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主要由水生植物打造,净化水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也是水生植物的功劳。在园景中巧用水生植物,既可以收获生态效益,也能达到景观效果,妙处诸多。  相似文献   

2.
结合沧州的气候、土壤、现有的水生植物品种及水质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微生物和植物之间的分解、吸附或者吸收等的相互作用,研究不同水生植物的净水能力,及其凋落物自身的降解对景观水的综合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可以得出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作用状态,找出净化水质效果更好、耐污性更强、更适合沧州市区水质环境的水生植物,提高其综合的净化率和稳定性,为今后该市能够更好地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修复奠定基础,同时也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园林水景已经成为了现代园林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水景一般由建筑、水生植物以及山石等部分组成,但其中最为重要的仍旧为水生植物。科学、充分的利用水生植物不仅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使水景效果更为美观,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以及景观价值。本文主要说明了水生植物的四种类别、水生植物的不同类别以及水生植物较为常见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水生植物改善水质和营造生态景观的双重作用,通过对人工湖泊和相对静止水体水质进行分析研究后,选择11种水生植物在沧州市南湖公园、千童公园、荷花池公园、新华公园设立试验基地,采取自然式栽植及生态浮岛等多种方法,通过观测水生植物对水体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指标的影响变化,分析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作用,筛选出耐污性强、净化水质效果好、适宜沧州市区生存环境的9种水生植物品种,以及2种对水体的综合净化率和稳定性较高水生植物组合配置方式,为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修复作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水生植物在生态湿地公园中是生物链重要的组成部分,水生植物优点颇多,它可以美化环境、改善水质、为鱼类等生物增加氧气和有机物,同时,水生植物具有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成本低等的特点,既可以丰富生物链中的植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为其他动植物的生存起到更好促进作用,也美化了人类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水生植物是营造园林水景的重要材料,既有良好的观赏性,又具有改善水质的生态效应。为筛选适用于净化小微水体的水生植物,作者以再力花、美人蕉、金钱草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水体总氮、总磷富营养化指标的测定,开展水生植物单一品种及不同组合(2个品种)对模拟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及其两两组合对模拟富营养化水体的总磷和总氮均有去除效果,各参试水生植物起到了减少富营养化水体总磷、总氮含量的作用,可用于水质净化。其中,单一水生植物金钱草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总磷的效果最好,美人蕉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的效果最好,2种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去除模拟富营养化水中总磷和总氮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马小敏  方中健 《花卉》1991,(收录汇总):91-93
水生植物是恢复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种植基础与辅助措施可以为植被恢复提供有利的条件,直接影响着水生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因此,从水生植物在水生环境中的适应性出发,描述了水生植物的选择、生长特性以及繁殖特性,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选择最合适的水生植物种植辅助措施。通过采取水生植物种植辅助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场地关键制约因素,从而为生态恢复工程的设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丹 《现代园艺》2021,(6):139-140
水生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景观效应,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意义显著。水污染处理不到位,不但会直接影响观赏价值,而且间接污染周围环境,增加了环境负担。基于辽宁省沈阳地区的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测定几种试验植物的种植水体,根据水质指标的变化,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影响及水体景观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城市未来水生植物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对水生植物的涵义、多重功能和对光照、温度、水质、土壤等生境的要求及我国水生植物的应用进行详尽介绍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种植设计方法和原则,包括生态优先原则、景观多样性原则、地域特色原则和园林意境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水生植物对于水体净化具有经济、高效、环保等特性,为日益恶化的水环境提供了更生态的解决途径。文章以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景观二期工程为例,阐述水生植物在城市河道的净化功能。建议对水质进行化学和物理水质净化处理,整体提升河道水质,再通过生物手段,利用水生植物发挥河流的净化功能,建设复合型人造湿地,加强水质净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几年水污染的严重,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污水处理和富营养水治理成为现阶段工作的研究重点。经过研究筛选出一些能有效改善水质的水生植物,如菰和菖蒲。本文对菰和菖蒲对污染水体净化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园林水景中,合理运用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可以对水体环境进行净化,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本文结合水生植物的作用和意义,对其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选择了10种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效果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水芹(Oenanthe javanica)、纸莎草(Cyperus papyrus)、蓼(Polygonum)对TP、TN的吸收效果最佳,其去除率均达到65.00%以上;筛选其中观赏价值高、净化效果佳的3组水生植物镶嵌组合进行生态设计,分别为纸莎草+蓼+萍蓬草(Nupharpumilum)、美人蕉(Canna indica)+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水芹、美人蕉+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萍蓬草+梭鱼草(Pontederiacordata),发现美人蕉+三白草+萍蓬草+梭鱼草组合效果最好;对比植物镶嵌组合与单一类型的水生植物净化效果发现,镶嵌组合对TP的去除率比单一植物的平均去除率高11.98%,对TN的去除率高18.09%。  相似文献   

14.
阮一波 《现代园艺》2012,(18):132-133
在中国的景观水系中,表现水系景观的必要元素是水生植物,在景观水系中水生植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通过对水生植物的重点栽培扩大利用价值,不仅能够在水景的观赏性上有提高游人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水质纯度,改善水体质量。同时,在水系景观的四季变化中水生植物的变化性包括存活率等也同时影响着水系景观。所以,探讨不同季节的水系景观中水生植物的变化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景观生态学采样方法、采样记录及查阅文献等方法,对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水生植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水生植物26个种群,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大概15个种群,配置单一,缺少冬季水生观赏植物。为增加水生观赏植物种群的丰富度,建议引种泽苔草、荷花、路易斯安娜鸢尾等7种水生观赏植物,建造荷花池、睡莲池等,既可以净化土壤和水质,提高水生植物的观赏价值,又可以加强科普宣教,为打造更有观赏价值的湿地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花卉》2017,(24)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大潮中,环境问题显得日益突出,特别是公园等小环境、小区域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由于这些特定的水体流动性及自我更新能力受到范围的局限,所以对于这类水体的生态修复研究技术也越来越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人工湿地等技术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并且去除污染物的种类较为广泛,其中水生植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污染物的转化与降解具有重要作用。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污染的去除效果不同,对水体中污染源的去除效果也不同。本文阐述了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在水体污染生态修复中的研究应用,同时通过介绍水生植物的特性并比较了单一水生植物与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水体污染的处理效果。笔者认为水生植物组合系统在水体污染生态修复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董德玉  方见忠 《花卉》2016,(16):49-50
如今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而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然与本质的回归,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则很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我国园林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造景元素就是水景,而水景中的主要元素就是水生植物的种植。水生植物种植与选择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对园林的水景的观赏性造成影响。本文就对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种植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以便提高园林水景水生植物的观赏价值,净化水质,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万亩果园湿地一期示范区升级工程湿地景观的特点及其施工创新技术。该工程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重点介绍改善水质方面采用的3个先进的施工技术——引进新型的材料、合理选用水生植物、调控生态系统,使水体长期保持洁净,终年不需要换水,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吴灵真 《花卉》2010,(8):18-19
水生植物,简单的定义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全世界水生植物有上千种之多。我国水生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  相似文献   

20.
结合水生态建设的意义及水生植物利用中的问题,总结了水生植物在城市水生态建设及水环境管理、保护与修复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水生植物在景观美化及水质改善方面的功能;并基于目前水生态建设的形式,总结了常用的水生植物种类,以及基于时、空及个体特征而设计的植物配置模式,分析了目前水生植物应用中关注的重点,以及实现水生植物合理利用并发挥相应生态环境功能而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工作,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