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壳聚糖包衣对水分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伟伟  王玺 《玉米科学》2011,19(3):98-101
壳聚糖(Chitosan,CS)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通过壳聚糖应用于种子包衣,研究对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包衣处理明显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中度水分胁迫下发芽率比对照高6.9%,达极显著差异;玉米幼苗变高,茎粗和根长增加,根冠比极显著提高;降低玉米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利于增强玉米幼苗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下多效唑包衣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星  王玺 《玉米科学》2008,16(2):094-096
研究在干旱胁迫下多效唑包衣玉米种子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包衣能明显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其中发芽率高出正常生长的6%,使玉米幼苗变矮,茎粗和根长增加,根冠比极显著提高。测定玉米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表明,多效唑包衣处理能明显地降低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有利于增强玉米幼苗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正常水分和水分胁迫两种处理条件下研究腐植酸包衣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包衣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使玉米幼苗变高、叶鞘增粗、根长增加、根冠比提高。测定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结果表明,腐植酸包衣处理能降低幼苗的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有利于增强玉米幼苗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品种先玉335和良玉99经高温高湿老化的种子为试材,通过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的不同浓度溶液浸种处理并进行发芽试验,研究老化玉米种子的发芽、活力特性及萌发后幼苗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老化玉米种子在一定的SNP浓度时,两个品种均表现为生活力、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当SNP浓度为1.50和1.25 mmol/L时以上各指标达最高;当SNP浓度为1.25 mmol/L时,老化玉米种子萌发后幼苗的SOD、POD和CAT等活性酶含量最高(P0.05),其次是1.00 mmol/L处理。经SNP处理的老化种子提高了幼苗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但对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而言,SNP浓度为1.25 mmol/L时,老化玉米种子的萌发能力、活力及幼苗生理特性改善和提高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吡虫啉拌种对玉米种子活力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沙培试验,研究吡虫啉和种子不同药种比例拌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8℃条件下,6种拌种处理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为安全,药种比为5∶10 000处理对玉米幼苗作用效果显著,与对照(未拌种)处理相比,玉米幼苗株高、初生根长、次生根数、叶片数、第1真叶面积、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18 cm、2.85 cm、0.35条、0.28片、0.74 cm2、0.41 g、0.055 g、0.220和11.1%。种子活力结果表明,5∶10 000处理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38.9%、6.4%、27.6%和76.2%。各药剂处理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的变化规律相似,7 d时药种比高的处理玉米种子α-淀粉酶活性仍保持较高活性,药种比低的处理和对照均有所下降。各药剂处理可溶性还原糖含量均随发芽天数的增加而增大,第7天均有所降低,但种子拌种处理后仍保持较高含量。  相似文献   

6.
以三氟吲哚丁酸同系物为材料,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研究三氟吲哚丁酸同系物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三氟吲哚丁酸同系物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不同, 主要表现为低浓度(<1 mg/L)时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提高α-淀粉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 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效果逐渐增强, 在浓度为1 mg/L时效果最显著;高浓度(>1 mg/L)时促进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浓度为100 mg/L时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砂培试验,研究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玉米种子对其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能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使玉米幼苗的苗高、根长、茎粗、单株干重和根冠比等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低温逆境结束后,肌醇包衣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对照。恢复3 d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EM包衣对玉米苗期防治丝黑穗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有效微生物菌群(EM)包衣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对不同温湿度处理的EM包衣和未包衣的玉米种子在大田生产环境下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M包衣能明显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减少了玉米种子在土壤中的感病率。在有病菌存在的条件下,包衣处理的玉米幼苗的苗高、根长、叶面积、苗干重均明显高于未包衣的玉米幼苗,促进了幼苗根系生长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在病菌环境下,经EM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其抗坏血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未包衣的玉米种子;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未包衣的玉米种子。说明EM包衣处理可增强玉米种子的抗病性,提高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硅对盐胁迫下麻疯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添加外源硅溶液后,研究盐胁迫下麻疯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丙二醛(MDA)含量和酶活性(包括SOD、POD和CAT)等指标,调查硅对盐胁迫下麻疯树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硅处理可显著提高麻疯树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水培营养液中施加外源硅可降低盐胁迫下幼苗叶片的MDA含量,显著提高了SOD和POD活性,部分提高CAT活性(但不显著)。外源硅缓解了盐胁迫的生长抑制作用。外源硅的缓解效应存在浓度差异,终浓度3mmol/L硅的生长缓解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0.
田间焚烧麦秆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麦秆焚烧后的土壤溶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胚乳养分的利用率有所减少,但与焚烧前差异不显著;种子发芽势、活力指数和α-淀粉酶活性明显下降。幼苗芽长、苗鲜重和蛋白质合成减少不明显;幼苗主胚根长度、胚根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干物质积累则明显减少。表明麦秆焚烧后的土壤溶液不利于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及耐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结果表明,以浓度150 mg/L的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可以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及发芽势。用15%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以浓度为150 mg/L壳聚糖处理PEG6000干旱胁迫下的玉米种子,研究表明,壳聚糖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具有极显著的效果,同时能极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的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唑醇类种衣剂芽后包衣对玉米幼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用15%克·福·唑醇悬浮种衣剂芽后包衣处理对玉米幼苗无不良影响,对幼苗根系活力、根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药种比1∶50芽后包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山药零余子和玉米种子为受体材料,采用生物测试方法,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茎长和干重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参数,研究山药植株腐解液、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浸提液对受体材料的化感效应,旨在探明山药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探索山药化感物质对不同受体材料的化感作用,为揭示山药连作障碍的机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山药植株腐解液和根系分泌物对山药和玉米均有强烈的化感抑制作用,根际土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较微弱,化感作用强度为根系分泌物˃植株腐解液˃根际土浸提液,山药根系分泌物和植株腐解液含有丰富的化感物质,可能是山药自毒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山药化感物质研究的可靠基础材料;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山药化感物质对受体材料的抑制作用与其质量浓度呈正比,3种浸提液对受试材料的化感作用存在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低于100 mg/mL时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大于等于100 mg/mL就会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化感抑制作用强度越大;山药的化感物质对玉米幼苗生长抑制强度大于种子萌发期,山药则相反;结合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2种受试作物对山药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为自毒作用强于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4.
Artichoke seeds suffer attacks of various fungi that result in a decreased yield. Coatings based on chitosan were used as an antifungal agent and for enhancing the germination and quality of artichoke seeds. The effect of formulation (chitosan molecular weight,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pan 80, pH), and thickness (number of coating layers) on seed germination (G%), fungi activity and vegetative growth were studied. Result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reatments on seed germination. It was observed that all chitosan treatments reduced the number of type of fungi and increased plant growth. Chitosan with lower Mw gave better results both from microbial and germination point of view. In addi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reatments including chitosan and TMT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G% and plant growth of artichoke seeds and produced a decrease in fungi contamination.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抗寒性,促进油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杂19为材料,研究外源海藻糖浸种对低温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阐明外源海藻糖浸种的寒害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10℃),油菜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延长;种子萌发过程中异柠檬酸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