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在水果主产区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调研时看到,有一些果农利用枯死的腐烂病树枝干给已挂果的梨、苹果等果树作支架顶撑果树,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辽宁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有关专家对梨、苹果树老树皮腐烂病菌进行了分离试验,结果表明,凡腐烂病严重发生的园片,树皮上坏死组织带菌率达80%左右,树皮下干斑带菌率达79%,湿坏死点病疤边干斑和枝芽坏死组织带菌率达89%。因此,利用带腐烂病菌的果树枝干作支架顶撑果树,在夏秋高温、高湿的雨季,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影响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存活的环境因子进行研究,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条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活时间进行了测试。[结果]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在PDA、ABA和RA 3种培养基上24 h萌发率均超过80%。分生孢子在0~35℃均可萌发,但在不同温度下萌发时间有较大差异,最适萌发温度是25℃,24 h萌发率超过90%。在0℃培养18 d,孢子萌发率可达64%。分生孢子角在49℃下10 m in即可致死。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率随紫外线强度增加及照射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在室内外分别测试了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角的存活时间。在室内,树枝上的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角可存活9周,而在树皮上的分生孢子角放置5周即失去萌发能力。在室外,自然背阴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存活2周;而在向阳处经1周,分生孢子即丧失萌发能力。分生孢子在室温下无菌水中可存活5周。[结论]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强,在冬季的低温下也能萌发造成侵染。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类及其优势种的潜育期,通过ITS序列比对和离体枝条接种法对采自甘肃省不同地区的苹果树腐烂病菌进行了ITS序列测定、分析及潜育期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菌有2个种,分别为Valsa mali和Valsa malicola,其中Valsa mali有2个变种,分别为Valsa mali var.mali和Valsa mali var.pyri.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菌优势种Valsa mali的潜育期随保湿时间增加而缩短,保湿时间为72h时潜育期为74.3h;温度30℃时潜育期最短,为64.3h;潜育期随枝龄的增加而增加,嫩梢的潜育期为46.3h;光暗交替下潜育期最短,为45.3h.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很多以前很少出现的细菌都萌生出来,在果树种植业中,苹果树腐烂现象近年来表现的越来越严重。正因如此,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此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苹果树腐烂主要是因为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感染越来越严重,对此,通过对苹果树观察的经验以及对研究者研究结果的分析,找出了有关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存活的环境影响因素。本文一开始对有关苹果树腐烂的研究进行分析,然后找到影响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存活的影响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7,(23)
正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技水规程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的研究表明,80%的腐烂病疤均发生在剪锯口,另外,病原菌在冬季可以萌发侵染,因此,冬季修剪是造成苹果树腐烂病大面积爆发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特点,特制定以下针对腐烂病的防治规程:1.修剪防病①改冬季修剪为早春修剪,避开寒冬对修剪伤口造成的冻害。②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修剪,避开潮湿(雾、雪、雨)天气。③剪子或锯子一旦接触到病枝后,一定要喷"树修剪工具消毒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苹果树腐烂病菌及苹果树炭疽病菌的内生拮抗真菌,并研究出相关的抑菌效果。采用分离发病地区健康苹果树的根、茎及其根系土壤中的拮抗内生真菌,在室内抑菌实验测定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苹果树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的方法。实验证明发酵液对苹果树2种病菌的抑菌率比较高,无菌滤液的热稳定性比较好,但是无菌滤液在100℃左右会失去生物活性。拮抗真菌对于苹果树腐烂病菌及苹果树炭疽病菌有着较强的拮抗作用,其能够有效地预防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7.
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多年来人们只重视春季防治,却忽视了秋季防治,导致该病复发率高,不能彻底根治,但根据腐烂病的发病规律,把春季一次刮治用药改为秋季防治为主,结合春季防治,并对大病斑进行桥接,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一、发病规律苹果腐烂病病菌为弱寄生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分子孢子角在树皮上越冬,病菌孢子靠雨水飞溅传播危害。夏季是苹果树活跃生长期,不利于病菌扩展致  相似文献   

8.
苹果树腐烂病菌拮抗细菌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为苹果树腐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及生长速率法对分离自苹果树根际土壤和发病枝条的细菌进行筛选,并根据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对抑菌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3株细菌,其中QYTR-2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率最高,为82%,明显高于其他菌株.菌株QYTR-2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滤液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5倍发酵滤液抑菌率最高,达92.23%.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该菌为嗜麦芽寡氧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结论】拮抗细菌QYTR-2(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对丰富苹果树腐烂病的生防资源和开发利用生防菌株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苹果树腐烂病菌代谢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及其毒素活性。通过在树皮培养基中培养苹果树腐烂病菌,采用普通蒸馏法收集其培养滤液中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离各个成分,将各组分质谱图与数据库标准物质质谱图对比,初步进行结构定性,并利用苹果枝条对其标准物质进行毒素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树腐烂病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5种挥发性物质,分别为2-氟丙烯、异戊醇、2-苯乙醇、4-乙基苯酚、4-乙基-2-甲氧基苯酚,其中异戊醇、2-苯乙醇、4-乙基苯酚、4-乙基-2-甲氧基苯酚均对苹果树枝具有毒素活性。苹果树腐烂病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苹果树具有毒素活性,为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机理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蛋白双向电泳体系,鉴定不同致病力材料的差异表达蛋白,为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揭示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苹果树腐烂病菌野生型03-8菌丝为材料,从蛋白提取方法、IPG胶条长度及胶条的pH范围3个方面对双向电泳体系进行优化,并利用该优化体系对苹果树腐烂病菌野生型03-8和致病力丧失突变体X900的菌丝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析和比较,对二者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采用TCA/丙酮法-SDS/酚蛋白抽提法及17cm pH 4.0~7.0IPG胶条,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可以得到理想的蛋白图谱。利用该体系对苹果树腐烂病菌野生型菌株03-8及其致病力丧失突变体菌株X900的菌丝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析发现,2个菌株共存在27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有15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点;质谱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X900中缺失的2个蛋白点4633和8518分别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假想蛋白,其他13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点分别为1个微管蛋白、1个线粒体内膜转移酶亚基、1个丙酮酸脱羧氧化酶、1个腺苷高半胱氨酸激酶、2个压力诱导的磷蛋白、1个己糖磷酸肌醇激酶、1个热激蛋白和5个假想蛋白。GO分析表明,该差异蛋白主要参与能量代谢、胁迫应答、细胞结构组成和未知功能。【结论】建立了适合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并通过该体系分析获得了不同致病力材料的一系列差异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11.
<正>1姜腐烂病传播途径姜腐烂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在根茎和土壤中越冬,可在土中存活2年以上。病菌多从茎基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在田间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传播:①土壤传播。发病的姜田因病株残体遗落在地里,致使土壤带菌。如果重茬连作,往往引起发病。所以,带菌土壤也是姜腐烂病的重  相似文献   

12.
<正>1腐烂病1.1发生规律。苹果腐烂病是苹果树主要的病害,重病园可造成全园毁灭。苹果腐烂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树皮带菌很普遍。由于幼树抵抗力强,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病,树势衰弱后抗性就会下降,病菌会从潜伏状态一跃表现出剧烈的致病性。苹果腐烂病还是兼性弱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对苹果树的致病性,确定苹果树腐烂病菌侵染来源,为制定病害防治策略及降低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来源于梨树、苹果、杨树、沙枣、胡杨、枣树、柳树及核桃腐烂病菌,接种于30;苹果树皮培养基、苹果果实、叶片、离体枝条及田间枝条上观察产孢情况,并计算发病率、病斑扩展速率.[结果]来源于梨树和胡杨树腐烂病菌在果实上侵染速度最快且能形成产孢体.来源于梨树、胡杨、枣树的腐烂病菌能在离体枝条上吐出分生孢子角.来源于胡杨和柳树的腐烂病菌未能侵染苹果叶片.来源于苹果、胡杨、枣树的腐烂病菌能成功侵染田间枝条且在20 d内吐出黄色分生孢子角.[结论]不同寄主来源的腐烂病病菌均能在30;苹果树皮培养基上形成产孢体,能成功侵染果实、叶片及离体枝条,但在病斑扩展速率和产孢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来源于梨树、苹果、胡杨、红枣的病原菌均能在苹果田间枝条上侵染成功.  相似文献   

14.
苹果树主要病害内生拮抗真菌的筛选及拮抗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miyabe与苹果树炭疽病菌Glomeralla cingalata的内生拮抗真菌,并研究其抑菌效果。【方法】分离发病地区健康苹果树的根、茎及其根际土壤中的拮抗内生真菌,室内抑菌试验测定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苹果树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发酵培养试验检测其内生真菌中抑菌物质的耐热性。【结果】分离到的18株内生真菌分属3个属,其中茎分离到的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对峙试验表明,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炭疽病菌的抑菌率高于60%的有8株,其中菌株J2、J16、J17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抑制率分别为82.75%、84.31%和82.35%,菌株T1对苹果树菌株炭疽病的抑制率为80.67%。拮抗真菌J2、J16、J17、J24、T1发酵液对2种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不小于39.55%,最高达69.75%;在121℃时,J11和T1无菌滤液的热稳定性较好,而J2无菌滤液在100°C时就失去了生物活性。【结论】拮抗真菌J2、J11、J16、J17、T1均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及苹果树炭疽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可为开展这2种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15.
利用ITS、β-微管蛋白和EF-1α基因序列的通用引物来扩增苹果树腐烂病菌菌株Vmm41,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对比,设计并筛选出特异性引物对VE1-F/VE1-R。将目的片段连接到载体pUC19上制成标准品,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建立了实时定量PCR检测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体系可检测到26.4fg/μL的模板浓度,并可从苹果轮纹病菌、链格孢菌、层出镰刀菌、木霉菌和青霉菌等苹果园常见真菌中特异性的检测出苹果树腐烂病菌。用该体系对人工接种腐烂病菌的苹果叶片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检测体系可检测出叶片未发病部分的腐烂病菌数量。本研究建立的定量PCR检测体系可用于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快速检测,为苹果树腐烂病侵染规律及预警研究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产生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曲  翟慧者  胡同乐  王树桐  曹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37-15338,15351
[目的]为了给生产实践中苹果树腐烂病研究提供一种获得分生孢子的方法。[方法]在室内测试苹果树腐烂病菌在6种培养基上的分生孢子产生条件,比较每种培养基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器个数、密度、大小、成熟率以及单个分生孢子器所含孢子数量等。[结果]PDA(添加马铃薯)、ABA(添加苹果树皮)培养基在各项参数对比中显著优于其他培养基。其中,PDA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器数量最多,ABA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器成熟率最高,产生成熟子实体的时间最短;黑光灯照射(紫外照度为53.5μW/cm2)有利于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器的产生和成熟。[结论]提供了一种较为方便的室内获得苹果树腐烂病孢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致病活性物质,本研究利用MS液体培养基培养苹果树腐烂病菌,采用普通蒸馏法用乙酸乙酯作溶剂,收集其培养滤液中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离各个成分,将各组分质谱图与数据库标准物质质谱图对比,初步进行结构定性,用苹果枝条进行致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树腐烂病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2种挥发性物质的结构分别为异戊醇和2-苯乙醇,这2种物质均对苹果树枝具有致病活性。  相似文献   

18.
探索大戟狼毒的杀菌活性及活性成分,为新型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依据,以苹果树腐烂病原菌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大戟狼毒石油醚提取物的对病原菌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大戟狼毒石油醚提取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病原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提取物为2 g.L-1的稀释液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病原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最高达到94.0%。大戟狼毒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极具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苹果树腐烂病发生较重与果园栽培管理和树势强弱关系极大。有研究表明:80%的腐烂病疤均发生在剪锯口,另外,病原菌在冬季可以萌发侵染,因此,冬季修剪是造成苹果树腐烂病大面积爆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测定2株不同地理来源的苹果树腐烂病菌对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SBIs)类杀菌剂的交互抗药性及生物适合度,为SBIs类杀菌剂在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控上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2株不同地理来源的苹果树腐烂病菌对3种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和1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交互抗药性,通过繁殖体数量测定法、生物量测定法、离体枝条接种法测定其生物适合度。结果表明,2株病菌(VM09和VM01)对SBIs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抑霉唑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抑霉唑对VM09的EC50值分别是VM01的10.49、9.03、79.09倍,表明腐烂病菌对检测药剂存在正交互抗药性;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无显著差异,不存在交互抗性。对2株病菌的生物适合度分析发现,其生长速率、繁殖体数量、菌丝干重以及对NaCl的渗透敏感性均存在显著差异,但致病力无显著差异。苹果树腐烂病菌菌株VM09对SBIs类杀菌剂存在正交互抗药性,且对SBIs类杀菌剂敏感性降低的菌株的生物适合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适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