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园林景观中主题风格地域文化的概念详细进行解释,论述了二者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相互关系,指出主题风格的形成和文化特征的突出在园林景观表现中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园林的精髓所在。指明了根植于地域文化、理解地域文化和突出园林主题与园林景观的设计关系密切,才能够找到一个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园林作品的关键点,才能设计出主题和地域文化相融合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2.
陈家明 《现代园艺》2014,(14):114-115
本文根据"圣采·泊尚"社区法派风情园林景观铺装简要介绍了居住区园林铺装的材质和类型,从功能、视觉效果、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园林铺装的设计要素和表现形式,指出居住区园林景观铺装的营造要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景观铺装的文化内涵,最终创造出以人为本、人地和谐的景观。对居住区园林铺装全面的认识,现将认识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稳步发展,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前景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有些区域的景观设计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同一性"。我国国土广阔,各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师会将区域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之中。要将园林变成城市独特的生态名片,设计者应科学地融合地域文化,凸显城市鲜明的文化特色。本文将就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等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园林作为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世界园林之母,在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其文化精华,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能表达本土文化的现代园林景观,展现现代园林景观的独特之处,成为中国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师们的首要任务。本文旨在抛开传统园林的表象特征,而基于其“景境”特质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的新方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之充分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之中,彰显现代园林景观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郑玥 《现代园艺》2023,(2):66-68
为充分发挥互动式设计法的作用价值,实现园林景观的高质量设计,发挥园林的综合价值作用,以设计实践为视角,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景观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互动式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在具体设计实践中,应遵循感官参与互动的原则、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基于此,以苏州某园林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互动式设计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设计效果表明,互动式设计法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园林的观赏者黏度,发挥出了园林的文化、社会等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是在一定的物理空间范围内,运用各种装饰技术,使山水、风景、建筑有机组合。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蕴含的美学思想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思想源泉。园林造景离不开灵芝真菌资源的选择,灵芝真菌在园林构造中不仅具有外在的美学观赏作用,而且更体现出其深藏的中国古典文化意境及内涵,其中灵芝作为中国观念中重要的一种吉祥真菌,在我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花卉》2019,(24)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现如今园林作为生态自然和城市社会之间一个很好的沟通交融平台,景观设计可以对城市规划发展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其不但可以供人们休闲和娱乐欣赏,同时还体现出一定艺术观赏、生态涵养和文化实用功能,真正实现了"园林即城市和城市即园林"的发展理念。近些年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重视,在很多行业当中都具有一定的体现,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同样也不例外,将更多的地域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其中,让园林景观成为城市的一张生态艺术名片,在传承地域文化基础之上,实现了城市文化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与发展。鉴于此,本文就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应用的重要性、应用原则以及具体体现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园林景观发展史中,园林与景观从未分过家,这种"园林景观为一体"的中国式园林设计风格主要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园林景观为一体"的中国式园林的特点,探讨了中国式园林呈现出"景观园林为一体"这一显著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是园林的灵魂,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水具有变化不定的形态,可以给园林景观创造出一种浪漫的意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入水景,不仅可以丰富园林景观内容,形成生态多样性,还能够给水生植物提供生活环境,深化园林意境。本文主要阐述了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技术的迅速发展,即使传统的园林景观发展与现代化的园林景观是一脉相承且相互贯通,但设计时却不能一尘不变地套用,必须在原有的思路上进行再创造。现代园林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继承本国传统又借鉴国外先进园林设计手法同时适应本国基本情况,文化和国民需要,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通过总结和归纳这些特点,使读者更加了解现代园林。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自古以来与传统文化的传承都紧密相连,而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我国园林景观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儒家思想文化在我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审美设计中得到了完美展现,不仅寄托了人们对文化信仰的追求,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当代的园林设计者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对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改革创新。将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与儒家文化思想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2.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的标志,能够充分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与发展主题。而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设计主题与文化,对于促进生态可持续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文章分析了做好主题和文化的规划的现实意义,合理思考如何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为我国园林的景观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于主题意境的营造是总体园林景观规划的核心框架。通常情况下,园林景观主题的规划要兼具"人文"与"自然"2个方面内容,在构建园林景观环境时需要将二者协调统一起来,创设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园林景观环境。通过分析传统园林以及现代公园景观规划的主题及文化,能够从中感悟到社会文化氛围的明显变化。本文针对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以期为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欧式园林风格在我国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怎样合理有效地把欧式园林风格设计理念应用到园林景观中,更好地展现出欧式园林风格的精髓,发挥出欧式园林风格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2种园林风格,探讨了欧式园林风格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园林的标志与名片,园林建筑体现了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一个完美的园林景观设计离不开园林建筑的参与。强化园林景观效果需要在园林内部设置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园林建筑群,加深人们对园林景观的整体感知,将文化艺术魅力通过园林建筑这种媒介传播和发扬出去。本文分析了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园林景观设计在不断发展。但很多区域的景观结构遭遇西方文化的冲击,表现出明显的"同一性"。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均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不少景观设计师会巧妙地将区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要使园林变成真正的生态艺术名片,应妥善地融合地域文化,彰显各个城市独特的魅力和文化。本研究探讨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以北方文化景观休闲区、南方文化景观休闲区为例,分析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园林景观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我国的古典园林理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点内容。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现代园林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园林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景象。在这种形式下,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突出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8.
韩松 《花卉》2016,(2):37-38
随着现代世界文化的全球发展,使得我国各方面均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中以建筑业最为明显,很多的国内现代园林景观均是仿造英、法、希腊等国家的建筑风格,而我国传统的中式园林则渐渐被设计师所忽视。但是近几年国内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很多设计师更是在传统中式园林风格当中加入了全新的元素,使其成为了"新中式"园林景观。本文即是对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介绍了传统园林艺术,并说明了新中式园林景观当中的各类要素,并对其设计手法进行阐述,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日渐加快,园林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注重园林文化,极其讲究园林文化内涵。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当下,想要继承并且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就应结合传统园林文化风骨,注重园林景观当中植物文化的运用。充分利用植物文化开展园林设计,发挥出植物文化的历史性、兼容性、可操作性性,展现出景观意境,挖掘植物当中潜在的文化资源。针对植物文化内涵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体现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无水不成园,水文化、水环境和园林建设就必然有紧密融为一体的结合,建设成其景无限,其妙无穷的园林。本文结合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的原则和形式,分析了园林水景观营造的方法,旨在为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