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胶合木层板配置与其强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金城  王世鑫 《林业科技》1997,22(1):38-39,60
胶合木层板配置与其强度性能郝金城(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王世鑫李金杰(哈尔滨国营松江胶合板厂)1试验目的胶合木与天然木材的区别在于胶合木是由层板胶合而成的材料,它可以人为地配置不同层板,然后胶合成胶合木。层板配置不同,其胶合木的强度性能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日本落叶松胶合木销槽承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美国标准ASTM D 5764-97a(2007),探讨测试方法、层板等级、钢销直径和加载方向对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胶合木销槽承压强度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日本落叶松胶合木销槽承压屈服强度的因素依次为:层板等级钢销直径加载方向,测试方法对承压性能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落叶松胶合木用层板进行目测分级并测定其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研究各等级层板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层板目测分级和机械弹性模量分级的科学性、合理性。结果表明:根据层板缺陷进行目测分级,等级高的层板其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的平均值和5%分位值高,目测分级能够基本反映其材质性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目测分级层板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值的离散度很大,目测分级所能达到的准确与可靠程度决定其不能替代机械弹性模量分级。机械弹性模量分级层板的静曲强度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性,但各等级层板的静曲强度与弹性模量的相关系数大不相同,其静曲强度值的离散度也比较大,说明该分级方法还有改善的余地。更加科学、可靠的胶合木层板分级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层板胶合木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人工加速老化方法(ASTM D1037、BS EN1087—1、CAN/CSA—0188、ASTM D3434)对层板胶合木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层板胶合木构件在4种不同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的作用下,通过对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剪切强度及木破率等实验指标的比较分析,发现试材的胶合剪切强度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性能的变化程度,建议作为判定层板胶合木构件耐老化性能的重要指标;经分析认为达到相同老化效果BS EN1087—1法更节约时间,是研究层板胶合木耐老化性能较优的人工加速老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兴安落叶松刨光锯材制作胶合木指接层板,探讨指榫参数、指接压力和不同规格尺寸对锯材指接层板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指榫工艺参数对指接层板抗弯弹性模量影响较小,而对抗弯强度影响较大。当选用12.7、19mm和25mm指榫长度及其相应的指接工艺参数时,层板抗弯强度平均值和5%分位值均能达到国家标准GB/T 26899-2011《结构用集成材》目测分等Ⅰ_d等级和机械分等M_E14等级规定值,对于中小截面胶合木层板,尽可能考虑选用12.7~19mm范围内较小的指榫长度进行指接加工以利节材。在指接过程中应选用合适的指接压力,指接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指接层板抗弯性能尤其强度造成不利影响,指接层板抗弯强度的尺寸效应与非指接锯材相似。  相似文献   

6.
对人工林杉木层板按照GB/T 50708—2012进行目测分级和机械弹性模量分级,探讨两种分级方法的适用性和科学合理性。通过测定各层板的年轮宽度、绝干密度、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并进行处理与分析发现:对于目测分级,各等级层板的弹性模量值其离散度非常大且没有规律性,其特征值(平均值和5%分位值)也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静曲强度值的离散度也很大但其特征值随层板等级的提高而增大,等外层板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值反而比等内层板的要大;层板密度与其静曲强度基本上没有相关性,而层板的年轮宽度与其静曲强度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层板的弹性模量与其静曲强度有较好的正相关性,采用机械弹性模量分级,静曲强度的特征值随层板等级的提高而成比例地提高。研究表明,目前的目测分级方法不适合于人工林杉木层板的分级,目测分级层板因弹性模量达不到要求不能用于胶合木制造,而采用机械弹性模量分级法则可以制造出强度性能可靠的胶合木。  相似文献   

7.
罗志华  蔡鑫荣  张晶  陈静  孙友富 《林产工业》2015,42(3):18-21,34
以层板胶合木为研究对象,采用ASTM D1037、BS EN1087-1,CAN/CSA-0188,ASTM D3434四种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单组份聚氨酯胶黏剂胶合而成的层板胶合木构件进行处理。老化处理后,试材的胶合剪切强度下降幅度在27.8%~44.9%之间,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吸水厚度膨胀率、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据此建议将胶合剪切强度作为判定层板胶合木构件耐老化性能的指标。BS EN1087-1老化处理后试材的性能变化情况SASTM D1037较为相似,且用时短,认为是研究层板胶合木构件耐久性较优的人工加速老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抗弯弹性模量、节径比、纹理斜度、年轮宽度和裂纹、腐朽、变色等木材缺陷,确定小径落叶松层板等级。结构集成材具有较大的规格尺寸、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等优点,它的强度取决于层板强度和配置以及胶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节子对落叶松胶合木胶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API)胶黏剂对含有木节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层板按照工程胶合木的胶合工艺进行常温加压胶合,探讨木节及其大小对兴安落叶松工程胶合木胶合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件进行胶缝剪切强度试验和浸渍剥离与煮沸剥离试验,发现节子对胶缝常态剪切强度、木破率、浸渍剥离率和煮沸剥离率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木节直径的增大其胶缝剪切强度和木破率可下降40%和67%以上,浸渍二次总剥离率和煮沸二次总剥离率可增大至16%和37%以上。研究表明:两胶合面中仅一面有小木节(占板宽1/7~1/6),只能用于室内结构用集成材,不能用于室外结构用集成材;只有尺寸小于木板宽度1/10的木节与无节面胶合才能满足室外用工程胶合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结合近年来结构用胶合木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生产工艺角度出发, 归纳总结有关结构用胶合木结构的研究状况, 包括结构用胶合木生产标准、层板分等、指接等技术、胶层理论与胶种选择、胶合木增强材料对胶合木性能的影响等, 对我国今后结构用胶合木的研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交胶合木(CLT)纵横向层板交叉组坯,纵向层板强度和模量较高,横向层板强度和模量较低,其截面呈强弱相间的条带状结构.当轴心受压构件失稳时,截面剪切变形对CLT稳定承载力的影响不可忽略,故不能采用一般木产品的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目前我国相关标准中尚无CLT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鉴于此,从CLT产品的截面构成特...  相似文献   

12.
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胶层剪切强度是其胶合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依据层板模量(8~12 GPa为低、12~16 GPa为中、16 GPa以上为高)、层数(3、5层)、层板厚度(15、25 mm)、组坯方向(正交和45°)共设置6种组坯方式,按照LY/T 3039—2018《正交胶合木》测试CLT板胶层剪切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胶层剪切的破坏模式主要有沿着木材表面发生锯齿状剪切破坏和沿着横向层层板年轮方向剪切破坏;加载速率对胶层剪切强度影响不显著;除层板厚度对CLT板胶层剪切强度影响不显著外,表层层板模量、层板层数、组坯方向对CLT板胶层剪切强度存在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自然界中某些气候及地理条件,在较短的试验周期内得到试验结果,更快地评价各因素对层板胶合木性能的影响。共设置8组672个试件,采用自制人工模拟酸雨和海水溶液,参照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对2种层板胶合木(落叶松-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和樟子松-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试件进行人工模拟酸雨和海水老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模拟溶液的pH对胶合木吸水行为有一定影响,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2种胶合木试件在盐度(S)=6%的海水老化处理后尺寸稳定性较S=3%时更好; 2种老化处理对试件的抗弯性能有负面影响。盐度水平对试件抗弯性能影响的差异不大,但随着盐度的增加,抗弯性能的下降趋势减慢; 2种老化处理后,试件的胶合性能呈下降趋势。pH为2和S=3%的模拟溶液对2种胶合木试件的胶层剪切强度影响更大;对比海水老化试验,酸雨老化对试件胶层剥离率的影响更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中2种老化处理方式的老化时间、材料种类和2种模拟溶液水平对试件的3种力学性能均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林产工业》2021,58(5)
胶合耐久性是正交胶合木(CLT)最基本的性能之一,正交组坯结构和层板间缝隙等构造特征增加了CLT胶合耐久性评估方法的复杂性。同时,胶黏剂种类、胶合工艺参数、试件大小及形状和层板处理等均会影响胶合耐久性能的评价结果。比较分析了不同CLT胶合耐久性测试方法,并对CLT胶合耐久性能主要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为后续CLT胶合耐久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胶合板厂技术改造和单板层积材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我国胶合板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单板层积材产品及其和实体木材及胶合木间的区别,着重论述了对胶合板生产线进行改造的可行性方案及在我国发展单层板层积材的必要性和生产单板层积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结构安全,提高材料使用寿命,对胶合木耐久性能进行研究。以未经防腐处理与经过CCA防腐处理的2种樟子松制备的胶合木为研究对象,探究湿热沸水老化处理对其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湿热沸水老化处理对CCA防腐樟子松-单组分聚氨酯试件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经老化处理后,樟子松试件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胶层剪切强度较老化处理前均大幅下降,未防腐处理樟子松试件分别下降了45.07%、30.01%和45.07%,CCA防腐樟子松试件分别下降了43.59%、30.35%和50.08%;CCA防腐樟子松试件2次循环剥离总剥离率最高达39.49%,因此不建议使用CCA防腐处理樟子松与单组分聚氨酯胶合生产层板胶合木;SPSS方差分析表明,老化时间和材料种类对试件的上述3种力学性能均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选用3种自制阻燃剂浸渍思茅松单板,通过测试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氧指数和烟密度,分析阻燃剂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制备阻燃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氧指数、烟密度等级满足国家标准GB/T 17657和GB 8624-2006的要求,说明工业生产阻燃胶合板是可行的.与对照试件相比较,阻燃胶合板的氧指数提高了75.8%~149.8%、烟密度等级降低了15.4%~60.5%、胶合强度降低了43.9% ~ 56.1%;其中阻燃剂FR-B对胶合板氧指数影响最大,阻燃剂FR-A对胶合板的烟密度影响最大,阻燃剂FR-C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8.
胶合板胶合效果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胶合板标准采用传统的胶合强度指标(含木破率)评判胶合板的胶合性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分析和胶合界面的观察,包括显微观察,提出以胶合有效性、木材破坏率和胶合层剪切弹性模量或其综合评分为衡量指标,是评判胶合板胶合效果较为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落叶松胶合木柱顺纹受压性能,对两组不同尺寸的落叶松胶合木柱单轴受压试验研究,分析了胶合木柱轴心受压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得到该批落叶松胶合木抗压弹性模量为14.01 GPa,抗压强度为45.98 MPa,比例极限强度为(0.55~0.70)σL,并给出了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方程及相关经验参数。  相似文献   

20.
层板钉合木(nail-laminated timber,NLT)是一种大尺寸板材产品,可用作桥面板、楼屋面板和墙体等承重构件,在欧美地区有一百余年的使用历史。在全球重型木结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层板钉合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层板钉合木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相关研究和应用较少。本文全面梳理层板钉合木的技术特点、规范标准和研究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研究方向建议,为我国层板钉合木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