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冀花20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产高油小果花生新品种。2013~2014年河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063.7 kg/hm2、籽仁产量为3 681.3 kg/hm2,较对照种冀花4号分别增产6.62%和2.61%。2014~2015年全国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037.5 kg/hm2、籽仁产量为3 600.2 kg/hm2,分别比对照种花育20号增产7.64%和3.41%。2015年河北省花生品种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753.4 kg/hm2、籽仁产量为4 239.2 kg/hm2,较对照种冀花4号分别增产11.52%和9.59%。平均粗脂肪含量56.37%。2016年5月冀花20号通过河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2.
宁泰9922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江苏省淮南片花生新品种鉴定试验,两年平均荚果产量4 342.5kg·hm-2,较对照泰花5号增产7.1%。该品种长势稳健,结荚集中,中大果型,出仁率高,产量潜力大,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周翠球  韩柱强  钟瑞春  唐荣华  李忠  贺梁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64-10264,10286
桂花27(原编号026/7)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粤油99作母本、天府10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7年连续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具有荚果均匀、果形美观、蛋白质含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2002~2003年2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609.5 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平均产量3 477.0 kg/hm2)增产1 132.5 kg/hm2,居第1位;2004~2005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平均产量4 245.0 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3 817.5 kg/hm2)增产427.5 kg/hm2,增产率11.2%。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徐花13号是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开封KJ-1作母本、鲁花9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油、抗病性和抗旱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全国区域试验2年平均荚果产量4 723.05 kg/hm2,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9.64%;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4 628.85 kg/hm2,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1.83%,居5个参加品种第一位;籽仁粗脂肪含量达56.43%,属高油品种.该品种2008年6月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适宜我国北方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苏花3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临花6号为母本、日本巨型花生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培育出的普通型中熟大粒花生新品种。2015年参加江苏省鉴定试验,荚果平均产量6 667.12 kg/hm2,籽仁平均产量4 412.85 kg/hm2,分别比对照徐花13号增产9.4%、9.9%。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及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4.12%、23.61%。于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编号:苏鉴花生201506),该品种适宜在江苏淮北花生产区推广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花生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以鄂芝1号作母本,93106作父本杂交后经4个世代定向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稳产、耐渍、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芝麻新品种。2004年参加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1405.50kg/hm2,比对照鄂芝1号增产13.60%;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区试,2年各点平均产量为1211.03kg/hm2,比对照鄂芝2号增产8.5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次83.3%;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产量1857.00kg/hm2,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及稳产性。  相似文献   

7.
濮花 1 6号系河南省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濮阳 5 1 3为母本 ,豫花 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 2 0 0 2年 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999~ 2 0 0 0年参加河南省麦套区试 ,濮花 1 6号平均籽仁产量 2 988.6kg/hm2 ,比对照豫花 8号增产 1 2 .43% ,达极显著水平 ,居第 1位。 2 0 0 1年河南省麦套生产试验 ,濮花 1 6号平均籽仁产量342 0 .0kg/hm2 ,比对照豫花 8号增产 1 6.6% ,居第 1位。 2 0 0 0年北京市花生区试 ,平均籽仁产量381 4.5kg/hm2 ,比对照鲁花 9号增产 2 1 .0 0 % ,居第 2位 ;2 0 …  相似文献   

8.
镇油5号油菜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比较突出,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97.15 kg/hm2,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12.92%,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系(种)首位;2006—2007年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20.9 kg/hm2,比对照史力佳增产12.1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52.1 kg/hm2,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9.08%。镇油5号的高产优势主要为每株角果数多、千粒质量高、耐肥抗倒、菌核病轻。根据该品种在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点和各地的高产经验,探讨了镇油5号高产栽培策略、合理的群体结构及适宜的播种期等。  相似文献   

9.
冀花19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9813 (冀花6号)为母本、开选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在全国北方片区域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为5 374.2 kg/hm2,较对照品种花育19号增产7.23%;在全国北方片生产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为5 175.5 kg/hm2,平均子仁产量为3 745.8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花育33号增产5.46%和8.51%;平均油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的比例为75.4%;中抗黑斑病,高抗网斑病。2015年12月冀花19号通过全国花生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0.
芝麻新品种漯12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性杂交选育出的芝麻新品种漯 12 ,河南省区试平均产量 1110kg/hm2 ,比对照豫芝 4号增产6 .0 % ;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92 2 .5kg/hm2 ,比对照豫芝 4号增产 13.7% ,其稳产性优于对照豫芝 4号。抗枯萎病、茎点枯病、叶斑病 ;籽粒纯白 ,粗脂肪含量 5 8.34 % ,粗蛋白含量 17.5 1%。  相似文献   

11.
开农36是采用开8425作母本,P372577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油用型花生新品种,具有株型紧凑较矮、高产稳产、高油分,果型美观均一,高抗叶斑病和锈病,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含油率54.82%.在河南省花生区试中荚果平均产量3943.50kg/ hm2,比对照豫花8号增产6.78%,在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4290.00kg/hm2,比对照豫花8号增产7.50%,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0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吉亚2号亚麻新品种是以K6897为母本,黑亚3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经过3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原茎产量5532.7kg/hm2,比对照穴黑亚3号雪提高13.06%,长麻率为16.41%,比对照提高2.57个百分点,长麻产量为908.20kg/hm2,比对照提高36.07%;2年省生产示范试验:平均原茎产量为5525.85kg/hm2,比对照增产22.54%,长麻率为17%,比对照提高2.95个百分点,产麻量为934.05kg/hm2,比对照提高46%。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杂1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是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2A,父本是双低恢复系P10,2004年育成,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在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48.25 kg/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3.15%;成熟期比对照早2~3 d.在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925.1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5.12%,成熟期比对照早3~5 d;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饼粉)20.33 μmol/g,含油率43.34%.宁杂11号适宜于长江上游、江苏省及邻近省市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临夏州中晚熟玉米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豫玉22号为对照,在临夏州对引进的5个玉米中晚熟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敦玉13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13883.3 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13.70%;其次是金苹果605,为13566.7 kg/hm2,比对照增产11.11%;五谷704排第3,为13523.3 kg/hm2,比对照增产10.76%.上述3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产量高,建议在低海拔玉米种植区逐步替代豫玉22号.  相似文献   

15.
以泗阳298为母本,以泗阳73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多年的系统选育,育成了常规棉花新品种泗阳493。在20142015年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中,泗阳493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达到3411.7和1380.5 kg/hm2015年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中,泗阳493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达到3411.7和1380.5 kg/hm2,分别比对照(泗抗1号)增产4.2%和4.1%;在2016年江苏省生产试验中,泗阳493的籽棉产量达3391.5 kg/hm2,分别比对照(泗抗1号)增产4.2%和4.1%;在2016年江苏省生产试验中,泗阳493的籽棉产量达3391.5 kg/hm2,比对照(泗抗1号)增产5.5%,皮棉产量为1320.0 kg/hm2,比对照(泗抗1号)增产5.5%,皮棉产量为1320.0 kg/hm2,比CK增产4.1%。泗阳493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8.9 mm,断裂比强度为33.1 c N/tex,马克隆值为4.7;该品种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棉铃虫。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不同花生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培育的杂交花生新品种丰花1号、山花7号在思南县凉水井镇种植产量分别为5 112.26 Kg/hm2、5 337.60 kg/hm2,比当地花生(CK)分别增产78.49%、86.3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评比展示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审定,在太原市有推广价值的19个中晚熟玉米品种进行评比展示,结果表明,晋玉168产量居第一位,平均产量11938.5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1.5%;晋玉811产量居第二位,平均产量11871kg/hm2,比对照增产20.8%;先玉335产量居第三位,平均产量11232kg/hm2,比对照增产14.3%;强盛49产量居第四位,平均产量11077.5kg/hm2,比对照增产12.8%;屯玉50产量居第五位,平均产量10947kg/hm2,比对照增产11.4%;永玉3号产量居第六,平均产量10839kg/hm2,比对照增产10.3%;潞玉6号产量居第七位,平均产量10728kg/hm2,比对照增产9.2%;强盛12产量居第八位,平均产量10128kg/hm2,比对照增产3.1%;农大84产量居第九位,平均产量10051.5kg/hm2,比对照增产2.3%;农大95产量居第十位,平均产量9963kg/hm2,比对照增产1.4%;强盛16居第十一位,平均产量9952.5kg/hm2,比对照增产1.3%。建议2008年太原市春播中晚熟玉米主推品种是晋玉811、先玉335、晋玉168、强盛49、永玉3号、农大84;搭配品种是潞玉6号、农大95、强盛16、强盛12。春播中熟主推品种是先玉335。  相似文献   

18.
漯花4087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为适应全国(北方片)小花生以及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发展需要选育出的高产、稳产、矮秆花生新品种。在2009,2010年2 a的全国(北方片)小花生区域试验中,漯花4087平均荚果产量4 271.10 kg/hm~2,籽仁产量3 107.48 kg/hm~2,与对照鲁花12号相比,分别增产21.03%和19.23%。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漯花4087平均荚果产量为3 808.0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为2 767.50 kg/hm~2,比对照花育20分别增产19.28%和19.15%。2013年参加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7点平均荚果产量5 550.30 kg/hm~2,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9.54%;7点平均籽仁产量3 938.25 kg/hm~2,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10.19%。该品种抗花生叶斑病和网斑病,感黑斑病;粗蛋白含量22.42%,粗脂肪含量53.41%,油酸含量39.6%,亚油酸含量38.1%,油亚比1.04。于2012年获得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证书,并于2014年获得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证书。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黑河51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选育的新品种,具有熟期早、产量高、商品性好、抗性强等特点。2005年-2006年两年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249.9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17号增产8.6%,2007年-2008年两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20.2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17号增产10.0%。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上限种植,并可用于南部迟播救灾。  相似文献   

20.
高产早熟花生新品种徐花16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花16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9121-1(徐州68-4×山东79266)为母本,鲁花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抗病性和抗旱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在全国北方片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荚果产量4 611.4 kg/hm2,比对照增产12.33%;在生产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为4 443.9 kg/hm2,比对照增产11.3%.该品种2012年2月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适宜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