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一株产纺织用中性蛋白酶MYS11菌株的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发酵最适条件为碳源3%玉米粉、氮源1%大豆蛋白粉、添加0.2%KH2PO4。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发酵条件,即培养基起始pH6.8、接种量6%、发酵时间54 h、发酵温度36℃。在最适条件下,MYS11菌株产酶活力达到1 884 U/mL,明显高于优化前水平。  相似文献   

2.
抗犊牛腹泻益生菌株BN-9产芽孢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N-9菌株是一株能够抑制犊牛腹泻病原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益生菌.为提高该菌株的芽孢生成率,对其产芽孢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选择益生菌BN-9菌株的适宜碳源、氯源、无机盐;采用正交设计,结合SPSS软件进行分析,优化出BN-9菌株的最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产芽孢条件.BN-9菌株的芽孢生成率最高时,其相应的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如下:蔗糖为0.25%,黄豆粕粉为1.5%,MgC12为0.01%,MnSO4为0.01%,种龄12 h,接种量4%,装瓶量100 mL·250 mL-1,培养基初始pH 8.0,摇床转速200 r·min-1.37℃发酵培养48h.通过研究,确定了BN-9菌株芽孢生成率最高时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优化后,BN-9菌株的芽孢生成率提高到93.83%.相应的细菌数为2.28x108cfu·mL-1.  相似文献   

3.
复合菌发酵豆粕生产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通过优化豆粕发酵工艺参数,研究发酵条件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并对不同批次和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分析,为选择发酵豆粕产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接种菌龄分别是24 h和36 h;在1000 L发酵罐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接种菌龄均为18 h。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产蛋白酶培养基为:豆粕92.85%、麸皮4.64%、玉米粉2.32%、葡萄糖0.19%,料水比1∶0.6,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接种比为2∶3,接种量为4 mL/100 g。通过对发酵产品分析,生物降解是去除抗原蛋白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土壤中分离的一株产耐盐碱性蛋白酶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Zkud202-4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适产酶培养基组成:pH9.0、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质量分数1.5%的葡萄糖为碳源、1.5%的蛋白胨为氮源、0.01%的Ca2 为金属离子.最适发酵条件:接种量V(种子培养液)∶V(培养基)=2%、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45 h.优化后菌株Zkud202-4碱性蛋白酶的酶活力达到383 U/mL.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SD48菌株液体发酵豆粕产大豆肽的最优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发酵条件,以大豆肽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碳源种类、无机盐种类和发酵温度;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适碳源、豆粕、硫酸铵和无机盐的含量,以及SD48菌株接种量、起始pH值、装瓶量和发酵时间。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含量为1.00%,豆粕含量为15.00%,硫酸铵含量为4.00%,硫酸锰含量为0.09%;最适发酵条件:起始pH值为6.00,装瓶量为40%,SD48菌株的接种量为6.00%,发酵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72 h。由此获得的大豆肽含量为8.03%,相对含量为71.06%,抗氧化活性达到343.70μg AEAC/mL。综上,获得了SD48菌株液体发酵豆粕产大豆肽的最佳条件,提高了大豆肽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以脱脂豆粕粉为原料,具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CHD21为生产菌种进行发酵。菌株所产蛋白酶作用于豆粕粉中的大豆蛋白将其水解为大豆多肽。【方法】以水解度作为指标,对菌株CHD21发酵降解豆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液体发酵探讨菌株CHD21适宜的培养基组成、接种时间、接种量与发酵时间。【结论】结果表明:在豆粕含量8%,麸皮含量2%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接种4%的菌龄为19h的液体种子,于温度40℃,转速120r/min条件下发酵48h,豆粕蛋白的水解度可达42%,比条件优化前的水解度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7.
一株产碱性蛋白酶的酵母菌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株产碱性蛋白酶假丝酵母菌(Candidasp.N921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各种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产酶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酵母膏20g/L,蛋白胨15g/L,干酪素20g/L,硫酸亚铁0.01g/L。优化后蛋白酶活性提高了27倍(由1.55U/mL提高到41.85U/mL)。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10.0,接种量1%,发酵温度35℃,最佳培养时间为15h。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高温淀粉酶高产菌株,利用淀粉酶水解圈作筛选模型,从稻田中采集土样,筛选得到产淀粉酶能力较高的菌株E10。为提高菌株产酶能力,进行了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无机盐种类及浓度,pH值,种龄及接种量、温度、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并对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了L9(34)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产酶发酵培养基为2.0%麸皮、0.1%硝酸钾、0.25%氯化钙,最适初始pH值为6.0。最适产酶条件为种龄24 h,接种量7 mL,于36℃下培养48 h。在优化条件下,菌株产酶活力可达180.94 IU/mL。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温度、豆粕含量、发酵时间)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蛋白酶活为测定指标,对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产蛋白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产蛋白酶最优条件是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66 h,豆粕含量93%,此条件下的酶活为572.85 U/g。  相似文献   

10.
低温蛋白酶产生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 B-25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低温蛋白酶产生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B-25的产酶活性,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酵母粉20.0g/L、蛋白胨20.0g/L、淀粉10.0g/L、MgSO4 0.4g/L、KH2PO40.2g/L.最适培养条件为pH值7.5,最适温度16~30℃,最佳培养时间72h.在最适培养条件下,采用优化培养基,低温蛋白酶产生菌B-25产酶活性达43.8 U/mL.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L9(34)对1株产葡萄糖氧化酶毕赤酵母工程菌HL-69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菌株的适宜廉价生长培养基和诱导培养基。生长培养基:葡萄糖1.5%、豆粕粉3.0%、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03%;诱导培养基:甲醇1.5%、氨水3.5%、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0.03%。培养条件为:接种龄18h,接种量2%,培养基装液量为50mL/300mL,生长初始pH为5.0,诱导初始pH为6.0;在此条件下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酶活力达6.516U/mL,是发酵条件优化前酶活力的7.50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了烟草黑胫病菌的拮抗菌铜绿假单胞菌HZ15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活性;以HZ15菌株发酵液的细菌浓度即在波长600 nm处的OD值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HZ15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HZ15菌株的发酵培养以YSP培养基(其组分为蛋白胨10 g/L、酵母膏5 g/L、蔗糖20 g/L、蒸馏水1 L)为最适的基础培养基,以蔗糖为最佳碳源,以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温度36℃、光照时间12 h/d、发酵时间48 h、装液量40 mL/250 mL、转速220 r/min、接菌量2.5%。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高了HZ15菌株的培养效率,节约了发酵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拮抗细菌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7-4菌株的发酵产抗菌蛋白量,采用单因素法对B.polymyxa7-4菌株发酵培养基所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了筛选,并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对7-4号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葡萄糖5.0%,大豆蛋白胨5.0%,MnSO40.02%,MgSO4.7H2O 0.10%,培养基初始pH 7.5,种龄10~12 h,30℃摇床培养48 h。经过优化抑菌圈直径增加了50.4%。  相似文献   

14.
对筛选到产蛋白酶且抑菌的美丽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formosus FJAT-10011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1.25%、蛋白胨1.25%、牛肉浸粉0.3%、NaCl0.5%、硫酸镁0.05%、磷酸氢二钾0.05%。优化发酵条件为:发酵初始pH 5.5、发酵温度25℃、发酵培养基装液量30mL/250mL、种子液接种量1%、发酵时间24h。在优化条件下,上清液酶活力达到8.41U·mL-1,是初始培养条件的141倍。抑菌直径为15.71mm,比未优化的提高35.3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钩丝孢属真菌高产蛋白酶菌株,并优化其产酶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为寄生线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良菌种。【方法】以15株钩丝孢属真菌为材料,在28℃、180 r/min振荡培养10 d后,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蛋白酶活性,筛选高产蛋白酶菌株,测定其产酶周期,并利用全齿复活线虫测定该菌株发酵液的杀线虫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高产蛋白酶菌株的产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条件进行验证。【结果】从15株钩丝孢属真菌中筛选出1株高产蛋白酶菌株H6,其蛋白酶活性在发酵5 d最高。最佳产酶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8 g/L、明胶8 g/L、蛋白胨8 g/L、酵母提取物4 g/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0、20℃、260 r/min、接种2块直径5 mm的菌块。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H6蛋白酶活性为216.42 U/mL,比优化前(67.84 U/mL)提高了2.19倍。【结论】筛选出1株钩丝孢属高产蛋白酶菌株H6,获得了其优化产酶培养基和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酸性α-淀粉酶高产菌株B-5的发酵特性并对B-5菌株进行细菌鉴定,为进一步挖掘该菌株的应用价值奠定基础。[方法]以B-5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 DNA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菌种鉴定。以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B-5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结果]通过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B-5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以可溶性淀粉、玉米粉、小麦粉作为碳源时,都有利于B-5菌株产酶,从工业化生产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选用玉米粉作为发酵产酶的碳源。而以胰蛋白胨作为氮源时产酶活力最高,故选用胰蛋白胨作为发酵产酶的氮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2%玉米粉和2%胰蛋白胨的培养基组成最有利于发酵产酶,酶活为74.6U/ml。B-5菌株在60h时,发酵液中酶活力达到最高,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降低。[结论]B-5菌株虽然产酶活力还有限,尚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但该菌株的酸性α-淀粉酶性质优异,通过对其菌种的鉴定则可以方便地获取该酸性α-淀粉酶的基因以尝试酸性α-淀粉酶的工程菌生产。  相似文献   

17.
放线菌769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放线菌769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最适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培养基最适合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在此基础上对碳、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了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菌株769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黄豆豆粉2.0%、玉米粉1.50%、蔗糖1.0%、牛肉膏0.60%、碳酸钙0.30%、硫酸铵0.50%、氯化钠0.30%、硫酸镁0.10%、磷酸二氢钾0.02%、硫酸亚铁0.01%。通过对最佳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接种量、摇瓶装液量、摇床转速等发酵条件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摇瓶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种子液菌龄28 h,接种量4%,发酵时间72 h,培养基初始pH 6.72,培养基装量70 mL/250 mL三角瓶,发酵温度28℃,摇床转速180 r/min。  相似文献   

18.
烟草黑胫病拮抗菌HZ15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了烟草黑胫病菌的拮抗菌铜绿假单胞菌HZ15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活性;以HZ15菌株发酵液的细菌浓度即在波长600 nm处的OD值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HZ15菌株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HZ15菌株的发酵培养以YSP培养基(其组分为蛋白胨10 g/L、酵母膏5 g/L、蔗糖20 g/L、蒸馏水1 L)为最适的基础培养基,以蔗糖为最佳碳源,以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温度36℃、光照时间12 h/d、发酵时间48 h、装液量40 mL/250 mL、转速220 r/min、接菌量2.5%.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高了HZ15菌株的培养效率,节约了发酵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M-1-1的产芽孢发酵培养基和摇瓶发酵条件,为该菌株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M-1-1菌株发酵液中的细菌总数和芽孢产率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产芽孢发酵培养基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GM-1-1菌株发酵完成后喷雾干燥制成菌粉,加入不同助剂制成有效含量为1010 CFU/g的可湿性粉剂用于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GM-1-1菌株产芽孢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麦麸0.75%、花生饼粉2.5%、CaCO30.05%;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温度3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60 mL,接种量8%,转速200 r/min,培养时间54 h.优化后GM-1-1菌株发酵培养基的细菌总数和芽孢产率分别达7.40×109个/mL和89.42%.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GM-1-1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高可达82.06%.[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可有效提高GM-1-1菌株的细菌总数和芽孢产率,且培养基成本低、来源广泛.GM-1-1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生产菌剂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菌量为指标,以麸皮、豆粕为基本发酵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CHBl同体发酵培养基与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CHB1最佳同体发酵工艺为:250mL三角瓶中装麸皮11.3 g,豆粕3.7 g,pH8.0磷酸缓冲液润湿混匀,含水量50%,接种量15%(V/m),55℃,培养24 h,菌量达8.12×108CFU·g-1,比优化前提高8倍以上.通过对CHB1固体发酵工艺的优化.可实现CHB1高密度培养,降低CHB1生产成本,提高其在堆肥化中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