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赖氨酸玉米株高、叶角和叶面积三个株形性状及穗粒重、千粒重和籽粒产量三个产量性状.这些性状在F1代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株高的杂种优势最大,但在试验范围内株高与产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今后的育种中可适当地降低株高.叶角和叶面积在F1代为正优势,要获得紧凑型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就必须选择叶角更小的亲本自交系.本试验中的紧凑型高赖氨酸玉米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超高产优势,说明高赖氨酸玉米的产量形成是较复杂的,既受株形因素的影响,也受其它性状的影响.优质前提下超高产必须要实现株形性状与其它优良农艺性状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河北省搜集、引进、选育的21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粗蛋白、粗脂肪、总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对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聚合作了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的粗蛋白、粗脂肪、总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12.53%,5.0%,67.4%;不同品质性状间、不同品质性状与不同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不同。粗蛋白含量与粗脂肪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粗蛋  相似文献   

3.
玉米壮丰灵抗倒伏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玉米的解剖学性状、生理性状、株型结构着手,研究喷施玉米壮丰灵对玉米抗倒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玉米壮丰灵,增加了茎杆内硬皮组织厚度、维管束及其周围机械组织面积;降低株高、增加茎粗;根系发达,气生根增加;上部叶片收敛,株型呈上窄下宽的理想株型.从而利用化控技术来解决玉米抗倒状问题  相似文献   

4.
鲁南地区高产玉米新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艺性状、抗逆性、稳产性等性状的考察,筛选出适宜在鲁南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为鲁南地区玉米生产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玉米杂种优势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玉米科学家在玉米杂种优势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玉米生理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产量性状等杂种优势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几种新型抗旱保水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9种新型抗旱保水剂,研究了各种保水剂拌种对定西旱地区玉米出苗率、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中以钙-赤合剂拌种的处理出苗率最高,为95.9%;多功能吸水保水剂拌种的玉米综合经济性状最好,玉米株高、果穗长、穗粒数、行数、双穗率、百粒重等经济性状均表现最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0cm、2.5cm、40.8粒、1.1行、0.5个百分点、0.9g,产量也最高,为6291.7kg/hm^2,较对照增产520.9kg/hm^2,增产率为9.02%。  相似文献   

7.
利用瑞士诺派克公司生产的的诺派克土壤调理剂,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使用该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容重、空隙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诺派克土壤调理剂能够改善玉米的生育性状提高玉米产量,玉米产量比对照增加51kg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容重比对照减少0.17g/m^3,空隙度比叶照增加6.83%。  相似文献   

8.
外源DNA导入水稻的方法及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减压渗透法将玉米、小麦、小米、高粱、狼尾草的DNA导入水稻品种紫稻,可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性状变异包括:生育期、株型、穗型、粒形、花粉育性等.有的是供体特有性状,有的是新性状。从变异后代中,获得了一批性状优良并能稳定遗传的材料.减压渗透法操作简单,转化率高,为谷类作物导入外源DNA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玉米、啼不同间作方式对小豆、玉米的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单位面积产值有不同的影响,在设计的各处理中,任何一种间作方式均比单种玉米和单种小豆经济效益高;玉米单种和小豆单种经济效益相当;以1.5m玉米行间间种2行小豆,有利于小豆、玉米生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500个玉米杂交种不同穗部质量与数量性状关系的列联分析表明:玉米穗型与单株产量表现极显著正相关(C=0.2934),玉米粒型与单株产量无显著相关(C=0.1052),玉米穗型与粒型表现极显著正相关(C=0.3717);玉米筒型果穗,半马齿粒型的杂交种单株产量高,是玉米育种中穗部质量性状筛选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玉米5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种植方式不同,玉米的产量、果穗性状、植株性状,根系分布范围和数量、叶面积大小和保绿期等不同。玉米实行宽窄行双行单株错位定向移植,保证了玉米沿着最佳的生物学轨道生长发育,比其它几种移栽方式和直播增产显著,产量达620.9kg/667m^2。比玉米单行大窝直播(对照)增产59.3%。  相似文献   

12.
玉米稻系以水稻不育系V20A为母本、玉米马齿黄为父本远缘杂交培育而成.其性状稳定、优势明显。不需年年制种.是目前高产水稻新秀.  相似文献   

13.
玉米产业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为了加快玉米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和应用,筛选适于我市种植的优质、高产、经济性状优良的玉米新品种,葫.芦岛2010年开展了玉米高产、优质多抗品种品比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产值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顺刚 《吉林农业》2011,(4):107-10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产值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7.7kg/亩时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产值表现最佳,亩产量和亩产值分别达526kg和1157.2元,该施氮量既实现了高产又实现了高效,达到了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连续种植制种玉米14年的基地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与吉祥一号玉米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吉祥一号玉米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在降低;经相关分析,海拔高度与吉祥一号玉米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玉米雄穗主要性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穗性状是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农艺性状。介绍了玉米雄穗与产量的关系,环境因素对雄穗的影响,并综述了前人对玉米雄穗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及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分析,以期为玉米高效育种、高产栽培以及深入开展玉米雄穗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杂种优势的利用,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产量.进一步挖掘和协调利用好各性状的杂种优势,发挥其整体效应,是今后玉米育种取得更大成效的重要途径.研究了玉米生育性状、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可供玉米育种工作者在配制杂交组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田选取21份玉米自交系,设置2个供磷水平研究磷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低磷胁迫加大了不同基因型玉米之间产量性状的差异。②以减产率为标准,对不同玉米基因型的磷效率进行分类,磷高效类型的玉米自交系,其磷响应度较低(6.92),而磷低效类型其磷响应度都较高(25.60),减产率和磷响应度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r=0.9037^**)。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青饲3号”等14个青贮玉米秋播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考察了植株性状、生育性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黔单14号”、“白顶”,“奥玉5102”、“丹玉26”、“青饲3号”等品种生物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比对照“农大108”增产,是提高种植效益、优化种植结构的良好青贮玉米品种,可进一步示范试种。  相似文献   

20.
玉米优良新品种是玉米自交系材料综合运用的直接成果,玉米品种主要性状的变化反映了区域内玉米品种的选育方向和成效。为了探寻湖北山区玉米品种选育主要性状的变化规律,了解湖北玉米品种的选育进展,本试验对湖北山区玉米品种试验参试品种数据的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湖北山区玉米主要经济性状的选育,优化了生育期、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穗长秃尖及穗行数、行粒数等性状表现,提高了玉米品种出籽率、百粒重和单穗粒重等性状表现,对玉米质量的内在品质的重视度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