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进入2009年10月份以来河南省自北向南部分地区散养户、中小规模猪场以不明原因高热引发猪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给养猪户带来毁灭性打击,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养殖户养猪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治国  张利新 《农民致富之友》2013,(18):191-191,187
2006年夏季,我国南方部分省市相继暴发了以无名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猪传染病疫情,在防控工作中对该疫病有了科学地认识,积累了一定地防控经验。  相似文献   

3.
全县建成年出栏瘦肉型商品猪10万头的规模猪场1个,万头以上规模猪场16个,千头以上猪场30个,百头以上养猪大户1100多个,养猪重点村110多个,形成了“一龙、十强、百村、万户”的龙型经济发展格局。全县年出栏优质商品猪达100万头。瘦肉型猪产业龙头——京安集团年产瘦肉型商品猪10万头,种猪3万头,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瘦肉型猪产业集团,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评选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百强”,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优秀龙型企业”,被北京市列入“菜篮子”工程;被国家国内贸易部确定为“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品质一流,生…  相似文献   

4.
从2006年5月底开始,某些地区猪场的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猪无名高热病”,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查俊 《农技服务》2009,26(6):97-97
阐述了猪无名高热病的临床症状,分析了造成此病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福利养猪模式,给猪提供更好的营养、环境和戏耍等方面的优质条件,提高猪的抗病力,对预防非洲猪瘟和开展生猪复养的猪场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生猪福利,在没有疫情的猪场可以成功预防非洲猪瘟;在复养猪场可以进行平稳生产。福利养猪可以有效防控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生猪养殖场开始流行猪无名高热疾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地方养猪产业造成恶劣影响。所以这里对猪无名高热的发病特征、临床症状与诊断展开分析,谈一谈对该疾病的治疗心得。1白鹤乡猪无名高热发病情况基本概述白鹤乡位于四川省苍溪县西北部位置,该乡全乡幅员面积达到33.6km~2,拥有551hm~2耕地面积,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基本农作物,,农业经济相对发达。又由于地方  相似文献   

8.
生猪价格经过27个月的高价运行,从2005年8月份开始回落了。最低时生猪收购价每公斤跌至5.2元。2006年4月份吉林省生猪平均价格在每公斤5.5元左右。这对近两年刚建的猪场和在高价时引进种猪和购买小育肥仔猪的养猪户(场)来说打击很大,不少养猪户纷纷寻求对策。养猪是一项有风险的行业,不仅猪这个活体动物每天都要吃喝,需要精心管理,它还要受各种疾病、饲料价格、市场价格、市场行情影响。  相似文献   

9.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症,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近段时间某些地区许多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猪无名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破产。  相似文献   

10.
从2009的8月开始,一些地区的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猪无名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临床表现为厌食,高热,达到41℃,耳朵发绀,呼吸急促,卧地不起,雨天病情加重,排干硬成团粪便。  相似文献   

11.
正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对于各种疾病的预防是养猪企业的重中之重。生猪常见病中高热性疾病具有高致病、高致死率特点,给治疗和防控带来很大压力。通过各方对生猪高热性疾病的研究发现,提前接种疫苗可起到一定的防疫效果。本文通过病猪发病症状的表现,对高热性疾病进行简要叙述。1生猪高热性疾病的发病特点猪舍温度较高时有利于细菌的快速繁殖和传播,所以生猪高热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多发病于成年生猪和母猪身上,对散户养殖和小型猪场影响较大,这些场所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猪无名高热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许多猪场暴发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疫情,该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一般小猪场生猪存栏量下降60%左右,规模养猪场下降30%左右,给猪场和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该病的病因目前还没有确定,但大部分专家都倾向于是由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流感为主,继发感染细菌病而引起的。因该病以高热持续不退为主要特点,所以许多专家把此次疫情定名为"猪无名高热"。笔者在这里收集、整理了有关"猪无名高热"的发病原因、流行病特征和防治措施等,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龙山区猪的高热是困扰和影响我县规模生猪一大难题,主要表现出一种急性、高致病性致和致死性‘‘猪高热病,的特点,在不同区域具有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此病再临床上具有典型的表现,故临床上应防治措施,做好各类疫苗的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猪场应坚持自繁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等措施。制定了预防与治疗方案仅供广大养猪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养猪业。此病发病率较高,致死率可达100%.考虑到非洲猪瘟极大的危害性,加上生猪散养在此病防控中的天然劣势,今后生猪散养想要立足养猪市场,务必要意识到自身在猪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做出改进。文章由此而展开论述,分析散养户防控非洲猪瘟潜在的风险,针对风险点提出做好散养户登记备案,与防疫部门签署非洲猪瘟防疫承诺书;规范生猪引种管理,做好种猪储备,尽量少引种;标准化生猪养殖管理,禁止餐厨泔水喂猪;健全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严格场地消毒管理工作等改进措施和建议,为控制非洲猪瘟疫情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底以来,我县许多地方猪场散发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疫情,该病发病率在100%以上,死亡率1%,给猪场及养猪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此次流行疾病以高热持续不退为主要特点。直到目前为止,病因尚无明确定论,因此我们把此次疫情定名“猪无名高热”。采用抗生素、疫苗处理,治疗效果显著。结合临床症状对该病进行综合辩证论治,并对发病猪群进行防治,在翻阅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谈点自已在治疗过程中的体会,也体现出中兽医药在防治猪无名高热中的积极作用,供同行和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囊虫病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此病影响养猪经济效益,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做好生猪囊虫病的防控管理,务必要了解此病的流行,掌握此病的发病症状,针对性落实好预控和治疗措施。文章就相关防病技术要点作系统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黄龙山区猪的高热是困扰和影响我县规模生猪一大难题,主要表现出一种急性、高致病性致和致死性‘‘猪高热病,的特点,在不同区域具有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此病再临床上具有典型的表现,故临床上应防治措施,做好各类疫苗的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猪场应坚持自繁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等措施。制定了预防与治疗方案仅供广大养猪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6年5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许多猪场暴发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疫情,该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一般小猪场生猪存栏量下降60%左右,规模养猪场下降30%左右,给猪场和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该病的病因目前还没有确定,但大部分专家都倾向于是由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流感为主,继发感染细菌病而引起的。因该病以高热持续不退为主要特点,所以许多专家把此次疫情定名为“猪无名高热”。  相似文献   

19.
在猪肉需求量急剧增长的现今,大规模养猪方式变的极为普遍,快速养猪技术更是得到广泛使用。但在饲养过程中,部分猪出现胃部疾病,甚至造成死亡。猪胃溃疡就是胃病的一种,此病给也养猪企业造成极大损失。本文从造成猪胃溃疡的原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如何防治此病。  相似文献   

20.
生猪高热病的大面积发生,对规模化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有效防控成为规模化猪场经营的关键环节。为此,深入探索规模化猪场生猪高热病的流行规律,控制主要病毒性疫病,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区域性、局部性流行,使生猪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控制在10%以内,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