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植物育种》2006,4(5):720-720,725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分子植物育种》2006,4(4):488-488,582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分子植物育种》2006,4(6):785-785,818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分子育种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了育种科学的发展,促进本领域人才成长,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农学会定于2007年3月27-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06,4(2):298-298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分子育种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促进领域人才成长,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农学会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分子植物育种》2006,4(3):438-438,448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分子育种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农学会及中国农学会应用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分会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1大会主题本次会议将以“应用基因组学与植物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7.
会议信息     
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The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ntMolecular Breeding2007年3月27-31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分子育种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促进本领域人才成长,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农学会定于2007年3月27-30日…  相似文献   

8.
全球挑战计划(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2001年发起、2003年开始执行的三个先导挑战计划之一。总部设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现任主席是Jean-Marcel Ribaut博士。  相似文献   

9.
《分子植物育种》2005,3(4):599-600,596
面对21世纪生物经济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分子育种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和种子产业发展。推动植物分子育种科学发展。促进该领域人才成长。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农学会定于2005年10月27—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将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范云六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方智远院士等国内、国际著名专家将就植物分子育种的理论与技术、植物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的结合。植物分子育种与种业的产业化发展等议题做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0.
会议信息     
面对21世纪生物经济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分子育种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和种子产业发展,推动植物分子育种科学发展,促进该领域人才成长,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农学会定于2005年10月27-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将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范云六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方智远院士等国内、国际著名专家将就植物分子育种的理论与技术、植物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27-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面对21世纪生物经济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分子育种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和种子产业发展,推动植物分子育种科学发展,促进该领域人才成长,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农学会定于2005年10月27-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将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范云六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方智远院士等国内、国际著名专家将就植物分子育种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分子植物育种》2005,3(4):508-508
2005年10月27-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面对21世纪生物经济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分子育种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和种子产业发展,推动植物分子育种科学发展,促进该领域人才成长,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农学会定于2005年10月27-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将举办生物技术、育种成果、仪器设备展示。展示可以文字、图片、实物等方式展出,现公开向有关商家招展。详细情况请与会务组联系。  相似文献   

13.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TAG)是植物遗传育种领域国际知名的SCI期刊,2004年影响因子2.981。主要刊登理论遗传学、应用遗传学、植物基因组学、植物染色体组学和植物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原始论文。TAG汇集了全世界植物遗传育种家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成为“分子农业时代”先进遗传学的见证与领头刊。该杂志已被SCI、水产科学与渔业文摘、化学文摘、生命科学及PubMed等诸多数据库收录,成为国际植物遗传育种学家研究成果共享与交流的重要学术平台之一。TAG杂志稿件采用非常谨慎,他们要求实验研究非常严谨,能提供足…  相似文献   

14.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TAG)是植物遗传育种领域国际知名的SCI期刊,2004年影响因子2.981。主要刊登理论遗传学、应用遗传学、植物基因组学、植物染色体组学和植物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原始论文。TAG汇集了全世界植物遗传育种家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成为“分子农业时代”先进遗传学的见证与领头刊。该杂志已被SCI、水产科学与渔业文摘、化学文摘、生命科学及PubMed等诸多数据库收录,成为国际植物遗传育种学家研究成果共享与交流的重要学术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分子植物育种》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科学杂志。她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应用成果。本刊栏目常设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和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主要发表最新的原始研究成果。随机栏目根据稿源可能设研究评述(Review)、研究资源(Resource)、数据分析(Analysis)等栏目,还可能设置刊登有关科学新闻、科学简讯、专利、短评、书评等方面的栏目。本刊在栏目设置和文体格式上参照国际著名周刊《自然》及《自然遗传学》的刊发形式。  相似文献   

16.
《分子植物育种》2004,2(3):347-347
种质资源是水稻相关研究的物质基础。分子技术是品种改良中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948”重大专项和科技部“863”分子育种专项的先后资助下,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和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植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内数十家农业大学和农科院,采用21个适应于我国不同生态区的优良品种(包括保持系和恢复系)作为受体亲本,导入来自全球24个国家180多个优异水稻资  相似文献   

17.
《分子植物育种》2019,(10):F0002-F0002
《分子植物育种》(ISSN1672-416X,CN46T068/S)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主办,公开发行的半月刊科学期刊。她“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份以育种为名的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业和草木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优良种质培育、栽培技术以及园林植物与景观应用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本刊按国际标准编排,题目摘要、图表和引用文献等均实行中英文对照。  相似文献   

18.
果树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培育优质抗病的优良品种,对于多年生果树来说,由于其高度杂合、自交不亲和、育种周期长等特点,传统的育种方法盲目性很大。获得控制主要经济性状的基因,进而能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成为几代果树育种工作者的梦想。而分子标记的应用给果树育种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苹果基因组计划和李属植物基因组计划的有力推动下,  相似文献   

19.
大豆分子育种现状、挑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大豆育种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育种理论和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多种技术的集成与整合,加速了优质大豆培育进程,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技术逐渐成为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综述了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大豆转基因及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大豆分子育种现状和挑战,认为中国大豆分子育种存在优异基因资源匮乏,大豆分子育种技术方法相对落后,分子育种培育的突破性品种过少等问题,提出了未来要加强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研究,要重视加强多种模型的开发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告许可证号 :琼海工商广字 135号 )刊物简介《分子植物育种》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 ,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学报级刊物 ,本刊“立足国内 ,面向国际” ,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性科学杂志。本刊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 ,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内容新颖 ,信息量大、报道及时、可读性强 ,是广大植物分子生物学家、分子遗传学家、植物育种家的必备刊物。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