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氮肥基施与追施比例对烤烟叶片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提高烟株氮肥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氮肥不同基施与追施比例(T1.全部氮肥作基肥;T2.氮肥80%作基肥,20%作追肥;T3.氮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对烟株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增加氮肥追施比例能提高后期烤烟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烤烟整个生育期,施氮处理的烟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基本表现为随氮肥追施比例的提高而增大,且均高于对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在烤烟整个生育期以T3处理最高。移栽后45d,T1处理的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最高;移栽后60~75d,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基本随着氮肥追施比例的增大而增加。【结论】追施氮肥保证了烟株后期生长对氮肥的同化能力,改善了烟株的光合特性,其中氮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为最佳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2.
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对重金属Pb胁迫下烟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重金属Pb对烤烟的胁迫,降低Pb对烤烟的毒害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模拟土壤Pb污染(200 mg/kg),设置不施肥(CK)、单施烟草专用复合肥(T1)、烟草专用复合肥+生物炭配施(T2)、烟草专用复合肥+生物炭+有机肥配施(T3)4种处理,研究了Pb胁迫下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对烤烟生物量积累、烟株根系活力、烟株Pb积累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90 d,T3处理烤烟生物量比T1处理提高24.5%,且在相同施氮量情况下T3T2T1;烟株根系活力总体表现为T3T2T1CK,其中,移栽后90 d T3、T2处理较CK分别高94.9%、55.1%;移栽后90 d T3处理土壤中有效态Pb、烟茎Pb含量和烟叶Pb含量分别较CK降低15.8%、40.6%和25.0%,另外,T3处理烟叶Pb含量与T1、T2处理相比分别下降了30.0%、20.9%;T3处理在土壤pH值和土壤微生物数量方面与CK和T1处理相比有显著改善。总体上,施用生物炭以及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可以降低重金属Pb胁迫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降低土壤有效态Pb含量,减少Pb在根系、茎、叶中的积累,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3.
硫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施硫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探明烤烟对硫的光合响应机制。【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施硫量分别为0,50,100,150和200kg/hm2,于烤烟移栽后不同时间测定烤烟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结果】不同硫肥水平对烤烟的株高、茎围影响不大。在植烟土壤有效硫含量为20.07mg/kg时,不施硫肥使烤烟叶片的最大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面蒸汽压力亏缺(VPD)显著降低,气孔限制值(Ls)、瞬时水分利用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率(WUEi)明显升高。但过量施硫(200kg/hm2)也会使烤烟的最大叶面积、节间距、叶绿素含量、Pn、Tr、Gs、VPD显著降低。在施硫量为50~100kg/hm2时,烤烟最大叶面积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Pn、Tr、Gs、VPD明显提高,促进了烤烟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结论】由于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受土壤条件、农田气候及作物特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即使植烟土壤有效硫含量在适宜范围的上限,也应该对植烟土壤增施硫肥,但硫肥的用量不宜过高,以50~100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烟株打顶后喷施植物生长活性制剂1-3号(T1-T3)对烤烟上部叶光合特性、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上部叶的光合速率增加,蒸腾速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进而促进了叶绿素的适度降解同时抑制类胡萝卜素的过度降解.调制后各处理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2、T4(CK)、T3、T1;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2、T3、T1、T4(CK).T2在打顶后40d叶绿素含量适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且调制后能够充分降解,其挥发性致香物质总量也最高.初步认为植物生长活性制剂2号对烤烟的生理调控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5.
土壤pH值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和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研究了土壤pH值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株的生长发育,不同pH处理的烟叶在光合特性和烟碱含量方面存在差异。从团棵期到现蕾期,pH 4.5~7.5各pH处理的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都随着pH增大而升高,旺长期pH 7.5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最大(1.334 mg/g),现蕾期pH 7.5光合速率最高[23.0μmol/(m2.s)],烟碱含量最低(0.71%)。而团棵期到旺长期,比叶重增加缓慢,平均增加15%;成熟期各pH处理的烟叶内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下降,pH 4.5处理烟叶内叶绿素含量(0.178 mg/g)和光合速率[3.95μmol/(m2.s)]最低,pH 7.5处理叶片比叶重(6.45 mg/cm2)、烟碱含量(1.97%)达到高峰。pH 8.5处理的植株与其它4种处理规律不同,生长后期仍保持较强的生长势,表现为叶绿素含量(1.072 mg/g)、光合速率[11.05μmol/(m2.s)]都最高,比叶重(3.59 mg/cm2)和烟碱含量(0.68%)最低。  相似文献   

6.
镉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模拟光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镉胁迫对盆栽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镉(100mg·kg-1)胁迫下玉米叶片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c含量明显减少,分别比对照CK下降了65.32%、54.95%、62.57%。镉浓度1、5、15、50mg·kg-1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得少,Cha/Chb的比值降低较少。镉浓度15、50、100mg·kg-1胁迫下导致玉米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光补偿点提高,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降低,暗呼吸速率升高,较低浓度镉胁迫(1、5mg·kg-1)则提高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降低暗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7.
保水剂对烟草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保水剂用量对烟草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保水剂的施用显著提高了烟草各生长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各处理烟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率(WUE)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保水剂对烟草光合特性影响较大,可以明显提高烟草光合能力,但用量过大时不利于改善烟草光合特性;各处理烟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II和q P均表现为先上升后略下降,而NPQ则呈下降趋势。所有处理中以T2(3 g/株)效果最好,其烟株光合能力最强,同时具有较好的自我保护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8.
光氮互作对烤烟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揭示光照强度和氮素水平对烤烟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探明适宜烤烟生长的最佳光氮条件.[方法]以烤烟品种"豫烟5号"为供试材料,采用4种光照强度和3种氮素水平的复因子盆栽试验,研究光氮互作对烤烟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降低光强和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烤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同一光强下中等施氮水平的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以及光能转化效率(LUE)最高.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烟株降低非辐射能量耗散,将更多的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弱光下随施氮量增加烤烟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 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均升高.在同一光照水平下增施氮肥及在同一施氮水平下70%的光照强度可提高烟株的光合生产能力及干物质积累量,小于50%的光照强度不利于烟株生长.[结论]光氮互作效应对烤烟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显著,在同一氮素水平下减弱光照(70%光照强度)和在弱光条件下增施氮肥(N2,3.5 g/盆),能够有效地改善烟株的光合性能,提高其光能利用率,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9.
以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的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在重庆市彭水县烟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118.5 kg/hm2(处理一,常规施氨水平,作为对照CK)和155.6 kg/hm2(处理二)2种氮素水平下,烟株光合、呼吸指标以及烟叶产、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移栽后45d和75 d时,处理二的烟叶叶绿素质量分数高于处理一;在移栽45 d到90 d之间,2种施氮量下烟株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变化趋势相同,都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处理二能增加云烟87在生长后期的净光合速率;2种施氮量下,烟株的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在移栽后的各个时间,处理二烟株的蒸腾速率低于处理一;2种施氮处理对云烟87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有影响,在移栽60~75 d之间,处理二烟叶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大于处理一;处理二增加上、中、下烟叶烟碱和中、下部烟叶K质量分数,降低烟叶上、中、下各个部位总糖的质量分数,使中部烟叶化学成分更协调;处理一烤烟每667 m2的产量和每667 m2的产值都高于处理二,而均价、上等烟率和桔色烟率则是处理二高于处理一.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滴灌条件下减氮施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叶绿素的影响,本试验以NC5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比较分析3个减氮施肥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减施1 kg氮肥(T3)与沟灌条件下基施5 kg氮肥(CK)的株高、茎围及最大叶面积无显著差异。滴灌分别减施2和3 kg氮肥对烤烟株高和最大叶面积影响较大,与对照差异显著。滴灌减施氮肥会降低烤烟叶绿素总量,且减施氮肥对烤烟移栽后60 d的叶绿素总量影响显著,存在叶绿素总量随减氮量增加而降低程度加大的趋势,即减施3 kg氮肥处理叶绿素含量在移栽后60 d降低程度大,减施1 kg氮肥处理叶绿素含量在移栽后60 d降低程度相对较小。减氮施肥对各处理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与叶绿素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境紫外(UV-B)辐射对叶用杜仲叶片光合作用和活性物质含量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为叶用杜仲林的生态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紫外(UV-B)辐射强度处理[CK:+0;T1:+1.40 kJ/(m~2·d);T2:+2.81 kJ/(m~2·d)]下,以5年生杜仲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净光合速率、光合色素、次生代谢产物及自由基含量差异及相关性。[结果]UV-B辐射强度增加显著降低杜仲叶片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a/b,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T1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1.15±0.049)mg/g],T2处理的类胡萝卜含量最高[(0.036 0±0.001 6)mg/g];UV-B辐射强度增加显著降低杜仲叶片部分次生代谢产物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和绿原酸含量,且最大变化值之间分别相差20.74、61.23、16.16和13.63倍,同时也显著提高了部分次生代谢产物京尼平、黄酮、总酚和单宁含量,且T1处理的京尼平、黄酮、总酚和单宁含量分别是CK处理的1.21、1.11、1.34和1.37倍,总酚与单宁含量以T2处理最高,分别为(1.290 0±0.023 0)和(17.30±1.44)μg/g;UV-B辐射增强显著增加了MDA、H_2O_2和O_2·~-含量,且T1处理的MDA含量与O_2·~-含量较CK处理组分别高39.46%、70.48%;T2处理的H_2O_2含量较CK处理组高43.51%。[结论]UV-B辐射显著影响杜仲叶片光合参数及绿原酸、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苷酸等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环境UV-B辐射强度以提高叶用杜仲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盐桦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盐胁迫对盐桦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土壤含盐量为1.0;、1.2;、1.4;、1.6;、1.8;、2.0;和2.2;七个盐浓度梯度,处理1年生盐桦实生苗,0;为对照CK,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测定叶片光合速率及其它生理指标.[结果]盐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Cond)均随NaCl浓度提高而显著降低;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随NaCl浓度提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试验中1.6;NaCl胁迫下,盐桦幼树叶绿素含量提高,而1.6;~2.2;NaCl胁迫使叶绿素含量开始降低.[结论]NaCl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提高是由于Na~+的吸收促进了生长,也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1.4;~1.6;NaCl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提高是由于盐胁迫下叶片生长缓慢,导致叶绿体收缩,产生 "浓缩"效应;1.4;NaCl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仍然提高则可能是NaCl胁迫提高了叶绿素酶的活性,使光合色素合成减少、分解增加,从而使光合色素易于提取而导致了测得的叶绿素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旱胁迫条件下3树种幼苗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石漠化山区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对滇楸、任豆和银荆当年实生幼苗的光合特性以及生理生态适应机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CK,T1,T2,T34个不同处理组,3树种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和表观CO2利用效率CUE的平均值均呈显著差异,其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银荆〉任豆〉滇楸,且各指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在CK组,3树种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平均值均无显著差异,但在T2组银荆幼苗WUE显著高于任豆和滇楸。在4个不同处理组内,滇楸幼苗的气孔导度Gs显著高于任豆和银荆幼苗。  相似文献   

14.
叶面施氮对东北红豆杉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氮素在东北红豆杉幼苗培育中的作用,以6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施氮法研究尿素、硝酸钠和硫酸铵3种氮素形态在3个氮浓度(0.5、1.0、1.5 g/L)下幼苗的生长、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幼苗的生长量较对照组幼苗(CK)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 g/L尿素处理幼苗的效果最好,枝生长量比CK提高了39.1%,达极显著水平(P0.01);叶片氮含量也都有所增加,1.5 g/L尿素处理幼苗的氮含量最高,比CK提高了20.0%(P0.01)。在叶绿素含量上,1 g/L尿素处理幼苗的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比CK提高了20.5%和27.1%(P0.01)。施氮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合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光合指标也都好于CK(1.5 g/L硫酸铵除外),1 g/L尿素处理幼苗的Pmax比CK提高了62.0%(P0.01)。从整体上看,幼苗总叶绿素含量和Pmax呈现出随幼苗叶片氮含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 g/L尿素处理效果最好,硫酸铵和硝酸钠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晋北地区马铃薯生产化肥施用过量的问题,基于3年定位施肥试验,设置无施肥对照处理(CK)、常规施肥处理(CF)和等氮30%有机替代处理(CM)3种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产量构成和薯块品质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处理马铃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Pn)均随马铃薯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降低,SPAD和Pn在各个阶段均表现为CM>CF>CK;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各阶段表现不同,但在生长后期CM处理各项光合指标均优于CF和CK处理;2)相比CK处理,CF和CM处理折合产量分别增产13.4%和16.6%,CF和CM处理商品薯率分别提高2.32%和1.46%;3)相比CK处理,CF和CM处理均可增加薯块中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和水分含量,CM处理对蛋白质含量有显著提升作用。综上,等氮30%有机替代施肥模式能够增加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改善马铃薯生长后期光合特性,有效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促进马铃薯产量提升并增加薯块蛋白质含量,相比常规施肥模式更适合晋北地区马铃薯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三十烷醇对杏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杏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TA)溶液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杏树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胞间CO2浓度(Ci)均表现为"双峰"型,Pn、Gs和Tr日平均值表现为1.0mg·L-1>0.5mg·L-1>0.3mg·L-1>0.1mg·L-1>CK>3.0mg·L-1,Ci日平均值则表现为3.0mg·L-1<1.0mg·L-1<0.5mg·L-1<0.3mg·L-1<0.1mg·L-1相似文献   

17.
以烤烟品种NC102为试材,通过"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施肥对烤烟产量、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均比对照有显著提高。当每667 m2纯氮用量5.22kg、纯磷用量4.26kg、纯钾用量22.50kg时,烤烟可获得最高产量197.92kg。单一元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氮肥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氮素、磷素与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密切相关,控制氮肥施用及适量增施磷肥有利于烟叶正常落黄;适量增施氮肥和钾肥有利于成熟期上部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上部叶片开片。钾素对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黄薇光合特性和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黄薇(Heimia myrtifolia)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以黄薇一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水分处理(CK、T1、T2、T3、T4,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保持在65%~75%、45%~60%、30%~45%、15%~30%、5%~15%),采用盆栽试验连续处理20 d,研究黄薇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光合作用和气孔变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黄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P<0.05)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先降后升,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叶绿素a、b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下表皮气孔随着土壤水分散失而关闭,气孔形态结构也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丙二醛含量持续增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在T1~T2处理下保持较高活性,在T3处理下降至CK水平;脯氨酸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P<0.05)增加。综上,黄薇对轻中度干旱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不能承受长时间的重度干旱。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黄薇的引种驯化和培育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负压供水下土壤水分对樱桃萝卜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T1)、-9(T2)、-14 kPa(T3)三个负压供水压力处理和一个常规浇灌(CK)处理,分析不同水分处理对樱桃萝卜土壤含水量、农艺性状、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整个水分处理期间,CK、T1、T2、T3的土壤含水量分别平均为12.60%、12.63%、10.07%和8.47%,其中T1和T2为弱时间变异土壤水分,而T3和CK为中等时间变异土壤水分;全生育期累计灌水量和蒸散量均表现为CK>T1>T2>T3,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②成熟期时,T1、T2、T3三个处理的樱桃萝卜株高、最大叶长、根径、干物质量、根鲜重等指标整体上均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土壤含水量基本相同的T1和CK处理,前者的最大叶长、根鲜重显著高于后者,但株高、根径、干物质量等无明显差异。③不同处理樱桃萝卜叶片的SPAD值整体上无明显差异,生长前期净光合速率在处理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但生长后期T1和T2显著高于CK,T3显著低于CK。④采收后不同处理的根鲜重、干物质量均表现为T1>T2>CK>T3,其中T1、T2显著高于T3,T1的根鲜重较CK显著提高36.09%,T3的根鲜重较CK显著降低42.36%;不同处理的根冠比没有显著差异,在0.95~1.05之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Y)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UEB)均表现为T2>T1>T3>CK,T1、T2的WUEY和WUEB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43.42%、57.89%和52.67%、62.00%。综上所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分时间变异性共同影响了樱桃萝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平均含水量基本相同时弱时间变异的土壤水分条件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樱桃萝卜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上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明确土壤水分与作物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