收日期08-19,08-26,09-02,09-09)采收取样,用模拟葡萄酒溶液分别提取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的多酚,研究不同成熟度下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的总酚、黄酮、总黄烷醇和单宁含量的差异,并对不同成熟度葡萄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成熟度葡萄品质进行研究,确定嘉峪关地区‘佳美’葡萄的最佳采收期。【结果】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佳美’葡萄的还原糖、糖酸比逐渐升高,总酸质量浓度逐渐降低。葡萄皮中的总酚、黄酮和总黄烷醇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单宁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葡萄籽中的总酚、黄酮、总黄烷醇和单宁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不同成熟度葡萄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葡萄皮中的总酚与总黄烷醇呈显著正相关,与葡萄籽总酚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并且葡萄皮中的黄酮与葡萄籽中的黄酮、总黄烷醇和单宁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葡萄皮总黄烷醇与葡萄籽单宁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葡萄籽黄酮、单宁和总黄烷醇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采收期葡萄果实品质排序为09-0909-0208-2608-19。【结论】葡萄果皮多酚含量显著升高,而葡萄籽中多酚含量显著降低,且不同采收期葡萄籽中的多酚均高于葡萄皮。嘉峪关地区‘佳美’葡萄的最佳采收日期在09-09前后。  相似文献   

5.
1.技术简介 葡萄籽是葡萄酒厂和饮料厂在榨汁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它含有14%-17%的独具特色的特种油——葡萄籽油,还含有1%~3%的天然抗氧化剂——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6.
山东高密市密水街道刘戈庄农民张来友利用葡萄籽喂出了生态鸡。刘戈庄处在高密市的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内,以往葡萄加工后剩下的籽和皮都出口到国外用于加工葡萄籽保健品。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地葡萄籽的出口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吐鲁番地区常见葡萄品种葡萄籽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以吐鲁番地区常见的13个葡萄品种的葡萄籽为材料,测定并比较各品种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和脂肪的含量。[结果]在各品种葡萄籽中,和田红葡萄籽的脂肪含量最高,达21.5%;玛奶子葡萄籽次之,为21.0%;星浦一号葡萄籽最少,仅12.5%。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的葡萄籽是黑提,达9.150%;赤霞珠次之,为8.790%;哈什汉最少,仅3.800%。[结论]该研究为吐鲁番地区葡萄籽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刺葡萄是湖南省特色植物资源之一,葡萄籽的纤维含量高。本研究通过酶法处理提取刺葡萄籽中的膳食纤维,提取率较高,最佳提取条件是:在55℃下,添加450 mg/L的纤维素酶反应2 h,能极大改善刺葡萄籽膳食纤维的品质,提高刺葡萄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山东高密市密水街道刘戈庄农民张来友利用葡萄籽喂出了"生态鸡"。刘戈庄处在高密市的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内,以往葡萄加工后剩下的籽和皮都出口到国外用于加工葡萄籽保健品。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地葡萄籽的出口价格一路下滑。怎样将这些"废物"充分利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0.
葡萄抗病性与N,K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萄黑痘病的感病率和严重度与叶片全K量呈级显著负相关,与叶片N:X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全K值大于1.21%或N:K比值为1.43~1.86,葡萄黑痘病抗病性明显增强,土壤速效K和缓效K以及速效N:K比也有类似相关性,但只达到显著水平,可见,叶片分析更能表达葡萄的营养状况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11.
<正>山东高密市密水街道刘戈庄社区居民张来友利用葡萄籽喂出了"生态鸡"。刘戈庄处在高密市的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内,以往葡萄加工后剩下的籽和皮都出口到国外用于加工葡萄籽保健品。  相似文献   

12.
葡萄籽和皮中黄酮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酿酒葡萄中的梅鹿辄和霞多丽品种的籽和皮及圆叶葡萄品种麝香葡萄籽中主要单体黄酮醇和酚酸种类,并测定了葡萄籽和皮中的单体黄酮醇和酚酸对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结果表明:麝香葡萄籽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酸的含量为68,7和69mg/100g干重,而在霞多丽葡萄籽相应为10,211和303mg/100g干重,梅鹿辄葡萄籽中为7,74和83mg/100g干重。这3种成分在葡萄酒副产物的皮中的含量低于籽中,采用抗氧化能量指数法(ORAC)测定其抗氧化能力贡献占总抗氧化能力的17%。在葡萄籽或皮中的酚类对过氧化游离基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白藜芦醇、儿茶素、表儿茶酸=没食子儿茶精、没食子酸=鞣花酸。葡萄籽中抗氧化能力的最主要物质是二聚、三聚、寡聚或多聚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13.
桂西岩溶山区野生葡萄资源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调查发现桂西岩溶山区野生葡萄资源种类有毛葡萄、刺葡萄、小果野葡萄和葛田等4种及变种1个。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古山2号”和“中旧5号”两个毛葡萄单株。野生葡萄扦插宜在3月下旬气温回暖稳定后进行,用IBA200~400mg/L处理技条120分钟,扦插成活率达67.5%~75.0%。毛葡萄茎段腋芽离体组织培养,以BA1.0~2.0mg/L配比对继代和生根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葡萄渣提取液进行澄清,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选择果胶和纤维素复合酶对葡萄籽提取物进行澄清,分别在最适温度和常温作用、最适pH和不调pH条件下此较了复合酶对葡萄籽提取液澄清效果及多酚和原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复合酶对葡萄籽提取液澄清效果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调节pH对澄清度的影响则表现不明显.正交试验证明,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pH 5.5,酶解温度45℃、作用时间6h、酶剂量60 mg/kg,透光率达到76%,澄清过程中不影响葡萄籽多酚以及原花青素含量.[结论]研究可为葡萄籽提取液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葡萄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树对钾元素敏感,是喜钾树种;秋季,6月中旬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适宜葡萄生长发育的氮磷钾配比依据土壤肥力状况可分两种,即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的地区适用20:10:20的4号肥,可增产21。8%;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1%的地区适于10:20:20的3号肥,增产32%以上。施用3号肥的葡萄果实品质明显改善,提前着色15天左右,果实着色度增加12。3%,含糖量增加1。7%。株产20...  相似文献   

16.
葡萄黑痘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高温多雨季节,发病更为严重,给葡萄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的年份减产80%~90%。  相似文献   

17.
葡萄加工后的副产物葡萄籽、皮常常作为废料,被丢弃或发酵后用作肥料。这样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也不利于充分利用资源。而从中提取出有效物质并进行加工利用,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对葡萄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变废为宝——既保护环境,又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葡萄加工生产产生的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情况的论述,发现利用方法主要有:从葡萄籽中提取葡萄籽油、低聚原花青素(OPC)以及单宁等物质,从发酵后的皮渣中提取色素、果胶、酒石酸等物质。  相似文献   

18.
中亚葡萄小食品中亚地区盛产葡萄,人们将新鲜葡萄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小食品,保持其自身营养成分,下面介绍两种制作方法。糖渍葡萄:将干净的葡萄浆果在罐中放好,加入煮沸的糖浆到罐边缘,并立即密封。糖浆配制:1公斤水加入0.25~0.5公斤砂糖,搅拌5~6分钟使...  相似文献   

19.
葡萄二星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90年代初我县发生量很少,近年来发生迅速,已成为我县葡萄产区的主要害虫,为害加重。据近三年调查,叶片受害率高达65%以上,减产10%~20%,致使果品品质降低,亩产值减少200~300元。深入分析葡萄二星叶蝉的发生特点,对今后葡萄二星叶蝉的监测与防治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葡萄透翅蛾是专食葡萄的蛀食性害虫。近年来我市葡萄受透翅蛾危害逐年加重,株受害率达100%,枝受害率30%~40%,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在透翅蛾的防治上普遍采用在葡萄花期喷药的方法,虽有一定防效,但葡萄易形成不孕小果粒,对穗形和产量有一定影响。据笔者多年试验观察,若改开花前2~4天剪梢为开花后剪梢,防治透翅蛾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