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花垣县2007年农田土壤钾素调查数据与1980年湖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分析花垣县农田土壤钾素现状,探讨其存在问题,从而提出因地制宜的农田土壤钾素肥力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花垣县农田土壤全钾平均含量为12.93 g/kg,与湖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下降了22.44%;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水平偏高,平均达到124.66g/kg,与湖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增加了54.76%,呈明显增加趋势;缓效钾含量总体偏低,低于100 mg/kg的农田占全县农田面积的87.46%。目前花垣县农田土壤存在钾素储备偏低,长期供钾潜力不足的问题。针对花垣县农田土壤钾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当改善耕作方式,防止农田钾素流失;实行秸秆还田,有效防止农田钾素失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现钾素投入平衡等有效措施,提高土壤钾素肥力。  相似文献   

2.
由于成土母质和气候条件的作用,北方大多数农田土壤钾素含量丰富,钾的有效性较高.只有在少数砂质土壤和泥炭土壤上,农作物才表现出缺钾症状,施用钾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大多数的农田施钾肥效果不显著,二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中钾的一次项值极小或为负值,二次项往往为正值.一些速效钾低的土壤,农作物生长前期表现有缺钾症状,而后期则恢复正常;另一些则表现出与上完全相反的情况.说明速效钾不能充分表达土壤钾素的肥力水平.谢建昌(1982)全面研究了南方农田土壤钾素有效性后,提出用缓效钾作为土壤钾素肥力的诊断指标.与速效钾相比,似乎更能  相似文献   

3.
新疆兵团农田土壤的钾素养分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加强兵团农田土壤养分的管理以提高农田钾素养分的产出效率提出建议.[方法]利用兵团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的农田土壤钾素养分变化和20年来的农田钾素养分的投入状况的资料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结果]阐述了兵团农田土壤钾素含量降低及施钾增产的原因,认为兵团农田土壤钾素含量虽有降低的趋势,但是与全国相比仍属于极高水平,过多的和不合理的钾肥投入不仅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还会造成钾素养分产出效率的降低.[结论]兵团农田钾肥的施用要有选择性,钾肥应该优先施用在喜钾作物和沙性缺钾的土壤上.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因型作物及其根际钾素高效利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综述了钾肥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我国土壤钾素肥力及钾肥使用现状,从根际微域环境的角度对不同基因型作物钾素营养遗传学性状的差异机理、根际环境和根系分泌物对钾素有效性的影响、钾高效基因型作物种质资源的选育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土壤钾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钾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土壤是作物所需钾素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我国土壤缺钾的面积不断扩大,而我国钾肥资源有限,使用替代物无疑可以缓解这一矛盾.根际土壤钾素动态直接影响作物对钾的吸收,农田钾素平衡状况同样影响土壤钾素动态.土壤速效钾有下降的趋势.文章从土壤钾素分级、根际钾素动态、农田钾素平衡和钠对钾的替代作用等4方面对土壤钾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黑土玉米钾肥定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索钾在作物、土壤体系内的循环及秸秆还田对保持农田钾素平衡的作用,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连年施钾肥对双城市黑土玉米仍有显著的增产作用;K1和K2处理分别比K0处理增产21.3%和16.7%。由于2008年风调雨顺,玉米产量较高,钾肥增产效果显著;长期不施钾肥土壤钾素含量呈波浪式下降,施钾肥有不同程度增产,可见,适量施用钾肥对提高产量、维持土壤钾素平衡、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耕地质量监测,掌握土壤理化性状变化、肥料投入与养分平衡、基础地力与作物产量等情况,为指导科学施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料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提出推行"稳氮、控磷、增钾、配施有机肥"的水稻平衡施肥技术建议,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基于耕层土壤速效钾下降、钾肥投入不足的现状,并结合钾素在水稻植株体内的分布规律,建议加大推广秸秆还田力度,以补充土壤钾素亏损。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忻州地区玉米施钾效应及适宜的施用量。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明显促进玉米产量构成性状,玉米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每公顷施用K2O100kg,可基本维持土壤钾素肥力。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实施补钾工程有关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和“七五”、“八五”期间的土壤肥力监测及施肥现状的分析得出钾肥单位增产量、土壤氮磷钾比例、吉林省土壤速效钾丰缺分布情况及土壤钾素缺乏临界值。确定吉林省钾肥适宜用量,并提出1998~2010年钾肥用量预测。  相似文献   

10.
土壤钾素形态转化在土壤钾肥力提升与评价、钾肥高效施用技术和植物钾素营养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钾素研究团队在土壤不同钾素形态的区分方法及其含量范围、植物高效利用土壤钾的机制、土壤非交换态钾的释放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土壤非交换态钾的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基于强的四苯硼钠法,土壤非交换态钾含量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存在最大值,通过交换和扩散提取的土壤非交换态钾可占土壤全钾的20%~60%。矿物非交换态钾释放主要取决于其他离子含量和环境钾浓度,植物高效吸收非交换态钾也主要取决于根系吸收低浓度钾的能力。证实土壤非交换态钾的形成和释放对土壤保钾能力及土壤钾的生物有效性起重要作用,建立了土壤非交换态钾总量的测定方法、土壤钾素变化测定方法以及土壤有效钾分级测定的方法体系。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土壤钾素肥力的准确评价、预测和土壤钾素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方法手段,并将推动土壤钾素研究由定性、半定量向定量研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西近年农田肥力状况分析与节本施肥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 997年冬和 1 998年春 ,在江西全省采集原土壤普查点位的典型代表性耕层土样 2 0 7个 ,进行农化性状分析 ,结果表明 :江西全省农田水稻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 ,pH值略有下降。分析了江西农田肥力变化的主要原因 ,指出了江西农田化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节本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12.
江西磷肥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江西省自 2 0世纪 50年代以来的磷肥研究作了简要的综述 ,包括农田磷素变化状况、磷肥的肥效、农田磷素循环与平衡、磷肥工业的发展以及磷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等。同时针对目前磷肥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内江西磷肥研究应予以重视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1984-1987年在江西五种土壤进行五个定位试验结果:(1)稻田氮、磷、钾、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增产效应.(2)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具有培肥改土稳产高产效果.(3)要求年亩产800公斤所需养分状况.(4)施肥对养分平衡以及水稻营养和土壤肥力消长关系.为全省稻田合理分配施用化肥,预测土壤肥力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肥料施用状况与肥效演变规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论述了1949~2000年江西省农田化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农作物的需肥量、农田养分平衡、中微量元素供需量的变化状况,以及农田肥力与化肥肥效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5.
互助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初化肥大量使用以来,我县农民减少积攒和使用有机肥,加大对化肥的使用,大量盲目施肥和习惯施肥,重施氮肥和磷肥,不施或少施钾肥,忽视微肥使我县耕地土壤肥力发生显著变化,有机质和钾素下降,氮、磷和重金属污染上升,本文就我县耕地地力现状、耕地地力变化和加强耕地地力建设的主要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按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开展标准农田地力分等定级,在摸清标准农田地力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嘉兴市秀洲、嘉善、平湖县(市、区)2009年项目(面积4015.6 hm2)实施了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翻耕加深耕作层、调整土壤酸度、改善农田排灌等技术措施。2年后对该项目进行地力培育的成效评估,结果显示,由二等田(地力综合指数0.60~0.80)提高到一等田(地力综合指数0.80以上)的面积占65.89%,未达到一等田的地力综合指数也提高0.04~0.10。文章分析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的技术问题,并提出嘉兴市高标准农田的地力建设目标应为一等田。  相似文献   

17.
李胜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78-8579
从耕地资源、土壤养分、农田投入和耕地污染4个方面分析了湖北黄梅县耕地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土壤肥料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该县14年来耕地面积减少了1.20万hm2,人均下降0.03 hm2;2004年复种指数已达194%,用地与养地矛盾日趋突出;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根据1994年底上乡水田5点统计,14年来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0.49个百分点,土壤速效养分亏损,缺K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速效K含量由土壤普查时的110.0 mg/kg,下降到目前的90.0 mg/kg。极其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面积逐渐增加,成为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全县有效B含量低于0.5 mg/kg的缺B土壤面积占90%,有效Zn含量低于1.0 mg/kg的缺Zn土壤面积占48%。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该县保护农田的两条对策:强化土地规范化管理;通过抓秸秆还田、抓有机肥和绿肥生产实现培肥改土。  相似文献   

18.
临安市近30年农田土壤地力演变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安市近30年随着种植业结构、耕作制度、施肥习惯和作物产量等变化,引起农田土壤地力演变。据20世纪80年代初期第2次土壤普查和2008—2010年耕地地力调查数据前后比较,临安市农田土壤肥力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变化结果表明,土壤pH呈下降趋势,耕层厚度变浅,有机质、全氮含量下降,碱解氮含量基本稳定,速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土壤钾含量缺乏。为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地力,农田土壤应积极推广使用秸秆还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技术措施,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地力长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探究江西、湖南两省人工经营生态系统蚂蚁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功能特征,为两省蚂蚁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依据,以江西省、湖南省人工经营生态系统为研究样地,两省共设置11个采样单元格,每个采样单元格均设置45个1 m2的样方,分别于2019年7月和2020年7月采用改进的吸虫器法对样方内地表蚂蚁进行采集,采集后放置于无水乙醇中带回实验室进行蚂蚁物种鉴定及功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湖南两省共采集到蚂蚁2 662头,隶属4亚科24属49种。3种生境种类丰富度表现为人工林>草地>农田,湖南省的蚂蚁物种较江西省丰富;(2)江西、湖南两省3种生境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一致,为人工林>草地>农田,优势度指数表现一致,但趋势相反;江西省均匀度指数表现为人工林>草地>农田,但湖南省表现为草地小于农田,这与湖南省草地蚂蚁种类丰富度远远大于农田有关;(3)江西、湖南两省农田和人工林的群落相似性均最小,江西省农田和草地群落相似性最大,湖南省草地和人工林群落相似性最大;(4)江西省和湖南省不同蚂蚁物种功能特征表现一致:即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的上颚、触角柄节最长,头宽最大;宽结摇蚁(Erromyrma latinodis)的上颚、触角柄节最短,宽结摇蚁头宽最小。综上可知,湖南省蚂蚁物种资源比江西省略丰富;蚂蚁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与生境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生境越复杂,蚂蚁物种多样性越高,种类丰富度越大,地表蚂蚁功能多样性越高;生境差异性越大,蚂蚁群落相似性越小。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林芝茶园土壤的肥力水平,本研究在波密县、察隅县、墨脱县、易贡茶场和察隅农场等五个茶叶主产区,从茶园及其附近农田、荒地取土91份,选取土壤有机质、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有效硫、有效硅和土壤水溶性盐总量15个评价指标,以农田土壤为对照,综合评价林芝市茶园土壤肥力。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有机质高于附近农田土壤;茶园土壤pH低于附近农田土壤;茶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与附近农田土壤整体差异不大。茶园科学合理管理对土壤起到一定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作用,但茶叶种植时间久了后会造成土壤酸化,降低土壤某些养分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