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3.
<正> 家禽的火炕孵化法,是我省农村使用比较广泛的传统孵化方法之一。它设备简单、投资少、效益高、孵化量大、适宜搞商品孵化。其主要孵化方法和操作技术如下: 一、孵化室孵化室要选择密闭、保温性能好、最好是北屋、里外间。里间孵化室、外间火灶兼值班室。 1.火炕。在孵化室内一侧用土坯垒火炕,如孵化量大除中间留出通道外,两侧可各垒一条火炕。火炕要用麦秸泥抹严,烟囱要直通房顶屋外,炕面要热度均匀,不透气、不冒烟。如用砖垒炕,除用麦秸泥抹严外、炕面还要铺上1厘米厚的沙土,以防止炕面温度骤冷骤热。火炕上面要铺芦席。 2,摊架。在火坑的上面要用竹竿、棍棒、苇箔搭成摊架。摊架的高度以1.2米左右,以便于操作。摊架的宽度要比火炕窄,视孵化量的大小,可搭一层或两层。摊架周围用木板或秸秆扎成框架,以防上摊禽蛋滚落,上面要用桑皮纸或棉被铺平,摊架要与墙壁离开一些距离,以保持架面上温度的均匀。  相似文献   

4.
温箱孵化法     
《新农业》1989,(12):5-5
  相似文献   

5.
梁巍  张来琴 《农技服务》1998,(12):27-28
<正> 用塑料热水袋孵化,成本低,热源方便、温度均匀、孵化效果好,适于小批量孵化,利于农户掌握,便于推广运用。下面将塑料热水袋孵化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孵化前的准备 1、孵床的制作 在普通火炕的炕面上,根据孵化数量,用木板或砖做一个  相似文献   

6.
7.
水温平箱孵化法具有设备简单,温度波动小、保温时间长、管理比较方便等优点.在供电不稳定、电价昂贵的地区,自行安装小型水温平箱孵化器,进行各种珍禽蛋的孵化是一种费省效宏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8.
一、水箱与煤油灯结合孵化法 1.孵床设计与制作:①水箱:用0.7毫米镀锌铁皮做成密闭不漏水不漏气的箱子.箱长100厘米,宽80厘米,高10厘米.水箱的一侧靠底接15厘米长的进出水钢管,水箱上面(支蛋面)焊接一个检查水温和灌水时用作排气的钢管.  相似文献   

9.
10.
一、自然孵化法 1.选择体型小、抱窝性强的母鸡代孵,一次可孵种蛋30~40枚。孵化前期,当母鸡离巢吃食时,如果气温较低,应在窝上加盖棉毯等保温。孵化过程中要防止母鸡踏破种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小鼠孵化囊胚细管法和OPS法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鼠孵化囊胚为模型 ,为猪孵化囊胚的冷冻保存摸索适宜的方法和条件 :在 2 5和 37℃条件下 ,用不同含量的玻璃化溶液 (EFS和EDFS) ,对小鼠孵化囊胚实施细管法和OPS法冷冻保存。在 2 5℃条件下 ,细管一步法冷冻保存后的囊胚恢复率仅为 32 5 %~ 74 4 % ,与对照组 (10 0 %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而细管二步法冷冻组用方法C解冻后 ,孵化囊胚恢复率达 87 0 % ,为细管法最佳组 ,但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在 37℃条件下 ,改用OPS法冷冻后 ,以方法A脱出抗冻保护剂 ,孵化囊胚恢复率最高值为 87 2 % (P <0 0 5 )。当采用EDFS30和EDFS4 0对孵化囊胚冷冻保存后 ,以方法C脱出抗冻保护剂 ,恢复率分别高达 97 8%和 93 3% (P >0 0 5 )。利用细管法和OPS法 2种最佳冷冻 -解冻组获得的 133和 15 4枚胚胎 ,分别移植给 12和 10只假妊娠 3~4d的受体母鼠。使 2种冷冻方法均有 6只妊娠 ,各产仔 2 2和 36只 ,产仔率分别为 35 5 %和 39 1% ,与对照组(39 8% )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证明 2种方法对胚胎冷冻后均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绿色、天然的食品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时尚。本地鸡是散落在农村中进行自繁自养的本地品种,由于具有独特的食用风味和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用药少等特点,属于绿色无公害食品,而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制约本地鸡生产量扩大的一大因素是孵化技术跟不上,在农村普遍采用母鸡自孵,大大降低了产蛋率和孵化率。笔者在采访中发现苍南县个别地方采用温水孵化法,孵化率达90%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6.
17.
18.
沼气孵化就是利用沼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实行人工控制进行禽卵孵化的技术。目前可采用沼气孵化技术的除鸡外,还有鸭、鹌鹑等,其在技术上大同小异。现以孵鸡为例介绍沼气孵鸡技术。沼气孵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孵化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极适合小规模(1000枚以内)养殖户采用。1立方米沼气可孵鸡蛋475枚,沼气孵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