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农业科技》1989,(4):10-11
<正> 过磷酸钙成分:过磷酸钙主要成份是水溶性磷酸—钙Ca(H_2PO_4)_2,含P_2O_516—18%。副成份是CaS0、·2H_2O,约含50%,此外还含有2-4%硫酸铁、硫酸铝等杂质。性质:过磷酸钙为灰白色粉末状,因含有少量游离酸,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并带有酸味。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其水溶性磷常和土壤中铁、铝、钙等元素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铁、磷酸铝、磷酸三钙等化合物,降低了磷的有效性,这就是“磷的固定”。由于土壤对磷的固定,过磷酸钙不易在土壤中移动,因此不会随水流失,但是如果过磷酸钙施在远离作物根系的地方,作物就吸收不到。所以,施用过磷酸钙应采取合理的方法.减少固定,提高肥效。施用方法:过磷酸钙为速效磷肥,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可做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2.
<正>以往施用低浓度的普通过磷酸钙时,土壤并没有缺硫问题,而这几年改用高浓度的重过磷酸钙以后,某些地区却出现了土壤缺硫现象。这是为什么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普通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的成分说起。普通过磷酸钙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一钙,肥料中含磷14%~l8%,副成分为硫酸钙,占50%左右。因此,施用普通过磷酸钙不仅能为作物提供磷营养,而且还可使作物获得硫营养。但是过磷酸钙含磷量低,含副成分多。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才有了重过磷酸钙这一磷肥品种。  相似文献   

3.
"绿元精"是一一种天然植物保护有机液肥,它是以海洋生物、多种植物为基础原料,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方法提炼浓缩,保持其生物活化成份,并加入作物所需微量元素而制成,是一种特效有机质的新型掖态有机肥,使用后能促进调节各种作物的生根、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并增强作物抗病力,大幅度提高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绿元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几丁质、生物活性物质及微量元素.其主要含量:有机质≥13%,氮(N)≥5%,磷(P2O5)≥6%,钾(K2O)≥40%,氮磷钾总量≥1 5%.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棉花施用磷肥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四年六次试验结果表明,在豫东轻、中度盐碱土地区,棉田土壤既缺氮又缺磷,在施用氮肥基础上施用磷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10.3—53%之间,每公斤过磷酸钙增产皮棉0.4—0.76公斤。在土壤速效磷(P_2O_5)含量小于12ppm,亩产皮棉在40—60公斤产量水平下,每亩应施过磷酸钙(含P_2O_512%左右)50公斤,60—100公斤产量水平下,应施用55公斤为宜。  相似文献   

5.
在肥料结构调查中发现,磷肥盲目施用也时有所见。占调查总数10%左右的农户施磷量为作物需要量的3—5倍以上,有的一季水稻每亩施了12公斤磷(P_2O_5)的过磷酸钙。Pedro(1980)对于旱地大用量(每公顷施P500—1000公斤)施磷的优越性作过评述;对于水稻超量施磷的作用还少见报导,为此作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湘烟5号为材料,通过设置5种不同磷肥类型和4种施用量试验,研究湘烟5号生长发育和产质量对不同磷源的响应效果。结果表明,钙镁磷处理对湘烟5号生长发育及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指数(chemical components usability index,简称CCUI)的作用效果最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处理居中,过磷酸钙和钙镁磷各半混施的作用效果最差;钙镁磷处理对烟叶主要经济效果指数(economic character index,简称ECI)的作用效果最好,磷酸一铵、过磷酸钙、磷酸二铵处理居中,磷酸二铵和钙镁磷各半混施的作用效果最差;ECI和CCUI以施用钙镁磷108 kg/hm~2最高,分别达0.93和92.8。表明湘烟5号烟叶优质品质的形成对钙镁磷肥的响应效果最佳,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最好,钙镁磷肥的最佳施用量(P_2O_5)范围为72~108 kg/hm~2。  相似文献   

7.
用0.5%浓度KH_2~(32)PO_4溶液喷施玉米、大豆、高粱和谷子等作物的叶片上,喷施2小时后吸收磷6—11%,三天后吸收42—50%。在作物生育后期喷KH_2(22)PO_4,二十天后测量果穗的放射性强度,果实来自根系的磷只占根外吸收的3%左右。根外磷成为果实磷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叶片喷磷后磷素营养运输的方向是双向运输,玉米、大豆主要表现向下隔叶运输;高粱、谷子主要是向上运输。  相似文献   

8.
姜家胜 《油气储运》2011,(25):28-29
通程多元素肥是最新研制生产的新型硅钙肥,该肥在水稻、棉花、花生、水果、蔬菜及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上表现良好,增产增质和提高作物抗逆性效果明显。一、主要成分总含量65%,有效硅(SiO2)20%、钙(CaO)16%、钾(K2O)5%,镁(MgO)4%,腐殖酸10%,磷、锰、铁、锌、硫、钼、硼等营养元素10%。  相似文献   

9.
一、培育壮苗江苏省溧阳地区冬春季大棚栽培雪里红哈密瓜的最佳播种期:地爬栽培1月中下旬,立架栽培2月上旬。1.播前准备(1)营养土配制。常见的营养土配方有二:一是腐熟的猪粪8%~9%、过磷酸钙1%~2%、床土90%;二是腐熟饼肥5%、过磷酸钙1%、床土94%。床土宜选择肥沃、疏松、4~5年未种过葫芦科和茄果类作物的水稻田表土,并在使用前1~2个月将各材料混和均匀,堆制、过筛后备用。(2)营养土的消毒和制钵。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主成分分析在大豆“3414”最佳施肥配比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品种安豆7号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在"3414"试验设计下的14个处理水平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4个主成分能够解释所有原始性状变异的89.899%,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48.061%,主要代表的是产量因子;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7.083%,主要代表的是底荚高度因子;第三主成分贡献率为13.453%,主要代表的是单株产量及株型因子;第四主成分贡献率为11.302%,主要代表的是大豆高度因子。综合得分前三位的处理是N2P1K1(尿素130.50 kg/hm~2,过磷酸钙150 kg/hm~2,氯化钾25.05 kg/hm~2)、N1P2K1(尿素65.25 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氯化钾25.05 kg/hm~2)和N1P1K2(尿素65.25 kg/hm~2,过磷酸钙150 kg/hm~2,氯化钾49.95 kg/hm~2)。  相似文献   

11.
<正> 过磷酸钙中的有效成分是水溶性的磷酸一钙[Ca(H_2PO_4)_2·H_2O],易被作物吸收,但当过磷酸钙施入石灰性土壤后,水溶性的磷酸离子(H_2PO_4~-)扩散系数很小,而且在扩散过程中又与石灰性土壤中的 C_a~(+2)、M_g~(2+)离子结合,而转化成含水磷酸二钙、无水磷酸二钙和磷酸八钙等中间产物,最后经水解作用形成作物难以吸收利用的性质稳定的磷灰石,从而大大降低了过磷酸钙的肥效。许多试验研究指出,当季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不到10%,以后各季作物甚至更低。而磷肥的不同施用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磷肥的利用率。本文通过应用含有~(32)P 的过磷酸钙以不同的施用深度和方法探讨作物对磷素的吸收利用能力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79年起,针对本地区主要土类,模拟三种主要轮作方式,进行了磷肥不同分配施用的盆栽试验,以期提高磷肥肥效,促进平衡增产,增加经济效益.方法和经过供试土壤为石灰性黄潮土.甲组土壤有机质0.725%,全氮0.059%,全磷(P_2O_5,下同)0.121%,速效磷(P_2O_5,下同)18ppm.轮作方式为水稻—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磷肥分配方式为夏播施磷秋播无磷(P—0);夏播无磷秋播施磷(0—P),夏播秋播各施1/2(P—P)及空白处理(0—0).每盆年施普钙10克.施肥两个轮作周期后,观察三季作物的后效.乙组土壤有机质1.403%,全氮0.089%,全磷0.135%,速效磷23.5ppm.  相似文献   

13.
<正>一、大豆对主要养分的需求大豆在粮油作物中经济价值相对较高。大豆需氮虽多,但可通过根瘤固氮,一般可从大气中获取5—7.5Kg/亩,约为大豆需氮的40%—60%。每生产100Kg大豆,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N)1.8—10.1Kg,磷(P2O5)1.8—3.0Kg,钾(K2O)2.9—3.0Kg。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例为1:0.17-0.23:0.39—0.41。它所吸收的养分远远高于水  相似文献   

14.
以小麦和糜子为供试作物,利用室外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生物炭与矿质肥配施对两种不同土壤化学性质及小麦和糜子产量的影响。生物炭当季用量设5个水平:B0 (0 t/hm2)、B5 (5 t/hm2)、B10 (10 t/hm2)、B15 (15 t/hm2)和B20 (20 t/hm2),氮磷钾肥均作基肥施用。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可以显著增加新积土糜子季土壤pH值,其他处理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虽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显著增加新积土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幅为1.5 %—58.2 %;显著增加两种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为31.1 %—272.2 %;2.两种土壤的矿质态氮含量、新积土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氮磷钾增幅分别为6.0 %—112.8 %、3.8 %—38.5 %和6.1 %—47.2 %;3.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塿土上作物氮吸收量,而作物磷、钾吸收量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生物炭对小麦和糜子的增产效应尚不稳定,在试验最高用量时甚至产生轻微抑制作用。总之,施用生物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土壤化学性质,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但生物炭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与土壤、作物类型及土壤肥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开展水稻氮磷钾三要素肥料效应试验,获得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技术参数: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408.1kg/667m2;土壤供氮量为7.33kg/667m2;每形成100kg水稻籽粒对养分的需求量为氮(N)2.36kg、磷(P2O5)1.10kg、钾(K2O)3.04kg;肥料养分的当季利用率为尿素(N)35.5%、过磷酸钙(P2O5)43.9%、氯化钾(K2O)45.2%。  相似文献   

16.
于凤芸 《农村科技》2012,(11):25-27
一、试验目的通过滴灌春小麦"3414"试验的部分处理,摸清在不同施肥量水平下,作物吸收养分量和氮、磷、钾肥利用率现状,构建小麦施肥模型,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供试作物春小麦新春6号。2.供试肥料尿素(N46%),重过磷酸钙(P2O546%),硫酸钾(K2O40%)。3.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酸性紫色土磷淋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库区紫色土约30%为酸性.土壤酸性赋予其与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同的理化性质,进而导致土壤磷淋溶特征不同.为研究三峡库区酸性紫色土磷淋溶特征,本研究利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了不同过磷酸钙用量(0,1.006,2.515,4.527,6.036g/盆)对酸性紫色土磷淋溶及玉米生物量、磷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紫色土(旱地)自身磷淋溶量较高,达164.6μg/盆,施入少量磷肥,各形态磷淋溶量显著增加,但当施磷量达到2.515g/盆(即农户普遍磷用量87kg/km2)以上时,磷淋溶量不再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呈下降—升高—稳定趋势.土壤总磷淋溶峰出现在玉米拔节期和灌浆期;玉米7~8叶期是溶解性磷和正磷酸盐淋溶高峰期,之后随玉米的生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颗粒态磷是土壤磷淋溶的主要形态;溶解性有机磷是溶解态磷淋溶最主要的形态.本研究中,当地农民普遍施磷水平I2(2.515g/盆)为磷淋溶最低处理,但磷肥利用率仍然很低,仅为14.7%.  相似文献   

18.
<正>为简化蔬菜测土施肥技术,建立甜椒保护地营养丰缺指标体系和推荐施肥模型,为农民提供简单快捷的测土施肥技术和方法。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试验用肥试验全部采用氮、磷、钾的单元素肥料,氮肥选用尿素(46.3%),磷肥选用过磷酸钙(含P2O512%),钾肥选用硫酸钾(含K2O 50%)。1.1.2试验作物及地点试验作物为甜椒,品种为"海伦一号"。试验安排在缸窑岭镇大窝铺村刘永军家的大棚内,上茬作物为西红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放线菌JXJ-0136的分类地位,分析其溶解不溶性磷的能力,在作物根际土壤定殖的情况及对蔬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蔬菜产量的影响,评价该菌在研制微生物肥料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培养特征、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定菌株JXJ-0136的分类学地位;以白菜和豇豆为指示植物,采用琼脂平板法,研究该菌对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田间栽培试验,研究菌株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测定栽培前后土壤总磷的含量,分析该菌对作物利用土壤磷效率的影响,并对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分析该菌在根际土壤中的定殖情况;采用液体纯培养方式,研究菌株对不溶性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溶解效率,分析其解磷机理。【结果】放线菌JXJ-0136在6—45℃、pH 4.0—13.0和0—4%(w/v)的盐浓度下均能生长,其中最适生长温度、pH和盐浓度分别约为28℃、p H 8.0和1%(w/v),在ISP2培养基上该菌气丝较发达,灰白色,孢子丝簇生,孢子长卵圆形;该菌16S rRNA基因序列与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scens、S.somaliensis、S.hydrogenans、S.albidoflavus和S.daghestanicus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依次为97.98%、97.71%、97.30%、97.23%和97.03%,但在系统进化树上与这些菌聚在不同分支上;该菌培养液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种子萌发率,促进幼苗生长,在0.2%—0.8%的剂量下,白菜种子萌发率、幼苗株高和根长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55%—12.61%、13.91%—53.03%和7.37%—51.92%,豇豆种子萌发率、幼苗株高和根长分别比对照组增加4.71%—21.18%、3.60%—22.33%和2.37%—20.08%;田间栽培试验显示,该菌能够定殖于根际土壤,促进作物对土壤磷的利用,提高作物产量,当每穴施加5 m L该菌培养液,试验结束时,白菜和豇豆试验组的土壤总磷含量分别下降(23.56±2.65)%和(37.10±1.98)%,分别为对照组的(1.77±0.29)和(2.70±0.15)倍(P0.01),而白菜和豇豆的产量却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7.59±6.15)%和(70.29±5.15)%(P0.01);液体纯培养条件下接种培养5 d后,无机磷和有机磷培养基p H值由起始的7.0分别降至5.0和6.0,有效磷元素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73.94±0.94)和(7.12±0.28)mg(P0.01)。【结论】放线菌JXJ-0136是链霉菌属的成员,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种子的萌发率,增加幼苗株高和根长,并定殖于根际土壤中,增加土壤可溶性磷的含量,提高作物对土壤磷的利用效率,促进它们的生长,增加其产量,在微生物肥料研制中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过磷酸钙又叫普通过磷酸钙,按部颁标准,四级品过磷酸钙,五氧化二磷含量>12%,游离酸含量<5.0%,水分含量 <14%,过磷酸钙中磷主要为水溶性磷酸一钙,水溶性磷酸盐作物可直接吸收利用.但在土壤中不但移动性很差,而且很不稳定,容易被土壤中二价阳离子固定,并受多种因素影响转化为难溶性磷酸盐,因此,作物吸收利用率相对较低,一般只有20%~30%,据试验,每0.5kg过磷酸钙可使玉米、小麦增产1kg左右;大豆、花生增产0.5~1kg;棉花皮棉、油菜籽增产0.3kg;鲜绿肥黄花苜蓿增产4~7.5kg.实践证明,合理施用过磷酸钙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