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代表科学家和全球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协调科学家。专业特长:植物分子遗传学(基因定位、数量性状遗传作图、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功能等位基因发掘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代表科学家和全球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协调科学家。专业特长:植物分子遗传学(基因定位、数量性状遗传作图、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功能等位基因发掘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代表科学家和全球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协调科学家。专业特长:植物分子遗传学(基因定位、数量性状遗传作图、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功能等位基因发掘和复杂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及其在水稻育种、遗传和进化中的应用。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年会植物分子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代表科学家和全球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协调科学家。专业特长:植物分子遗传学(基因定位、数量性状遗传作图、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功能等位基因发掘和复杂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及其在水稻育种、遗传和进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代表科学家和全球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协调科学家。专业特长:植物分子遗传学(基因定位、数量性状遗传作图、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功能等位基因发掘和复杂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及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代表科学家和全球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协调科学家。专业特长:植物分子遗传学(基因定位、数量性状遗传作图、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功能等位基因发掘和复杂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及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代表科学家和全球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协调科学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代表科学家和全球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协调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外源基因(DNA)导入植物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各种转化方法及其在植物分子育种实践中取得的进展作了概括性介绍和总结,并结合传统的有性杂交育种研究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外源基因(DNA)导入植物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各种转化方法及其在植物分子育种实践中取得的进展作了概括性介绍和总结,并结合传统的有性杂交育种研究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果树栽培生产中嫁接是主要的繁殖方式,砧木育种是果树育种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mRNA和小RNA能够在植物细胞间移动,并且能够穿过嫁接口在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传递。总结了能够通过嫁接长距离传递的植物内源RNA分子的种类,介绍了基因沉默原理和技术,提出了基于系统获得性沉默原理的果树砧木分子育种策略,并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果树砧木分子育种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克服了常规育种方法周期长、预见性差、选择效率低的局限性,可以打破物种界限,实现优良基因重组和聚合,能够对农作物新品种定向选育,使得分子育种成为育种研究的热点。在介绍植物分子育种的发展、研究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新型育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一直是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目标.育种技术的改进有利于育种效率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水稻育种技术也在逐步完善.对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目前水稻育种中广泛使用的育种技术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展望了不同育种方法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水稻种业发...  相似文献   

14.
大豆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大豆分子育种代表了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通过综合利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模拟与遗传育种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大豆分子育种可对大豆从表型到分子等多个层次进行遗传操作,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最终实现大豆品种的定向遗传改良。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的开创者,将国内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国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由于知识所限对未提及的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此致歉。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大豆分子育种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距普遍存在,然而,有些分子育种相关研究如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等方面则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笔者认为,大豆分子育种正朝着遗传图谱信息多元化、基因发掘规模化、分子育种技术高效化、分子育种理论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植物种质库通常有携带抗病基因的植物材料,通过育种的方法将这些抗病基因导入植物是保护植物免于病虫害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当前研究表明,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将有利于高效筛选含抗病基因的植物材料。该文简要概述了分子标记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其在植物抗病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在辅助选育多基因聚合体,构建抗病基因相关的遗传图谱,抗病基因定位及克隆,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水稻研究所驻中国代表科学家和全球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协调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多抗病基因的鉴定,为抗稻瘟病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文中综述了我国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抗性改良、抗病育种的情况,并对抗稻瘟病育种的应用及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基因设计育种旨在控制所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所有等位性变异。该文阐述了水稻基因组测序及其研究进展、已克隆并应用于水稻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基因,以及水稻产量基因的分子辅助育种,并对水稻产量基因设计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跃、最令人鼓舞的前沿高新科技之一,它将在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粮食紧缺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以植物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农业分子育种,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及抗逆境的新品种或新品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它有许多为传统的常规育种所不具备的优势。运用植物生物技术在理论上可以将各种来源的目的基因通过一定途径在植物受体细胞内实现遗传转化,从而达到改良作物遗传性状,培育优良品种的目的。这个外源基因在植物细胞中表达的整个技术路线包括:目的基因的分离和克隆;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实现载体或非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相似文献   

20.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单基因抗逆性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年代以后 ,分子生物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有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改变了许多生命科学传统的研究方法。在作物抗病育种过程中 ,一些隐性的及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等不易通过田间抗性表现型筛选的抗病基因 ,如抗病毒基因、抗霜霉病基因等大都是隐性遗传的 ;植物线虫病的抗性也难以通过大规模的田间接种与表现型观察来评价。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 ,即通过选择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定序列的DNA分子标记 ,是提高上述类型抗病基因的抗原筛选鉴定、杂交分离后代汰选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的有效途径。DNA分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