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祖全 《蜜蜂杂志》2020,40(4):I0005-I0005
笔者是一位蜂迷,特别爱读《蜜蜂杂志》,希望从中学到蜜蜂饲养管理方面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饲养技能。然而有些人不但不会养蜂,甚至视蜜蜂为蛇蝎,却也喜欢读《蜜蜂杂志》,令我十分不解。我的母亲就是一位这样的人。每期杂志一来,她总是先睹为快。原来她是取其所好,看杂志上那些介绍蜂产品、蜂疗的文章。以前,她患有哮喘病,常被异味引发,气管咕咕有声,咳嗽不止,夜不能寐,输液、服药花费一二百元才能安宁几日,不久又复发,真是苦不堪言。笔者劝她服用蜂产品,她胃酸过多。  相似文献   

2.
《蜜蜂杂志》是养蜂界的一朵鲜花,一块园地。我对她深感满意。她是我们养蜂员的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我从第一期开始,每年都订阅,从85年第三期上看到杂志已改为双月刊,我非常高兴。山东省临清市魏湾乡河南堂李文平《蜜蜂杂志》是我心爱的读物,我对它确有很深的感情。象我这样的养蜂专业户,为刊物写稿,是我义不容辞的,也是久有的愿望。我要总结养蜂中的得失,写成稿,供《蜜蜂杂志》选用。黑龙江省林口县三道通乡藏富蜂场张晓光最近,金华市召开养蜂协会成立大会。在会上,我特意把《蜜蜂杂志》作了订阅宣传,并要求各县代表回去后,再作宣传。我接触一些畜牧干部、专业户,很多人不知道《蜜蜂杂志》,我特地把它带到会上,让他  相似文献   

3.
周贤森 《蜜蜂杂志》2009,29(12):42-43
儿时,邻家是户养蜂人。在他家菜园里放养着十几箱蜜蜂。风和日丽,蜜蜂欢歌笑语。五岁那年荔枝花盛开的谷雨时节,邻家传来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她的父母亲后来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小蜜蜂"。小蜜蜂生性喜哭爱闹,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被她的哭闹声惊醒后再沉沉进入梦中。因此我对小蜜蜂天生没有好感,甚至还有点讨厌她。  相似文献   

4.
我与蜜蜂     
<正>我是《蜜蜂杂志》的忠实粉丝,自从上大学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这本杂志,就迷上了她,因为家里饲养蜜蜂。一直想就蜜蜂写一点关于我家蜜蜂的事,现在终于迈出这一步。蜜蜂对于我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家里靠蜜蜂养活,我也是靠蜜蜂的帮助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并进入大学中学习。从有记忆时起就跟蜜蜂打交道,小时候特别讨厌蜜蜂,因为它会蜇人且特别痛。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渐渐对这种生物有一种深厚的感情。看过苇岸老师写的《放蜂人》,感觉他是真正懂得养蜂人  相似文献   

5.
自从《蜜蜂杂志》1981年问世以来,我就与她结下不解之交。年年订阅,期期不少,而且逐年逐期装订成册。每当遇到问题时,翻阅后总会找到满意的答案。所以《蜜蜂杂志》是养蜂人一辈子也学不完的课本。《蜜蜂杂志》已经创刊18年了。这些年通过《蜜蜂杂志》我结识了很...  相似文献   

6.
周贤森 《蜜蜂杂志》2009,29(4):46-46
很久没有看到<蜜蜂杂志>刊登好诗了,怪想她的.猜想对诗有兴趣的蜂农和读者也有同感. 写一首好诗实在是太难太难了,但又太思念她了.冲动之下,将世界赫赫有名的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勃朗宁的爱情名诗"请再说一遍我爱你"略作改动,将她重新取名为"请再说一遍我爱你--蜜蜂".  相似文献   

7.
童逊瑚 《蜜蜂杂志》2019,(4):I0003-I0004
我有个亲戚侨居美国波斯顿多年,因知我在退休后还养着蜜蜂,正好看到一本旧杂志上载有一篇有关蜜蜂的文章,她就将有关页面拆下寄给我看。文章讲述内容是关于2013年美国蜜蜂发生大量死亡的事,有3个热爱养蜂的业余养蜂人为弄清楚发病原因作了努力,内容可读,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8.
我是蜂迷,我爱读《蜜蜂杂志》是希望从中学到有关知识,提高饲养技能。然而不会养蜂,甚至视蜂为蛇蝎的人也爱读《蜜蜂杂志》,似乎有些不解。其实真有这样一批人,我老伴就是一个。每期杂志来了,她总……  相似文献   

9.
戴仁贵 《蜜蜂杂志》2007,27(6):35-35
野生土长的中华蜜蜂,自古以来与客家人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客家人视蜜蜂为"吉祥物""摇钱树".在我童年时代,老祖母年已90多岁时,曾经讲述过关于蜜蜂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她说:蜜蜂降落在自家的仓库里、箱中或者衣橱等地方,很明显是招来了"天财",究其原因是上天施赐的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0.
野生土长的中华蜜蜂,自古以来与客家人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客家人视蜜蜂为"吉祥物""摇钱树".在我童年时代,老祖母年已90多岁时,曾经讲述过关于蜜蜂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她说:蜜蜂降落在自家的仓库里、箱中或者衣橱等地方,很明显是招来了"天财",究其原因是上天施赐的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1.
《蜜蜂杂志》是我们读者的心爱刊物,在创刊即将十周年之际,我心情十分激动,越发感激她对我们的帮助!为此,我建议广大通讯员尽力为蜜蜂杂志做好以下几件好事:1.建议我们每个通讯员积极地为《蜜蜂杂志》提供新闻稿件,以扩大信息量。2.努力向本刊撰写或推荐高质量的稿件,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关于蜜蜂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我也会被经常提问,比如:一只蜜蜂需要飞多少公里才能采集一斤蜂蜜?一只蜜蜂在她一生中能采集多少蜂蜜?蜜蜂能飞多快?蜜蜂能飞多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顿时就把我问蒙了。许多常见的数字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比如:一只蜜蜂收集一斤蜂蜜需要绕地球两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忘记了出处,忘却了这些数字如何算出的。在网上有很多种的答案,不尽相同,我就只好到处查资料,想弄明白这些数字怎么算出来的,好满足一下自己的好  相似文献   

13.
正多年以后,科学界的发展突飞猛进。人脑的记忆和思维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具化成一个质子,并且实现在不同躯体间的转移。但这样的转移是不可逆的。一位研究蜜蜂的科学家对科学研究到了痴迷的地步,决定将自己的思维和记忆转移到刚出生的蜜蜂蜂王虫卵上,由她的助手在外界接收她的思维和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在项目书的结尾,她写道:"蜜蜂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她选择经历蜂王的一生。以下故事,将从这位变成蜂王的科学家的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14.
通常,人们都怕蜂子螫,然而,在湖南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内的博仁诊所,我却看见了另一番情景:一位姑娘静静地坐着,一位老医生夹起一只蜜蜂,将其尾部轻轻靠在她的后颈上,蜜蜂猛地将螫针扎进了她的皮肤……  相似文献   

15.
我今年68岁。自从1983年初认识了《蜜蜂杂志》后 ,18年来从未间断过订阅。在养蜂的道路上 ,难免遇到困难和技术难题 ,靠《蜜蜂杂志》的帮助 ,我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没进过学校 ,只在上扫盲班时认识了一些字 ,但经过十几年阅读《蜜蜂杂志》 ,首先是使我的文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现在我不仅可撇开《新华字典》读书看报 ,而且还能做笔记。我把《蜜蜂杂志》每一期上好的文章摘抄下来 ,以便记忆和运用。此外 ,我还把每年的杂志装订成册 ,进行分类、编号、建卡 ,遇到难题我就求教于她。例如 ,我地处于高寒地区 ,…  相似文献   

16.
邱乾坤 《蜜蜂杂志》2004,(11):43-43
我于1997年从学校退休,1999年秋买了一群蜜蜂,同时订了《蜜蜂杂志》。5年来,根据自身条件,我养蜂从不出门,只养10箱左右,虽然经济效益不大,但精神和保健效果非常好。我信赖《蜜蜂杂志》,她帮我治病与保健,给我健康与乐趣,我现在已离不开蜜蜂和《蜜蜂杂志》,并决心养蜂到老,订《蜜蜂杂志》到老。在50岁前,我就先后患腰背痛、肩周炎、退行性脊柱炎、萎缩性胃炎、结肠炎、前列腺增生、骨质增生、咽炎、鼻炎、口烂、牙龈肿痛、失眠、便秘、老年斑、内外痔、手脚皮肤粗糙、冰冷发麻等多种疾病。在疾病的折磨下,不能正常进行教学工作,经常找医生看…  相似文献   

17.
《蜜蜂杂志》2021,41(6)
正提笔之前,先感谢大自然中的小精灵——蜜蜂,给人类健康带来福音。奶奶1922年4月出生,到2021年已经99岁高龄了。笔者小时候常听奶奶说起,她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养了几箱蜜蜂,到了70年代,我的父亲已是本地的专业养蜂户,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走南闯北,追花夺蜜,至今有50年了。1994年,我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饲养蜜蜂。1996年,我边养蜂边自学中医、西医等基础医学知识,  相似文献   

18.
<正>常服蜂蜜使人长寿?许多人将信将疑。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玉屏村苗族妇女李姣娥今年98岁,她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回答了这一问题。她耳不聋,眼不花,头发茂密,身无大病,据说是常服蜂蜜水获得高寿。许多好奇者多次询问她高寿的秘诀,她讲不出高深的道理,问得多了,就给对方唱一首山歌作为答复:"蜜蜂采蜜飞山巅,苗山百花是蜜源。感谢蜜蜂勤劳作,蜂蜜助我寿百年。"这既是对探秘者的回答,又是自己高寿的经验总结。笔者多次采访她本人及其亲戚与邻居,都说她喝了几十年蜂蜜水,她的生活中几乎离不开蜂蜜。长寿虽然具备遗传、生活习惯、居住环境、身体素质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法泗村十三组村民胡胜甫的老伴左耳后长了一块比大拇指头大一点的牛皮癣 ,已有十几年了。各种治皮肤病的膏药搽了不少 ,不见好转 ,有时很痒 ,抠下很多白色的皮屑 ,因无大碍 ,也就没在意。今年我养了蜜蜂。秋天 ,有一次我检查蜜蜂 ,喊老伴拿一件东西给我 ,当她走近蜂箱时 ,没想到一只蜜蜂碰巧落到那一块癣上螫了一针 ,红肿了两三天。过了几天后 ,那癣的增生物都脱落了 ,真没想到蜂螫一针 ,把她十多年的顽癣治好了。真是蜂毒是良药 ,一螫治顽癣蜂针是良药,一螫治顽癣@胡中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中心小学!湖北武汉430210…  相似文献   

20.
我作为一名业余养蜂爱好者 ,是《蜜蜂杂志》的忠实读者。《蜜蜂杂志》就像我的好伙伴 ,伴我度过了养蜂生活中的无数个日日夜夜 ,养蜂中的喜怒哀乐我与她一起分享。去年 5月 ,我的蜂群患了幼虫病 ,看着越来越弱的蜂群 ,想想自己一个冬天为使蜂群安全越冬冒着严寒 ,提着手灯 ,从窄小的越冬室里爬进爬出查看蜂群 ,有时大雪封住了越冬室的门 ,就和妹妹踏着没膝的积雪 ,一铁锨一铁锨将雪铲掉的情景 ,心里特别难过。没想到开春天暖 ,我们将蜂群搬出 ,每天喂糖水 ,挂“螨扑”治螨 ,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等到沙枣树开花采蜜时 ,蜜蜂却得了病 ,气得我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