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灰色关联理论中的灰色分析法对吉林省 1 998~ 1 999年中晚熟组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中的 8个品种的 8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是 :穗粒重、穗行数、穗位、株高、百株穗数、百粒重、秃尖、穗长。通过分析找出了各产量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 ,为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选育中的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灰色理论在玉米中晚熟品种综合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建迎 《杂粮作物》2001,21(5):15-17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辽宁省2000年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的14个玉米杂交种的8个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联度大小顺序为:株高、百粒重、秃尖、穗位、穗长、生育期、穗粒重、穗行数。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法,通过对夏玉米10个单交种的7个数量性状与子粒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叶数>行粒数>株高>穗长>百粒重>穗行数.目的为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玉米杂交种穗部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玉米杂交种单穗粒重最为相关的性状是穗粒数.与单穗粒重关联度高的还有穗长、行粒数、粒深等,而其他几个穗部性状如轴粗、穗行数、穗粗、百粒重、秃尖、粒厚等与其关联度也较高。玉米杂交种穗部产量性状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四川省玉米区试2005年平丘1~4组参试的40个玉米新组合及相应对照分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单穗粒重>株高>穗位高>出籽率>穗长>适应度>穗行数>百粒重>抗倒伏>CV值>生育期>行粒数,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是单穗粒重、株高、穗位高、出籽率和穗长等。选育玉米杂交种时,在保证适当的株高和穗位高的前提下,要注重单穗粒重、出籽率、适应性、长穗和多行的选择,同时不要忽略百粒重和抗倒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春谷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成元 《杂粮作物》2002,22(5):259-26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1998-2000年中国北部高原七省区春谷联合区域试验中晚熟区组7个品种的8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出谷率、谷草比、单株粒重、单株穗重、千粒重、株草重、株高、穗长。通过分析指出各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本区谷子育种中的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杂交组合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玉米自交系组合的子粒产量与9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是由多种因素控制的,农艺性状中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抽丝期>百粒重>穗粗>株高>出籽率>穗行数>穗长。  相似文献   

8.
20年间吉林省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吉林省1987~2007年审(认)定玉米品种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年间晚熟、中晚熟玉米品种审定最多,占总数的59%;早熟和中早熟审定最少。相关分析显示,吉林省玉米产量与生育期、单穗粒重、株高呈极显著高度正相关,与百粒重和穗位高达到显著中度相关,与穗长和穗行数无显著相关。20年间玉米的产量、生育期、单穗粒重、百粒重、株高和穗位高发生变化,且不同熟期变化不同,穗长和穗行数则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选用部分黄淮海玉米生态区的10个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通过对各杂交种的产量和综合农艺性状的分析,选出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杂交种登海602、先玉335、郑单958等。通过对百粒重、出子率、株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百粒重(P=0.9665)、行粒数(P=0.8946)、株高(P=0.4419)、出子率(P=0.3101)、穗行数(P=-0.5690)、穗长(P=-0.6927)。说明提高百粒重、增加行粒数和株高、提高出子率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黄淮海玉米生态区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8个含非洲血缘的玉米杂交种主要穗部性状与其单株产量之间了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各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关系由大到小依次为百粒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穗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穗部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百粒重、穗长、穗行数、穗粗、行粒数。因此,为了获得含非洲血缘的高产玉米杂交种,应着重选择百粒重较大、穗长较长和穗行数较多的基因型,而对于穗粗和行粒数的选择标准可以放宽。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0个玉米杂交种的6个相关因素与子粒产量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相关因素的关联次大小顺序为:生育期γ1>抽丝或γ2>穗长γ3>穗粗γ4>百粒重γ6>粒行数γ5,明确了各因素对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和主次关系。玉米子粒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生育期、抽丝期、穗长等主要因素。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不同年代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杂种优势与亲本产量和杂交种产量的相关关系,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产量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茎秆强度、穗长、穗粗与产量呈正相关,植株较高、穗位较高、穗较长较粗的杂交种产量一般比较高,通过对这几个性状进行选择可以显著提高杂交种的产量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说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穗位高穗长穗粗株高茎秆强度出籽率穗行数百粒重。穗位高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在选择时应着重对穗位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王立秋 《玉米科学》1997,5(4):023-025
本文通过对10个玉米单交种9个数量性状与子粒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叶数r1>抽丝期r2>行粒数r3>株高r4>穗位高r5>穗长r6>穗粗r7>百粒重r8>穗行数r9.说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叶数、抽丝期、行粒数、株高等主要性状.为高产  相似文献   

14.
玉米花期耐高温品种的筛选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以30个黄淮海地区主栽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高温对不同玉米杂交种的形态、叶片生理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筛选玉米杂交种花期耐热性评价指标,对30个玉米杂交种花期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温胁迫阻碍了玉米雌雄穗的分化,造成植株生长中心转移,且不同基因型玉米间存在显著差异。高温处理后,穗位叶片变薄,其比叶重、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有所下降,穗位叶片浸泡液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高温胁迫使玉米果穗行粒数明显减少,百粒重及子粒产量显著下降。综合不同品种各性状耐热系数的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得出,产量、百粒重、穗长、穗粗和结实率可作为评价玉米杂交种花期耐热性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对鲁南地区种植的18个玉米品种的产量与9项主要农艺性状作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农艺性状对玉米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出籽率>百粒重>行粒数>穗行数>穗长>穗粗>穗位>株高>秃尖,其中,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为出籽率(0.9412)、百粒重(0.9309)、行粒数(0.9284)、穗行数(0.9165)、穗长(0.9147)、穗粗(0.9143);其次为穗位(0.9039)、株高(0.9003);秃尖(0.5359)与玉米产量的相关性最小。  相似文献   

16.
灰色综合评判法在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对12个食用向日葵三系杂交种进行了10个主要性状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最后得出结论为:各性状在评价杂交种优劣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产量、盘径、株高、叶数、茎粗、粒长、结实率、百粒重、粒宽、生育期。为选育食葵杂交种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20个玉米杂交种(组合)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产量与几个产量因子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其关联度(即与产量关系密切程度)顺序为:穗长〉百粒重〉穗粗〉生育日数〉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在本生态区内欲获得高产的玉米杂交种选择原则应是长穗型,大粒型,果穗粗但轴要细,穗行数不一定多,同时应注意生育期和株型。  相似文献   

18.
玉米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省晚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顺序依次为:千粒重>穗长>生育期>秃尖>穗行数>株高>行粒数。  相似文献   

19.
玉米杂交种产量及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雁  王江民 《作物研究》1997,11(4):20-22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1个玉米杂交种的11个与产量相关的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其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粗、株高、穗行数、穗长、穗位高、抽丝至成熟期天数、全生育期、出苗至抽丝期天数、百粒重、出籽率。为进一步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判别尺度。  相似文献   

20.
以15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通过穗部7个性状与小区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对玉米产量与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实长、出子率、穗长、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较大:出子率、结实长、百粒重、穗长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也较大。由此可知.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出子率、结实长和百粒重,提高出子率和百粒重,增加结实长.并兼顾其他穗部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