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修枝、施肥两种措施处理的福建柏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适当修枝处理对福建柏木材物理性质影响不显著,但修枝强度过大,其密度有所降低,而且其干缩率、湿涨性也略为增大.修枝强度对福建柏木材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修枝强度越大,其力学强度越小;施肥对福建柏木材密度有较大影响,施肥处理能提高其密度,其中施磷肥效果最佳,其干缩率、体积干缩系数、差异干缩、湿涨性均高于未施肥对照值.氮肥、磷肥、钾肥配比施肥处理有利于提高福建柏木材的稳定性.施肥处理对福建柏木材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影响规律为P300>N100P200K50>来施肥对照.  相似文献   

2.
白龙江上游不同海拔森林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白龙江上游迭部林区设置试验样地12个,对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63~9.10,土壤有机质含量1.32~29.53%,土壤全量N、P、K含量分别为0.11~3.13、0.47~4.79、8.70~14.70g/kg,速效N、P、K含量分别为43.80~625.96、0.85~17.13、43.80~625.96mg/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pH值增大,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减小,土壤全N、全K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全P含量在海拔3 090m以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在海拔3 200m以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与速效N、速效P、速效K、全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pH值极显著负相关,与全K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全N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各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速效N含量与土壤速效P、速效K、全P、全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速效P含量与全P含量、速效K含量与全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厚竹笋营养的地域变异及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采用方差分析、Duncan新复极差和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11个厚竹种植基地的竹笋营养成分及其与气候、海拔和土壤等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厚竹笋总糖、淀粉、粗纤维和维生素B1含量差异较大,蛋白质、单宁和维生素E含量差异较小。不同环境因子对厚竹笋营养品质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日照时数和海拔高度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碱解N、速效P和有机质含量及pH值影响显著(P0.05)。竹笋中不同营养成分对生长环境变化响应程度不同,粗纤维、蛋白质和总糖响应敏感,淀粉响应较敏感,单宁、维生素B1和维生素E响应不敏感。粗纤维与土壤pH值及碱解N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3月份气温和土壤全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淀粉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单宁与3月份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总糖则与土壤速效K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连作3年的设施辣椒土壤中,通过设置菇-菜轮作(鸡腿菇-辣椒轮作)和连作对照2种处理,研究了2种处理下辣椒死苗率、连作土壤pH、EC值、主要养分、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菇-菜轮作与连作对照相比,辣椒的死苗率明显降低,土壤pH值增加、EC值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土壤全N、全P、全K含量都有所增加,但对全K含量的增加效果最大。土壤速效N、P、K含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速效N含量先升后降,速效P含量变化比较平缓,速效K含量持续增加。轮作处理较对照对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生物量的增加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菇-菜轮作能明显改善土壤根际环境,对辣椒连作障碍有明显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连作3年的设施辣椒土壤中,通过设置菇-菜轮作(鸡腿菇-辣椒轮作)和连作对照2种处理,研究了2种处理下辣椒死苗率、连作土壤pH、EC值、主要养分、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菇-菜轮作与连作对照相比,辣椒的死苗率明显降低,土壤pH值增加、EC值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土壤全N、全P、全K含量都有所增加,但对全K含量的增加效果最大。土壤速效N、P、K含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速效N含量先升后降,速效P含量变化比较平缓,速效K含量持续增加。轮作处理较对照对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生物量的增加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菇-菜轮作能明显改善土壤根际环境,对辣椒连作障碍有明显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两种不同载植密度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材密度和弦向、径向、体积全干干缩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密度随阗载植的增大而增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木材弦向,径向和体积全干干缩率,则随着载植的增大而减小;两种载植密度的木材体积全干干缩与基本密度呈负相关;木材干缩比与基本密度、栽植密度大的呈正相关、与栽植密度小的呈负相关,因此,适当增加栽植密度可以改善杉木木材的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林龄的油松天然次生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及规律,以辽河源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林龄林分的土壤理化特征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pH值和土壤全P含量逐渐增加而土壤容重逐渐降低,土壤自然含水量、土壤全K含量先降后增,而土壤有机质、土壤全N含量先增后降。林龄对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影响不显著,而对林分土壤化学性质影响显著。2)各林龄林地土壤容重、土壤pH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自然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N、P、K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3)土壤理化各指标间关系密切,除土壤全P与土壤其它理化性质间均无显著相关外,其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正负均有,相关性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0年生火炬松种源木材径向、弦向、纵向、体积全干干缩率和差异干缩等5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5个性状与树高、胸径、材积、晚材率、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和基本密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选用晚材率大、木材密度高的优良种源或无性系造林,培育纵向干缩率小、差异干缩小、尺寸稳定性好的优质木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东北过伐林区蒙古栎天然林土壤有机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在维持森林立地生产力以及全球碳平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东北过伐林区蒙古栎天然林为对象,研究不同层次(0~20 cm、20~40 cm和40~6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及其与其他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蒙古栎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为31.48 g.kg-1,0~60 cm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为15.76 kg.m-2;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少;(2)0~20 cm土层中,除全P和有效P的含量略低,土壤养分含量均较丰富。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其在不同土层间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除pH和全K以外),并且土壤养分变异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3)在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N、全P和速效K呈极显著正相关;就0~60 cm土壤剖面而言,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与土壤全N、全P、有效P和速效K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分析了会东烟叶化学品质得分,与各生态因子作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后,认为影响会东烟叶化学品质的主导因子依次是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和生育期内日照时数,而生育期内平均气温、降雨量、pH值和海拔高度均对烤烟化学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台湾桤木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特征,探讨林草复合模式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方法】以四川省丹棱县退耕还林地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台湾桤木+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台湾桤木+自然草(林下自然生长的杂草)3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分土层采集各模式下土样,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特征。【结果】不同林草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3种模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表明:台湾桤木+牛鞭草>台湾桤木+黑麦草>台湾桤木+自然草,全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各模式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随土层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3种模式土壤剖面平均C/N表现出:台湾桤木+牛鞭草>台湾桤木+自然草>台湾桤木+黑麦草,各模式间C/N差异显著(P<0.05)。【结论】林草复合模式能较好地改善土壤肥力,这为区域退耕还林林草模式水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和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枫香人工林乔木层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以树叶最高,树干最低;各器官中养分元素含量以N和Ca最高,P最低。林下植被层的养分含量比较高,其含量普遍高于乔木层各组分。土壤各层中养分元素含量均以K最高。枫香林生态系统养分总贮量为99 963.181 kg.hm-2,其中乔木层5种元素养分总量为2 049.652 kg.hm-2,占总贮量的2.05%,林下植被与枯落物层二者的养分总量为288.74 kg.hm-2,占总贮量的0.28%。营养元素的年积累量为177.793 kg.hm-.2a-1,以Ca的积累量最大。枫香年吸收量、归还量、存留量分别为335.975、254.590、81.386 kg.hm-.2a-1。营养元素的循环系数为0.750,利用系数为0.179,周转期为8.960 a,循环速率为P>N>K>Ca>Mg。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套种草珊瑚杉木林和不套种草珊瑚杉木林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位套种与不套种草珊瑚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及草珊瑚生物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杉木林下套种草珊瑚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改良作用,套种草珊瑚后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孔隙度分别提高了76.32%和62.41%,土壤密度降低了11.12%;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27.19%、14.78%、8.91%、23.11%、29.45%、11.33%,全钾质量分数降低了2.69%。2下坡位土壤含水率、密度和孔隙度分别比上坡位增加了17.41%、1.87%、4.29%;下坡位有机质、全磷、碱解氮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比上坡位增加了4.74%、4.43%、9.07%、6.80%,全氮、全钾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分别比上坡位降低了8.07%、0.17%、31.28%。3下坡位草珊瑚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大于上坡位,分别增加了27.48%、53.16%、35.39%。4土壤密度、碱解氮和速效钾质量分数与草珊瑚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与草珊瑚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甘肃兴隆山主要森林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兴隆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关系进行研究,为兴隆山森林植被与土壤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认识提供依据。以兴隆山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青杄(Picea wilosonii)林、青杄-灌木林和青杄-箭竹(Fargesia nitida)-苔藓林为对象,测定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K和pH值,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1)兴隆山3种森林0~60 cm土壤层理化性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容重0.33~1.31 g·cm^-3 ,总孔隙度50.84~83.13%,有机质20.10~235.00 g·kg^-1 ,全N 1.02~10.47 g·kg^-1 ,全P 0.35~1.93 g·kg^-1 ,全K 14.68~27.11 g·kg^-1 ,碱解N 54.49~620.80 mg·kg^-1 ,速效K 58.89~631.32 mg·kg^-1 ,pH值5.73~7.70;速效K、碱解N、全N和有机质变异系数较大,总孔隙度、全K和pH值变异系数较小。2)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容重在不断增加,总孔隙度、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速效K在不断减小,全K和pH值无明显变化规律。3)有机质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总孔隙度、全N、碱解N和全P呈显著正相关;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对容重、总孔隙度、全N和碱解N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强,对全P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4)海拔对山杨-白桦-青杄林和青杄-灌木林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速效K有一定影响,但无明显变化规律;对3种森林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全K和pH值影响不明显。在海拔2 300~2 700 m的阴坡,兴隆山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是土壤深度与发育年限、植被类型、气候等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壤深度对理化性质的影响程度明显要强于海拔高度;有机质与众多理化性质具有相关性,其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养分循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土壤化学性质与红松活立木腐朽之间的关系,选取了18 株腐朽和9 株健康的成熟龄红松活立木为试 验样木,对每株样木距离地面40 ~50 cm 处的一个横截面用Resistograph 阻抗仪进行检测,确定腐朽情况。从每株 样木根部取土样200 g,测定pH、有机质、全N、水解N、全P、速效P、全K 和速效K 含量8 项指标。对土壤各项化学 指标与活立木腐朽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熟龄红松活立木腐朽程度与立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 显著正相关(R2 =0.615,P =0.007),与pH 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pH=5.58 时腐朽程度最高,pH 远离该值时 腐朽程度降低。健康样木立地土壤中全N、水解N 和速效P 含量的整体水平显著高于腐朽样木立地土壤,可能是 由于过高的N 和P 元素含量抑制了木腐菌的生长,使活立木不易腐朽。建立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包括土壤 pH、有机质和全N 含量3 个自变量(R2 =0.758,P﹤0.01),相关程度较高,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杭州湖滨景区古樟树不同立地土壤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滨景区立地环境地下水位高,人为干扰大等特点,对古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树冠投影下的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及养分的测定。结果表明:古樟树生长地土壤pH 6.57 ~ 7.58,略偏碱性;土壤容重为0.75 ~ 1.28 g·cm-3,土质较为疏松;土壤有机质为16.1 ~ 78.8 g·kg-1,养分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呈负相关,与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三潭绿地的土壤性状优于环湖绿地、草坪、树池中的土壤性状,更利于古樟树的生长;用陶粒、树皮作为覆盖的树池,其土壤性状优于用草皮覆盖的树池土壤,但生长于树池中的古樟树人为干扰系数大,变异系数大于用草皮覆盖的树池。其中,pH值偏高可能对古樟树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优先选择树皮、木片等有机覆盖物覆盖树池,避免在树冠投影线范围内铺设草皮和播草籽,减少景区改造后混杂在土壤中的水泥、石灰、砖块等碱性物质,有利于平衡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的通气、保水和保肥性。图5表1参18  相似文献   

17.
以洞庭湖湿地南荻为研究对象,对24个样点进行采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南荻6个器官(穗、叶、茎、根状茎、根、芽)的生物量和碳含量,分析植物碳密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南荻各器官中,茎的生物量最高,穗的生物量最低;南荻地上部分的碳含量高于地下部分的;茎、根、根状茎、叶、芽、穗的碳密度依次降低;根状茎的碳密度与土壤pH及全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呈正回归关系,与土壤相对湿度和电导率呈负回归关系,南荻的平均碳密度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正回归关系;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第一排序轴与土壤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pH呈显著正相关;第二排序轴与土壤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茎是南荻的主要储碳器官,土壤相对湿度、pH、全磷含量与全钾含量等是影响植物碳密度的主要土壤因子,应加强土壤保育,维护湿地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鄂西烟区的土壤特征与烟叶的品质状况,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①鄂西烟区土壤的pH、有机质较适宜,但土壤氮元素含量偏高、钾元素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微量元素除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丰富、交换性钙适中外,其他元素含量均偏低;土壤质地主要以中壤和重壤为主.通过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进行因子分析表明,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是影响鄂西植烟土壤的第一主因子,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是第二主因子,pH和全钾分别是第三和第四主因子.②鄂西烟区烟叶的总氮含量适宜,总糖、还原糖和烟碱含量偏高,钾含量和氯含量偏低.通过对烟叶化学成分进行因子分析表明,钾、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是影响鄂西烟叶化学成分的第一主因子,总氮和烟碱是第二主因子,氯含量是第三主因子.③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全氮与烟叶中的总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交换性镁离子与烟叶中的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质地与烟叶化学成分未达到显著性相关,与烟叶中的钾含量具有较高的正相关.④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土壤中的pH、碱解氮和全氮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his experiment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f Panax notoginseng on the properties of rhizosphere soil. [Method] A total of 12 rhizospheres 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fields continuously cropped with P. notoginseng for different years and the soil properties including pH value, contents of available N, available K, available P,total N, total K, total P and organic matter were determined. [Result]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year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seven soli indices: soil pH valu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total N, total P, total K, available P and available K gradually increased, while available N showed a gradual downward trend.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matter content, total N, total P, total K,available P, available K and available N after three year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were increased by 74.93%, 65.85%, 123.82%,18.78%, 341.67%, 120.16% and -32.16%,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continuous cropping of P. notoginseng resulted in nutrient enrichment in rhizosphere soils. The pH value and available N in IBC (soil inside the border check) and UBC (soil under the border check)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BBC (soil beside the border check), suggesting that the soil was gradually alkalized due to the continuous cropping of P. notoginseng.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H change and nutrient imbalance may be the obstacles to the continuous cropping of P. notoginse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