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高县立华蚕茧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种、茧、丝、绸"一体化"经营为基础的企业,是四川省和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是四川省缫丝行业首先建立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位,生丝商检二类管理企业。公司具备年制种20万张、生产优质鲜蚕茧6000吨、生丝500吨,、绸缎80万米、蚕丝被3万床的能力,"KAIHUA"牌蚕茧、生丝、双宫丝、捻  相似文献   

2.
<正>高县立华蚕茧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种、茧、丝、绸"一体化"经营为基础的企业,是四川省和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是四川省煤丝行业首先建立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位,生丝商检二类管理企业。公司具备年制种20万张、生产优质鲜蚕茧6000吨、生丝500吨、绸缎80万米、蚕丝被3万床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冉平 《四川蚕业》2003,31(3):33-34
今年行业继续疲软 ,行情持续下降 ,丝绸出口数量继续下降 ,出口价格处于历史新低。丝绸行业极为困难 ,最根本原因是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全国桑园发展特别快 ,蚕茧生丝产量居高不下 ,据国家经贸委资料 ,2 0 0 2年全国产茧量 51 65万吨 ,生丝产量 6 0 3万吨 ,按现在出口和内销需求量专家估计蚕茧在 41~ 42万吨 ,生丝在 5万吨左右 ,剩余量高出 1 0万吨蚕茧和 1万吨生丝。面对行业困难 ,四川省 2 0 0 2年蚕桑生产总结大会提出“好茧再多也是少 ,孬茧再少也是多”的观点 ,启迪我们只有提高蚕茧质量才能战胜困难 ,渡过行业难关。我县针…  相似文献   

4.
<正>在2017年5月9日上午召开的宜宾市质量发展大会上,市委、市政府为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获得四川省第十二届名牌产品的单位和企业授牌。高县立华蚕茧有限公司的"KAIHUA"牌生丝荣获四川省第十二届名牌产品称号,公司总经理王良代表公司领牌。2016年,在高县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公司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攻坚克  相似文献   

5.
《四川蚕业》2017,(4):36-37
<正>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集蚕桑生产、蚕茧收烘、缫丝织绸、销售出口、丝绸文化展示于一体,集团下辖武胜、广安、夹江3个蚕业公司和丝绸之路安泰科技、四川帛锦汇丝绸销售等5家分公司,拥有缫丝厂、织绸厂、蚕丝文化展示厅等,年产优质蚕茧1000t、生丝500t、绸150万m。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公司"宝珍"生丝获"中国驰名商  相似文献   

6.
一、世界蚕丝生产情况 1981年世界家蚕茧产量为4570O0吨,其中日本64800吨,中国230000吨(推算数字),印度62000吨,苏联49000吨,南朝鲜13500吨,北朝鲜6500吨,巴西8500吨,其它22700吨,日中两国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4.51%。世界生丝产量52320吨,其中日本14820吨,中国22380吨,其它20多个国家为3000~1000吨。日中两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1.1%,生丝的生产,供需情况见下表(表1)  相似文献   

7.
蚕茧是制丝工业的原料,只有优质蚕茧才能缫制高品位生丝,我国现有缫丝能力也达260万绪(四川67.6万绪),需要原料茧65万吨(1300万担),1992年全国仅收购桑蚕茧52.3万吨(1040.60万担),1992年四川收购桑蚕茧17.20万吨(344万担)。目前蚕茧数量尚不能满足制丝工业的需要,强购蚕茧时有发生,蚕茧品质更是严重的问题,上茧率低、茧丝长  相似文献   

8.
《四川蚕业》2021,(1):40-41
正蚕桑产业作为四川省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为四川省的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丝绸产品消费减少、出口受阻,生丝价格大幅下滑,茧丝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产品积压、资金紧缺、亏损严重、运营困难等问题,形成"三产倒逼二产,二产倒逼一产"的态势,压力逐级传导,蚕茧价格大幅下降,蚕农收入减少,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显著下降。四川作为蚕茧产量全国第二、蚕茧质量全国最优的产区,受此次疫情的影响非常大。为确保蚕桑生产工作顺利进行,针对四川桑园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是四川省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从事蚕茧收购、生丝生产,近年来在各级党政机关的大力支持下,勇于在机制建设、管理模式及科技开发上创新改革。优化供给侧改革,做精做优产品,做大做强产业,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2017年养蚕近7万张,生产鲜蚕茧2900t,生产生丝200t,产值2.6亿元,帮助养蚕户增收2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日本1976年产生丝1.766万吨,连双宫丝224吨在内,共产丝17884.68吨。生丝纤度以27/29但尼尔为主,20/22但尼尔的次;双宫丝以50/70但尼尔的为主,100/120但尼尔的次之,是年进口生丝2149.14吨。 1977年计划生产蚕茧192.8万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中国茧丝绸市场蚕茧和生丝远期合约价格在一年内上涨了5万元/吨,生丝价格上涨了10万元/吨,丝绸行业成了真正的高风险、高利润行业。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痛苦后,丝绸人脸  相似文献   

12.
"川山×蜀水"是由四川省南充蚕种场选育,200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品位多丝量家蚕品种,春秋兼用,具有健康性好,所产蚕茧可缫5A-6A生丝,适合四川、云南、陕西等蚕区饲养,已在四川、云南、陕西、海南等省的蚕区累计推广饲养近200万盒蚕种,成为我省农村主要饲养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 据报道:由于担心中国在生丝供应上进行垄断,法国实业家和科学家计划重振法国生丝产业,该产业在上个世纪曾繁荣一时,后来就衰落了。 佩林纺织集团总裁让一弗朗索瓦·佩林说,在欧洲的丝绸之都——里昂,一项被称为“欧洲蚕茧”的计划正在形成,它的目标是使本地丝织业的生丝自给率达到75%。目前中国年产生丝6.2万吨,其产量在世界上独占鳌头,比名列其后的印度和巴西高出很多。佩林说,国际市场上80%到90%的生丝产自中国。 由于法国现在生丝产量仅有600吨,为了减少对中国生丝的依赖,使生丝的供货来源多样化,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共同发起了“欧洲蚕茧”计划。  相似文献   

14.
1985年,全世界蚕茧总产量为48.35万吨,生丝的总产量为4.93万吨。各主产国家和地区蚕茧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中国占53.1%,印度占16.1%,苏联占10.7%,日本占9.8%,巴西占2.3%,泰国占1.9%,朝鲜占1.4%。  相似文献   

15.
印度是古老的产丝国,蚕茧产量居苏联之后,占世界第四位。桑蚕茧年产量达28000~29000吨,产丝量达2300~2500吨。此外,还附带生产野蚕茧4000~5000吨,生丝400~500吨。因为蚕丝生产在印度国民织物的货物品类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并且出口,所以便采取措施以扩大饲料基地和开拓新的养蚕业区。在南部各邦(如迈索尔、西孟加拉)气候条件可以全年饲养桑蚕。但由于高温,基  相似文献   

16.
针对2013年起我国多个蚕区蚕茧生产相继出现净利润为负值,2014年负值进一步增加的现象,从东部、中部、西部蚕区各选取了2个省(区)以及全国平均的蚕茧生产成本与收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蚕茧生产净利润下降是蚕区的共同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成本出现大幅度上升,而蚕茧的单位面积产量未见明显增加、蚕茧价格上升不多,从而出现了净利润为负值的情况。进一步从茧丝质量、茧丝生产、主要丝绸商品贸易等方面深入分析显示,我国高品位生丝供给与国际市场需求相比仍显不足,中低品位生丝则量多价平,缺乏竞争力,茧丝企业亏本经营客观上造成压价收购蚕茧。鉴此,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税负减轻生存压力、加快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动力、加快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生产、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增加综合收益等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 最近,日本蚕糖安定事业团提供了1986至1988年世界主要十大蚕茧生产国的蚕茧和生丝产量(表1、表2),三年中,世界总的蚕茧产量呈上升趋势,1987年比1986年增加了2.4%,1988年比1986年增加了10.0%,即55,900吨。其中中国增加了17.3%,即58,090吨,印度增加15.1%,即12,300吨,而日本和南朝鲜两国蚕茧产量直线下降,三年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世界丝绸产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3年世界桑蚕茧产量达86万吨.生丝产量8.4万吨,其中,中国蚕茧为60万吨,蚕丝产量6.9万吨,分别占世界产量的70%和80%左右,中国贸易出口额约3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量的40%。  相似文献   

19.
正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是我省的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型企业,所创的"千岛湖"蚕茧、生丝商标已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生产的"千岛湖"品牌蚕茧、白厂丝是浙江省名牌产品。近年来,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积极依托落户公司"浙江省蚕桑科技创新中心"和"杭州市桑蚕良种繁育中心",广泛开展了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引进桑蚕新品种,推广方格蔟和小蚕共育等实用技术,先后建成了2  相似文献   

20.
蚕茧生产是我县农村商品生产中的骨干项目、生丝出口是我县创汇的拳头产品。我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广大群众有丰富的栽桑养蚕经验。建国以后,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蚕茧生产得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县蚕茧生产发展很快、年发种10万余张、产茧量达到2500吨、为丝绸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