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近几年来,全省小麦生产连年丰收,总产量一直稳定在200亿kg以上,标志着我省小麦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全面了解2004年我省小麦生产形势和品种利用情况,搞好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为各地合理利用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省种子管理站于5月下旬组织部分小麦专家分赴全省小麦主产区,对大田生产、新品种展示田及国家、省品种试验田情况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召开各市种子站长座谈会议,对2004年度小麦品种利用和种子生产形势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2.
王桂娥  郭璇 《中国种业》2023,(10):12-15
特殊类型小麦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是国家继高产和优质品种后提出的新类型。对山东省2018年以来特殊类型小麦品种的审定情况、类别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来山东省审定特殊类型小麦品种32个,主要分为糯小麦、彩色小麦(富含类黄酮或叶黄素品种)和耐盐碱小麦三大类,糯小麦品种6个,其中白粒糯小麦4个,紫粒糯小麦2个;彩色小麦品种26个(包含2个紫粒糯),其中紫小麦16个,蓝小麦4个,富含类黄酮小麦品种1个,富含叶黄素小麦品种5个;耐盐碱小麦2个(2个耐盐小麦品种暂不列入统计),从品种数量和类型多样性方面,山东省均居我国前列。还就特殊类型小麦加快审定和产业应用进行了讨论,从强化特殊功能成分检测,扩展其他特殊类型品种选育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豫麦34号(原名郑农7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1982年以矮孟牛为母本,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综合抗性好,适宜在黄淮冬麦区中晚茬地种植,199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在国内率先解决了小麦育种工作中"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矛盾,为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品种支撑,是我国小麦品质育种的技术跨越.在该品种的推广过程中,率先实施跨行业联合,实行订单农业,按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模式运作,累计推广超过400万hm2.2002年该品种作为我国食用小麦出口的主导品种之一,实现了中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小麦品种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摘要:安徽在我国小麦主产省份中位列第四。通过对从1950-2008近60年来安徽省小麦主要推广品种种植面积和使用情况的分析,将主推品种划分为六个阶段,约10年一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主要推广品种特征特性、主要优缺点和轮替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各个阶段生产的基本要求、品种的综合表现和育种的进展。并对小麦品种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品种冬春性变化、生产布局的调整、主导品种与搭配品种的更替频率以及日益提高的对抗病抗逆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国家面粉"禁白令"的实施,势必对我国今后小麦的育种、推广和生产方向产生影响.从有关增白剂的争论、对小麦面粉白度的影响因素、目前小麦品种使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小麦育种及推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了201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预报,报告中用"田间带菌率高"、"品种抗性差"以及"降雨天气多"三个关键词预测2016年我国小麦赤霉病将偏重发生。作为小麦作物上危害程度严重的病害,小麦赤霉病在我国现阶段又有哪些防治药剂呢?跨国公司在该病害方面又有怎样的产品布局呢……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何中虎研究员主持完成的"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据悉,我国小麦育种可用亲本资源短缺和品种对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抗性频繁丧失是制约我国小麦育种研究的两大关键问题,从1990年起,何中虎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系统开展了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  相似文献   

8.
小麦的品种资源比较丰富,我国现有小麦品种近2万个。但生产上使用的品种遗传来源比较单一。据统计,南大2419、欧柔、阿夫、阿勃四个品种及其派生品种的种植面积占我国小麦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我国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小麦品种,其抗病源、丰产源  相似文献   

9.
对“十五”以来我国杂交小麦审定品种的产量构成和品质特性等进行了汇总和分析。结果表明,“十五”以来,我国共审定杂交小麦品种22个,“十二五”以来审定速度明显加快,北方冬麦区是我国杂交小麦品种审定主要区域;审定品种产量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北方冬麦区杂交小麦品种生产试验的产量平均每年增长76.0kg/hm2,增幅为1.25%,审定品种综合品质亦不断提升;杂交小麦审定品种产量与库容量呈正相关关系,穗粒数和千粒重潜力的挖掘与提升对产量增长的贡献最为明显,但是有效穗数并未明显提升,因此进一步提高成穗数,实现库容量扩充,对提高杂交小麦产量潜力和加快杂交小麦品种审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茂迎 《种子》2002,(5):95-96
改善我国小麦品质结构 ,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不仅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也是提高我国小麦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所以 ,近年来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培育出了大量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但是 ,国产优质专用小麦与进口优质专用小麦相比 ,有些品质指标不够稳定 ,生产成本较高 ,最终影响到经济效益。为获得优质专用小麦的丰产、优质、高效益 ,充分发挥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增产增收的作用 ,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推广应用过程中 ,应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1 科学合理地安排品种布局小麦籽粒品质既受品种本身的遗传因素控制 ,又受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