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堂 《蔬菜》2010,(1):27-27
乙烯利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增加雌花数量的作用。利用乙烯利促进大棚黄瓜雌花分化,已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增产新技术。但由于生产上一些菜农不能准确掌握施用浓度,常因浓度过高而使幼苗生长停滞,出现花打顶或形成僵苗,严重时生长点干枯死亡。这就是大棚黄瓜生产上常见的乙烯利药害。黄瓜遭受乙烯利药害后的补救措施是:  相似文献   

2.
用乙烯利促进大棚黄瓜幼苗的雌花分化,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但仍有许多菜农往往不能准确掌握用药浓度,造成浓度过高,使幼苗生长停滞,花打顶,形成僵苗,严重时生长点干枯死亡。大棚黄瓜受乙烯利药害的补救措施:1)加强肥水管理。药害发生后,根据药害程度,增施速效性氮肥,同时增加灌水次数,以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2)提高棚内温度。正常的黄瓜幼苗期白天适宜的温度是25~28℃,夜间13~15℃。受害后,白天要提高棚温至30℃,以促进幼苗生长;夜间可保持合适的低温,保证雌花的继续分化。3)喷施赤霉素。黄瓜四叶一心期用乙烯利处理,…  相似文献   

3.
应用激素乙烯利是大栅黄瓜促熟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为了筛选出大棚黄瓜应用乙烯利的浓度,掌握乙烯利的促熟增产规律,于一九七九年在齐市园艺研究所开展了大棚黄瓜应用乙烯利的研究,一九八○年在郊区四个公社、二十三个大队进行了示范,一九八一年列为菜区推广项目之一,应用乙烯利面积占全市大棚黄瓜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四。现将一九七九年的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在夏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叶青 《长江蔬菜》2000,(12):37-39
在黄瓜苗期不同叶龄 ,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 ,观察黄瓜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和植株主蔓前 2 0个节位的雌花数。结果表明 ,幼苗期用乙烯利处理可以增加黄瓜的雌花数 ,但第雌花节位有明显的上升 ;处理苗龄以 2~ 4叶为宜 ,乙烯利浓度以 50~ 150 μl·l-1较好  相似文献   

5.
乙烯利处理对黄瓜叶片生理活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乙烯利在黄瓜上的应用研究,前人往往局限于调查雌花数多少、第1雌花节位高低、抑制徒长、提高产量等方面,而乙烯利对黄瓜叶片生理活性及品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通过选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不同栽培环境下,对不同苗龄的黄瓜幼苗进行处理,以探讨乙烯利处理对黄瓜叶片生理活性、产品品质的影响,为黄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GA3对乙烯利抑制黄瓜苗生长的逆转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幼苗经过500×10^-6乙烯利喷苗处理,严重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并趋向老化;用GA3三种浓度(5×10^-6、10×10^-6、20×10^-6)喷叶处理后,有效地逆转了乙烯利对黄瓜幼苗的影响,使其趋向于壮苗。在三种浓度或以10×10^-6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GA3逆转高浓度乙烯利抑制黄瓜幼苗生长的效应。GA35×10-6、10×10-6、20×10-6均能有效解除乙烯利对黄瓜幼苗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使受乙烯利胁迫的黄瓜幼苗外部形态和生长量接近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乙烯利是一种微效生长抑制剂,用500ppm处理黄瓜幼苗,使其茎的伸长,茎粗的增加和叶面积的扩展均受到严重抑制,茎叶,根干鲜重明显小于对照,经过乙烯利处理的黄瓜幼苗趋向于老化苗,用赤霉素喷叶处理老化苗,有效地逆转了乙烯利对幼苗形态的影响,使逆转苗更趋向于壮菌指标,在赤霉素的三种浓度中,10ppm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蔬菜》2010,(1)
<正>乙烯利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增加雌花数量的作用。利用乙烯利促进大棚黄瓜雌花分化,已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增产新技术。但由于生产上一些菜农不能准确掌握施用浓度,常因浓度过高而使幼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黄瓜性别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瓜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结果表明,施用乙烯利可以降低黄瓜第一雌花节位,雌花第一节位随着乙烯利浓度升高而升高。施用乙烯利可以增加黄瓜雌花总数特别是前期雌花数,雌花总数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座果率随着浓度升高而降低,其中浓度为100μl/L既可以增加雌花总数也有较好的座果率,是较好的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11.
乙烯利在中农8号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及不同的施用次数在中农8号黄瓜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100μL·L-1的乙烯利处理黄瓜幼苗1次或2次,能够有效地提高前期产量,同时,对植株的生长和瓜条的商品性没有太大的不良影响,适合在生产中推广使用。乙烯利浓度过高或施用次数过多会导致空节的形成,从而使雌花率降低,雌花开始节位升高,始花期推迟,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都有降低趋势,且对瓜条商品性也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民傅焕金采用增行多植法亩产黄瓜八千公斤。做法是:①采用长春密剌良种,营养钵育苗。当幼苗长到一叶一心,二叶一心,三叶一心时,分三次用2000倍液乙烯利处理,增加雌花。出苗后要控制好温度、水分,防止徒长。苗令在45—50天时定植。②大棚  相似文献   

13.
乙烯利对番茄幼苗生理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无限生长型的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乙烯利三种浓度(150ppm、300ppm450ppm)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生理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乙烯利能有效地抑制幼苗徒长,增加茎粗,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片中束缚水与可溶糖含量及根系活力,使幼苗更趋向于壮苗的形态。乙烯利处理明显提高了番茄早期产量,总产量也有所提高。综合本试验结果,300ppm浓度处理提高番茄幼苗素质及产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二处理。  相似文献   

14.
乙烯利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乙烯利对黄瓜进行了不同浓度、时期及次数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生长前期用低浓度乙烯利处理能增加叶面积、茎粗和雌花数,缩短节间长度,显著地提高坐果率和产量.施用浓度以50~100mg·L-1为宜,施用时期在1~2片叶期.  相似文献   

15.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切去初生根的幼苗外植体为试材,研究了乙烯和一氧化氮(NO)对其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外源乙烯供体乙烯利(Ethrel)可显著促进黄瓜外植体不定根的形成,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最适浓度为0.5μmol·L~(-1)。Ethrel和NO共同处理的外植体不定根的数量和根长显著高于Ethrel和NO单独处理,但Ethrel的促进作用可被NO的清除剂c-PTIO、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和硝酸还原酶(NR)抑制剂NaN_3所逆转,说明乙烯和NO在黄瓜外植体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具有协同诱导作用。外源乙烯引起黄瓜外植体内源NO含量的增加,亦提高了植株体内合成NO的NOS和NR酶的活性以及NOS和N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可见,NO在乙烯诱导黄瓜不定根形成的信号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夏丰”为试材,考察了乙烯利对主茎茎粗、叶面积、20节内雌花数及后期产量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处理秋黄瓜的最佳乙烯利浓度为200PPm。  相似文献   

17.
棚室黄瓜增产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瓜幼苗生长到两片真叶时,喷浓度为200mg/kg的乙烯利溶液,隔1周再喷一次,可使黄瓜增产8.8%~13.5%。 (2)在黄瓜出苗后40~50天内,每天进行8小时左右的短日照处理可促进雌花分化,增加雌花数量,从而增加产量。 (3)黄瓜幼苗喷施0.2%红糖液,可使秧苗粗壮,心叶快长。结瓜期喷施0.75%~1%的红糖液,每天1次,可使瓜条直,产量高,口感好,并防治霜霉病。 (4)在黄瓜幼苗根部(不可太近以免烧根)或叶面撒施草木灰,10天左右撒1次,共撒4~5次,既防病虫害,又能提高品质,一般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测试乙烯利对不同雌雄同株异花瓜类制种产量的影响,以瓠瓜、苦瓜、南瓜和黄瓜作为材料,在2叶1心和3叶1心这2个时期分别喷施100、150、200、250、300 mg/L乙烯利。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显著降低4种瓜类株高,有效降低第1雌花节位和增加20节内雌花数量,增加第1朵雌花开花所需时间,但对单瓜种粒数影响较小。当乙烯利使用浓度为瓠瓜150 mg/L、苦瓜200 mg/L、南瓜200 mg/L和黄瓜100 mg/L时,4种瓜类制种综合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乙烯利对苦瓜生长发育及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乙烯利对黄瓜进行了不同喷施浓度、时期及次数的试验 ,结果表明 ,苦瓜生长前期叶面喷施乙烯利能增大叶面积和茎粗 ,缩短节间长度 ,显著提高瓜果产量和种子产量。施用浓度以 12 0~ 180mg·L- 1为宜 ,施用时期以第 6~ 9叶期较好  相似文献   

20.
张亚莉 《蔬菜》2012,(9):9-9
黄瓜是我国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之一,可通过调控温度、光照、土壤和空气湿度、矿质营养、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喷施乙烯利等措施增加黄瓜雌花数量和降低雌花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