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分析陕西省生态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对陕西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从客源市场方面进行分析,进而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分析陕西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等,并对陕西当前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生态旅游理论为指导,首先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成环境进行了分析,进而着重从类型、数量、规模、等级、分布和区位条件等方面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揭示了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特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静  王金叶  付平 《现代农业科技》2007,(22):199-200,202
生态旅游开发成为保护和开发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措施。通过对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区特点的分析,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实意义,并对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孙冬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04-22505,22513
在分析生态旅游和城市生态旅游内涵、城市生态旅游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资源、区位和政策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和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发展生态旅游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念  付美林  罗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09-10111
在介绍四川省生态旅游概况的基础上,对四川省发展生态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827-5828
介绍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东山管理处的生态旅游资源,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由于对生态旅游开发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在开发的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通过对当前衡阳市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成因,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以促进衡阳市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和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大庆市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对大庆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大庆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劣势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大庆发展生态旅游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06-3808
在分析生态旅游环境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并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承载力2个相关概念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解决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旅游景区有序、有节制发展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是联系富裕和贫困的纽带,发展生态旅游在山区开发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对福建省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生态旅游在本省山区开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发展福建省生态旅游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大量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因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采用构造矩阵法确定森林动物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游客调查和专家组判断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旅游资源评价指标的隶属度,从而建立了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评价结果为: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旅游资源评价的最终分值为:0.794。这一景点的资源开发品质介于优级与中级之间,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此评价以期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采自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珍珠鸡肝脏和白头鹤盲肠的两种吸虫采用苏木素染色法制成装片,观察结构,显微测量,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珍珠鸡肝脏内吸虫为东方次睾吸虫,白头鹤盲肠内虫体为卷棘口吸虫。这两种寄生虫均为国内宿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北方森林动物园观赏鸟类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于2006年3~6月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对园内12科158只观赏鸟的粪便进行了蠕虫虫卵检查,结果有32只鸟检出虫卵,感染率为20.3%,雉科、鹤科和鸭科的感染率分别为60%、35.7%和18.5%,检出的虫卵为蛔虫、毛细线虫和棘口吸虫卵。该调查为动物园制定鸟类驱虫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卢双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34-5136
[目的]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方法]利用《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的评价方法,通过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和综合资源质量等级评价对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水文资源、地文资源、天象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评定研究,进而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结果]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总得分为44.42分,达到《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规定的一级标准。[结论]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5.
韦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68-21871
主要从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入手,针对上思县现有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普查、挖掘与筛选,筛选出旅游单体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详细分析了上思县地文景观资源和森林生态资源类型的特点,总结出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特色,认为其森林生态资源区位绝佳,发展潜力较好,具有较高开发价值。强调通过资源普查、挖掘与分析,正确了解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与利用,提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议,可有利于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付存军  耿玉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62-9364,9404
以伊春森林生态旅游为例,分析国内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管理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回顾生态旅游定义的基础上,从森林生态旅游的外延与内涵两方面,分析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外延开发管理失当,内涵体现不足,提出伊春必须建立内涵型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思想,指导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与服务设施的开发管理,推动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概述了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情况.提出了其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及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生态学理论指导原则、全面规划原则、旅游资源保护优先原则、景观协调性原则和区内旅游、区外服务原则。针对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现状提出了其开展生态旅游应进行的旅游环境建设重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特征对生态旅游项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问卷调查法,2018年5-7月,在甘肃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里共收集有效问卷715份,分析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类别差异,在时间上的变化,及调查对象社会经济特征与吸引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处于较高等级,其中生态环境吸引力大于自然景观吸引力。在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吸引力>水文景观吸引力>地文景观吸引力。生物景观吸引力受时间变化影响最为明显。自然景观与性别呈显著相关(P<0.05),与生态旅游认知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共有18个基本类型与游客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生态旅游认知度具有相关性。在生态环境中,空气环境吸引力>水环境吸引力>声环境吸引力。水环境吸引力受时间变化最为明显。其中有7种旅游资源与游客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年收入、年出游次数具有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提高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更好地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丹顶鹤与白枕鹤语图结构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visoft SAS-Lab软件对采自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和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笼养丹顶鹤(Grusjaponensis)和白枕鹤(Grus vipio)的鸣声,即繁殖期对鸣、日常短鸣及幼鸟鸣声进行了语图结构分析,对丹顶鹤和白枕鹤的同源声音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对鸣、日常短鸣及幼鸟的鸣声都具有显著的差异:白枕鹤对鸣的单音节持续时间较丹顶鹤短;丹顶鹤日常短鸣的持续时间较长,频率较高。对于幼鸟鸣声,则是白枕鹤幼鸟鸣声持续的时间更长,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走进自然、回归自然的森林生态旅游逐渐为人们所喜爱。以北京市军庄古梨森林公园为例,着重探讨了森林公园建设对京白梨种质资源的保护作用,分析了公园所具有的自然景观资源、水体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并对公园的规划进行了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