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二化螟性诱剂不同诱盆的诱蛾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试验指出,二化螟性诱剂设置对二化螟越冬代成虫的诱杀效果不同,其中盆直径以Φ15cm最佳,盆颜色以绿盆最好,白盆最差,置盆高度以与作物同高佳;置盆密度hm^245盆与每hm^2盆差异不显著;诱盆质地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水稻二化螟性诱测报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韶关地区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发生规律进行测报,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雄虫的诱集作用,对二化螟发生的世代、始发期和盛发期进行预测预报。[结果]韶关地区6~10月共出现2代水稻二化螟,第1、2代二化螟的始发期出现在6月的中旬、8月上中旬。第1、2代二化螟的盛发期为7月的中下旬、9月的上中旬。[结论]通过性诱测报方法基本上掌握了水稻二化螟在韶关地区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3.
二化螟性诱剂大面积诱捕2代雄蛾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化螟性诱剂对 2代雄蛾进行大面积诱捕试验 ,结果表明 :诱捕 7、15天后 ,诱捕中心区、边缘区比CK区单盆诱蛾量分别降低 88.67%、71.0 9%和 84.72 %、69.72 % ;2 5天后中心区无雄蛾存在 ,边缘区几乎无雄蛾存在。诱捕 15天后 ,中心区、边缘区与CK1 及诱测灯CK2 之间单盆日诱蛾量均呈极显著差异。二化螟性诱剂诱蛾效果 7天后明显高于诱测灯 ,而在连续诱杀 15天后 ,日均诱蛾量完全与诱测灯相同。诱捕中心区、边缘区、CK1 区的水稻丛害率分别为 0 .16%、0 .3 9%和 0 .71% ,前两者明显低于 1%的危害指标。研究表明 ,二化螟性诱剂可作为该虫的测报和发生期等的预测手段 ;同时建议在白湖圩区推广应用二化螟性诱剂来防治二化螟 ,可真正起到节本、简便、增产、增效 ,与环境友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应用二化螟性诱剂对2代雄蛾进行大面积诱捕试验,结果表明:诱捕7、15天后,诱捕中心区、边缘区比CK区单盆诱蛾量分别降低88.67%、69.72;25天后中心区无雄蛾存在,边缘区几乎无雄蛾存在。诱捕15天后、中心区、边缘区与CK1及诱测灯K2之间单盆日诱蛾量均呈极显著差异。二化螟性诱剂诱蛾效果7天后明显高于诱测灯,而在连续诱杀15天后,日均诱蛾量完全与诱测灯相同。诱捕中心区、边缘区、CK1区的水稻丛害率分别为0.16%、0.39%和0.71%,前两者明显低于1%的危害指标。研究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可作为该虫的测报和发生期等的预测手段;同时建议在白湖圩区推广应用二化螟性诱剂来防治二化螟,可真正起到节本、简便、增产、增效、与环境友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二化螟是沿江稻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二化螟的防治水平,探索二化螟防治新技术,2016年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代二化螟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使用二化螟性诱剂防治二代二化螟的防效达85.32%,与常规化防效果相当,该项技术在二化螟中等或偏轻发生年份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二化螟性诱剂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昆虫激素农药,2000年我站采用该药诱芯,以诱盆法进行了稻田二化螟成虫诱杀试验,效果较好。我们的做法是:4月28日至9月20日,每亩稻田放2个内径24厘米左右的塑料诱盆,盆间距15~20米。盆放于竹制三角支架上,盆面高出作物20厘米左右.盆上部四周钻孔若干,用于界定盆中水面高度和在雨天排水,盆中加水及适量洗衣粉,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3种不同诱捕器及2种不同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对茭白二化螟的诱蛾灵敏度、诱集量的最佳组合,进行了不同诱芯及诱捕器对二化螟的田间诱集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盆式诱捕器与粒状诱芯的组合,在诱蛾灵敏度、诱蛾总量上均较优异,与其它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性诱剂在水稻二化螟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2009年,如东县将性诱剂应用于水稻二化螟预测预报上,具有及时、准确、省工等特点.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当年二化螟成虫的消长情况;不同年份各代蛾峰明显;性诱剂诱测结果与田间实际发生期发生量的情况相一致.性诱剂诱测法弥补了普通的剥查预测法的不足,显著提高了水稻二化螟预测预报水平.性诱剂的应用为二化螟测报提供了新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9.
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性诱剂诱杀农作物害虫技术是近几年来广泛推广应用的绿色控害技术。为探索水稻二化螟发生区利用性诱剂诱捕的地理区系差异机制,明确二化螟性诱剂的配比类型,验证昆虫性信息素控制水稻二化螟探索田间应用技术,2010年在桂林双季稻区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诱捕水稻二化螟试验,防治效果非常理想,可见,二化螟性诱剂是防控水稻二化螟很有效的措施之一,还可应用于水稻二化螟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准确反映出水稻二化螟各代成虫盛期、高峰期,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利用水盆诱捕法,进行了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45盆·hm-2的密度设置性诱剂处理可有效控制二化螟的虫伤株率和水稻枯心率。1芯·盆-1处理的诱蛾量和防治效果低于2芯·盆-1处理,二者的防效分别为73.8%和80.7%,低于施药对照86.4%的防效。两个性诱剂处理的防效与施药对照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湘阴试验示范基地对二化螟开展了3种不同防控技术措施的试验,比较分析了二化螟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和常规药剂的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性诱剂与杀虫灯对该虫的防控效果较好,可持续控制该虫种群的发展,其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东省水稻螟虫种类、分布及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水稻螟虫种群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三化螟在水稻稻区普遍发生,二化螟和台湾稻螟呈上升趋势,在部分稻区上升为优势种群,并对螟虫种群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越冬调查和二化螟性诱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收割方式(机械收割、人工收割)和稻茬处理(翻耕、板田)对二化螟越冬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收割板田区二化螟越冬虫量最大,冬前和冬后越冬虫量高达2672和2457头/667m2,机械收割后翻耕种菜区越冬虫量最小,且各处理区二化螟性诱剂诱捕量和冬后越冬基数成正相关关系,机械收割板田区诱捕二化螟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区诱捕量,平均每盆诱捕二化螟高达53头;剥秆调查表明机械收割区有虫株的单株虫量和存活率显著高于人工收割区,可能与机械收割区的稻茬高度均显著高于人工收割区有关,这说明降低稻茬收割高度和稻茬翻耕处理有利于降低二化螟越冬虫量。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generation and second generation of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were conducted as the test objects to investigate control of a new pesticide(chlorantraniliprole) with preparation of chlorantraniliprole 20% SC,abamectin 1.8% EC and chlorpyrifos 40% EC to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lorantraniliprole 20% SC, abamectin 1.8% EC and chlorpyrifos40% EC had effective control to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for its excellent control efficacy and long persistence period. Seedling protection efficacies were between84.2%-100%, 90.1% and 92.1%, and insecticidal efficacies were between 84.6%-100%,90.7% and 93.8% 36 days after application of chlorantraniliprole 20% SC in treatments with abamectin 1.8% EC and chlorpyrifos 40% EC for first generation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control. The dead panicles were between 0.2%-1.4%, 0.8%and 0.7%, pest plant rate control in 0.4%-2.2%, 1.1% and 0.9%, and the rates of damaged rice plants were between 82.4%-97.6%, 90.2%-91.2% and 91.4%-92.8%,30 days after application of chlorantraniliprole 20% SC, abamectin 1.8% EC and chlorpyrifos 40% EC for the second generation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control. It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seedlings, protect spike, increase grain number and grain weight, which promoting the increase production income effect. The real estate increased by 9.7%-12.3%, 10.9% and 11.2% than water treatment(CK) with a very significant level, while the incomes were higher than 1 719.19-1 998.22, 1 956.52 and 2 057.83 yuan.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1995年以来金坛地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的发生动态与防治方法,从冬后基数调查、灯诱成虫数量、秧田期与大田期的防治药种、成熟期考察等几方面分析了二化螟种群的消长动态,总结了二化螟的测报与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16.
0.3%印楝素乳油防治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0.3%印楝素乳油以90 mL/667m2对水45 kg喷雾,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进行田间防治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 d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3.3%和80.95%;施药后7 d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达92.69%和95.65%,均达到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且不残留、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7.
选择越冬二化螟幼虫进行生理解剖,着重研究它的内部器官的位置和构造,观测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脂肪体及生殖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对万安县植保植检站1998~2011年第1代二化螟灯下始见期、高峰期数据进行整理和相关性分析,建立了预测式:y=0.436 0+0.864 5x,利用该预测式对2011年第1代二化螟发蛾高峰日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发蛾高峰日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调查,明确了二化螟在哈尔滨地区的田间发生规律,并通过试验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提出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二化螟的采集与室内饲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水稻主要害虫二化螟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介绍了成虫、卵块和幼虫田间采集及室内茭白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