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贵阳市中药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阳市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现状,探索贵阳市中药材基地的发展新思路及模式,对贵阳市中药材基地进行了调查.贵阳市中药农业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基本没有严格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进行基地建设.因此,贵阳市中药农业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以企业作为基地建设的主体,建设技术依托体系,搭建交易平台,健全中药现代化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贵州中药生产的产业化发展,结合贵州省中药(含民族药)资源优势与医药工业的发展,对贵州中药生产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发展概况进行了阐述,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可进一步重点加强贵州天麻、杜仲、淫羊藿、续断、银杏、喜树、山银花、头花蓼、观音草、艾纳香等十大中药生产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发展,以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建成具贵州特色并较...  相似文献   

3.
《北京农业》2008,(12):18-18
在贵州省举办的“贵州中药材种植发展现场会”上。科技部副秘书长郑国安介绍说.近1O年来科技部已先后批准在全国17个省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在7个省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据统计,各省在开展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工作以来,累计投入科技经费约25亿元.已建立起413种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兴  杨小兰  项志宏  范勇 《农技服务》2013,30(3):285-287
结合2010、2011年度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产业统计数据,对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度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贵州中药科技创新、中药材种植、医药制造业、药品流通领域发展势头良好,最后总结了相关产业部门协同推进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推进宁夏中药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宁夏中药产业化开发优势,提出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生产是农副产品生产的特殊形式,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有效地指导我省中药材生产逐步走上产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保护道地中药材资源,实现中药材商品的优质高效,以及尽快达到中药原料的基地化、规模化,利用中药材资源和道地的基地生产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中药材产品,促进中药  相似文献   

7.
《福建农业科技》2007,(3):52-52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药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将迎来第二个春天。然而,中药内在质量直接影响治疗,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未与国际接轨,严重影响出口。为此福建省组织力量加强中药现代化研究。2001年,福建省科技厅将“福建地道药材(建泽泻)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基地建设”作为社会发展领域的第一个重大项目,建立了福建省第一个中药材现代化基地,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福建省建宁县中药资源、制定中药产业规划、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福建省建宁县试点县的普查调查结果,对建宁县中药资源概况及其产业化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提出建宁县中药资源普查区域划分。[结果]建宁县中药资源区划为4个一级区。[结论]建宁县中药资源区划对提高建宁县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当地中药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中药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重视,各地逐步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本文就济南市在中药材特色品牌基地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进行探讨,为中药材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月国家科技部向国家新药协调领导小组提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框架提纲,得到了有关部门及企业职极支持和响应,以《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启动为代表,开启了传统中药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新历程。2002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8部委(局)共同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纲要》对2002~2010年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重点任务做出了全面规划,将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将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产业,在基础理论、产品创新、生产技术、资源保护、重大疾病防治、标准规范、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推进中药宝库的深入挖掘和中药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烟草与中医     
赵峰  罗家刚  张泽俊  杨永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75+3890-3875,3890
文中比较了烟草与中医的相同点和二者的副作用,结果表明烟草和中医一样都是误人的行业,需要引起重视,而且烟草和中医这2个行业都需要进行改革,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中药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医药经济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对中药的开发研究成为现在紧迫的任务.本文分析了中药新药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中药研究开发的重点和今后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3.
犬皮肤病是犬临床常见病之一,该病是临床症状相近的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因此造成对该病诊断的困难。诊断该病的难点在于辨明病因和皮肤损害类型。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对这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期望对该病的诊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由阿克苏新农乳业提供患病奶牛100余头。将其按症状不同分组,分别采用中药和西药单独治疗以及中西药结合治疗。结果显示西药有较强的抗菌消炎能力,对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具有较好的效果,中药具有活血化淤、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的功效。所以将中药与抗菌消炎药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对非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进行应用分析比较,优化调剂方法。方法 统计并分析本院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数据(调剂出错率、处方数等),并随机抽取180例于该院就诊的患者及12名在该院从事配药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患者选择和工作人员选择等方面对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相比,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在出错率、取药方便程度、药品剂量准确度、卫生、食用方便程度、携带存储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减少药物浪费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1)。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具有明显优势,但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中医药工作者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发挥中医药优势。  相似文献   

16.
缪晓平  邓开野  谭梅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40-10241
[目的]确定中药甜酒酒曲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以糯米和小麦为主要原料,适量的安琪甜酒曲、甘草、八角茴香和肉桂为辅助原料研制新型中药甜酒酒曲,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药酒曲成分的最佳配比。[结果]各因素对药酒曲品质的影响依次为甜酒曲添加量〉甘草添加量〉肉桂添加量〉八角茴香添加量;基料的制备方法为总重量为50g的糯米与小麦按质量比4∶1混合,25℃左右的水中浸渍4h后粉碎备用;药酒曲的最佳成份配比为甜酒曲添加量0.200g,肉桂添加量0.015g,甘草添加量0.700g,八角茴香添加量0.030g;新研制药酒曲的理化指标为水分12%~13%、总酸度不超过0.400mg/100ml、糖化力250~300u。[结论]新研制药酒曲发酵生产的中药甜酒的各项指标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天冬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为百合科天门冬属藤本植物,是中国传统的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文章分析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天冬的研究概况,对其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阐述,为天冬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大学是传播推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基地,中医药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在"一带一路"策略引导下,立足于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科研平台,通过国际化的中医药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以及双边人才培养等多种途径,可以为中医药文化的海外推广、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抗新孢子虫效果较好的中药。[方法]取健康昆明种小鼠,投服甲基氢化泼尼松,使其免疫力下降,然后随机分组,每只小鼠腹腔接种1.0×104个新孢子虫虫体,接种4 h后,各组小鼠灌服不同中药。给药7 d后,小白鼠眼球采血,收集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其抗体水平。[结果]15个中药组中有4个中药组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黄芩、百部、天麻、黄连可以提高感染新孢子虫小白鼠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0.
筛选了乌梅、金银花、蒲公英、紫草、牡丹皮等12种可用于食品的中草药,采用水提或醇提法制备中药提取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这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牛津杯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艾叶、牡丹皮以及乌梅对4种供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采用正交试验对上述3种中草药进行复配,分析得出最佳配比为乌梅∶艾叶∶牡丹皮=8∶1∶1,在最佳配比条件下,复配抑菌剂对4种受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7.81 mg/mL、3.91 mg/mL、15.62 mg/mL、7.81 mg/mL。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中草药复配抑菌剂能够破坏大肠埃希氏菌细胞结构,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