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旱作条件下旱稻、水稻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旱稻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个旱稻品种(“旱9710”、“秦爱”)和2个水稻品种(“吉农8号”、“长白1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旱作试验,于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及RuBP羧化酶活性。【结果】旱作条件下,在整个生育期,旱稻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水稻品种(P<0.05),旱稻品种叶片蒸腾速率显著低于水稻品种(P<0.05),水分利用效率极显著高于水稻品种(P<0.01);旱稻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RuBP羧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与水稻品种相比,旱稻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高,RuBP羧化酶活性强,蒸腾作用弱,水分利用效率高,从而有利于提高旱稻的抗旱性,维持较高的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培育抗旱高产稻作品种新途径,以受体亲本超级稻沈农265和供体亲本传统旱稻毫格劳构建的回交渗入系BC3、BC4为材料,采用水田、轻度干旱、重度干旱3个处理,考察渗入系材料在水旱处理下产量和地上部形态的表现。结果表明:水田条件下回交渗入系群体BC3、BC4产量和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旱稻品种(旱稻297、旱稻502等)无显著差异、与水稻品种沈农265无显著差异,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培育的旱稻品种(旱稻175、旱稻268、旱稻306)产量显著低于沈农265。干旱胁迫条件下,BC4群体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旱稻品种平均产量显著高于水稻品种沈农265;BC3群体平均产量与水稻品种沈农265无显著差异。水田与干旱处理下各材料间农艺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干旱胁迫下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较水田大,遗传变异系数略有升高,广义遗传力普遍降低。通过旱稻遗传物质渗入高产水稻培育的回交渗入系,可以有效结合旱稻的抗旱性和水稻的高产性。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耐旱性强的水稻品种,以苗旱163、苗旱17、旱稻74、旱稻80和旱稻2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各品种的根长、根条数、根系活力以及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进行测定,以研究旱直播条件下不同旱稻品种根系生长及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根条数、根长及根系活力和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旱稻74旱稻2号旱稻80苗旱163苗旱17,说明旱稻74是较为适合半干旱、干旱地区种植的旱稻品种。  相似文献   

4.
旱稻,是指在旱田条件下,选用耐旱性较强的优质水稻品种,采用旱直播,整个生育期以自然降雨为主,在生育的关键时期,遇干旱时要适当补给水分,使水稻在土壤比较湿润的状态下,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现将旱稻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择品种由于旱稻的播种期比水稻播种育苗期晚,因此,在品种选择上要考虑成熟期早的品种。吉林省、黑龙江省最近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有:天井4号(丰优109)、天井5号特优13),在旱作条件下,这两(个品种全生育期136~140天。还有秦爱、旱9710等品种,都适合本省中、西部地区旱种。品种选择的对错,是种植旱稻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旱稻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旱地条件下旱稻品种干物质生产和分配以及籽粒灌浆过程的特点,1986年和1987年在北京农业大学种植5个旱稻品种。用Hunt的生长分析法研究其干物质生产,结果表明旱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和分配与水稻品种不相同。因不同生育阶段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对旱稻品种总干重的影响不同。籽粒干物质积累过程用Logistic生长曲线拟合,符合度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丹东农业科学院育成10余个水稻、旱稻优良品种。本文从系谱上分析各品种的优质血缘亲本,阐述各重点亲本和主要衍生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同时评价丹粳水稻、旱稻品种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应用丹粳种质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3个旱稻品种杂交配合力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个传统农家旱稻品种和2个改良旱稻品种与国内外7个水稻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组配,获得21个杂交组合,对旱稻品种9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农家旱稻品种的各性状有很高的一般配合力,改良旱稻品种一般配合力较低;改良旱稻品种虽然部分结合了传统农家旱稻的抗旱性和水稻的丰产性,但是传统旱稻中仍然有许多优良的基因有待挖掘利用.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4个组合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正向效应显著,主要源于单株总谷粒数、单株总实粒数、单株结实率和单株有效穗数的特殊配合力的显著正向效应.各性状遗传力分析表明,主茎穗长、株高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适于早代选择;单株总谷粒数、单株总实粒数、单株产量、单株结实率和单株有效穗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所占群体总方差比例均大于70%,所以应该在较晚的世代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8.
节水抗旱稻发展现状、优势及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节水抗旱稻是一类新型水稻品种,集高产、优质和节水抗旱于一体.发展节水抗旱稻不仅可降低水稻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扩大水稻种植范围和面积,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还变革了传统水稻的种植方式,可显著降低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农业的发展.本文论述了我国节水抗旱稻发展现状、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9.
旱稻是水稻长期驯化演变形成的一种生态类型,主要分布在夏季雨水稳定但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山坡地。目前,全世界旱稻种植面积约 1 900 万 hm2,约占水稻栽培总面积的 12.7%。旱稻在我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国内不同稻作区均有分布。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其中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建立较长时期的水层,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农业的 16%。而旱稻种植在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光温条件和降雨量总体相对平衡,广东各生态区以双季水稻种植为主,旱稻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水资源短缺,以及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不断发生,广东乃至华南稻作区对旱稻品种的需求逐年增加。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旱稻抗旱机制、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进展,对广东旱稻研究和种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广东旱稻研究的建议,以期为广东旱稻品种的分子育种、低碳栽培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信阳水稻种植区 ,不具有灌溉条件的稻区面积较大 ,水稻生产季节信阳旱情发生频繁 ,干旱年份不能灌溉的稻田水稻产量低甚而绝收 ,在这些稻区发展旱稻 ,可保证干旱年份信阳稻谷产量增收。为此 ,特介绍旱稻品种一般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旱稻根系与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水资源短缺正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抗旱的栽培稻品种并实现水稻旱作,不但可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而且有利于增产、稳产.文章主要从旱稻的根系特征、根系解剖结构、旱稻根系生理生化特性、旱稻根系性状与抗旱性相关分析及旱稻根系性状与抗旱性QTL定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旱稻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旱种条件下水稻旱稻品种(组合)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对引进的4个巴西旱稻品种和1个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在旱种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ngara和Iapar-9株叶形态较好,生育期适中,适于长沙地区栽培;各供试品种和组合的产量以Tangara最高,水稻杂交组合新香优80次之;根系活力以Tangara的最大;新香优80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较旱稻品种高,Tangara又较其他旱稻品种高。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组织学方法分别对种植在水、旱条件下,水旱稻不同叶位叶片的解剖结构做了观察。结果发现。水、旱稻在水、旱条件下,叶脉频率随叶位上升而下降,但维管束总的数目却增加;叶片中央气腔的面积随叶位上升而增大,以倒3—4叶为最大,同时旱稻秦爱的值均大于水稻合江相应叶片的值,并且不论水稻或旱稻,水种条件下的叶片气腔明显大于旱种;叶片表面突起高度也同样随叶位上升而增高,并且不论水稻、旱稻,水种处理均大于旱种;叶片厚度、叶肉厚度水稻旱稻均以旗叶最厚,并且中上部几叶以水种条件下的较厚。木质部、韧皮部的面积以上部几叶最大,旱稻品种比水稻品种的叶片木质部、韧皮部面积通常为大。作者认为上述各性状的变化与其栽培环境的改变有关,因此可以认为是生态适应性在结构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旱稻,在旱作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的稻品种。是指选用耐旱性较强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采用旱直播,整个生育期以自然降雨为主,在生育的关键时期,遇干旱时要适当补给水分,使水稻在土壤比较湿润的状态下,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现将旱稻直播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中国旱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检测,分析不同地理来源旱稻地方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为旱稻地方品种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39对SSR引物对来自中国17个省份或地区的158份旱稻地方品种以及20份巴西旱稻种质进行SSR标记多态性、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在中国旱稻地方品种中共检测到等位基因308个,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变异在2—2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8974个,其中RM72、RM241、RM232和RM412的等位基因数较多,分别为21、17、16和15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异在0.0435—0.8989,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6153,其中RM232、RM72和RM241的基因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0.8989、0.8914和0.8883。籼型旱稻地方品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和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4359和0.6227,而粳型旱稻地方品种分别为6.9744和0.5087。籼型旱稻地方品种各省份或地区间遗传一致性变异在0.4007—0.8959,平均为0.7168,而粳型旱稻地方品种各省份或地区间遗传一致性变异在0.5803—0.9581,平均为0.7643。【结论】籼型旱稻地方品种的基因多样性显著高于粳型旱稻地方品种;各省份或地区间粳型旱稻地方品种的遗传一致性高于籼型旱稻地方品种;各省份或地区粳型旱稻地方品种间遗传相似性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而籼型旱稻地方品种间遗传相似性与地理位置未见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生育中后期干旱胁迫对栽培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栽培稻品种(包括旱稻和水稻)在正常灌溉条件和干旱条件下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并分别对供试品种的产量和稻米品质构成因素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中后期持续干旱导致水稻品种严重减产,每穗颖花数减少是干旱导致栽培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旱稻比水稻时干旱有更强的适应性.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结实率较高.灌浆结实期的适度干旱具有提高整精米率和减小垩白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节水抗旱稻结合了水稻高产优质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具有省工、省时、节水、抗旱等特点,符合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需求。为进一步推广种植节水抗旱稻,现对节水抗旱稻品种优势和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并针对节水抗旱稻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节水抗旱稻市场营销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乌江镇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旱稻栽种面积已经达到1.32km2,整体生产水平已经达到预期目标。旱稻是一种新型水稻品种,具有节水、耐旱、作物品质良好的栽种优势。本文跟根据乌江镇旱稻生产实际情况,对旱稻生产节水栽培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为发展乌江镇旱稻生产促进节水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汪晓丽  封克  盛海君  陈平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1):1306-1311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 12个水稻品种和 2个旱稻品种在苗期 (2 0d)的NO3 -吸收动力学特性及添加吸收液中NH4+ 对NO3 -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NO3 -吸收的最大速率 (Vmax)为 :旱稻 >水稻 ,籼稻 >粳稻 ,杂交稻 >常规稻。NH4+ 对NO3 -吸收Vmax的影响在基因型间有较大差异 :籼稻受影响小于粳稻 ,杂交稻小于常规稻 ,旱稻基本不受影响。NH4+ 对个别籼稻和旱稻品种的NO3 -吸收甚至有促进作用。NH4+ 对所有供试水稻基因型NO3 -吸收的Km 值影响均很小 ,说明NH4+ 对NO3 -吸收的影响可能主要在于影响细胞膜上NO3 -载体的运转速率而非吸收位点与NO3 -之间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市节水抗旱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作为水稻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在种植户中掌握适宜栽培技术不足,本文以广西省桂林市全州县节水抗旱稻种植为例,从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栽培生产地环境、整地、品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档案管理等方面探讨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为节水抗旱稻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