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孙卓 《农机化研究》2023,(3):226-231
传统的农田状态监控以人工监测为主,监测范围小、精度低,数据更新不及时,状态监控可视化不强,不同农田之间缺乏数据共享,严重影响了农田作物的生产质量。为提高农田监控效率和监测精度,引入了分布式控制技术,基于分布式控制技术的结构原理,对控制端、配置端及节点端的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优化,完成了基于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农田网络监控系统研究,对农田网络监控系统的硬件总体方案进行设计,并对硬件系统的微处理器、土壤湿度测量模块、光照强度测量模块、大气压测量模块等进行硬件选型和电路原理设计,最后完成农田网络监控系统监控界面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农田网络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监测农田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大气压等数据,且能同步在远程操作终端上进行实时显示和更新,实现了不同农田之间的数据共享,为农业生产提供切实可行的作业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业具有地域分散、对象多样、远离都市、通信条件落后和环境因子不确定等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ZigBee和GPRS的农田信息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大量微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组成簇状拓扑结构的网络系统,实现对农田信息的分布式多点采集;通过GPRS 将数据发送到远程监控中心,经处理后存入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发布数据实现共享.由此解决了传统农业农田监测信息存储的有限性和移动测量的不便性等问题,为农业领域中远距离、多要素数据的采集和共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用水节点的灌溉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大部分智能灌溉的农业物联网系统难以满足大范围多布点的实际灌溉监控管理需求的问题,结合现阶段大规模农业灌溉对海量用水节点监控管理的需求,设计基于工业常用的MODBUUS-RTU协议以及TCP协议进行测点数据的查询和检测站点的管理系统,测点传感器可采用任何满足协议要求的流量传感器;设计IOT服务器和WEB服务器2个服务进程,IOT服务器负责从电磁流量计中查询获取数据并上传至数据库,解决协议识别解析和高并发问题,提高系统处理大量监控节点的能力;Web服务器从数据库查询相应的数据信息并进行权限管理,方便系统规模扩展;为了便于系统管理,设计开发具有测点数据查询以及设备管理等功能的配套微信小程序.设计的灌溉物联网系统在实现基本灌溉监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大规模节点部署、海量数据并发、系统权限控制等现实性问题,为实现节水灌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农田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农田监测系统在网关与服务器远程通信、视频信号传输、设备供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开发出一套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农田远程监测系统。系统以传感器节点、视频监控设备、无线网桥、ZigBee网关、远程服务器为硬件平台,以Visual Studio 2012为软件开发环境,结合SQL Server2005数据库技术,实现远程服务器对大田现场的实时数据查询、历史数据查询、数据报表、视频查看、异常状态报警、辅助决策等功能,并提供PC和手机端的两种访问方式。实践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监控区域环境数据、作物生长信息的有效监测,满足现代农业对农田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郑辉 《农机化研究》2021,43(3):81-86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中的不断深入,自动灌溉施肥技术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准确获取农田含水量和肥料含量,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及农田肥料匮乏或过饱和,影响农业生产。为此,设计了基于PLC的自动灌溉施肥监控系统,对自动灌溉施肥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分析,完成了自动灌溉施肥监控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并通过硬件设计,确定了合理可靠的功能模块,最后完成了自动灌溉施肥监控系统的软件流程设计。实际应用表明: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农田的含水量和含肥量,并根据需求供给水分和肥料,确保农田作物能够时刻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足够的营养,且可在农田缺水状态或农作物缺肥状态下进行报警。该监控系统功能齐全、控制精度高,在较大程度上节约了水资源和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自动灌溉施肥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便于黑龙江省灌溉试验站网统一管理,掌握试验数据的时效性,开发了黑龙江省农田环境参数采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将传感技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集成,通过网络对各试验站农田环境参数进行远程监控,将所采得的数据录入数据库,便于及时了解各试验站基本情况、实时数据,查询历史数据等。详细介绍了黑龙江省农田环境参数采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服务功能。本系统的开发为研究全省的水稻、玉米及其他旱地作物需水规律,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7.
基于远程监控的农业气象自动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传统农业气象观测和当前传感器技术系统、方法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套基于远程监控的农业气象自动采集系统,其硬件设备由农田小气候信息采集前端、视频图像信息采集前端、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和供电设备组成。该系统实现了农田小气候和视频图像信息参数采集与传输的高度集成,自动采集降水量、气温、空气湿度、风速、风向、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农作物视频图像信息,并通过远程客户端软件实现各要素信息的实时动态显示和远程监控。通过在郑州市、鹤壁市、温江市和荆州市开展的采集试验和系统试运行表明,系统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农田小气候和视频图像要素数据的采集、传输、动态实时显示与远程监控等各项功能均可满足各级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8.
刘琪琦 《河北农机》2023,(17):22-24
现代农业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包括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人口增长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农业管理需要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可持续化。因此,农业机械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在农田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设备收集农田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供精准而及时的农田管理指导,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土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农业机械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在农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包括耕地管理、种植管理、灌溉管理和收获管理等。该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结合互联网技术研究基于B/S架构的联合收割机远程监测平台,设计远程监测平台通讯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Web服务器。根据系统功能需求,设计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信息管理、设备监测管理与故障预警管理等功能模块。针对联合收割机运行状况,为保证通信安全性与数据准确性,设计相关通信协议与数据库中数据表。为实现数据解析高效性与大量设备同时接入,通讯服务器分别建立消息接收线程组与消息处理线程组,完成对数据的解码、编码等操作,既提高系统处理效率,同时又保证系统能更加灵活地处理大量设备接入。该系统运行稳定,对联合收割机远程监测及其运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业大数据采集环节薄弱、数据覆盖范围有限、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多网融合技术在智能农业信息监控系统中的应用。采用ZigBee网络连接传感器,构建无线局域网;利用Hi3516模组设计无线网关,在满足图像采集的基础上可利用WIFI、4G两种方式接入Internet网络,实现农业环境信息、农业图像信息的远程监控。基于C#开发的实时信息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实时图像显示、实时数据统计分析、远程控制等功能,Python开发的Web和服务器程序,能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便捷的数据接口。实验表明,多网融合技术在智能农业信息监控系统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以HI3516为核心的无线网关能够满足系统图像采集和数据通信的需求,性价比较高;同时系统软件具有界面友好、实用性强、易扩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首先阐述了云计算的的特点和工作原理,然后结合农业机器人运动特性,采用蚂蚁算法,搭建了由农业机器人、云计算平台、ARM开发板、图像处理、摄像头和无线路由器等模块组成的云系统架构,实现了一套基于云计算的农业机器人路径规划与实时定位的系统。结果表明:采用云计算平台调用蚁群算法效率高、可行性强,高效解决了农业机器人路径规划与定位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王丽杰  刘婷婷 《农机化研究》2022,44(4):115-118,243
土壤墒情是精细农业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土壤墒情监测手段落后,仅仅依靠手持设备进行人工采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墒情信息获取缺乏实时性和全面性,对农田灌溉工作和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此,引入了云计算技术,构建了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农田土壤墒情信息系统,通过对土壤墒情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完成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并对土壤墒情信息处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农田土壤墒情信息系统能够保证墒情信息获取的实时性、有效性,同时墒情信息采集全面,数据共享及时,对实现精细农业具有主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文浩 《农业工程》2022,12(8):30-35
构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解决农业资源管理中的资源分配不均衡、共享程度低等问题。该管理平台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服务层、管理层和用户访问层构成。基础设施层通过主机服务器和虚拟机构建网络农业资源数据中心。数据层利用云计算技术集中管理基础设施层农业数据,并将其存储于数据库中。应用服务层的农业信息化管理端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库农业资源调度,并通过离散Kalman滤波算法实时更新处理农业数据。管理层通过农业权限、质量、安全等信息的管理全面协调平台管理的各个阶段,并可通过用户访问层为用户提供访问界面。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数据采集、融合效果好,资源分配均匀合理,而且不同任务数量下均具备较好的负载均衡度,可实现较好的农业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虚拟仪器技术及相应的机械设备得到了一定的推广普及,且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领域取得了巨大效益。为此,基于嵌入式云计算平台设计了一种车载式采棉机自动监测控制系统。以我国新疆棉花生产、采摘作为探究对象,重点介绍了安装车载监控终端如何对采棉机作业位置信息与状态数据进行实时自动采集。  相似文献   

15.
王瑾 《农机化研究》2017,(11):193-197
为了解决现代化农机复杂产品数字化分析和仿真的计算开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农机产品数字化仿真系统平台,该平台采用云计算的三层架构和服务封装的思想,将有限元分析仿真系统的功能需求划分成服务,为有限元提供云环境下的并行协同计算功能。采用虚拟化技术,将有限元设计资源利用云环境进行集中管理,实现了软件交付的灵活性和计算资源的共享。以农机部件的大变形支持结构为例,对系统的模型建立、作业管理和数据处理3个方面进行了实例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云环境的并行计算后,其计算的收敛精度和计算效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能够计算大变形的农机部件结构,且资源的共享率较高,实现了农机部件的数字化、协同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智慧农业是充分运用人的智慧发展农业的新形态,它是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新模式和新业态。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农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农业等离子体等新一代技术可以赋能智慧农业,为智慧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案。农业信息化标准化是引导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前提,是智慧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农业物联网与农业专用芯片是智慧农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及装备;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是海量复杂农业信息处理的有力技术支撑;农业信息安全与区块链是保障农业信息安全、农产品质量认证与农业安全的关键;农业人工智能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降低资源消耗、智能高效生产的必然选择;农业等离子体技术是发展健康农业、提升农产品品质切实有效的新手段。智慧农业核心关键技术原始创新自主可控,必将引领智慧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甘蔗收割机作业工况数据的实时监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甘蔗收割机作业远程信息平台。通过PLC、CAN总线和Modbus协议完成车载端的现场作业数据实时采集,使用通信模块并采用MQTT协议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Web访问云数据,实现移动终端对甘蔗收割机作业工况数据的实时监测。通过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1.52 h内,实际收到甘蔗收割机实时传来数据5 465条,数据丢失7条,数据准确率为99.88%,丢失率为0.12%。该系统对甘蔗收割机数据监测参数准确,实时性高,能够实现甘蔗联合收割机作业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数据储存与分析等功能,为甘蔗联合收割机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陈晶  匡迎春  王戈  杨成 《农业工程》2017,7(3):29-32
为适应现代农业高效、节能的发展需要,设计了一款基于Android的农田环境监控系统,实施农田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远程调控。借助于田间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田间信息,通过无线wifi传输到云端;手机APP访问云端数据,用户借助手机APP对农田环境实施远程、智能化调控。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数据传输准确率为100%,功能运行可靠,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高鹏飞 《农机化研究》2022,44(3):194-197,202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为了准确获取农田的信息,将无人机应用到了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上,基于图像融合处理技术,提高了图像信息的清晰度,避免了因图像曝光而造成的信息缺失,并基于英语语言数据库提高了信息图像拼接的准确性.以农田信息的获取为例,通过划...  相似文献   

20.
龚强  吴昊 《农机化研究》2017,(10):208-212
农机产品的部件大部分为复杂模型,而有限元分析成本较高,单一企业的有限元分析能力较弱。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有限元农机产品数字化仿真分析系统。云计算平台由3层组成,采用参数化建模方式,本地工程师通过云计算资源池提供的参数建模界面可以完成农机产品建模,建好的模型可以直接通过软件接口导入到云分析层,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云计算虚拟仿真结果,再由展示层以云图或者曲线的形式展现出来。对平台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云计算的有限元农机数字化分析系统能有效地完成参数化建模、有限元仿真和计算结果的处理,可为联盟内企业提供共享和协同计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