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测定了11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幼虫、成虫及其寄生蜂菜蛾绒茧蜂和菜蛾啮小蜂成虫的LC50.杀虫剂对小菜蛾幼虫毒力大小顺序为氟虫腈>虫螨腈>多杀菌素>阿维菌素>氟啶脲>苏云金杆菌>杀虫双>灭多威>毒死蜱>杀灭菊酯.对成虫测定结果表明,氟虫腈和虫螨腈对成虫触杀效果较好,其它药剂毒力均较低,而阿维菌素和苏云金杆菌对成虫基本无杀伤力.杀虫剂对菜蛾绒茧蜂毒力大小顺序为氟虫腈>毒死蜱>虫螨腈>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氟啶脲>杀虫双>杀灭菊酯>灭多威>苏云金杆菌;对菜蛾啮小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氟虫腈>毒死蜱>虫螨腈>阿维菌素>多杀菌素>灭多威>杀虫双>杀灭菊酯>氟啶脲>苏云金杆菌.此外,与菜蛾啮小蜂相比,菜蛾绒茧蜂对灭多威(12.5X)、杀虫双(6.81X)、阿维菌素(4.04X)的耐药性更强.据选择指数(寄生蜂LC50/成虫LC50)标准,除苏云金杆菌外,其它农药选择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叶法测定10种杀虫剂对海南省海口、三亚、儋州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毒力。结果表明:10种药剂对海口地区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Bt〉氟啶脲〉多杀菌素〉茚虫威〉虫螨腈〉阿维菌素〉丁醚脲〉虫酰肼〉杀螟丹〉高效氯氰菊酯:三亚地区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三%大小顺序为:Bt〉多杀菌素〉氟啶脲〉茚虫威〉虫螨腈〉阿维菌素〉虫酰肼〉丁醚脲〉杀螟丹〉高效氯氰菊酯:儋州地区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L氏大小顺序为:Bt〉多杀菌素〉茚虫威〉氟啶脲〉虫螨腈〉阿维菌素〉丁醚脲〉虫酰肼〉杀螟丹〉高效氯氰菊酯。3个地区对Bt和多杀菌素均表现敏感。海口地区小菜蛾种群除对高效氯氰菊酯、杀螟丹和Bt外,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均比三亚种群和儋州种群敏感。  相似文献   

3.
采用麦茎浸渍法,室内评价了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氧化乐果、阿维菌素、啶虫脒和毒死蜱7种药剂对灰飞虱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对灰飞虱若虫的毒力最高,其LC50值仅为1.08×101mg/L;其次是抗生素类药剂阿维菌素,其LC50值为1.49×101mg/L;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菊酯类药剂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氨基甲酯类药剂丁硫克百威对灰飞虱若虫的毒力也较高,3种药剂的LC50值均在5.00×101 mg/L以下。这5种药剂的毒力水平明显高于高毒农药氧化乐果。  相似文献   

4.
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毒力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对捕食性天敌巴氏新小绥螨和害螨截形叶螨的毒力,评价两种农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LC50值,并计算了两种农药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结果】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的LC50分别为0.104 1mg/L和1.223 3mg/L;对截形叶螨的LC50分别为0.081 4mg/L和6.356 7mg/L;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分别为1.278 9和0.192 4,即阿维菌素吡虫啉.其中,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TSR1,具有正向选择性,吡虫啉的TSR1,具有负向选择性.【结论】建议生产中优先考虑阿维菌素进行害虫螨防治,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益螨,实现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运用.  相似文献   

5.
15种杀虫杀螨剂对皮氏叶螨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玻片浸渍法,对15种杀虫杀螨剂对香蕉皮氏叶螨的室内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以阿维菌素对皮氏叶螨的雌成螨的毒力为最高,LC50为0.0055mg/L,其次为鱼藤酮,LC50为0.0173mg/L,毒力最低的为吡虫啉,LC50为113.1014mg/L;15种供试药剂对皮氏叶螨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阿维菌素〉鱼藤酮〉唑螨酯〉哒螨灵〉毒死蜱〉辛硫磷〉高氯苯〉联苯菊酯〉功夫〉螺螨酯〉甲氰菊酯〉丙溴磷〉敌敌畏〉炔螨特〉吡虫啉。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对韭菜迟眼蕈蚊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胃毒触杀法测定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辛硫磷、甲维盐、阿维菌素、虱螨脲、氟铃脲、氟啶脲、蚊蝇醚、灭蝇胺11种常用低毒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结果]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辛硫磷4种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活力,对韭菜迟眼蕈蚊2龄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312、0.965、1.269和2.517 mg/L,对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354、3.268、2.916和7.725 mg/L;昆虫生长调节剂虱螨脲、氟啶脲和氟铃脲对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也表现出较高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0.309、0.408和0.475 mg/L;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噻虫胺、吡虫啉、辛硫磷、噻虫嗪、噻虫嗪+虱螨脲、噻虫胺+虱螨脲均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均在93%以上.[结论]虱螨脲、氟啶脲和氟铃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噻虫胺、噻虫嗪等新烟碱类药剂能有效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喷雾法测定了9种常用化学杀虫剂和5种生物源杀虫剂对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的室内毒力,并在大豆和辣椒上评价了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溴氰虫酰胺、印楝素5种杀虫剂对蠋蝽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供试14种杀虫剂中,氟啶虫胺腈、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及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frugiperda NPV)对蠋蝽的室内毒力最低,对蠋蝽安全;茚虫威和苦参碱的毒力相对较低,其48 h时的LC50分别为85.64mg/L和404.03 mg/L,其次为溴氰虫酰胺、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噻虫嗪和吡虫啉的室内毒力最高,其48 h时的LC50分别为0.96 mg/L和1.16 mg/L。安全性测试的5种杀虫剂对蠋蝽均存在安全性风险,其中,吡虫啉的风险最高,24 h后的死亡率均达100%,其次依次为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印楝素。  相似文献   

8.
几种杀虫剂对二纹柱萤叶甲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氯氟氰菊酯乳油、辛硫磷乳油、氯氰菊酯乳油、阿维菌素和毒死蜱乳油对木藤蓼上二纹柱萤叶甲的毒力,结果表明,氯氟氰菊酯乳油对二纹柱萤叶甲的毒力水平最高,LC50值为0.5367 mg.L-1;其次为氯氰菊酯乳油、阿维菌素、辛硫磷乳油,其LC50值分别为2.0638 mg.L-1、3.0678 mg.L-1、3.3746 mg.L-1,而毒死蜱乳油的毒力水平最低,其LC50值仅为10.5489 mg.L-1。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绞股蓝三星黄萤叶甲的药剂防治提供依据,于室内和田间测试了5种杀虫剂对其毒杀作用。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三星黄莹叶甲毒力和防效最强,其LC50和1~10 d的防效分别为6.3210 mg.L-1和77.42%~91.21%。敌百虫最低,LC50和1~10 d的防效分别为136.2086 mg.L-1和40.48%~71.06%。其余3种药剂居中,阿维菌素的LC50和1~10 d的防效为35.6180 mg.L-1和40.30%~90.44%;溴氰菊酯为23.4386 mg.L-1和70.35%~80.54%;高渗辛硫磷为72.4435 mg.L-1和44.56%~79.16%。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对三星黄萤叶甲毒力强,防效好,能够有效抑制虫口密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19种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为卵期喷药防治该虫提供依据,用浸渍法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9种供试药剂的毒力差异较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及混剂甲维氯氰对桃小卵活性较高,其LC50均小于0.3 mg/L;其次为室内甲维盐、氟虫腈、灭幼脲、丁烯氟虫腈、毒死蜱、噻虫嗪、虫螨腈;阿维菌素、噻嗪酮、茚虫威较低;氯虫苯甲酰胺毒力最低。在桃小卵期树上施药,可优先选用杀卵活性较高的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与具有杀幼虫活性、持效期长的灭幼脲和氯虫苯甲酰胺混用,可有效防治桃小食心虫。  相似文献   

11.
巴氏新小绥螨是目前我国果园中常用的捕食螨天敌之一,在果园中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果品质量。筛选高效低毒、对天敌安全的化学农药,是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重要措施。采用改进的叶片浸渍法,以捕食性天敌巴氏新小绥螨为靶标,对6种果园常用农药的室内毒力进行了测定;并运用安全系数指标,对参试药剂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螺螨酯、腈菌唑、戊唑醇、甲维盐和噻螨酮的安全系数均5,对巴氏新小绥螨表现出低风险性,具有与巴氏新小绥螨协同使用的潜力;三唑锡的安全系数为3.68,对巴氏新小绥螨有一定的杀伤力,表现出中等风险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杀虫剂在稻田使用后对鱼类的毒性效应,以鲫幼鱼为测试生物,测定了5类7种稻田常用杀虫剂对鲫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吡虫啉对鲫幼鱼的毒性最低,24 h、48 h、72 h、96 h的LC50分别为56.946mg/L、53.655 mg/L、51.151 mg/L、49.604 mg/L,安全浓度为4.960 mg/L;毒性最高的为溴氰菊酯,24 h、48 h、72 h、96 h的LC50分别为0.032 mg/L、0.025 mg/L、0.019 mg/L、0.015 mg/L,安全浓度为0.002 mg/L。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吡虫啉、噻虫嗪和吡蚜酮对鲫幼鱼为低毒,噻嗪酮和三唑磷对试验鱼类为中毒,毒死蜱对其为高毒,溴氰菊酯对其毒性最大,为剧毒。该结果可为杀虫剂在养鱼稻田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对白星花金龟较理想的植物源杀虫剂.白星花金龟近几年在葡萄上造成严重危害,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但影响葡萄的品质,而且对人类健康构成隐患,与当今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葡萄生产不协调.[方法I采用触杀和W毒两种方法,对0.3;苦参碱水剂(Mat rine)、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pyrethrina)和0.3;印棟素乳油(Azadirachtin)三种植物源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与5;吡虫啉乳油(Imidacloprid)进行比较.[结果]四种杀虫剂对白星花金龟的胃毒毒力比触杀毒力高.各药剂对白星花金龟胃毒毒力大小排序:5;吡虫啉乳油(LC50值为5.456 mg/L)>0.36;苦参碱水剂(LC50值为10.557 mg/L)>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LC50值为15.079 mg/L)>0.3;印棟素乳油(LC50值为23.459 mg/L),[结论]5;吡虫啉乳油可用于绿色食品生产中白星花金龟的防治,0.36;苦参碱水剂和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则可以纳人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中对白星花金龟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9~2010年,采用稻秆浸渍接虫法,测定了福建省3个地区的褐飞虱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进行抗性分析,在仙游县晚稻田褐飞虱初孵若虫始盛期,采用喷雾法对6种药剂的田间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个种群的褐飞虱若虫对同一种药剂的敏感性随着虫龄的增加而降低;烯啶虫胺对不同地理种群的褐飞虱若虫均表现出最高的毒...  相似文献   

15.
以野外采集的尖喙库蠓成虫为试验对象,通过滤纸接触法,测定了毒死蜱、敌敌畏、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氯·甲维盐等5种常用杀虫剂对尖喙库蠓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蠓的毒性差异显著,毒力大小依次为溴氰菊酯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高氯·甲维盐敌敌畏,试虫接触药剂1 h的LC50分别为0.060、0.588、1.741、99.670和600.496 mg·L-1;试虫经药剂处理1 h后在恢复筒观察24 h,其在各种药剂不同处理浓度下增加的死亡数不同;以溴氰菊酯为标准药剂,其相对毒力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16.
龙眼角颊木虱田间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测定杀虫剂对龙眼角颊木虱毒力,并对龙眼角颊木虱体内相关酶系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氟氯氰菊酯的毒力最高,其对福州田间种群龙眼角颊1龄、2龄、3-4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0.5044、0.8635、1.3934 mg.L-1,对仙游种群的LC50分别为0.8557、1.2956、2.1453 mg.L-1;噻嗪酮的毒力最低,对福州种群各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53.0060、103.5494、231.6822 mg.L-1,对仙游种群的LC50分别为90.8686、121.2680、243.1726 mg.L-1.同一种群的龙眼角颊木虱若虫对药剂的敏感性随虫龄的增加而降低,不同虫龄若虫对药剂敏感性差异与AChE、CarE、GSTs活性差异呈正相关;龙眼角颊木虱田间种群对药剂敏感性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地理种群药剂敏感性差异与AChE、CarE活性差异呈显著相关,与GSTs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杀灭松材线虫的高效药物筛选与毒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的药物,采用线虫悬浮液 + 农药的直接触杀法,选择了22种药物处理松材线虫1 h,测定了对松材线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不同药物对松材线虫表现出不同的杀灭作用,供试的22种药物中,甲基阿维菌素(甲维盐)杀灭效果最好,1 h 半致死浓度仅为0.3 mg·L-1;杀螟丹效果最差,1 h 半致死浓度达21 053 mg·L-1。另外,苦参碱、抑太保、溴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等4种药物对松材线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其1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2.5,4.2和4.5 mg·L-1。甲维盐和阿维菌素能高效快速杀灭松材线虫;这些对松材线虫高效敏感药物的筛选成功,为开发树干注射剂防治松材线虫病提供了基础。图1表3参25  相似文献   

18.
选用氟虫腈、毒死蜱和啶虫脒3种农药对稻水象甲进行了单剂和复配剂室内毒力测定和室外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单剂室内处理成虫24h后其LC。分别为4.85mg·L^-1、34.89mg·L^-1、76.28mg·L^-1,其中以氟虫腈毒力最强.毒死蜱次之,啶虫眯最差;用氟虫腈与其他两种药剂复配室内处理成虫,24h后以氟虫腈+毒死蜱复配剂的毒力最强,其LC50为3.29mg·L^-1;大田药效试验氟虫腈单剂以1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对成虫和幼虫的防效均在80%以上,且成本较低.毒死蜱单剂以500倍液的防效较好,两种药剂的复配剂以1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在秧田期和大田期的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桃粉大尾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了解杀虫剂对桃粉大尾蚜的毒力,为该害虫在新疆的化学防治及抗药性治理(IRM)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浸叶法测定桃粉大尾蚜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通过9种药剂对桃粉大尾蚜室内24 h毒力测定表明:吡虫啉杀虫剂对桃粉大尾蚜表现出较高的活性,LC50为 0.013~0.031 mg/L;其次为阿维菌,LC50为0.042 mg/L;优化Bt (LC500.052 mg/L)和啶虫脒(LC500.087 mg/L);高氯微乳剂、顺式氯氰菊酯的活性最低,LC50在0.38~0.454 mg/L.48 h毒力测定表明,LC50的排序没有发生变化,但毒力均有所增加.[结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生产实践中杀伤天敌比较严重,推荐田间防治桃粉大尾蚜的药剂分别吡虫啉、阿维菌、优化Bt和啶虫脒等药剂.  相似文献   

20.
两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林  刘昌利  韦传宝  李军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72-14174
[目的]研究常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24、48 h急性毒性大小。[方法]以广州品系萼花臂尾轮虫为受试动物,采用标准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机率单位法测定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LC50值。[结果]氯氰菊酯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48 hLC50分别为3 376.87、5.87μg/L;溴氰菊酯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48 hLC50分别为594.56、74.17μg/L。[结论]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24、48 h的急性毒性大小不同;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48 hLC50值比其24 hLC50值用来监测水体中的此类化学污染物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