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为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深入开展,东昌府区农机局组织力量开展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调研工作,现报告如下:一、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基本情况东昌府区地处鲁西平原,属于黄灌区。由于土壤多年旋耕作业,耕层逐年变浅,全区普遍耕层深度在10厘米左右,耕层下形成一个坚硬的犁底层,厚度约15厘米左右,密度大约在1.35~1.45g/cm~3,阻碍水分、养分运移,不利于农作物的根系发育,严重制约着粮食产量进一步提升。为提升耕地质量,2014年该区开展了深松补贴作业,要求深松深度大于25  相似文献   

2.
豫北潮土灌区土壤肥力特征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豫北潮土水浇地土壤肥力特征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为建立豫北潮土区水浇地合理耕层评价指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对豫北潮土区62个样点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指标包括:耕层深度、犁底层厚度、土壤体积质量、紧实度、土壤p H值、土壤电导率、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以及耕作方式、播种、灌水、施肥。【结果】豫北潮土区田整体耕层深度16.8 cm,犁底层厚度11.2 cm;低产田耕层深度在15.2 cm,犁底层厚度11.9 cm,高产田耕层深度20.0 cm,犁底层厚度9.8 cm;高、中、低3种产田耕层土壤的平均紧实度分别为1 725、1 449、1 831 kPa,土壤的平均土壤体积质量分别为1.46、1.51、1.53 g/cm~3,pH值分别为8.47、8.39、8.39,有机质量分别为12.34、11.81、10.67 g/kg,速效磷量分别为16.05、12.84、10.89 mg/kg,速效钾量分别为156.69、157.20、120.56 mg/kg,养分主要分布于0~40 cm土层土壤;产量与耕层深度及耕层土壤速效钾、有机质、速效磷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犁底层厚度、土壤紧实度及耕层土壤体积质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产量与深层土壤pH值显著负相关,与深层土壤速效钾、有机质显著正相关。【结论】豫北潮土区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为耕层深度、犁底层厚度以及耕层土壤速效钾、有机质量,对作物产量的贡献大小为耕层深度>犁底层厚度>速效钾>有机质。  相似文献   

3.
以土壤孔隙度增加率和土面抬升量为深松效果评价指标,对一种新的旱地深松方式——气压深松高压气体压力的选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容重为1.4g/cm~3的犁底层,深松气压的增加对深松效果影响不明显,选择气压1.4MPa进行气压深松较为适宜。对于容重为1.6g/cm~3的犁底层,深松气压的增加对深松效果影响明显,气压为1.8Mpa时深松效果较好,选择气压1.8MPa较为适宜。对于容重为1.8g/cm~3的犁底层,深松气压对深松效果影响极为明显,深松效果与深松气压呈正相关,选择气压2.2MPa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以来,我国大多区域农户都用旋耕机或小型拖拉机带铧式犁进行旋耕或浅翻整地,致使在20~35cm深度范围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造成地力逐年下降。在1998年左右,黑龙江省开始试验深松整地技术,为了打破坚硬的犁底层,采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深松机,在不破坏原有耕层结构的前提下,对犁底层进行松动耕整。  相似文献   

5.
<正>山东省耕地1.1亿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多年来,农民广泛应用旋耕机进行耕整地作业,造成土地耕层变浅,普遍在10cm~15cm;耕层构造恶化,犁底层厚达20多厘米,严重制约着农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升,急需对土壤进行机械深松。机械深松能打破多年旋耕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涵养雨雪,抗旱防涝,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也是近年来国家强力推进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山东省土壤种类繁多,农业生产条件禀赋不同,何时  相似文献   

6.
<正>机械化深松是利用拖拉机及配套的深松机具完成农田深松作业,深度一般在犁底层以下35~40 cm处,不翻转土层,只局部松动耕层土壤和耕层下面土壤的一种耕作技术。深松作业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能够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作物产量。为了准确掌握目前全县土地深松的实际情况及成效,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日前,鄄城县农机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17个乡镇(办事处)对土地深松情况进行了调查。1.机械化土地深松技术推广现状适合机械化土地深松的土壤有壤土、黏土、沙壤土等,且土层较厚。鄄城县可耕地土壤大多为壤土、黏土、沙壤土,这3种土壤均可以实施深松作  相似文献   

7.
连年的浅层翻、旋耕作业及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使得新疆土壤形成了一层又硬又厚的犁底层,进而影响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为了打破犁底层、改善新疆地区土壤质量、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以非振动深松作为参照试验组,针对3种不同参数弹簧的自激振动深松方式进行深松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非振动深松,弹簧Ⅲ耕作后15~30cm耕层坚实度下降17.44%,0~15cm耕层坚实度下降20.17%,弹簧Ⅱ耕后0~15cm耕层坚实度下降23.24%,15~30cm耕层坚实度下降10.09%;在0~15cm耕层,弹簧Ⅲ相较于非振动,土壤密度下降6.02%,在15~30cm耕层为16.29%;弹簧Ⅲ相较于非振动情况,在0~15cm耕层和15~30cm耕层,土壤容重下降依次为4.11%和13.73%;弹簧Ⅱ相较于非振动情况,在0~15cm耕层和15~30cm耕层,土壤容重下降依次为2.05%和7.84%;弹簧Ⅰ与非振动对各耕层土壤容重相差不大,30~45cm的深层土壤自激振动和非振动情况对于土壤密度减小效果相差不大,深层深松时,由于牵引阻力增加使弹簧被完全压缩,深松效果下降。试验结果为推广自激振动深松作业方式及新疆耕作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深松的必要性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小型拖拉机飞速发展,耕作机械的配套动力以小型拖拉机为主,导致耕深长期在15-18cm左右,达不到深翻20cm以上的技术要求,从而使耕地逐步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造成土壤板结,阻碍雨水渗透,病、虫、草害蔓延,使单位面积产量低而不稳。犁底层深度一般为25~30cm,厚约15cm,犁底层非常密实、坚硬,作物的根系难以向下发育,它还减弱了耕层和土层之间的水分和肥力的疏通,使作物不能充分利用土壤的肥力和下层水分。  相似文献   

9.
机械深松整地技术是提高地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实行以机械深松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不翻转土层,保持原有土壤层次,局部地松动耕层土壤和耕层下面的土壤,作业深度一般为30~50cm,可打破犁底层,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土壤的质量是制约粮食增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据调查,在过去的30年中,玉溪市大部分土地是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即小型农机具作业,连年耕作,导致土壤耕层只有12cm~15cm左右,土壤板结严重,阻力不断增大,犁底层的土壤变得硬脆,降雨径流现象十分突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不足,实行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已是迫在眉睫。一、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现状1.作业区域及面积玉溪市属于适宜推广深松作业的有南方旱田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深松技术应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耕作技术。深松可熟化深层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今年是我省实施机械深松作业补贴的第一年,涉及区域广,实施面积大。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做到四看、四结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2.
1.可有效地打破长期以来犁耕或灭茬所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有效地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深松后的土壤体积密度为12~13g/cm3,恰好适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作物根系深扎。机械深松深度可达35-50cm,这是用其它耕作方法所根本达不到的深度。2.机械深松作业可极大地提高土壤蓄积雨水和雪水能力,在干旱季节又能自心土层提墒,提高耕作层的蓄水量。一般来讲,深松作业地块较未深松地块可多蓄水11~22m3/亩,且土壤渗水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浅析南谯区土壤深松现状与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的深松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方法,有深耕改土、提高地力和增加产量的效果。深松一般系指深度在18cm以上的松土作业,它能破坏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耐涝能力。深松能使土壤孔隙增多,三相(固、气、液)比例得到适当的调整,具有增温放寒和减缓水土流失与风蚀作用,同时也是改良一些耕层瘠薄不宜深翻的土壤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1深松作业的作用机理1.1疏松土壤,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深松作业可形成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土体结构。常年的等深耕作,尤其是由小型拖拉机和畜力牵引的铧式犁,由于耕作动力小、耕层浅,耕层底部形成坚硬的犁底层。中科院地理所的调查表明,我国耕地普遍存在犁底层,一般出现在12~25c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唐山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各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对本辖区进行深松整地作业摸底调查,具体情况整理汇报如下。一、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总体情况1.深松作业情况全市适宜深松作业的地区土壤类型以沙壤土、壤土、粘壤土为主,适宜深松作业的面积214.65万亩;2014年以前唐山市已完成深松作业面积130万亩。土壤耕作层15cm~20cm,犁底层20cm~15cm,目前全市采用的农机深松作业标准为  相似文献   

16.
正(1)什么是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答: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具,进行行间或全方位土壤耕作的机械化整地技术。深松作业不翻转土层,可打破犁底层,加厚松土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增强土壤渗透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机深松深度一般在25~30 cm。(2)为什么要进行深松?答:耕地长期采用旋耕机或铧式犁进行旋耕、浅翻作业,在土壤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形成了一层紧硬的、封闭式  相似文献   

17.
江淮地区土壤深松现状与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的深松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方法,有深耕改土、提高地力和增加产量的效果。深松一般指深度在18cm以上的松土作业,它能破坏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耐涝能力。深松能使土壤孔隙增多,三相(固、气、液)比例得到适当的调整,具有增温防寒、减缓水土流失与风蚀的作用,同时也是改良一些耕层瘠薄不宜深翻的土壤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到传统精耕细作模式的束缚,大部分耕地未进行过深松作业,土壤耕层逐年变浅,犁底层逐年增厚,土壤板结现象日趋严重,粮食产量增速明显放缓。现代农业种植模式,迫切需要推广深松技术,通过深松作业打破顽固的犁底层,改善耕层质量,提高耕地产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机械化深松作业对于土壤的改良和保护水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推广机械化深松作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不同耕层结构对海南香蕉地砖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周期的香蕉种植方式结合传统的香蕉地翻耕、旋耕模式导致香蕉田土壤耕作层以下不断压实并形成犁底层,而深松可打破坚硬的犁底层,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为探明不同深松模式耕层构造对海南香蕉地砖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在海南大学香蕉试验田设置了全虚耕层构造(Q1)、全实耕层构造(Q2)、虚实并存耕层构造(Q3)...  相似文献   

20.
深松技术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机械化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技术,它由免耕播种技术、秸秆残茬处理技术、杂草控制技术和深松技术组成。其中,运用深松技术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且不翻转土壤,在达到调节土壤三相比、改善土壤结构、减轻土壤侵蚀和提高土壤蓄水抗旱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适当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发芽。1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常年的等深耕作,尤其是小型拖拉机和畜力牵引的铧式犁,由于耕作动力小、耕层浅,耕层底部易形成坚硬的犁底层。据中科院地理所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耕地普遍存在犁底层,一般出现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