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奶牛养殖中,胎衣不下或胎衣部分滞留是常见疾病。胎衣应在正常分娩后8-12h内排出,超过排出时间而不下则认为不正常或称为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2.
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或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一定时间胎衣仍不排出而滞留于子宫内。在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时间,荷斯坦奶牛一般不超过12 h,黄牛不超过3~5 h。本  相似文献   

3.
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很常见的产科疾病。胎衣应在分娩8h内排出。胎衣超过8~12h仍不排出则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4.
所谓的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分娩后经过12 h仍不见胎衣排出,就叫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在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的时间:荷期坦奶牛一般不超过4~6 h,当地黄牛不超过3~5 h。奶牛胎衣不下为常见的产科疾病,常因处理不及时,造成子宫炎症而导致不孕,严重者因子宫大出血或败血症引起死亡。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生化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味,对预防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取得了良好疗效,为了进  相似文献   

5.
正常情况下奶牛的胎衣应在分娩后8h内排出,如果胎衣超过8~12h仍不排出则可判定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分娩期一种很常见的产科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胎衣不下主要是胎盘绒毛组织与母体子宫阜不易分离和子宫收缩无力所致。  相似文献   

6.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胎衣在正常情况下应于分娩后8h内排出,如超过8~12h胎衣仍未排出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根据胎衣在子宫内滞留的多少,常可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远高于黄牛和水牛。  相似文献   

7.
奶牛胎衣不下是产后奶牛的一种常见病。胎衣在正常情况下应在8h内排出,胎衣超过8~12h不下则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挫伤了养殖户养殖奶牛的积极性,为了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对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作了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奶牛分娩后8~12小时仍不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正常情况下奶牛产后4~6小时排出胎衣.  相似文献   

9.
《四川奶业》2006,(4):19-20
胎衣不下是奶牛特别舍饲奶牛的常见多发病。正常情况下,母牛分娩后多数牛于4—8小时,少数牛于9—12小时内胎衣自行排出。如果超过12小时仍不排出就称为胎衣不下。据资料介绍,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为10—20%,个别地区或个别奶牛场达40%。成都市各奶牛场统计为12-23%。胎衣不下是造成奶牛生殖道感染、难孕和乳房炎等疾病的重要原因,给奶牛健康及养牛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1胎衣不下及危害奶牛胎衣不下或胎盘滞留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胎衣应在正常分娩后8h内排出,因此,胎衣超过8~12h不下,就是不正常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一般情况下在15%左右,但最近几年发病率有所增高。胎衣不下往往并发子宫内膜炎或子宫炎,治疗不及时或饲养管理不当易引起受胎率下降,甚至  相似文献   

11.
母畜分娩后胎衣在正常时限内不排出,就叫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为胎膜的俗称。奶牛产后正常排出胎衣的时间为12小时,如超过12小时,则表示异常。胎衣不下是继发子宫内膜炎和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牛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2.
胎衣不下是大中牲畜产后的一种常见病,这里说的大中牲畜主要是指猪、牛、马、羊等家畜。家畜分娩后不能在正常的时间内排出胎膜,而致使胎膜完全或部分滞留在子宫内,叫胎衣不下。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是:猪10—60min,牛4~6h(不超过12h),马20~60min,羊1—2h。本病各种家畜都可发生,但是最经常发生于牛,特别是奶牛。  相似文献   

13.
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在正常时限内(一般为12 h左右)尚未全部排出胎衣。此种不良状况直接影响奶牛的繁殖机能,造成奶牛长期不孕,生产性能下降甚至被淘汰。目前认为直接影响胎衣不下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母子胎盘分离障碍(营养不全和病理性问题);二是母体子宫收缩乏力(生理功能紊乱或失调问题)。为解决奶牛产后胎衣滞留时间过长(产后超过6~12 h)、胎衣不能正常顺利排出体外的问题,笔者于2002—2005年,对产后胎衣未正常排出的53头母牛给予交巢穴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也称新斯的明,4~20 mg)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方法先将牛尾纵向举起,…  相似文献   

14.
<正>母畜分娩后胎衣在正常时限内不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对于奶牛而言,通常在产后3~8h排出胎衣,如超过12h仍未排出,则认为是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约为10%~30%,有报道称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在夏季甚至高达50%以上〔1〕。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保证奶牛健康所需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防治技术更加复杂和先进,控制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就显得更加重要。为此,笔者对昆明地区部分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是在奶牛生产中常见的产后期疾病之一,母畜产出胎儿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膜全部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停滞。各种家畜都可发生,以牛多见。各种家畜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限为马1.5h、牛12h、山羊2.5h、绵羊4h。据资料分析,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10%左右,国内外的大量文献报道,正常分娩的奶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为3%~18%,异常分娩的牛群,如双胎、难产或患有布氏杆菌病等,发病率则为30%~50%。本病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品质,还影响奶牛的繁殖,给奶牛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困扰着奶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犊后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是不超过12小时。各种动物均可发生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但以奶牛最为常见。各地由于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水平不同,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也不同。近年来,河北省定州市饲养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此病多例,均获良效。  相似文献   

17.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后疾病之一,对奶牛的繁殖力和产奶量均受到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奶牛胎衣于产后12h内排出,超过12h胎衣仍滞留不下,即为病理状态。笔者从1995—2002年经过病例统计和观察,进行病因分析及预防,现报告如下:青海省畜改良中心奶牛场从1995—2002年共产犊304  相似文献   

18.
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胎衣在正常情况下应在 8h内排出 ,胎衣超过 8~ 12h不下则被认为是不正常的。1 胎衣不下的病因怀孕后期感染性流产或散发性流产常导致胎衣不下 ;子宫弛缓和积水、子宫扭转、生双胎和难产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 ;外源性药物的使用 ,如皮质类固醇引产时 ,更易发生胎衣不下 ;营养性因素 ,如干奶期营养过高以及胡萝卜素和硒缺乏也可导致胎衣不下 ;维生素A或维生素E缺乏与胎衣不下也有关系。曾经有过胎衣不下的病史 ,对再一次发生胎衣不下有着重要的影响。流行病的研究表明 ,发生过胎衣不下的奶牛 ,其代谢性疾…  相似文献   

19.
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RFM),是指奶牛分娩后12 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正常情况下母牛在分娩后2~5 h即可排出胎衣,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重要的产科疾病之一,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影响奶牛的正常受孕和产奶,也可以导致其他疾病,例如病牛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和导致不孕症,使奶牛繁殖能力降低。牛分娩后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为3~8小时。一旦超过12小时以上胎衣仍不能完全排出,即为病理现象,称作胎衣不下或胎衣停滞。该病以年老而高产牛多发,一般第3胎次以上奶牛较容易发生,一般发病率为3%~12%,有的高达3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