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芝麻叶病是发生在芝麻叶部几种病害的总称。它包括芝麻黑斑病(Alternaria sesami-cola)、叶枯病(Corynespora sesameum)和叶斑病(Cercospora sesami)等常见病害。芝麻叶病分布很广,我国各芝麻种植地区都有发生。在芝麻生长中后期,这些病害侵染  相似文献   

2.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inaphaseolina)俗称“着雾”,又称黑杆病,是影响芝麻产量的主要病害。1988年我市芝麻茎点枯病发生7418亩,占总播面积的76.2%;因病绝收面积3195亩,损失产量20万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损失70万元。为此我们于1988—1991年对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一、芝麻茎点枯病发病因素的调查1.气候条件与发病关系:据我们连续4年的调查,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较大,该病在芝麻生育期内有两个发病危害期:一为播种后至苗期,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病,造成烂籽和烂苗;二是在盛花结朔果后发  相似文献   

3.
芝麻病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是咸宁市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5310hm^2,主要病害有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青枯病、芝麻疫病等。1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1.1芝麻茎点枯病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茎枯病、黑根疯等。主要为害芝麻茎杆、根部及幼苗。苗期发病,病苗地上部萎蔫枯死,根部变褐死亡。茎部受害后,病茎初呈黄褐色水渍状斑点,并迅速发展,变成环绕状斑点,至晚期病斑呈黑褐色,以后茎杆中空、容易折断。根部受害后,主根、支根逐渐变成褐色,根皮层内形成大量黑色菌核,致使根枯死。该病病菌以菌核在种子、土壤和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在田间借风、雨、气流传播,主要从植株茎基部、根部及叶柄处侵入为害。  相似文献   

4.
芝麻茎点枯病又叫黑根病、黑秆病、茎腐病等,是芝麻上为害最严重的病害。1994年以来,芝麻茎点枯病对方城县的芝麻造成了严重为害,发病率一般为8.7%~25.2%,严重的高达76.8%,病株株高降低6.2%~19.5%,蒴果数减少8.7%~36.5%,千...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控制芝麻茎点枯病发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研究几种防治处理对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播种前分别用75%敌磺钠和0.5%硫酸铜对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苗期、盛花期和盛荚期喷施48%瑞枯霉,盛花期和盛荚期喷雾叶面肥氨基酸对芝麻茎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约为84.49%。播种前对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并结合苗期、盛花期、盛荚期相应药剂处理能有效控制进贤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芝麻茎点枯病是芝麻主要病害。为探讨该病的田间抽样方法,提高调查病株率的准确性,笔者于1990年进行了该病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于下。一、研究方法 1.在芝麻成熟期,该病病情稳定,选择不同品种、不同发病程度的类型田7块,每块田调查250~310个样点,每个样点为10株,记载各样点病株数,绘出田间分布实况图。  相似文献   

7.
芝麻上花生条纹病毒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LISA和生长法检测结果表明,芝麻种不种传PStV,感染PStV的花生是芝麻黄花叶病毒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桃蚜、豆蚜和大事蚜能传播芝麻上PStV,传毒率分别为37%、19.3%和13.8%,而经为0。黄花叶病害流行程度肥芝麻生育期蚜虫发生量互作作用影响。芝麻黄花叶病害年度间流行程度差异大,发病率与6月下旬7月上旬平均气温、降雨量及雨日在。芝麻苗期至蕾期为感病生育期,进入开花后期,芝麻对PStV 表  相似文献   

8.
进贤县是个芝麻生产大县,每年芝麻种植面积在1.3万hm2以上,但单产却一般只有20~25kg,病害是影响单产的重要因素。一般年份发病率20%~30%,重发地块甚至绝收。为此,笔者对秋芝麻病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秋芝麻病害主要有茎点枯病...  相似文献   

9.
芝麻是波阳湖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历年种植面积都在48万亩左右约占全省芝麻种植面积的53.3%。但单产比较低,一般亩产只有四、五十斤,好的年景也只收100来斤。芝麻产量不高不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栽培水平,气候和病害的影响。特别是病  相似文献   

10.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a Sesami Sawada)是河南省芝麻上的一种严重病害,一般田块发病率为60—80%,重的达90%以上,可使芝麻产量损失15.3—18.4%,含油量损失21.8%。 (一)温水浸种:采用55℃浸10—15分钟;或60℃浸种3—5分钟,可以杀死芝麻种子带菌,对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也可用0.1%升汞水浸种5分钟,浸种后用清水冲洗两  相似文献   

11.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inaphaseolina)在我省进贤、九江和鄱阳湖滨湖地区发生十分严重,是芝麻的主要病害,株发病率高达60%以上,一般也在20~30%,植株枯死,产量损失很大。现就芝麻种子带菌的研究报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99o年9月,取进贤县云桥乡葫果感病(而有大量黑点分生抱子器的葫果)的本地黑芝麻和白芝麻的种子,进行带菌分离。分离方法是用0二l%升汞做种子表面消毒1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将种子置PSA平板上28”C培养。1991年11月,取进贤县前坊乡大田发病收获后的芝麻种子(两个黑芝麻品种青麻和刑案麻),进…  相似文献   

12.
为预测芝麻青枯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以茎秆病斑长度为指标确定成熟期芝麻青枯病严重度的分级标准,测定4个芝麻品种在不同青枯病严重度下的农艺性状指标、产量构成因子以及产量,建立单株蒴果数、单蒴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与青枯病严重度的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对芝麻青枯病严重度与单株产量损失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青枯病严重度上升,芝麻株高显著降低,空梢长度显著增长,始蒴高度显著增高;而芝麻单株蒴果数、单蒴粒数、千粒重均显著下降,其中芝麻单株蒴果数降低最显著,各级芝麻病株的单株蒴果数之间显著差异,且4个芝麻品种9级病株的单株蒴果数比0级病株降低71.24%~79.08%;各级病株的单株产量之间显著差异,4个芝麻品种的1、3、5、7和9级病株平均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2.56%、29.53%、54.01%、72.57%和81.98%;青枯病严重度与单株蒴果数、单蒴粒数、千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子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青枯病严重度x与产量损失率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5534+9.4132x(R~2=0.9867),说明青枯病严重度越高,损失率越大。  相似文献   

13.
为害作物 :芝麻为害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 ,但以成株发病较多。病苗变褐枯死似猝倒病。成株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萎蔫 ,叶缘内卷 ,逐渐变褐干枯。严重病株茎基部红褐色 ,根部褐色 ,全株枯死。感病轻或较迟的植株 ,主要为半边根系和相应的茎杆一侧出现红褐色干枯条斑 ,受病一侧的叶片变黄萎蔫 ,故称“半边黄”。在潮湿的情况下 ,病部长出一层粉红色粘质粉状物 ,剖茎可见木质瘦小 ,早枯易裂 ,种子瘦瘪病原菌形态特征 :该菌仅侵染芝麻 ,病斑上粉红色霉层为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分生孢子有两种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透明 ,3~ 5个分隔 …  相似文献   

14.
在植物病害中,有一类植物黄化病害,最常见的症状表现:枝叶丛生、叶片变小、矮化、萎缩、花变叶等。例如桑树萎缩病、泡桐丛枝病、枣疯病、柑桔黄龙病、翠菊黄化病、芝麻变叶病等均属于黄化病害。这类病害自1967年日本土居研究揭示桑树萎缩病病  相似文献   

15.
芝麻茎点枯病 Macrophmina phaseoli是我县芝麻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发生和为害日趋严重,据县粮油站资料,1987年该病平均发病率为6.015%,1988年上升为23.03%,增加了3.83倍;发病面积由1985年的2000亩增加到1989年的7000余亩;平均单产由1985年的43.5公斤减至1989年的26公斤,减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芝麻种质资源对棒孢叶斑病的抗性水平,本试验采用田间人工接菌方法对174份芝麻种质资源抗病性进行评价。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芝麻材料中没有免疫及高抗品种,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分为5个类群,其中抗病品种32个、中抗品种17个、中感品种69个、感病品种30个、高感品种26个,占参试品种的比例分别为18.39%、9.77%、39.66%、17.24%、14.94%。经亲本系谱分析,抗棒孢叶斑病品种的亲本对棒孢叶斑病也表现良好抗性,说明抗病基因资源的利用对芝麻品种选育至关重要,在育种工作中应加强品种系谱分析,充分利用抗病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7.
桑褐斑病俗名烂叶病、焦斑病,是桑树叶部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芝麻大小水渍状斑,后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斑,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茶褐色或灰色。其上环生白色或微红色粉质块,这种粉质块在同一病斑的正反两面都有,后期变成黑褐色残留在病斑上。阴雨连绵时...  相似文献   

18.
我县是芝麻产区之一,历年都有程度不同的病害发生,一般年份,芝麻枯死株率在20—30%。为了摸索芝麻病害发生原因,以便采取防治措施,确保芝麻稳产高产。1984年我站对芝麻病害发生情况,作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芝麻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引起芝麻黄化花叶等症状的芝麻花叶病病原是马铃薯Y病毒属花生条纹病毒芝麻分离物(peanut stripe virus sesame isolate,PSt V-se)(杨书军等,1993;晏立英等,2009),且国外也研究发现芝麻花叶病病原是马铃薯Y病毒属的成员之一(Sreenivasulu et al.,1994;Pappu et al.,1997)。河南省作为芝麻主产区之一,引起当地芝麻花叶病的病原尚不清楚,本试验通过采集河南  相似文献   

20.
在鄂北地区襄阳开展了 4种芽前除草剂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敌草胺对鄂芝6号芝麻田间杂草防除试验,以筛选出防治芝麻田杂草效果好且使用安全的除草剂.综合考虑除草效果、对芝麻的安全性、处理区芝麻产量,乙草胺和精异丙甲草胺用于芝麻田芽前除草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