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是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年。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对保障粮食生产稳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至关重要。年初以来,吉林省蛟河市切实加强对春耕生产领导,通过入户调查、走访,详细了解当前农业生产情况,及时准确掌握全市春耕生产情况和动态。1.加强粮食生产蛟河市继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建工作,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开展耕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干燥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中最重要的一环。粮食干燥机械化可协助农民将辛苦半年种植的粮食立即抢新鲜、低温快速干燥。不但解决粮食霉变、产生黄曲毒素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照顾全国人民的健康,让大家都可以吃到新鲜、洁白、卫生、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2016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和《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并对整省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出部署,提出到2020年,三大粮食作物耕整地、  相似文献   

4.
<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大的偏差,必须守住三条底线。一是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保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不能形成调减粮食生产的普遍预期和共振效应。要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量在年度间可以有波动,但产能必须保持稳定并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有限,科学技术进步无限。"藏粮于技"是粮食生产的必然选择。粮食丰收不仅要依靠土地,而且还要依靠科技。在耕地稳定的情况下,要满足我国13亿多人口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保证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靠不断创新的农业技术来保障。要通过推广优良品种、采取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  相似文献   

6.
政策·数字     
《农机科技推广》2017,(1):22-22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12月14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要严守耕地红线,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4月8日,四川省"补短板、促机种、保粮安"春耕生产现场会在乐山市夹江县召开。会议提出要强化使命担当,扛起粮食机械化生产责任。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粮食"只增不减"目标,加强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好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大局。优化相关补贴申领程序,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切实有效解决春耕备耕、农业"双抢"时季"用工难、用工荒"问题,推动粮食作物"应种尽种、用机抢种、扩面增产"。  相似文献   

8.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技术基础,在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始终坚守在第一线。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农业机械化,农机装备是重要支撑,也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物质前提。吉林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提高农机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实现全省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更关乎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此,在综述吉林省农机装备领域研发队伍情况、承担课题情况、专利获得情况及获得奖励情况的基础上,从农机装备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4个方面1 8个因素入手,利用DEMATEL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农机装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农业部、江西省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总体目标,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为工作主线,以提高耕地地力为基本要求,通过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调动农民增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的重要工作。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是以"稳粮增收、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通过实施粮食适度规模补贴政策,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等多项要求的重要项目。两项补贴得到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1.
<正>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现有耕地860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市,著名的"江淮粮仓"。为有效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农机局认真贯彻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以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农机具,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增强农机服务能力,使粮食生产机械化从关键环节向各个环节转变,从产  相似文献   

12.
盐城市强化组织推进,压实工作任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开展"生态大粮仓、盐城好大米""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等行动,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对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进行全面部署,统筹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据介绍,此次明确的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落实藏粮于地,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强化黑土地保护利用,其中在东北地区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7000万亩;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以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工作主线,聚焦稳定粮食、优化供给、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和法规建设,求进求精求绿,种植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显著提升。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扎实开展耕地  相似文献   

15.
最近,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对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进行全面部署,统筹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 据介绍,此次明确的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落实藏粮于地,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一亿亩;强化黑土地保护利用,其中在东北地区实施黑土地保护性...  相似文献   

16.
政策·数字     
唐仁健:一环不落一招不让抓好粮食生产2月27-28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河南调研时强调,年小麦生产基础较好,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个措施一个措施抓紧抓实抓好。全力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物质基础,构建好“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支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民种粮有钱赚,多种粮者多得利。  相似文献   

17.
正为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机化新技术示范推广,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以下简称总站)联合陕西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靖边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靖边县春耕农机专业合作社在陕西省靖边县开展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以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工作主线,聚焦稳定粮食、优化供给、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和法规建设,求进求精求绿,种植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显著提升。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扎实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突出抓好东北黑土地保  相似文献   

19.
近日,我国农业再传捷报: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总产有望迈上0.55万亿kg新台阶,实现连续八年增产。这也是在去年取得粮食生产"七连增"成绩的基础上创造的新记录。粮食丰收,在为这个伟大奇迹欢呼的时候,作为农机人,我们也备感喜悦与自豪。因为,  相似文献   

20.
数字     
<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我国将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