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水稻生产在我国整体农业生产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尽管水稻的生产方式近年来有了显著的优化和提升,但针对于水资源节约的新理念,还未完全满足要求,水稻种植每年的水资源浪费仍较为严重。水稻机械化覆膜栽培是水稻节水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现阶段技术应用和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了覆膜栽培技术的主要优缺点,并分析了水稻栽培覆膜机械的主要技术和关键结构,强调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一项有效办法,节水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中,农业是用水大户,不论现在和将来,农业灌溉都将是用水大户。为此,要着重研究节约农业用水。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用水较多。因此,研究水稻的节水灌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水稻节水灌溉,在前几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节水灌溉技术,探索节水型灌溉用水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灌溉供水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关系极为密切,常成为水稻水分生理与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我国北方稻区由于水资源不足,加上工业和城市用水量的日益增大,工业和城市用水与农业用水的矛盾十分突出。现在,某些地区水稻生产由原来的水层灌溉逐渐被节水灌溉或旱种栽培所代替,稻作正由水层栽培的生态体系向无水层的旱作栽培体系转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作是一种特殊的栽培方式,北方地区具有发展水稻旱作的优势。为了实现水稻旱作高产、节本、增效的目标,提出优化选择水稻品种的方法,介绍旱作水稻各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早作是一种特殊的栽培方式,北方地区具有发展水稻旱作的优势。为了实现水稻旱作高产、节本、增效的目标.提小优化选择水稻品种的方法,介绍早作水稻各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6.
赵继能 《河北农机》2023,(7):163-165
本文介绍了水稻玉米模式化栽培技术的要点。该技术以节水、节能、增产为目标,通过科学施肥、合理轮作、优化栽培措施等方式,实现了水稻和玉米的高产高效稳产。具体而言,该技术包括了选优土壤、合理施肥、科学调控氮磷钾、合理密植、中耕松土、控制病虫害等措施。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稻田农业节水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湖南攸县、双峰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稻草覆盖免耕结合浅湿灌溉的稻田农业节水栽培配套技术与传统的栽培方法比较 ,能提早和促进水稻分蘖 ,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的积累 ,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晚稻产量达 8790 kg/ hm2 ,增产率达 10 .2 %;同时 ,能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率 ,节约灌溉用水量 ,晚稻田灌水次数减少 40 %,每公顷节约灌水量 112 3.5 m3、节省水稻生产成本 5 10元、纯收入增加 1437元。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2年至2005年共4年在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的专项试验,探讨不同施肥及种植密度条件下水稻的产量、水平衡要素及水分生产率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了水稻强化栽培制度在本地适用的栽培模式及灌溉技术和方法,并在灌区内开展推广应用,为灌区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发展探索一条有益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2年至2005年共四年在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的专项试验,探讨不同施肥及种植密度条件下水稻的产量、水平衡要素及水分生产率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了水稻强化栽培制度在本地适用的栽培模式及灌溉技术和方法,并在灌区内开展推广应用,为灌区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发展探索一条有益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水稻节水灌溉与雨水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降水、调水、弃水以及水稻节水灌溉的分析,论述了充分利用降雨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通过水稻“浅、湿、控”节水灌溉技术试验推广,结合普通淹灌的对比试验,揭示出水稻节水灌溉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对类似地区的节水农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推广应用节水高产水稻和冬小麦控制灌溉技术,并交流农业节水经验,1996年10月上旬,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召集苏、鲁、豫、皖四省及青岛市的70余名水稻技术人员,在山东省济宁市召开了节水灌溉技术交流会议。济宁市府蔡效钦副市长、淮委党组成员总工王玉太、规划院副院长宋国仁及水资源、科教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四省一市的代表交流了农业节水灌溉的经验,参观了鱼台县水稻控制灌溉现场,听取了济宁市节水高产水稻及冬小麦控制灌溉技术的详细介绍。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济宁市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在农业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2.
水利部、国家科委在广西桂林联合召开全国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经验交流会,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普及节水灌溉”的决策,交流水稻节水灌溉经验,在全国水稻种植区大力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节约农业用水,提高粮食产量。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全国各主要种植水稻省区水利厅(局)和科委的代表之外,我们还邀请了部分水利、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学者及新闻界的同志。就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主要讲以下几点:1一年来,节水灌溉普及推广工作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对节水灌溉工作高度重视,提出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并决定“九五…  相似文献   

13.
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从插秧到收获整个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给,才能保证优质高产,所以对水资源的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如何做到节水保高产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利用现实条件,进行综合结水已成为必要的措施,水稻综合节水技术就是改过去粗放灌溉为精细灌溉,在保证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下,推广综合节水措施,减少水稻栽培用水量,最终达到节水增效,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吉祥 《湖南农机》2000,(5):15-15,18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是一项新型高产节水技术。这项技术在水稻种植生产中推广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稻必须水育秧的陈旧观念和落后的操作栽培方法。传统的水育秧方法工序复杂、用工多、耗水量大,遇到低温容易烂芽、烂秧,移栽起秧洗秧劳动强度大,且既浪费种子,又费时。而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省育秧田、节水、增产、增收,对农业资源可有效利用等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1适应性和经济性   (1)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适应农户在露天旱地、菜地、闲置院场及水田加盖农膜育秧。也…  相似文献   

15.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 ,是一项新型高产节水技术。这项技术在水稻种植生产中推广应用 ,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稻必须水育秧的陈旧观念和落后的操作栽培方法。传统的水育秧方法工序复杂、用工多、耗水量大 ,遇到低温容易烂芽、烂秧 ,移栽起秧洗秧劳动强度大 ,既浪费种子 ,又费时。而采用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 ,具有省工、省力、省种、省育秧田、节水、增产、增收 ,对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1 适应性和经济性1 .1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 ,适应农户在露天旱地 ,菜地、闲置院场 ,水田加盖…  相似文献   

16.
推广水稻节水灌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资源贫乏,干旱程度加重,水田面积增长,用水供需矛盾突出及节水灌溉的巨大效益,必须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介绍了普通旱育移植和水稻超稀植栽培条件下的节水灌溉试验成果。同时,介绍了推广水稻节水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及节水灌溉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试论水稻灌溉节水的途径李永和(浙江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我国水稻节水灌溉的现状目前,我国水稻节水灌溉,主要分为水稻旱种(包括轮作等农业措施,以便拦蓄雨水)和水稻控制灌溉两大类。其中控制灌溉是水稻节水灌溉发展的主流。从田间用水管理上分,有浅水灌溉、湿...  相似文献   

18.
工农业用水与水源不足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稻生产的发展。为了开辟节水途径,积极发展水稻生产,我省从1992年开始在水稻栽培上实施节水增产配套技术。三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累计推广面积达1358.6万亩,增产粮谷6.13亿千克,节水914立方米,总增收节支8.92亿元。 “水稻节水增产配套技术”是省稻作所的科技人员经过4年的苦心钻研和大量试验示范取得成功。1985年  相似文献   

19.
水稻人力点播机点播试验情况综述玉林南农机局去年,玉丰牌ZBD—5型水稻人力点播机在十几个县市数干亩稻田点播试验,我地区水电、农机、农业、气象、科委等部门还联合以机点播旱管节水技术上报区水电厅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立项开展试验研究。结果,水稻点播栽培不仅...  相似文献   

20.
黄河断流与节水农业发展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以至今后很长的时期内,水资源紧缺,将是制约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是如此。在水源缺乏的条件下,如何发展工农业生产,如何实现农业的高产、稳产、如何实现高效农业、如何实现节水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阐述了节水农业发展的客观因素,发展节水农业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发展方法以及节水农业应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