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针对机采棉中残地膜含量较高、清除效果不佳的现实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电场极板电压、磁场电流、机采棉飞入速度对机采棉残地膜电磁作用下机采棉清杂率的影响,得到电场极板电压、磁场电流强度及机采棉飞入速度对清杂率影响显著及棉花与残地膜的分离规律。以清杂率为判定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判定分新方法,得出了3个影响因素的最佳优化参数,并建立了棉花与残地膜分离规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优化参数组合为电场极板电压为30k V、磁场电流强度为10A、机采棉飞入速度为12m/s,验证了棉花与残地膜分离规律模型的有效性,此时机采棉清杂率为95%,效果良好。本研究可为机采棉残地膜电磁清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静电吸附方法分级去除机采棉中残地膜的方法,以新疆阿拉尔地区种植的新陆早26号机采棉为研究对象,根据机采棉中残地膜曲直形态与荷电极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利用图像处理提取机采棉中各种残地膜杂质特征并进行聚类算法分级,将残地膜分成Ⅰ、Ⅱ、Ⅲ等级。搭建静电吸附分离平台,对掺有不同等级残地膜的机采棉进行不同荷电时间、飞入速度、极板电压下的试验,以除杂率为测定指标,找出对应级别残地膜的最佳参数组合,以期达到残地膜杂质与机采棉的分离最大化。试验表明,对除杂率影响显著的因素由大到小为:飞入速度、荷电时间、极板电压。掺有Ⅰ级残地膜的机采棉除杂最佳荷电时间为24 s,飞入速度为4. 7 m/s,极板电压为39 k V,分离率为96. 2%;Ⅱ级最佳荷电时间为29. 8 s,飞入速度为5. 8 m/s,极板电压为37. 6 k V,分离率为98. 1%;Ⅲ级最佳荷电时间为30. 1 s,飞入速度为3. 5 m/s,极板电压为46. 2 k V,分离率为97. 2%。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静电吸附分级去除残地膜的方法可行,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
机采棉栽培技术推广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产业是我团的支柱性产业,围绕着做大、做强、做优棉花产业,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我团加大了投资,已购置使用20台采棉机,效果很好。现将我团近年来实施机采棉的相关配套措施介绍如下:1机采棉适用范围1.1品种目前我团大面积种植品种有中35和新陆中14,根据机采棉采收的情况看,新陆中14的采净率较中35高,新陆中14采净率为95.5%,中35采净率为92.3%。除了中35的挂花量多些外,落地花明显高于新陆中14,这表明新陆中14更适于机采棉。首先,新陆中14的果节高在20cm以上,而中35为16cm,脚花低对采收不利,易漏采或碰撞落地;其次新陆中14茎秆坚韧挺直,后…  相似文献   

4.
1前言近几年来,新疆的棉花生产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棉花采收期劳力奇缺,人工采棉已很难满足生产的需求,“采棉难”已成为制约棉花产业化发展和商品棉基地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近十年的机采棉技术的引进和试验,目前该技术已逐步开始在新疆推广。尤其是随着国产采棉机的研制成功,机采棉技术推广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大。与人工采棉相比,机采棉具有作业效率高、规模效益好、减轻劳动强度、增加植棉收入、抢农时等优点。但棉农时机采棉含杂率高的问题仍有疑虑,经我们多年的试验测定,机采籽棉的含荣率在5%~8%之间,经清理、轧花后的…  相似文献   

5.
2012年五家渠市实现棉花机采50余万亩,机采面积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棉花全程机械化步伐明显加快,机械化采收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但在机采关键环节上还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比如机采棉采净率是否和含杂率存在正比例关系,采棉机的采摘过程是否对采净率和含杂率有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和棉花的产量,随着地膜的连年使用,棉田残膜含量不断增加,已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影响棉花的种植和产量。PE地膜被替代前,机械化回收是解决残膜污染的必要手段。通过对残膜回收机械的起膜装置、拾膜装置、脱膜装置、集膜装置、清杂装置等方面介绍残膜回收机械的研究现状和特点。分析棉田残膜回收机械的应用情况,存在耕层残膜回收率低、膜杂分离效率低、作业部件适应性不强、作业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针对残膜、秸秆、土壤的特性和生产实际,提出研发全耕层地膜回收机具、改进膜杂分离装置、创新作业部件仿形技术、提高智能监控水平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133团机采棉清理加工厂筹建于2004年,引进美国进口机采棉加工成套设备。经过4年的运行,其优点是籽棉能够迅速被加工成皮棉,避免了霉烂变质,不足之处是进口设备皮清部分清杂效果差,造成皮棉含杂率高,影响棉花等级质量。影响棉花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兵团机采棉推广面积的不断加大,解决好机采棉脱叶、降低籽棉含杂率的问题日渐突出,兵团棉花生产基本都采用高密、高产栽培模式,棉花密度较大,采用飞机喷施脱叶剂受天气,地理、飞行高度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农田中残膜回收难题,采用自制的静电分离装置,对农田中残留的地膜和土壤进行静电分离试验。在高压静电场条件下,对装置的分离效率与含水率和高压静电电压值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行测定,并建立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极板间距为6cm、残膜面积为5×5cm~2、含水率为20%、电压值为-7.3kV时,静电分离装置吸附效率可以达到96.67%;静电分离方法可以用于分离农田中的残膜。该文的分离原理和试验为下一步静电式残膜回收机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农业灌水量时存在易陷入局部最小值、难以选择合适学习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Adam算法并行优化BP神经网络的农业灌水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初始权值和阈值的预筛选,然后采用Adam算法来实现学习率自适应于参数梯度不断更新.收集黄河流域陇中片灌溉分区内7个典型灌区...  相似文献   

11.
水平摘锭式采棉机采摘机构运动特性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速比系数对采棉机采摘特性的影响,本文建立采摘头采摘机构的运动模型,得出摘锭末端点运动轨迹方程,并结合新疆机采棉种植模式分析了摘锭运动轨迹对棉花采摘质量的影响。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采摘机构三维模型,导入Adams软件对采摘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为:当速比系数1.15<λ<1.3时,采摘机构形成的运动轨迹较好,有利于采棉机采摘。使用棉花采摘性能试验台进行采摘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速比系数1.15<λ<1.3时,棉花采净率均大于93%,撞落棉损失率均小于2.5%,采摘质量均满足棉花收获技术要求,试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和运动仿真的正确性,可为采棉机速度匹配和采摘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棉花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采棉机是棉花机械化采收的重要工具,其发展水平是反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几年来,我国棉花采收质量有了明显增长,采棉机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运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概述我国采棉机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采棉机的研究现状,梳理我国采棉机发展过程中遇到和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可能的发展建议和发展策略,为我国采棉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大多数秋后残膜回收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拾取地膜含杂率高、回收率低及难以二次利用等问题,设计了链排式残膜回收拾膜清杂装置.对机具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关键部件拾膜清杂装置进行了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和运动分析,确定了捡拾钉齿的结构尺寸和排列间距;分析了地膜被捡拾的受力情况,得出了地膜所...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统收式采棉机清选装置的分选性能,针对棉花含杂率较高、损失率较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统收式采棉机清选装置.首先,阐述了该机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根据理论分析及前期试验确定以喂入量、钉齿滚筒转速转速、栅条间距为试验因素,棉花含杂率与损失率为目标值,利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其目标值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较...  相似文献   

15.
4MZ-5梳齿式采棉机采摘头工作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4MZ-5型采棉机采摘过程中各影响因子对采摘效果的影响,确定工作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最佳入地角度;同时,对梳齿倾角、形状、材质、压棉辊等因素对棉花采摘输送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为4MZ-5型采棉机进一步研究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脱绒棉种活力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脱绒棉种活力的快速无损检测,利用VS2010和Open CV混合编程方式开发一套脱绒棉种活力在线检测系统分析软件,应用BP神经网络原理构建活力预测模型。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参数记录模块、图像处理分析及活力检测模块,主要实现了图像采集、图像特征提取与分析、脱绒棉种活力预测及参数记录等功能。选取新陆早50、鼎丰10号、神农11号3个品种进行活力预测试验,准确率分别达到90.29%、84.27%、8 6.8 0%。软件系统的开发为脱绒棉种活力实现快速无损检测分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槽型凸轮传动的蓝莓采摘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机械采摘蓝莓的果品质量,设计了基于槽型凸轮传动的蓝莓采摘机。样机关键零部件设计包括驱动元件计算与选择、传动系统减速比分配、凸轮运动曲线计算等,采用"反转法"推导凸轮廓形曲线,利用"角分线法"设计采摘系统末端执行装置。在ADAMS中建立采摘机模型,搭建仿真环境对采摘机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凸轮设计参数、各杆件长度、驱动元件转速对采摘传动装置的影响。在种植园进行蓝莓采摘试验,得到槽型凸轮采摘机采摘效率4.6 kg/min、未成熟果实脱落率3.2%、成熟果实采净率83%、果实损坏率3.1%,对比分析得出:槽型凸轮采摘机的采果质量优于牵引式采摘机,采摘效率是人工采摘效率的13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多石山区农田中含有大量砾石的现状,研究出了一种专门用于山区农田捡石任务的链式农田捡石机.该机采用凿式起土铲,辊式输送装置,可以保证在捡拾砾石的同时,将农田土壤及时进行还田,以保证山区农田稀薄的土壤条件少受破坏.同时,利用运动学的方法,对该机作业时砾石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设计出了砾石捡石时运动的数学模型,为以后农田捡石机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