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颡鱼,俗称嘎鱼、黄腊丁,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常年市场销售价在30元/kg~40元/kg。常见的种类有瓦氏黄颡鱼(江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细黄颡鱼,目前人工养殖多是黄颡鱼,在内陆地区均有养殖。  相似文献   

2.
正黄颡鱼又名黄角丁、黄骨鱼、黄沙古、黄辣丁、刺黄股、戈牙、昂刺等,在我国各流域都有分布,适应环境能力强。因黄颡鱼肉质鲜美,而又无肌间刺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格颇高,是一种经济效益较好的水产特色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黄颡鱼养殖规模及  相似文献   

3.
汪成刚 《内陆水产》2002,27(12):12-12
黄颡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细刺少,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数量锐减,因而人工养殖黄颡鱼市场前景看好。1黄颡鱼的生物学特点黄颡鱼属鲶形目,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刺鱼、黄腊丁、黄姑等。黄颡鱼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钝圆,口裂大,口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有4对须,鼻须长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达胸鳍基部,颐须2对,外侧1对比内侧1对长。背鳍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胸鳍硬刺较发达,前后缘均具锯状齿,胸鳍呈扇形,末端接近腹鳍。腹鳍比臀鳍短,起点与臀…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黄骨鱼等,隶属于鲶形目、黄颡鱼属,是我国江河湖泊中小型经济鱼类。黄颡鱼含肉率高,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一大养精昔和消费者的青睐,也是目前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俗名黄腊丁、黄鳍鱼、缺丝、缺ya嘎呀子等,古称鲿。黄颡鱼具有分布广、产量大,且肉质嫩、少细刺、含脂肪多的特点,深受群众喜爱。鉴于目前国内有关水产刊物对黄颡鱼的报道甚少,笔者将黄颡鱼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概述如后,以餮读者。  相似文献   

6.
黄玉忠 《内陆水产》2005,30(3):19-20
黄颡鱼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姑、黄腊丁、黄刺鱼、黄嘎牙等,是一种野生小型名优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无间肌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但有滋补作用,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成鱼个体一般200—300g,非常适合我国目前消费。黄颡鱼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过去黄颡鱼人工饲养极少.市场销售的商品鱼主要从天然水体中捕获,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俗称黄甲,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为江河常见优质经济鱼类之一。黄颡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肌间刺少颇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上的黄颡鱼主要来源于江河天然捕捞,随着天然水域捕捞强度增大,资源量日趋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加快黄颡鱼的养殖推广,  相似文献   

8.
毛先军  罗玉双 《河南水产》2005,(1):20-20,32
黄颡鱼(Pelt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隶属鲶形目、鲍科、黄颡鱼属,俗称黄鼓鱼、黄腊丁、黄呀叫。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少肌间刺,可食部分多,是国内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淡水养殖品种。为了解决本地区黄颡鱼苗种短缺问题,我们近几年对黄颡鱼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池塘商品鱼养殖、网箱养殖与疾病防治等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
江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亦称瓦氏黄颡鱼,分类上隶属于鲇形目、鮠科、黄颡鱼属,是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淮河等淡水水系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少肌间刺,因而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江黄颡鱼的天然资源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刺少无鳞、价格适中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2015-2019年四川省黄颡鱼养殖产量迅速增加,2019年养殖产量达到3.25万吨,占全国的6.1%.四川省黄颡鱼养殖主要集中于眉山和成都周边,为全国黄颡鱼养殖户提供优质苗种,同时也是四川省黄颡鱼规模化养殖与产量重要区域.本文结合四川省黄颡鱼养殖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