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随着木材综合利用的发展,木材产品结构改革势在必行。现就怎样扩大木材产品结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1、简化材种根据水泥电柱、水泥枕木、水泥灌注桩等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议取消国标GB142—58规定中的电柱、桩木和部颁标准LY102—60中的造纸材等三个直接使用原木的材种。这样,可增加“靠山制材,就地加工”的原料来源,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还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修订的《原木检验》GB/T144—2003国家标准,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原木检验》新标准是原木产品检验主要的基础标准,是原木检验工作中最常用而又关键的技术标准。修订后的《原木检验》新标准对原木的尺寸检量、尺寸进位、材质、平定方法等内容部作了新的改革,修改的幅度较大.特别是尺寸检墨、尺寸进位方法与原标准有着明显区别。为使新的《原木检验》标准在全区范围及时贯彻实施.确保我区木材生产经营中木材检量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小径材的划分小径材在木材生产、利用和贸易中虽经常使用,但仍是一个比较笼统的专业名词。1.小径材的含义国家标准和文献中,对小径材的定义尚不统一。(1) 国家标准GB 4814—84原木材积表中,把检尺径4~12cm的原木称为“小径原木”。(2) GB 5039—84规定杉原条检尺径8~14cm的为“小径原条”,对检尺径8cm以下原条,未作任何规定。  相似文献   

4.
关放 《林业科技》2011,36(6):42-43
《次加工原木》标准已通过审查,将于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加工原木》标准是由LY/T1369—1999《次加工原木》和LY/T1505—1999《东北、内蒙古地区次加工原木》两项标准合并修订而成。合并修订主要考虑在全国范围内《次加工原木》标准应是一个统一标准,有利于全国次加工原木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同时解决...  相似文献   

5.
木讯 《国际木业》2009,39(2):17-19
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木和锯材,从数量来看,其中1/2的原木和1/4的锯材都是通过边境贸易(简称边贸,下同)形式进口的,2008年这种情况基本没有改变。但是与往年我国边贸进口原木、锯材数量一直呈20%左右的递增速度相比,从国家海关1—10月份的统计数据来看(见附表),  相似文献   

6.
李晓琴  周丹  杨丽 《林业科技》2002,27(2):55-56
GB/ T1 4 4- 1 995《原木检验》标准自1 996年实施以来 ,对全国木材生产 ,原木产品的检验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该标准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而适时 ,适当的对该标准进行修改和补充 ,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则是管理部门和生产企业所关注的问题。下面仅就原木检尺径采用 1 cm进级的问题加以探讨。现行标准规定 ,短径 2 6 cm以上 ,其长短径之差为 4 cm以上者 ,以其长短径的平均数、经进舍后的检尺径一律改为 2 cm平均。检尺径自 1 8cm以下的原木改为 1 cm进位。实际尺寸不足 1 cm时 ,足…  相似文献   

7.
全面介绍了GB/T 11717《造纸用原木》国家标准修订内容,并就修订过程和依据予以解读,从而有利于标准使用者全面深入了解标准的修订过程和修订内容,以便结合实际科学利用,使标准更适用于造纸用原木的生产、流通及监督检验领域。  相似文献   

8.
《林业工作参考》2009,(1):40-48
本标准代替GB15968-1995《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本标准与GB15968-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对标准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9.
关放 《林业科技》2004,29(6):44-45
国家标准GB/T144-2003《原木检验》已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次《原木检验》标准的修订采用了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修订、新增的内容较多。因此,在执行新标准时,可能会在理解新标准部分内容上有一定困难,现对执行新标准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一阐述,仅供使用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瑞典每年约有6,000万立方米木材从伐区运出,主要是靠汽车,95%以原木形式运到工厂,5%是原条.原木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便于使用高效率的液压装载机;原木长度标准,又能增加每车载量.瑞典全国现有6,000辆载重汽车,用于木材运输的1972年有3,000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对原木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中国原木进口量加速扩大。为有效提高中国原木的自给量,保证中国的木材供给安全,中国推行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文中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通过CGTM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估计中国原木供给方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中国原木供需量和净进口贸易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林权改革政策对原木供给有积极促进作用,但由于供给的增长幅度并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原木的净进口量还将继续增加,进口原木市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GB/T15036.1—2009《实木地板第1部分:技术要求》、GB/T15036.2—2009《实木地板第2部分:检验方法》标准的修订内容,并从实施《实木地板》标准和促进地板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角度对两个标准的修订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今年第1季度,我国南京海关和上海海关进口的原木和锯材数量分居全国第1名。今年1—3月份,从南京海关进口原木数量为2 308 074 m~3、价值金额为463 061 368美元;分别占全部进口原木总量和价值金额的30.15%和36.33%。进口原木数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南京、满洲里和哈尔滨海关;另外在进口价值金额上,也与进口数量排序相同。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从内生自组织结构、国家属性以及其他关系网络等视角,利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对原木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具体来看,国家经济规模是影响原木贸易网络中核心—半边缘—边缘特征的最主要因素,是推动一国成为原木贸易网络核心国家的主要力量。其中,经济规模排名中等国家之间原木贸易关系较为密切。从关系网络来看,原木贸易国家之间地理临近、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共同官方语言都极大地推动了原木贸易关系的形成;从制度属性来看,政治属性中国家政治稳定程度、政府效能和监管质量对原木贸易关系影响程度最高,经济属性中贸易自由度影响程度最高,法律属性中法律完备度和产权保护度对原木贸易关系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资源属性中森林资源禀赋越高的国家越容易形成贸易关系,同时森林认证的影响程度正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直接使用原木》、《加工用原木》等二十三项木材标准(其中国标7项、部标16项),对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满足使用需要,起了一定作用。但是,我国现行的原木标准已实行二十多年。由于标令过长,结构老化,很不适应当前产需情况。《普通锯材标准》虽然1979年修改过一次,  相似文献   

16.
2005—2014年国际原木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2005—2014年世界120个国家(地区)原木进出口贸易数据,对国际原木贸易网络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及核心节点等指标进行计算,对国际原木贸易网络核心—边缘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木贸易的发展受到世界经济形势和政府原木进出口政策的显著影响;大部分国家(地区)原木贸易伙伴少、贸易量小,只有少数贸易伙伴较多、贸易量大;美国一直是原木进出口贸易的核心国家,德国是后加入的核心国家,属于金砖国家的中国、印度发展迅速,中国在2011年跻身核心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18年第9号),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GB/T 234711-2018《浸渍纸层压秸秆复合地板》、GB/T 36407-2018《机械应力分级锯材》、GB/T 36408-2018《木结构用单板层积材》和GB/T 117177-2018《造纸用原木》等四项国家标准,将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对我国边贸进口木材市场影响未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木和锯材,从数量来看,其中1/2的原木和1/4的锯材都是通过边境贸易(简称边贸,下同)形式进口的,2008年这种情况基本没有改变.但是与往年我国边贸进口原木、锯材数量一直呈20%左右的递增速度相比,从国家海关1-10月份的统计数据来看(见附表),可以肯定2008年进口格局将是原木进口数量大幅减少,锯材进口数量反而以较大幅度增加.但从总量上考察,发生在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对我国2008年边贸进口木材市场影响并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9.
据海关资料分析:2004年1—5月从非洲进口的原木因受运价上升和欧元坚挺的影响,进口数量降幅较大,减少了55.5万立方米,同比下降44.9%。从加蓬、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利比里亚、莫桑比克等国家进口量降幅在35%以上,仅刚果和坦桑尼亚进口量有所增长。从大洋洲的进口量减少44万立方米,降幅29.3%,主要是从新西兰进口原木大幅下降。新西兰在2003年是我国第三大原木进口国,进口量达192万立方米,占我国原木进口总量比重达7.5%。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海运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上进口俄罗斯原木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锋 《国际木业》2007,37(1):46-46
与去年同期相比,2006年1—7月,中国从海上进口的俄罗斯原木增加了22%,达158万m^3。70%的进口原木通过江苏省太仓港(100万m^3)、山东省的岚山港,以及浙江省的一些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