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夏菊耐热性指标筛选和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不同品种夏花型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开花能力有较大差异。为了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和确定筛选有关耐热性的评价指标,对5个品种夏菊的生理特性、解剖结构和花期性状等方面的13个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法对它们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群体花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净光合作用日积累量可作为耐热性评价的指标;根据建立的回归方程计算的综合评价值比较,5个品种夏菊的耐热性依次为‘火炬’〉‘紫荷’〉‘粉荷’〉‘金光’〉‘金星’;5个品种的耐热性预测值与综合评价值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翠冠梨和黄冠梨为试材,分析比较了大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梨叶片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大棚栽培的翠冠梨和黄冠梨的叶片鲜重、叶面积、气孔纵径、海绵组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脯氨酸含量均大于露地栽培的,而气孔密度、叶肉栅栏组织所占比例、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比值、蒸腾速率、氮磷钾含量、丙二醛含量均小于露地栽培的。表明在大棚栽培条件下,梨蒸腾速率降低,净光合速率增加,因此养分积累多,生长量大。  相似文献   

3.
以九龙袍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叶位(1~6叶)的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鲜叶生化成分等差异,旨在明确九龙袍品种的光合特性与品质成分.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而下降;胞间CO2浓度随叶位变化规律不明显;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从嫩叶到成熟叶片含量逐渐增加;RuBP羧化酶、POD酶活力从嫩叶...  相似文献   

4.
超高产小麦收获指数与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10种不同基因型的超高产冬小麦收获指数与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光合指标与小麦收获指数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叶绿素b(0.8381)>叶绿素a/b(0.827 2)>叶绿素a(0.819 2)>净光合速率(0.771 2).可以看出,小麦收获指数与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间关联...  相似文献   

5.
引种茶树品种光合、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阳特早、乌牛早、龙井长叶、龙井43、白毫早、碧香早、安吉白、祁兰8个引进品种的4 a生无性系茶树的光合特性、荧光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河南茶区筛选出优良的茶树栽培品种.结果表明,平阳特早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适合制作名优绿茶;碧香早、祁兰净具有最高的净光合速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电子传递速率(Fv/F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諴SⅡ)、表现电子传递速率(ETR);龙井43最耐旱,平阳特早耐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镉胁迫下大花美人蕉的耐受特性,以苗期和花期大花美人蕉为对象,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其生长开花特征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升高,大花美人蕉的株高和茎粗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苗期叶片数变化较小,绿叶率显著降低,为对照的86.2%~90%;高浓度镉胁迫(600mg/kg)导致花期叶片数量、分蘖量和抽花量增多,开花质量降低。镉胁迫显著降低大花美人蕉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苗期(200mg/kg)和花期(600mg/kg)的净光合速率分别降至对照的76.2%和79.9%,蒸腾速率分别为对照的76.2%和62.4%;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导度变化不显著,苗期镉胁迫对瞬间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花期瞬间水分利用效率随胁迫浓度升高而升高。对镉胁迫的敏感浓度花期高于苗期,相同镉胁迫浓度(200mg/kg)下,花期各项指标的降低幅度小于苗期。胁迫浓度与苗期叶片数量、花期绿叶率、叶绿素a、叶绿素b、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但与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相关性很低。因此,光合色素含量等非气孔因素的降低影响大花美人蕉的净光合速率,进而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生长在普通大棚内的18份青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Makino.)材料进行了光合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比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等5项指标差异显著。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成负相关,夏季和春季栽培材料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高于秋季材料,其余指标间无明显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份材料划分成3大分支,分别属于春季、夏季、秋季栽培3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研究干旱胁迫对匍枝委陵菜和荆芥生长、叶片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了解2种植物的耐旱能力及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匍枝委陵菜的相对生长量高于荆芥;2种植物的叶片厚度、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及叶绿素含量均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减少,其中,匍枝委陵菜下降幅度较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均随干旱程度的加深而增加,其中,荆芥增加幅度较大;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及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在干旱胁迫下未发生显著变化。综合各测试指标及对植株观察的结果认为,2种植物均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其中,匍枝委陵菜的耐旱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油茶容器苗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了解其水分适应机制,为油茶育苗生产中基质水分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凤阳1号"1年生油茶容器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方式进行水分胁迫,使基质含水量分别为基质饱和含水量(W)的100%~91%,90%~81%,80%~71%,70%~61%,60%~51%和50%~41%。培养3个多月后,分别测定叶片的气孔特性、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生理特性等指标。【结果】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油茶容器苗的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气孔大小和气孔开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基质含水量为(90%~81%)W时,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均较大,气孔大小和开度均较小。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厚度和栅栏组织/海绵组织都相应减小,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光能利用效率都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水分利用效率却总体呈上升趋势。当基质含水量为(90%~81%)W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均最大。【结论】当基质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90%~81%时,油茶容器苗木生长最佳。油茶容器苗能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调整叶片结构和光合生理特征以维持正常生存和生长,对水分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以山定子为基砧,辽砧2号、GM256和77-34为中间砧,嫁接岳冠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干湿交替胁迫处理下,不同中间砧对岳冠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湿交替次数的增加,各砧穗组合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净光合速率下降,胞间CO2浓度上升,且各组合叶绿素荧光参数中Fo、WK和VJ逐渐增加,其余荧光参数逐渐降低,导致叶片PSⅡ和PSⅠ活性下降.其中,岳冠/山定子组合破坏最轻,其次是77-34组合,辽砧2号组合破坏最重.说明随着干湿交替次数增加,各砧穗组合叶片光合特性受到抑制,其中岳冠/山定子和77-34组合的抗旱性优于其他组合,这应该与其光合性能高、荧光性能保护机制启动早有关.  相似文献   

11.
桃花花期预报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根据北京市植物园1983~1992年气温资料和同期桃花开花的物候期,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桃花的始花期与花前2~3旬的平均旬积温和平均最高旬积温关系非常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0,-0.9405,-0.9231,-0.9162,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桃花花期预报模式,经检验拟合率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该年3月份温度情况,采用相应的花期预报模式进行开花始期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于2008—2010年引入大花蕙兰34个品种,详细记录了16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开花情况,根据其发病率、开花率、叶长、叶色、株型、小花数、花枝类型、花径大小、始花期、花色、香味等11种指标进行评价,筛选出4个性状优良的品种,为广东省或相近气候环境条件地区大花蕙兰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源A5、源A10的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为其更好地应用于三系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3~6月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农场对源A5、源A10、珍汕97A、金23A的开花习性进行观察试验,调查和测量开花历期、单穗逐日开花动态、日开花动态、闭颖开花率、柱头外露率和开颖角度。[结果]在南宁的自然天气条件下,源A5整体开花历期为14d,单穗开花历期为6 d;开花后第2天进入盛花期,占开花数的30.71%;开花时间为08:00~14:00,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2:00;闭颖开花率占47.7%,柱头外露率为66.9%,颖壳张开度29.1°。在南宁的自然天气条件下,源A10整体开花历期为14 d,单穗开花历期为6 d;开花后在第2天进入盛花期,占开花数的33.79%;开花时间为08:00~14:00,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2:00;闭颖开花率占49.2%,柱头外露率为72.9%,颖壳张开度30.3°。在南宁的自然天气条件下,珍汕A整体开花历期为15 d,金A整体开花历期为17 d,单穗开花历期均为7d;开花盛期均出现在开花后第4天;开花时间分别为09:00~13:00、08:00~14:00,开花高峰期分别为11:30、11:00;闭颖开花率分别占30.2%和35.4%,柱头外露率分别为46.7%和77.3%,颖壳张开度为26.4°和25.6°。[结论]该研究可为新的不育系在生产上大面积杂交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怀远石榴一般于4月中旬现蕾,5月上旬始花,花期持续到7月上旬,并有三个开花高峰期。石榴有两性花和雌蕊退化花,所占比例因品种、树龄和管理条件等因素而异,但雌蕊退化花所占比例较高。坐果率在品种间也有差异,并与两性花的比例有关。石榴的坐果习性是:短枝果在各类结果母枝中占有较高比例;侧花果和二花果在两年以上结果母枝中比例较高;一年生结果母枝的坐果具有特殊性,顶花果和三花果均具较高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发挥荞麦在房山区景观营造中的作用,开展了荞麦播期试验,研究播期对荞麦观赏期和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山区荞麦春播适宜播期为4月5—16日,花期为70 d左右,初花至倒伏亦为70 d左右,封行至倒伏为60 d左右,盛花至倒伏可以持续60 d左右,观赏持续期最长;夏秋播适宜播期为7月20日至8月25日,植株不易发生倒伏,花期在34~57 d,其中7月20日左右播种最佳,花期达57 d;5月7日至6月9日也可播种,初花至倒伏在21~49 d;6月25日至7月5日不适合播种。  相似文献   

16.
定植期对国庆小菊生育期和观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国庆前后开花的小菊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定植期对其生育期和观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期对国庆小菊花期早晚的影响与品种有关,其对晚花品种的影响不大,而对早花品种的影响相对较大,该类品种花期随着定植期的推迟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同时8个品种总体表现为开花早的品种群体花期短,开花晚的品种则较长,但定植期不同对群体花期长短的影响因品种而异;不同定植期对小菊整体观赏性影响明显,定植期晚的株型整齐,空间呈球形,层次分明,观赏价值高,但是冠幅和花量降低。不同定植期对单花序的观赏性影响不明显,各定植期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甘薯是短日照植物,在我国北方秋季日照较长,一般品种不能开花。用大牵牛花为砧木,天然开花的品种为中间砧木,杂交亲本为接穗,经过两次嫁接后,能诱导甘薯一般品种在北方地区自然开花,且效果显著。应用此法可更广泛地进行甘薯有性杂交育种。接穗品种约在嫁接后12天左右开始现蕾,30天左右开始开花,80天左右个别品种开始停止开花,到100天左右全部品种停止开花。接穗品种间现蕾,开花两期差异较小,现蕾最早者比最晚者早6天,开花最早者比最晚者早2天。停花期各品种之间差异显著,最早者比最晚者提前20天。各接穗品种盛花期在8月10日~9月4日之间,结实盛期在8月30日~9月18日之间,在上述两期中,一般开花越多,结实率越高,接穗品种开花数目和结实率因品种不同而异;开花较多者(蓬尾),平均每株为292.3朵,较低者(华北553),平均每株为90.3朵;结实率较高者(徐薯18),为53.7%,较低者(蓬尾),为24.3%。开花数目与结实率呈反比关系,开花越多,结实率越低。  相似文献   

18.
麻竹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及控制授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竹类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和控制授粉技术的研究是开展竹类有性遗传改良的必要前提.该文以设在福建省南靖县国营苗圃的29丛90根麻竹开花亲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的方法,观测了其开花预兆、开花周期及持续时间、开花季节和初花时间、花枝类型及结构、小穗形态及结构、花器构造和发育特性及竹花开放顺序等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了麻竹控制授粉时不同气候条件和花枝位置对结实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控制授粉时气候及花枝位置对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及时利用竹子田间自然开花并适时地进行人工授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夏秋花椰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对6个花椰菜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特性和产量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代金光55天比对照品种泰国耐热60天提前5 d成熟,其余品种成熟期与对照相差不大或延迟;一代金光55天和白玫瑰F1-66的单球重比其他品种大,色泽洁白,抗性强,异花率低,综合特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