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别用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3种不同诱变方式以不同剂量处理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cv.Puna种子,对诱变处理后种子的发芽情况和幼苗的性状进行了室内观测,结果表明: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对普那菊苣种子的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效应。其中发芽指数表现为化学诱变辐射诱变航天诱变;主根长度表现为航天诱变化学诱变辐射诱变;根系鲜质量表现为航天诱变辐射诱变化学诱变;茎叶鲜质量表现为航天诱变化学诱变辐射诱变。  相似文献   

2.
植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诱变育种的发展现状,系统介绍了辐射诱变、化学诱变和航天诱变的特点、诱变机理、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植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诱变育种的发展现状,系统介绍了辐射诱变、化学诱变和航天诱变的特点、诱变机理、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微波诱变(700 W)和紫外诱变(10 W)处理对木霉T-YS菌株菌落直径,菌丝干重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诱变方式和诱变时间对木霉T-YS菌株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并且其影响作用随着诱变方式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尤其当微波诱变和紫外诱变时间分别为60 s和1 min时,培养后第2和3 d诱变的木霉T-YS菌株菌落直径、菌丝干重及产孢量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微波和紫外诱变对木霉T-YS菌株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其最佳诱变时间分别为60 s和1 min。  相似文献   

5.
以螺旋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SPM-14078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紫外线(UV)诱变和亚硝基胍(NTG)诱变的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比较3种方法的诱变效果,通过诱变筛选出1株遗传稳定性好且具有Co~(2+)和豆油耐受性、噬菌体抗性的菌株SPMAR-1603,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94.9%,此结果对螺旋霉素高效生产、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育出泰乐菌素高产菌株,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TL-15028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利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以及复合诱变的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比较不同诱变方法的诱变效果,通过诱变筛选出1株遗传稳定性好、且具有泰乐菌素和豆油抗性的菌株TLEU-1503,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6.5%,达到14124μg/m L,对泰乐菌素高效生产、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育出泰乐菌素高产菌株,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TL-15028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利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以及复合诱变的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比较不同诱变方法的诱变效果,通过诱变筛选出1株遗传稳定性好、且具有泰乐菌素和豆油抗性的菌株TLEU-1503,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6.5%,达到14124μg/m L,对泰乐菌素高效生产、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在人类的粮食、能源、健康、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中显露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品种优劣对于微生物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具有决定性意义。野生微生物品种往往因产率低而不能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因此选育高产、稳产、低耗的微生物诱变品种是微生物研究的重点领域。以人工诱发基因突变为基础的诱变育种是一种经典而高效的微生物遗传育种方法,目前大部分工业用的生产菌种是通过诱变育种选育出来的。文章总结与比较了三大类常用微生物诱变方法——化学诱变、物理诱变、生物法诱变的优缺点,并对已广泛应用于微藻、病毒、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物理诱变中的激光诱变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重点论述,希望对同行业者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草类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空间诱变育种作为一种新的育种途径已受到国内外遗传育种界的重视。在介绍植物空间诱变育种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植物材料在特殊的空间条件下,经受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诱变因子的复合作用,使其发生遗传性状变异,进而在地面经过筛选鉴定有益性状而获得新品种的基本原则。阐释了草类植物空间诱变时具有的自身优势,空间诱变在牧草育种中的巨大潜在优势,以及目前我国草类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界分离出一株产角蛋白酶的G-短杆菌。通过紫外线和亚硝酸钠复合诱变,筛选出产角蛋白酶活力强的诱变株RUN25.903,通过优化试验得到复合诱变的最优条件为15 W紫外灯进行紫外线诱变,诱变距离30 cm,诱变时间25 s;0.2 mol/L亚硝酸钠溶液等体积诱变,诱变时间90 s。诱变株RUN25.903产角蛋白酶活力最高达0.936 U/m L,比诱变前提高86.1%,发酵液的氨基酸含量达23.82 mg/m L。研究为工业化生产生物发酵羽毛粉培育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美国水貂养殖业现状、美国水貂的饲养场建设情况、饲料及配合技术、繁殖技术、主要疫病防治技术和褪黑激素应用技术,以便为水貂养殖者提供养殖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子遗传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由分子遗传学与数量遗传学结合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分子数量遗传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为动物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与传统的动物育种方法相比,动物分子育种是直接在DNA水平上对性状的基因型或基因进行选择,因而其选种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同时,转基因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可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还可拓展家畜的新用途.本文综合论述了分子育种及其在牦牛育种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分子育种及其在牦牛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分子遗传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由分子遗传学与数量遗传学结合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分子数量遗传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为动物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与传统的动物育种方法相比,动物分子育种是直接在DNA水平上对性状的基因型或基因进行选择,因而其选种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同时,转基因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可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还可拓展家畜的新用途。本文综合论述了分子育种及其在牦牛育种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浅谈鹿育种方向和繁育体系形式及配套系杂交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对我国已家养 5代及 5代以上、并已人工育成品种品系或类型的马鹿和梅花鹿的现代育种方向、繁育体系形式及配套系杂交进行了较为全面地阐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蛋鸡主要性状的遗传特点,确定合理的育种目标。充分利用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保持性状间的综合平衡。通过合理的选种、选配,提高蛋鸡生产性能。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品系繁育。经过配合力测定,筛选出优秀的配套品系。组建不同类型的鸡场,确立它们之间的育种协作关系,形成高效运作的一体化良种繁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郏县红牛肉用性状的高效选育,分析了郏县红牛种质资源特性与现状,综述了郏县红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与成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郏县红牛高效选育的实施和措施。首先必须坚持进行郏县红牛的本品种选育,其次是利用已取得的在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展高效选育。在选育和扩群的基础上提出了郏县红牛遗传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宋福仁 《蜜蜂杂志》2011,31(4):22-22
首先要解释一下标题,“仿生学育王法”是模仿蜜蜂生物学特性,把各蜂群都育王,这样育出来的蜂王质量好、成功率高,做好了能达到百分之百省工、省事。  相似文献   

18.
19.
三河牛为内蒙古自治区培育的乳肉兼用品种,适应高寒气候,放牧性能好,牛奶质量高.介绍了三河牛品种形成、体型外貌、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情况,并提出了三河牛向草地奶牛发展的优势、发展前景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