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所致的仔猪黄、白痢在我国广大养殖地区流行十分广泛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即使是病愈存活的仔猪 ,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指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1~ 5] 。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大肠杆菌菌毛K88ac抗原基因与肠毒素ST1和LTB 基因融合在一起 ,获得了高效表达K88ac -ST1-LTB 融合蛋白的基因工程菌株 ,所表达的产物[7] ,既保持了K88ac菌毛抗原和LTB肠毒素良好的免疫原性 ,又赋予了ST1的免疫原性 ,同时在构建过程中 ,通过定点突变使ST1丧失了原有生物毒性 ,这…  相似文献   

2.
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黄、白痢 ,在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广大养猪地区流行十分严重 ,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即使是病愈存活的仔猪 ,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黄、白痢的药物治疗不但价格昂贵、费工费力 ,而且效果不好 ,更因致病菌的抗药菌株日趋增多 ,用药往往无效 ,因而免疫预防是控制这类疫病的最佳选择[1,2 ] 。我们在原来研究ST1-LTB 双价基因工程灭活苗的基础上[3 ] ,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大肠杆菌菌毛K88ac抗原基因与肠毒素ST1突变基因和LTB …  相似文献   

3.
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黄、白痢 ,在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广大养猪地区流行十分严重 ,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即使是病愈存活的仔猪 ,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黄、白痢的药物治疗不但价格昂贵、费工费力 ,而且效果不好 ;更因致病菌的抗药菌株日趋增多 ,用药往往无效 ,因而免疫预防是控制这类疫病的最佳选择[1,2 ] 。我们在原来从事ST1-LTB 双价基因工程灭活苗的基础上[3~ 6] ,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大肠杆菌菌毛K88ac抗原基因与肠毒素ST1和LTB 基因…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Ⅰ和HindⅢ双酶切含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质粒pXSLT1,回收0.84kb的ST1-LTB融合基因,再将载体pET-28b(+)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其与ST1-LTB融合基因连接,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EcoRⅠ,HindⅢ,BamHⅠ酶切反应鉴定重组子质粒,得到了理想重组质粒pXET-SLT1。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BamHI和HindⅢ双酶切含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B)基因的质粒pXLT1-1,回收505bp的LTB基因片段,再用BamHI和HindⅢ双酶切含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ST1)基因的质粒pXST1,与上述回收的LTB基因片段连接,转化至受体菌JM109中。经EcoRI、BamHI、HindⅢ酶切反应鉴定重组子质粒,得到了理想重组子质粒pXSLT1。ELISA检测到了ST1-LTB融合蛋白,而且该融合蛋白无天然ST1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6.
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蛋白工程菌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15MLD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K88ac,ST+,LT+)的攻击。用提取的包涵体免疫家兔后,采集的血清能够中和天然ST1的毒性。这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7.
重组菌株BL21(DE3)(pXETSLT1)经IPTG诱导后,其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可以高效表达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 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3.21% ,而且已失去天然ST1肠毒素生物毒性。用从IPTG 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1.5MLD 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K88ac,ST+ ,LT+ )的攻击。用提取的包涵体免疫家兔后,采集的血清能够中和天然ST1肠毒素的毒性。这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含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质粒pXSLT1,回收084kb的ST1—LTB融合基因,再将载体pET—28b(+)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其与ST1—LTB融合基因连接,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EcoRⅠ、HindⅢ、BamHⅠ酶切反应鉴定重组子质粒,得到了理想重组质粒pXETSLT1。重组菌株BL21(DE3)(pXETSLT1)经IPTG诱导后,其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可以高效表达ST1—LTB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321%,而且无天然ST1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9.
猪霍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K88ac、LT(A~-B~+)二联基因工程菌对仔猪的免疫保护试验陈陆平(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长春130111)韩文瑜,梁焕春(农牧大学基础部)将表达大肠杆菌K88ac、LT(A-B+)的双表达质粒,导入猪霍乱沙门氏菌弱毒疫苗株构建...  相似文献   

10.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所致的仔猪黄、白痢在我国广大养殖地区流行十分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即便是病愈存活的仔猪,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指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大肠杆菌菌毛K88ac抗原基因与肠毒素ST1和LTB基因融合在一起,获得了高效表达K88ac-ST1-LTB融合蛋白的基因工程菌株,所表达的产物,既保持了K88ac菌毛抗原和LTB肠毒素良好的免疫原性,又赋予了ST1的免疫原性,同时在构建过程中,通过定点突变使ST1丧失了原有的生物毒性,这样就可以从菌毛和肠毒素两种途径来达到免疫预防的目的[6].本试验对用于生产仔猪大肠杆菌K88ac-ST1-LTB三价基因工程灭活苗的基因工程菌株BL21(DE3)(pXKST3LT5)菌种的使用限定代次及保存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研制仔猪大肠杆菌K88ac-ST1-LTB三价基因工程灭活苗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1)是引起幼畜腹泻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其结构基因编码19个氨基酸,无免疫原性。作者以pSLM004工程菌株为始发菌株,亚克隆ST1基因,并将ST1基因分别重组到能有效表达K99菌毛抗原的pGK99之K99基因(pSK219)和pUC18多克隆位点中(pXST系列)。从而成功构建了能表达ST1-K99两种抗原的工程菌苗候选株pSK219以及能表达ST1抗原的工程菌株pXST  相似文献   

12.
用K88-LTB双价工程菌苗免疫妊娠后期母,然后采用酸性a-醋酸萘酯酶染色试验检测了实验母猪外周血ANAE^+T细胞动态变化。结果表明:K88-LTB双价工程菌苗免疫母猪后,其新生仔猪的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大幅度降低。免疫母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辅助性T细胞参与了体液免疫应签反应的辅助与调控,即K88-LTB可以激发T细胞辅助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3.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Bg1Ⅱ双酶切质粒pBST2-6,获得了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Ⅰ(ST1)基因,再将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载体pUC18用BamHI酶切、碱性磷酸酶处理,然后与ST1基因通过T4DNA连接酶连接,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共筛选出53个ST1基因探针杂交阳性的重组子,对其中一个重组子DH5α(pXST1)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ST1含有2个正向串连在一起的ST1基因,而且融合在LacZ基因的上游,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又DH5α(pXST1)菌株能在含X-Gal的LB平板上长成蓝色菌落,而且ELISA也检测到ST1融合蛋白,这表明该菌株能表达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大肠杆菌ST1—β-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免疫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菌株DH5α(pXST1)安全无毒,表达的ST1融合蛋白能够诱发BALB/c鼠产生抗体,该抗体具有中和天然ST1肠毒素的毒性作用,这表明DH5α(pXT1)可以作为预防幼畜腹泻的菌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4.
将构建的pBST2~6工程菌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BglⅡ酶切,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电洗脱,回收147bp的目的ST1基因。随之将该基因分别重组到能有效表达K99菌毛抗原和LacZ酶的pGK99之K99基因BglⅡ位点和pUC18的BamHI位点中。通过ST1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特定酶切分析及DNA序列分析,筛选并鉴定出了理想重组子,从而构建出了能分别表达ST1融合基因产物的工程菌株pSK219和pXST1。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1—LacZ融合基因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含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1基因的质粒pBST2-6和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载体PUC18,构建成ST1-LACZ融合基因。将质粒pBST2-6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BgIII消化、碱性磷酸酶处理,最后将处理好的PUC18 DNA与147 bpST1 DNA通过T4DNA连接酶进行粘性末端连接,转化不受体菌DH5A中。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共筛选出53个为ST1基因探针杂交  相似文献   

16.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菌对耐热怀肠毒素I(ST1)-β-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基因工程菌株coli DH5α(pXST1)经乳鼠灌胃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采用超声波粉碎法裂解菌体,再辅以氢氧化铝胶制备抗原,免疫接种BALB/c鼠,获得抗融全蛋白抗体,乳鼠灌胃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抗体能中和天然ST1肠毒素活性,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以该菌株免疫的雌性BALB/c鼠产下的乳鼠吮吸初乳后,能够抵抗1个鼠活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复合引物扩增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对合成的不同寡核苷酸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基因;两对引物从ETECLT和ST基因中分别扩增出314bp,237bp的DNA片段,均能与相应的LT和ST基因探针杂交。LT扩增产物(314bp)和ST扩增产物(237bp)分别和SmaⅠ和HincⅡ酶切后,产生190bp和124bp,147bp和90bp的DNA片段。同一扩增反应中应用LT和ST复合引物进行扩增,3种基因型LT、ST和LTSTETEC从样品中鉴定出。109份动物腹泻粪样分别用PCR,核酸杂交和ELIS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CR是最为灵敏和快速的测定ETEC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构建的重组质粒pXST1(含有耐热性肠毒素ST1和LacZ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质粒中含有2个正向串联在一起的ST1基因,且融合在LacZ基因的上游,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免疫学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DH5α(pXST1)重组菌株安全无毒。该重组菌株表达的ST1融合蛋白能够诱发BALB/c鼠产生抗体,且抗体能中和天然肠毒素ST1活性,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由此表明,DH5α(pXST1)工程菌株可作为预防幼畜腹泻的菌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9.
本场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苏太猪扩繁场 ,现有能繁苏太母猪 52 8头 ,苏太种公猪 1 0头。近年来采用仔猪黄痢基因工程五价苗免疫母猪 ,乳猪成活率不断提高。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的一种传染病。引起仔猪黄白痢的肠毒性大肠杆菌对诱发腹泻的粘附因子主要有K88、K99、987P、F4 1、LTB等。而目前多数疫苗仅含有K88、K99两种因子。为了验证仔猪黄痢基因工程五价苗 (以下简称五价苗 )的效果 ,1 999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6月在我场进行本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疫苗 :为不带毒素的K8…  相似文献   

20.
用内切酶SacⅠ和HindⅢ双酶切大肠杆菌质粒pEWD299,回收505bp的LTB基因片段,再将载体pUC18用SacⅠ和HindⅢ双酶切,最后将pUC18DNA与505bp的LTBDNA进行连接,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经SacⅠ/HindⅢ、EcoRⅠ/HindⅢ酶切反应鉴定重组子,得到了理想重组子质粒pXLT1。再将pXLT1进行EcoRⅠ酶切、大肠杆菌聚合酶ⅠKlenow大片段补平、HindⅢ酶切处理,然后与用HicⅡ和HindⅢ酶切的pUC18连接,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经XbaⅠ/HindⅢ酶切反应鉴定重组子,得到了理想重组子质粒pXLT1-1。将质粒pXLT1-1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确定了插入的LTB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向位及其全部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