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木种子休眠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休眠,是指在充分满足各种发芽条件时,有生命力的种子一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自然现象。处于休眠的种子,种皮坚硬、含水量低,细胞内养分处于难溶态,代谢活动较低。一般将种子休眠划分为三个类型:即强迫休眠、生理休眠和综合休眠。种子生理休眠的机理包括:种果皮的抑制;植物激素的作用;种子的二次休眠;综合因素造成的休眠;分子变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林业科学》2021,57(10)
种子休眠是由外界环境因素或者种子自身遗传特性诱导产生的,是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有利环境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种子休眠与萌发是2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发育状态,具有休眠特性的种子只有休眠解除才可能萌发,种子休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发芽所需的环境。为了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现象有更全面的认识,本文在收集国内外林木种子休眠、休眠解除及萌发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常见林木种子休眠产生的原因以及休眠类型划分系统,探讨休眠产生的机制,阐述内源激素调控种子休眠、阐述光信号调控种子休眠、Ca~(2+)调控种子休眠、基因控制种子休眠、细胞膜变论等学说;概述了种子通过层积处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激素等解除休眠的方法;种子恢复吸胀则表示已进入萌发阶段,其伴随着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层面的复杂变化。同时讨论当前研究的薄弱之处,并提出应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启动转录、基因调控、遗传表达等分子调控机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林木种子休眠解除与萌发机制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为林木种子贮存、苗木繁育、种植推广及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树木种子休眠是植物为了种的生存,适应环境,在长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特性。树木种子的休眠从休眠程度上分为:强迫休眠和长期休眠。引起长期休眠的因素很多,如种皮的机械障碍、含有抑制物质、生理后熟、综合因素的影响。无论哪种休眠都极大影响种子的发芽。在播种育苗或在室内检验种子的品质都需采取措施,克服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的发芽,不同树种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克服种子休眠的方法称为催芽。在实验和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催芽方法:一、浸入催芽法此方法主要是通过不同温度的水在一定时间内浸种,使种子的种皮软化、通气、…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省遂昌县东京野茉莉新鲜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种子透水性、种被机械阻力、离体胚培养、发芽抑制物质提取及种子层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并利用赤霉素(GA3)进行发芽前预处理,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离体胚并无休眠特性,胚外组织中也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尽管种子透水性影响其发芽率,但胚乳和种壳的机械束缚是东京野茉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2)层积后再机械处理可解除种子休眠。休眠能被赤霉素和(或)低温层积处理解除,说明种子同时存在生理抑制,其休眠类型属于综合性休眠。3)贮藏物质在层积过程中的动员与种子萌发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种内可溶性糖含量(R=0.885)、POD活性(R=0.658)与休眠的解除呈显著正相关。4)层积30 d后1 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4%。胚的外覆物控制东京野茉莉的种子休眠,休眠解除的过程伴随种子内代谢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南京椴种子贮藏及发芽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南京椴种子的休眠机理和发芽条件进行了探讨。共设定2个处理:剪破种皮、热水处理(40℃)和3种贮藏方法:室内混沙堆藏、露天坑藏、自然贮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剪破种皮、热水处理都没有发芽,说明南京椴种子的体眠不是种皮限制所引起的。3种贮藏方法的种子都要经过长达近440d的时间,让种子历经低温-高温-低温的变温阶段,均能不同程度地打破种子的休眠,因而认为南京椴种子休眠属于生理休眠。3种贮藏方法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5.23%、4.98%和2.66%。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枫杨种子的休眠原因及其打破休眠的方法,以枫杨成熟种子为材料,对种子透水性、种子浸提物的生物抑制作用、种子催芽处理效果以及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枫杨种子种皮透水性良好,种子浸提液中存在发芽抑制物质,抑制物质的存在是造成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直接埋藏和混雪后埋藏解除枫杨种子休眠的效果不理想;低温层积解除种子休眠效果较好,层积时间达到120d时种子萌发率可以达到89%。温度显著影响枫杨种子的萌发,25℃的恒温条件下种子萌发能力显著高于其它温度条件。结论:枫杨种子不存在物理休眠,属于生理休眠类型,种子需要低温层积处理120d打破休眠,解除休眠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是25℃。  相似文献   

7.
芬氏石栎种子固休眠而不能发芽,造成无法人工栽培。现查明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脐部的种皮和果皮阻碍了通气,使胚不能获得足够氧气而不能萌发。种皮和果皮的阻碍作用,对成熟种子是两者均起作用;对未成熟种子,则主要是果皮,种皮甚至不起作用。当磨穿脐部果皮和种皮后,给予发芽条件,种子就能萌发,一般可获得70—80%的发芽率。胚根若受到一点磨损,不但不影响萌发,而且反可促进多发根,使根系发达。此法不仅证实了种子休眠原因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可作为一种简易有效的催芽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1.引言许多苗圃工作者对种子休眠一词存在着不少混淆和误解的认识。通常把不发芽的种子认为种子已休眠,一般在田间情况下,高品质的种子不发芽,除受虫食为害以外,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种子在苗床中得不到发芽条件的最低要求,并不是由于种子突然变为休眠,误解这一情况,说明许多苗圃  相似文献   

9.
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再干燥脱水贮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再干燥是可行的,干燥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和平均发芽时间没有明显变化;但在5℃条件下再干燥是不可行的,干燥后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显著下降,平均发芽时间明显延长。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再干燥处理后贮藏16个月内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显著变化,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指数显著下降,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延长。已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再干燥贮藏后使用KT、GA3和乙烯利处理对种子的萌发都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木种子的休眠与解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木种子绝大多数都具有休眠现象,主要有生理发育不完全引起的生理休眠、外在不具备萌发基本条件而引起的强迫休眠等,文章叙述了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分类,休眠机理,解除种子休眠的多种措施,以及不同处理对不同树种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林木种子发芽能力的快速测定王枝梅林木种子发芽能力的测定不同于农作物种子。农作物种子预处理简单,发芽容易,且发芽所需时间也短。而有些林木种子具有深休眠性,或种皮坚硬致密,既不透水也不透气,用一般方法处理很难发芽,即使是容易发芽的种子,在实验室内发芽,至...  相似文献   

12.
园林树木种子休眠类型及催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园林主要以绿色植物为主,其中树木是城市生态系中绿色空间的骨架和主体。为了适应城市复杂的立地条件并创造丰富多采的人工和自然景观,需要有数量多、质量好、种类丰富的苗木。所以园林绿化的树种比造林要丰富些。要提高各种树种的场圃发芽势和出苗率,种子催芽处理也是成败的关键。对于强迫休眠的树种子只要满足其萌发所需要适宜温度、水分、氧气、光照等条件,很快就会发芽出土。而对生理休眠的种子即使满足上述条件也不会很快发芽或仅少数发芽,出苗极不整齐。引起种子生理休眠的原因很复杂,对一种种子来说可能有一种原因,也可能有多种,  相似文献   

13.
林木种子播前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省46种林木种子进行播种前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无休眠特性的种子用45℃温水浸种或随采随播,湿沙储藏,其发芽率均较高;具休眠特性的林木种子,可采用60~100℃热水浸种、化学药剂处理、机械擦伤或层积催芽,可破除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4.
低温催芽是解除铅笔柏种子休眠的关键因素,必须达到60d以上,赤霉素浸种有一定辅助作用。大粒铅笔柏种子的休眠程度较深,高浓度赤霉素浸种与低温催芽相结合是解除大粒种子深休眠的有效措施。当低温催芽时间足以解除种子休眠时,高浓度赤霉素浸种能够促进大粒和中粒种子的提早发芽且发芽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锦熟黄杨种子贮藏方法和发芽条件的研究 ,发现黄杨种子既不适合长期干藏 ,更不适合低温湿藏或层积 ,应划归顽拗型种子一类。赤毒素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 ,但不能提高发芽率 ,也不能打破种子的上胚轴休眠 ,黄杨种子的发芽适温为 2 0℃ ,其出苗过程需经过高温——低温——高温的交替变温  相似文献   

16.
阔瓣含笑种子休眠生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阔瓣含笑种子胚形态发育完善,具生理休眠特性。研究表明,内源促进物质缺乏可能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皮透气性差也有一定影响。该种子含水量高,忌干藏。种子在室温下层积80天或用低温(5℃)层积120天可解除休眠。层积期间种子含水量在40—50%可保持种子生活力和解除休眠。另外,种子用300ppm GA_3处理48小时可代替层积。种子适宜的发芽条件是黑暗30℃恒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找到探索有效打破黄瑞香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以黄瑞香种子为试材,研究3种不同层积期、4种不同层积深度以及不同贮藏年限对黄瑞香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 a或2 a对黄瑞香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层积期、不同层积深度对黄瑞香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层积期10月20日发芽率最高,11月9日发芽率最低;层积深度80 cm效果最好,40 cm发芽率最低;黄瑞香种子生理休眠属深度生理休眠。由于各因素间对打破种子休眠无交互作用,因此层积期为1 0月20日至10月30日、层积深度为60~100 cm,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为寻求打破皂荚种子机械休眠的方法,提高皂荚种子的发芽率,采用浓硫酸、开水烫种、开水沸水浴和清水不同方式处理,试验研究了对皂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休眠是导致皂荚种子发芽率低主要原因;浓硫酸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腐蚀打破休眠,但效果不明显;开水沸水浴能打破休眠使种子充分吸水,但沸水浴后导致种子失活无法发芽;100℃开水逐次烫种后能打破种子休眠且保持种子正常发芽,发芽率达到82%。采用开水逐次烫种的方式能显著提高皂荚种子的发芽率,且这种方式较为简单实用,可以在生产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祁连圆柏种子萌发特性及其解除休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 Kom.)种子休眠机制,对祁连圆柏种子进行种皮透水性、胚萌芽抑制物等直接和间接测定及各催芽措施对种子发芽育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圆柏种子发芽极其困难,种壳虽骨质坚硬,但不影响种子的透水性能。祁连圆柏外果皮和果肉、种仁中均存在着影响种子萌发的抑制物质,但不影响种子发芽。种子形态成熟后,进入深度漫长的休眠生理后熟期,才能解除其深度休眠。  相似文献   

20.
冬季要贮藏好林木种子,关键是控制种子的呼吸强度。为此,应综合运用以下四法,保证林木种子贮藏质量。晒种去杂大部分林木种子在贮藏以前都要晒干或阴干。凡种皮坚硬,安全含水量较低,在一般条件下不会迅速降低发芽力的种子,均可利用日光曝晒使种子干燥。大部分针叶树(圆柏除外)、豆科、翅果类及含水量低的蒴果种子等均可用此法。但有些林木种子,如栎类、板栗等,一旦干燥便很快脱水,迅速丧失生命力,因而不适宜晒种。一些种子小、种皮薄、成熟后代谢作用旺盛的种子,如杨、柳、榆、桑等,或含挥发性油脂的种子如花椒等,要摊放在通风良好的室(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