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普通东大四号粉为原料,采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混合发酵生产面粉乳酸饮料,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面粉乳酸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面粉浆25%、酸牛奶15%、白砂糖11%、稳定剂0.5%。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籽粉为试验材料,以菊芋粉为对比材料,研究葡萄籽粉在牛乳中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研制抗氧化酸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牛乳中加入葡萄籽粉,凝乳时间有所缩短,葡萄籽粉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无抑制作用,3.0%葡萄籽粉添加量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脱脂牦牛乳为试验材料,发酵3.5 h滴定酸度为试验指标,在不同菌种最佳组合方式筛选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研究了4株筛自牧区、发酵性能优良的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MGD1-3)、嗜热链球菌(MGB39-5)、嗜热链球菌(G81-1)、植物乳杆菌(BM5152)不同接种比例对牧区奶干渣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得到最优组合式发酵剂为:MGD1-3体积分数3.06%、MGB39-5体积分数0.64%、G81-1体积分数0.55%、BM5152体积分数2.04%,滴定酸度为75.87°T。为了便于实际操作,确定最终体积接种比为:MGD1-3∶MGB39-5∶G81-1∶BM5152=30∶6∶5∶20,接种量体积分数为6.0%,该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试验,得到滴定酸度平均值为74.21°T;将接种优化后组合式发酵剂制成的奶干渣(试验组)与牧区采集奶干渣(对照组)进行感官与理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该组合式发酵剂发酵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4.
研究利用固定化乳酸菌技术连续发酵生产大豆酸乳的工艺条件。针对豆乳具有的豆腥味探讨豆乳脱腥方法。确定固定化乳酸菌发酵大豆酸乳最佳工艺条件为: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比例2∶1,接种量5%,蔗糖添加量8%,豆乳和牛乳比例1∶2。在此工艺条件下,采用连续发酵方法,能够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营养型大豆酸乳。  相似文献   

5.
以普通东大四号粉为原料,采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混合发酵生产面粉乳酸饮料,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面粉乳酸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面粉浆25%、酸牛奶15%、白砂糖11%、稳定剂0.5%。  相似文献   

6.
以香梨、脱脂牛乳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菌为发酵剂,制备一款具有焦香味和梨香味的香梨褐色酸奶。以酸度、黏度、pH值及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选择出最优加工工艺。通过试验分析得出香梨褐色酸奶的最佳工艺为:香梨汁添加量8 %、白砂糖添加量4 %、发酵剂添加量0.30 %、发酵时间7 h、发酵温度43 ℃,此条件下制得的香梨褐色酸奶,焦香味、梨香味十足,口感最佳,感官评分值最高为90分。  相似文献   

7.
用鲜牛奶和胡萝卜汁为主要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研制出营养型、保健型胡箩卜汁酸奶。试验以胡萝卜汁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绵白糖含量、发酵时间为4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选择出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胡萝卜汁添加量为15%,接种量为3%(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1,绵白糖用量为8%,发酵时间为5h,所制得酸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苹果汁中结合态多酚变为游离态多酚,提高苹果汁的功能性多酚单体含量,利用嗜酸乳杆菌6005、植物乳杆菌21805和发酵乳杆菌21828混菌发酵复合苹果汁,分析苹果汁发酵过程中活菌数及理化成分变化,建立混菌生长和总酚酸变化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混合益生菌在复合苹果汁中生长良好,活菌数达到2.68×108CFU/mL,发酵过程中总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上升,总酚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绿原酸及没食子酸等功能性酚酸类多酚单体含量增加;建立了复合益生菌发酵苹果汁的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和总酚酸增加量变化动力学模型,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小于10%,说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混合益生菌发酵苹果汁中总酚酸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胡博  教戈  梁金钟 《农业工程》2014,4(5):66-69
对分离到的鼠李糖乳杆菌L7-13菌株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扩大鼠李糖乳杆菌(H0107)在微生态制剂方面的应用,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通过建立小鼠便秘模型来评价其通便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鼠李糖乳杆菌安全性高,2.8 g/kg剂量下连续灌胃7 d无毒性反应,且对便秘模型有一定的通便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乳清培养基中乳链球菌P-99的细胞生长和乳链菌肽合成特性,采用正交试验对乳清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和磷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乳链球菌P-99能够在没有添加物的乳清培养基中生长并合成乳链菌肽,其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可以分别用Monod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拟合。培养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乳清发酵培养基中添加19g/L乳糖、0.8g/L甘氨酸、0.45g/LKH2PO4时,乳链菌肽的合成量提高了31.7%。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沙棘蓝莓复合格瓦斯饮料配比如下:发酵液中沙棘与蓝莓果汁12%添加量,3:2比例处理表现最佳,玉米粉添加量为9%时可以达到设计要求,较经济、易处理。安琪干酵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链球菌比例3:1:1、总添加量5%,复合发酵结果表现最佳,其发酵工艺L9(3^4)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影响发酵工艺因素主次为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初始pH值,最佳组合为接种量3×10^-4、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15h、初始pH值3.5,验证最佳组合的产品感官评分值为92.7,产品表现优级。  相似文献   

13.
马岩  郭靖 《农业机械》2012,(3):120-123
本文主要探讨通过不同剂量低聚果糖对生理菌群的影响,为研制以低聚果糖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连续灌胃昆明小鼠不同剂量低聚果糖7d和14d,研究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肠内生理菌群中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及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变化情况。连续给予小鼠低聚果糖7d,高剂量组可增加双歧杆菌数量,而低和中剂量组数量变化不明显;低、中和高剂量组肠杆菌数量均无明显变化。连续灌胃14d中、高剂量组可极显著增加双歧杆菌数量、高剂量组可显著增加乳杆菌数量、降低肠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其他剂量组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藏灵菇发酵乳功能性及藏灵菇中益生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晓云  王昕  付丽丽  王茜 《农业机械》2012,(24):145-148
藏灵菇含多种可共生的微生物,包括乳酸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啤酒酵母等益生菌。用藏灵菇发酵得到的乳制品营养丰富,有改善肠道微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胆固醇和抗癌等保健作用,因此藏灵菇一直是乳品生产中研究的热点。藏灵菇作为天然的共生菌,菌种间没有拮抗作用,但其菌相极易失衡,菌粒的回收和清洗再利用过程繁琐,限制了其在工业化生产的应用。研究藏灵菇的菌相和藏灵菇发酵乳品的功能性,探讨藏灵菇发酵乳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将有利于功能性乳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酿酒酵母与乳杆菌的共培养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中,以5株酿酒酵母和6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法分别检测酿酒酵母与乳杆菌的共培养及酿酒酵母代谢物对乳杆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5株酿酒酵母与乳杆菌共培养均能促进乳杆菌的生长,但对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各不相同,共培养组E+1、E+3及B+3中酿酒酵母能够显著促进乳杆菌生物膜的形成,而B+1、D+9及E+9组酿酒酵母能够显著抑制乳杆菌生物膜的形成(抑制率达80%及以上);5株酿酒酵母代谢物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不大,但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乳杆菌生物膜的形成,其中酿酒酵母B对乳杆菌38生物膜的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而酿酒酵母B、D对乳杆菌17生物膜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4株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的植物乳杆菌进行一系列试验,旨在建立筛选具有降血清胆固醇功能益生菌的体外模型.通过比较,得到1株植物乳杆菌LP1103,它在pH2.5~11.6范围内均可生长,能够耐受0.3%的胆盐,并能抑制常见致病菌.LP1103对HT-29细胞有良好的粘附性,可作为微生态制剂和酸奶发酵剂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7.
植物乳杆菌生长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植物乳杆菌在静置条件下的生长条件,以植物乳杆菌为试材,采用摇瓶发酵试验方法,探讨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接种量对菌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7.0~7.3,培养温度37~40℃,接种量5%(V/V),发酵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培养,活菌数可达9.47×10<'9> cfu/mL.培养条件优化后,得到的活菌数是基础培养基的1.8倍.  相似文献   

18.
霍秀红 《农业机械》2012,(9):128-131
活菌数是功能性低脂干酪的重要指标,本文就发酵剂对功能性低脂干酪活菌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控制发酵剂种类及添加量而使干酪最终活菌数达到功能性食品的标准。通过对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选择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1∶1)两种菌混合发酵剂为最适发酵剂,混合发酵剂添加量为6%时,干酪活菌数能达到107CFU/mL,符合功能性低脂干酪的活菌数要求,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嗜热甲烷杆菌TH—6菌株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杭州长征化工厂酒精发酵废醪槽底部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嗜热自养产甲烷杆菌,细胞呈长杆状,不运动,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胞单个或成对排列,有时出现3-5个以上细胞相连的丝状体,杆状细胞大小为0.5—0.6×2.0—4.0μm,但丝状体可长达10—27μm或更长。在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细胞最小倍增时间为3.2小时。滚管菌落为半透明,灰白色,近似圆形。落射荧光显微镜检查呈蓝绿色荧光。分离物只利用H_2/CO_2生长和产甲烷,不需要酵母膏,但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分别添加酵母膏、胰酶解酪蛋白和瘤胃液后能刺激该菌生长和提高甲烷量。生长和产甲烷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7.0。根据形态和生理性状的研究,分离菌株暂定为嗜热自养甲烷杆菌TH-6菌株(Methanobacteriumthermoautotrophicum TH—6strain)。  相似文献   

20.
一株近海沉积物中产甲烷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仇天雷  承磊  罗辉  张辉  吴晓磊  邓宇 《中国沼气》2007,25(2):3-6,10
从胶州湾浅海沉积物中分离出一株嗜热自养产甲烷杆菌JZTM,直径0.3~0.5 μm,长3~6 μm,具有弯曲和直杆微弯两种形态,单生、成对、少数成串.能够利用H2/C02和甲酸盐生长,不利用甲醇、三甲胺、乙酸和二级醇类.最适生长温度60℃,最适盐浓度0.5%~1.5%,最适pH为6.5~7.0,酵母膏刺激生长.菌株JZTM与标准株M.thermautotrophicus strain delt H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